茶叶出厂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试样质量M0(g)
计算公式
M1-M2
水分(%)=-------------- ×100
M0
测定结果
备注
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检验标准
(%)≤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 天气状况:
主要仪器
茶叶筛分机;分析天平;粉末筛.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筛下粉末重量M1(g)
试样重量M2(g)
计算公式
M1
粉末(%)=-------------- ×100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二、检验记录
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
执行标准
DB52/T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检验标准
水分含量≤
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干燥器;烘皿.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M1(g)
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
DB52/T
检验项目
检验指标
技术要求
实测数据
单项判定




外形
滋味
叶底
香气
汤色
理化指标
水分(%)

粉末(%)

净含量
标示净含量
实测数据
检验结论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茶叶检验报告
发布时间:2013-4-3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条码
抽样地点
生产日期
年 月 红碎茶:GB/T13738.4
抽样
基数
样品
数量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检验结果
单项
判定
成 品 茶
净 含 量
按国家质检总局75号令
大于允许短缺量的样品数:;
平均实际净含量:

□合格
□不合格
感官品质
无劣变及异味,外形与内质均符合各类各等级要求
□合格
□不合格
水 分
①绿茶:≤7.0%;
②红碎茶:≤6.0%。
□合格
□不合格
碎末茶
①长炒青≤6.0%;
②烘青≤5.0%。
□合格
□不合格
粉末
红碎茶(碎茶、片茶)≤2.5%;红碎茶(末茶)≤1.0%。
□合格
□不合格
检验结论
检验员: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附注

茶叶产品专项检查报告模板

茶叶产品专项检查报告模板

茶叶产品专项检查报告模板1. 检查背景本次专项检查是为了保障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茶叶行业的整体信誉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2. 检查范围本次检查范围包括国内茶叶生产企业、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包装企业以及茶叶销售企业。

3. 检查内容本次检查涉及茶叶产品的以下方面:- 原料采购- 生产加工- 包装标识- 清洁卫生- 茶叶贮存及运输- 茶叶销售环节4. 检查方法本次检查采用以下方法:- 现场检查:派出检查员,对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确保所检查的茶叶产品符合相关质量和卫生标准。

- 抽检:抽取茶叶产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检查茶叶产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5. 检查结果经过本次专项检查,发现以下问题:1. 部分茶叶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不规范,存在无证无标的情况。

2. 有些茶叶加工企业存在生产工艺不合理、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3. 部分茶叶包装企业的标识信息不准确,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

4. 某些茶叶销售企业存在销售过期产品,缺乏消费者告知等问题。

6. 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茶叶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管理,要求所有原料必须具备合格证明和标识。

2. 提醒茶叶加工企业加强生产工艺的整理,保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3. 对茶叶包装企业进行培训,强调标识信息的准确性,严禁虚假宣传。

4. 加强茶叶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严禁销售过期产品,提醒消费者注意产品信息。

7. 检查总结本次专项检查对于茶叶产品质量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使得茶叶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优质农产品,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次检查报告将被保存并用于今后的检查工作中,为茶叶行业的发展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8.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法》- 《茶叶质量检验规范》- 《茶叶生产加工卫生规范》。

春茶生产质检报告

春茶生产质检报告

春茶生产质检报告鲜叶进摊凉车间的含水率多在74%----79%之间,下午和晚上收的叶子会稍低一些.经过不同的摊放,当鲜叶含水量大致在69%--75%之间时开始生产.其中大部分在71.5%--73.5%之间开始投叶杀青.经过多次统计观察,鲜叶含水量在71.5%--73.5%之间投叶,杀青过程中容易控制,杀青后效果相对稳定.当鲜叶含水量高于73%时生产,容易杀青过嫩,需要通过不断的增加或减少投叶量来控制杀青老嫩.当鲜叶含水来年感在68%--71%时生产杀青效果比较好,但对温度要求较高,稍不注意,就会杀青过老.滚筒杀青后,含水量大致在56%--60%之间,然后开数目不等的微波,使含水量降至52%--55%之间,然后开始揉捻.生产前期采取这种方式生产,增加了揉捻的难度系数,揉捻时轻时重,过重容易在理条过程中产生大量末茶,而过轻又加重了理条的难度系数,不易成型且容易产生青条.从4月6日开始,对滚筒杀青含水量的要求比以前略有提升,即要求杀青嫩一点,含水量大致在54%--56%间按后停开微波,这样便利于揉捻和理条,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1、揉捻过重容易成块,过轻理条中会出现大量青条.2、揉捻过后水分含量高,理条时容易粘锅.3、若按常规时间放棒容易压成扁形.4、理条出锅时水分含量高,虽然当时条形较直,但摊凉回潮后容易变形,6、揉捻后不能久放,必须马上理条时间稍长揉捻叶容易变质,在生产量大时要尤为注意.在4月6日、14日、16日,出现了揉捻后水分含量稍高的情况,随后马上加开了初烘.建议在理条时适当延长理条时间,控制好理条温度,起到一个相当于初烘的作用,比正常稍迟放压力棒,起棒前后适当升温,适当延长定形时间,使之回潮后比易变形.理条后的摊凉回潮是必须的,可以使水分均匀的分布在理条叶上,为下一步的烘干减少难度,并且有助于提高烘干质量.在烘干过程中要视理条叶的水分含量来决定烘干的时间和温度.而在生产初期里条后水分在18%--21%之间,烘干正常.从9月10日杀青变嫩开始,理条水分就一直在20%--23%之间,有少数的在23%以上,摊凉回潮后已经变形.从烘干上看,成品叶的含水量一直正常,基本保持在5%--6.5%之间.再经过提香茶叶含水量在5.0%左右.总体来说,生产成品茶叶质量比较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及时的得到解决.质检员:年月日。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1. 引言茶叶是福建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茶叶的质量,茶叶质检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对福建茶叶的质检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消费者了解茶叶的质量情况。

2. 茶叶原料检查福建茶叶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茶叶的原料。

茶叶原料检查主要包括外观、色泽、新鲜度等方面的评估。

我们从福建主要产茶地区采集了一定数量的茶叶样品,然后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外观检查。

2.1 外观检查外观是评估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茶叶形状:茶叶形状应整齐,无碎屑或断碎的茶叶。

- 茶叶大小:茶叶大小应相对均匀,不应过大或过小。

- 茶叶颜色:茶叶颜色应鲜绿或乌黑等相应茶叶所需颜色。

通过对样品的外观检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福建茶叶的外观符合上述要求,形状整齐、大小均匀、颜色鲜绿。

这表明福建茶叶的原料质量较好。

2.2 色泽检查茶叶的色泽对其品质评估也有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对茶叶样品的色泽检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颜色鲜艳:茶叶的颜色应鲜艳自然,不应过于暗淡。

•细腻均匀:茶叶的色泽应均匀,没有明显色差。

通过对样品的色泽检查,我们发现福建茶叶的色泽鲜艳自然,没有明显色差,符合茶叶的质量要求。

2.3 新鲜度检查茶叶的新鲜度是指茶叶的保存时间,新鲜度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

我们通过对茶叶样品的新鲜度检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香气:茶叶应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湿度:茶叶应具有适当的湿度,不应过于干燥或潮湿。

•叶片弹性:茶叶叶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应过于脆弱。

通过对样品的新鲜度检查,我们发现福建茶叶的新鲜度较高,具有浓郁的芳香味,适当的湿度和叶片弹性。

3. 茶叶化验检查茶叶的化验检查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对福建茶叶样品进行了化验检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3.1 水分含量茶叶的水分含量是评估茶叶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茶叶样品的水分含量,结果显示大部分茶叶的水分含量处于合理范围内,符合质量要求。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品种:绿茶
外观检验:
外形整齐,色泽鲜绿,无杂质或异物,符合绿茶的外观标准。

气味检验:
茶叶散发出清香的气味,无任何异味,符合绿茶的气味标准。

色泽检验:
冲泡后茶汤呈黄绿色,清澈透明,色泽鲜艳,符合绿茶的色泽标准。

水液含量测定:
茶叶含水量为6%,符合绿茶的水液含量标准。

苦涩度测试:
茶叶冲泡后苦涩度适中,不过分苦涩,符合绿茶的苦涩度标准。

嫩叶比例测试:
茶叶中嫩叶比例为30%,符合绿茶的嫩叶比例标准。

嗅味浓度测试:
茶叶的嗅味浓度适中,具有清香的味道,符合绿茶的嗅味浓度标准。

总体评价:
经过质检,该绿茶样品符合相关的咖啡标准,并且保持了绿茶的特点,品质优良,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高级评茶员)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高级评茶员)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
鲁成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厂检验是对企业正式生产的产品在交货时 进行的最终检验,以评定产品在交货时是否 达到了在型式检验中已确认的质量。
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 后,才可以作为合格品交付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应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要 求执行,其检验内容通常有五项,即感官品 质、水分、灰分、粉末碎茶和包装标签。
M1——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前的质量,g; M2——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后的质量,g; Mo——试样的质量,g。
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 不得超过0.2g。
结果报告
结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使用的方法; 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 试样的名称和产地; 试验日期,操作人员。
三、茶叶总灰分检验
什么是灰分?
灰分是指茶叶经过高温灼烧灰化后的无机物质的总称。
茶叶中的无机物质大部分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 其含量最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铝、锰、硫; 微量成分有锌、铜、铅、氟、钼等。
无机元素是茶树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而且茶叶中很多无 机元素也是人体生理必需的营养元素。灰分含量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反映茶叶的品质情况,所以,灰分含量是茶叶 品质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
结果计算
计算方法和公式
茶叶总灰分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 式计算: 总灰分(%)=(M1—M2)/ (Mo X m) X 100 式中:M1——试样和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o——试样质量,g; M——试样干物质含量,%。
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 100g试样不得超过0.2g。
重复性
当测定值小于等于3%、大于3%小于等 于5%和5%以上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 定值之差,分别不得超过0.2%、0.3% 和0.5%。

代用茶出厂检验报告

代用茶出厂检验报告
报告值,%
检验:
审核:
日期:
序号
净含量
净含量偏 差
平均值
1
2
净含量, g

2
备注
备注
报告值
3
序号
3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水分,w% ≤42.0
4
检验结果 器皿恒重 m0/g 干燥前(器皿+样 重)m1/g 干燥(灼烧)后(皿+内容 物)重 m2(g) 水分含量 X,% 平均值(X1+X2)/2 ,%
备注
计算公式:
X m1 m2 100% m1 m0
具有 产 品固 有 的香 气 和滋 味 ,无 异 味、 无异臭 无正常视 力可见 外来杂 质
具有产品 固有的 色泽和 形状, 无霉变
检验结果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
判定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检验结论
□合格 □不合格
检测:
审核:
日期:
感官、净含量及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序号 1
序号
检验项目 外 观
气味和滋 味
感官 杂 质 外 观
技术要求 具有产品 固有的 色泽和 形状, 无霉变
出厂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
样品数量
生产日期
年月日
样品状况
检验依据
GHT1091-2014
检验日期
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茶业有限公司
出厂检验报告
检验性质:出厂检验
检验方式:自行检验
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
型号规格:125 g/袋
检验部门:XXXX茶业有限公司化验室
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碧龙春绿茶
规格型号
125g/袋
样品编号
2020001
质量等级
一级
抽样日期
2020.6.20
抽样地点
本厂成品库
检验日期
2020.6.20
w
所用仪器
分析天平、干燥箱
备注
审核人:检验人:
XXXX茶业有限公司化验室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碎末茶
受检单位
XXXX茶业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碧龙春绿茶
样品编号
2020001
抽样日期
2020.6.20
检验日期
2020.6.20
温度℃
26
相对湿度%
60
样品状态
袋装完好
检验依据
GB/T8311-2002
样品处理前毛重w1(g)
感官要求:
外形:1.外形:卷曲尚紧稍显豪
2.色泽:较翠绿
3.整碎:匀整
4.净度:洁净
内质:1.香气:清高
2.汤色:嫩绿尚明亮
3.滋味:醇厚
4.叶底:黄绿明亮
主要仪器及编号
备注
检验人
审核人
XXXX茶业有限公司

样品编号
2020001
检测依据
JJF1070-2005
偏差
+0.1
+0.4
+0.7
+1.3
+0.2
+1.3
+0.1
+1.3
+0.2
+1.1
平均净含量
126
超出最大允许负偏差件数
0
公式
净含量(QI)=总重-皮重
偏差=净含量(QI)-标注净含量
平均净含量(Q)=(Q1+Q2+Q3…)/30
检验人
审核人
XXXX茶业有限公司化验室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水分
受检单位
1.形状:卷曲尚紧稍显豪。2.色泽:较翠绿。3.整碎:均整。4.净度:洁净。
合格
内质
1.香气:清高。2.汤色:嫩绿尚明亮。3.滋味:醇厚。4.叶底:黄绿明亮。
1.香气:清高。2.汤色:嫩绿尚明亮。3.滋味:醇厚。4.叶底:黄绿明亮。
合格
2
净含量(g)
≥125
126
合格
3
水分(g/100g)
≤6.5
4.2
样品处理前皮重w2(g)
样品质量w(g)
100.0
100.0
样品处理情况
振荡筛筛理
样品处理后毛重w3(g)
样品处理后毛重w4(g)
样品处理后皮重w5(g)
4.5
4.6
结果
4.50
4.60
平均值
4.6
计算公式
X(%)=w5×100
w
所用仪器
电子天平、振荡筛
备注
审核人:检验人:
24
25
26
27
28
29
30
30总重
130
130.6
131.1
131.8
130.1
131.5
129.9
131.6
130.1
131.4
皮重
4.9
5.2
5.4
5.5
4.9
5.2
4.8
5.3
4.9
5.3
净含量
125.1
125.4
125.7
126.3
125.2
126.3
125.1
126.3
125.2
126.1
3.4983
3.8059
样品处理情况
105℃干燥至恒重
样品处理后毛重w3(g)
44.7281
46.2452
样品处理后毛重w4(g)
41.3767
42.5983
样品处理后皮重w5(g)
3.3514
3.6469
结果(g/100g)
4.19
4.17
平均值(g/100g)
4.2
计算公式
X(%)=w-ws×100
净含量
125.5
126.1
125.1
125.3
125.6
126.1
125.4
126.1
126.6
125.2
偏差
+0.5
+1.1
+0.1
+0.3
+0.6
+1.1
+0.4
+1.1
+1.6
+0.2
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重
130.2
131.3
131.9
130.4
131.7
131.1
130
XXXX茶业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碧龙春绿茶
样品编号
2020001
抽样日期
2020.6.20
检验日期
2020.6.20
温度℃
26
相对湿度%
60
样品状态
袋装完好
检验依据
GB/T8304-2002
样品处理前毛重w1(g)
44.8750
46.4042
样品处理前皮重w2(g)
41.3767
42.5983
样品质量w(g)
采样日期
2020.6.20
检测日期
2020.6.20
标注净含量
125
检验环境
26℃60%
计量单位
g
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重
130.4
131.1
130
130.5
130.4
131.2
130.1
131
131.9
130.6
皮重
4.9
5.0
4.9
5.2
4.9
5.1
4.9
4.9
5.3
5.4
抽样基数
20kg
样品数量
125g×35
检验数量
125g×35
抽样人员

样品状态
袋装完好
抽样方法
随机
检验依据
Q/ZBLC0001S-2010 371448S-2010
抽样环境
温度:26℃相对湿度:60%
序号
检验项目名称
标准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单项判定
1
感官要求
——
——
合格
外形
1.形状:卷曲尚紧稍显豪。2.色泽:较翠绿。3.整碎:均整。4.净度:洁净。
130.6
130.6
130.6
皮重
4.9
5.1
5.3
5.0
5.4
5.0
4.9
5.2
5.1
4.9
净含量
125.3
126.2
125.6
125.4
126.3
126.1
125.1
125.4
125.5
125.7
偏差
+0.3
+1.2
+0.6
+0.4
+1.3
+1.1
+0.1
+0.4
+0.5
+0.7
编号
21
22
23
合格
4
碎末茶(%)
≤6.0
4.6
合格
检验结论:
该批产品本次检验,所检项目合格。
日期:2020年6月21日
批准:审核:编制:
XXXX茶业有限公司
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碧龙春绿茶
样品编号
2020001
采样日期
2020.6.20
检验日期
2020.6.20
检验环境
26℃60%
检验依据
Q/ZBLC0001S-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