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

合集下载

中国六大茶类的各品种产地一览

中国六大茶类的各品种产地一览

中国六大茶类的各品种产地一览一、绿茶的各品种产地西湖龙井:浙江省杭州市普龙茶:云南省文山州普龙村六安瓜片:安徽省六安市碧螺春:江苏省苏州市武夷岩茶:福建省武夷山都匀毛尖:贵州省都匀市信阳毛尖:河南省信阳市黄山毛峰:安徽省黄山二祖禅茶: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双井绿: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太平猴魁:安徽省黄山市庐山云雾茶:江西省九江市惠明茶: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午子仙毫:陕西省西乡县蒙顶茶: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山径山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涌溪火青:安徽省泾县榔桥镇涌溪村鸠坑毛尖: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平水珠茶: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西山茶:广西桂平市西山景区宝洪茶: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天山绿茶:福建省天山老竹大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饶白眉:江西省上饶县永川秀芽:重庆市永川区恩施玉露:湖北省恩施市麻姑茶: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古丈毛尖:湖南省武陵山区古丈县千岛玉叶:浙江省淳安县绿春玛玉茶:云南省红河市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敬亭绿雪: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江山绿牡丹:仙霞岭北麓、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尤溪两侧山地苍山雪绿:云南省大理市苍山山麓仙人掌茶:湖北省当阳市安吉白片:浙江省天目山北麓安吉县雨花茶:江苏省南京市建德苞茶: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桂东玲珑茶:湖南省桂东县清泉镇江西狗牯脑茶: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竹叶青茶:四川省峨眉山石笕茶: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境内东白山麓桐庐天尊贡芽: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水仙茸勾茶: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双桥毛尖:湖北省大悟县的双桥清溪玉芽:浙江省淳安县仰天雪绿:河南省固始县仰天洼茶场顾渚紫茶: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英山云雾茶:湖北省英山县峨眉雪芽:峨眉山海拔800米至1200米处湄潭翠芽: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兰馨雀舌: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边云雾茶:四川省马边大风顶日照绿茶:山东省日照市曾侯银剑:湖北省随州市云峰山茶场汉家刘氏茶:湖北省谷城县南安石亭绿: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桃源村的莲花峰松萝茶: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黎平雀舌: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泉岗辉白:浙江省嵊州市下王镇泉岗村雪水云绿:浙江省桐庐县眉茶:中国各产茶省均有眉茶生产,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为主。

贵州毛峰茶介绍

贵州毛峰茶介绍

贵州毛峰茶介绍贵州毛峰茶,产于贵州省湄潭县境内,又称湄潭毛峰。

属绿茶型,上等湄潭毛峰实为一种芽茶或毛尖茶。

湄潭地区山高、雨多、气寒、雾浓,所以湄潭茶也是非常有健康的绿色产品。

简介历史湄潭种茶历史悠久。

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

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

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

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品级湄潭毛峰茶采于清明前后。

采摘标准分三个级别,特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或全展,芽叶长度2~2.5厘米;一级茶标准以一芽一叶为主,芽叶长度2.5~3.0厘米;三级茶标准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3~3.5厘米。

品级特点湄潭毛峰自1974年问世以来,曾连年获奖,名列前茅。

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圆直,锋苗完整挺秀,身披银毫,色泽翠绿,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清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鲜活。

文化底蕴如果说茶文化引领了今天湄潭文化的主流,那是因为湄潭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乡。

[1] 湄潭的茶文化、酒文化、傩文化渊源流长。

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文庙的旁边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建筑物,曾是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教堂内所存红军系列标语20多条,为全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红军标语和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七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在湄潭播下了文化和科学的种子,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湄潭县城文庙,就是当时浙大旧址,浙大与湄潭,有着割不断的渊源。

1990年湄潭县与浙江大学合作,在文庙(浙大湄潭旧址)建成“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成为当地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外地游客游览湄潭必到之处。

手采法手采法中国传统的采摘法,各地方法很多,常因湄江翠片树龄、树势和茶类对鲜叶原料嫩度要求不同而不同。

手采汉的特点是:采摘精细,批次多,采期长,产量高,质量好,适于高档茶,特别是名茶的采摘。

贵州的特产

贵州的特产

贵州的特产咱们在出去旅游之前都会先查好攻略,定好行程,还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特产有哪些,旅游的途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还可以将喜欢的带回家。

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贵州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产,希望能帮到你。

贵州不为人知的特产推荐一贵州特产之安顺三刀产自贵州安顺的“三刀”——菜刀、剪刀、皮刀,是有名的传统产品。

它式样美观、镶钢均匀,刃口锋利,经久耐用,百年以来享有盛名。

安顺三刀初露锋芒,是在清朝。

相传咸丰年间,安顺有家姓余的工匠,兄弟三个以打铁为生。

最小的一个弟弟天资聪颖,不仅打铁技艺出众,读书也颇为上进,他背着自家打制的菜刀、剪刀,沿途变卖,充作盘缠,上京赶考,却因出身低贱,无人引荐而名落孙山。

从此,他便断了入仕的念头,立志“以刀代笔”,要在铁器行中挣出一个“状元”来。

他自撰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联是“铁汉磨穿铁链”,下联是“匠人煞费匠心”,横批“百炼生精”,他抱着这个信念,孜孜以求,终于自成一家,在同行业中闯开了声誉。

贵州特产之蜡染到过贵州的游客,对蜡染一定不会陌生。

蜡染是贵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其中以安顺生产的最为有名。

安顺蜡染已有2023多年的历史,以苗族和布依族蜡染为主,承传了古老的工艺,在图案上因民族的好尚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

其花纹细致,色彩浓郁,常见的图案有山川风景、花鸟虫鱼、仕女人物、古代文物等。

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风格。

色彩通常采用红、黄、棕等多色套染,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贵州特产之播娜摩簸箕画“播娜摩”是布依族语,指雄踞市郊的云雾山。

播娜摩簸箕画是贵阳市的少数民族农民画。

将平日所见的绘制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的艺术品。

播娜摩簸箕画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极富民族特色,买回家后可以挂在墙上。

贵州特产之茶叶贵州是有名的旅游大省,也是有名的产茶大省. 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得贵州省成为国内绿茶主要产区。

遵义市茶产业简介

遵义市茶产业简介

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贵州遵义市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贵州茶园最大,产业集中度最高的茶区。

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贵州省北部。

古称播州,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划归贵州。

1997年撤地设市,辖15个县(区、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8.6%,现有总人口770万人。

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地区,多云雾缭绕气候,是形成高品质茶叶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发展生态茶最佳地区。

遵义茶业一直位居贵州省首位。

“十一五”以来,我市把茶叶作为“七个一百工程”、“八大农业产业”重要产业之一来抓。

全市茶园规划区涉及湄潭、凤冈、正安、道真、务川、余庆、遵义、绥阳、仁怀等九县市,湄潭、凤冈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

现有茶园15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占95%,有机茶园达9.3万亩。

现有加工企业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

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80.5万亩,产量达6万吨,综合产值66亿元。

“湄潭翠芽”及“兰馨”商标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成为贵州茶叶和贵州茶叶企业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湄潭翠芽”和“凤风锌硒”茶分别占据贵州五大名茶和三大名茶第一位和第三位。

这里有获得基尼斯纪录高73.8米的“天下第一壶”,有连片茶园10余万亩的“中国茶海”,有无数点缀于林茶相间中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富裕美丽新农村。

近些年来,为加大宣传推介,我市将着力打造“中国茶城”综合交易市场,重点以“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茶、正安白茶、遵义红”五大茶叶品牌为主,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国际性茶事活动,曾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组织“名茶之乡”、“无公害示范县”、“定点市场”及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等殊荣。

2009年和2010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及2010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遵义市被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称号。

我国产业主要产区及品种

我国产业主要产区及品种

我国各省茶叶安徽省:红茶有祁门的祁红,绿茶有休宁、歙县的屯绿,黄山的黄山毛峰、黄山银钩,六安的瓜片、齐山名片,太平的太平猴魁,休宁的休宁松萝,泾县的涌溪火青、泾县特尖,青阳的黄石溪毛峰,歙县的老竹大方、绿牡丹,宣城的敬亭绿雪、天湖凤片、高峰云雾茶,金寨的齐山翠眉、齐山毛尖,舒城的兰花茶,桐城的天鹅香茗、桐城小花,九华山的闵园毛峰,绩溪的金山时茶,休宁的白岳黄芽、茗洲茶,潜山的天柱剑毫,岳西的翠兰,宁国的黄花云尖,霍山的翠芽,庐江的白云春毫等;黄茶有皖西黄大茶等。

江西省:绿茶有庐山的庐山云雾,遂川的狗牯脑茶,婺源的茗眉、大鄣山云雾茶、珊厚香茶、灵岩剑峰、梨园茶、天舍奇峰,井岗山的井岗翠绿,上饶的仙台大白、白眉,南城的麻姑茶,修水的双井绿、眉峰云雾、凤凰舌茶,临川的竹叶青,宁都的小布岩茶、翠微金精茶、太沽白毫,安远的和雾茶,兴国的均福云雾茶,南昌的梁渡银针、白虎银毫、前岭银毫,吉安的龙舞茶,上犹的梅岭毛尖,永新的崖雾茶,铅山的苦甘香茗,遂川的羽绒茶、圣绿,定南的天花茶,丰城的罗峰茶、周打铁茶,高安的瑞州黄檗茶,永修的攒林茶,金溪的云林茶,安远的九龙茶,宜丰的黄檗茶,泰和的蜀口茶,南康的窝坑茶,石城的通天岩茶,吉水的黄狮茶,玉山的三清云雾等。

红茶有修水的宁红。

浙江省:绿茶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莲芯、雀舌、莫干黄芽,天台的华顶云雾,嵊县的前岗煇白、平水珠茶,兰溪的毛峰,建德的苞茶,长兴的顾渚紫笋,景宁的金奖惠明茶,乐清的雁荡毛峰,天目山的天目青顶,普沱的佛茶,淳安的大方、千岛玉叶、鸠坑毛尖,象山的珠山茶,东阳的东白春芽、太白顶芽,桐庐的天尊贡芽,余姚的瀑布茶、仙茗,绍兴的日铸雪芽,安吉的白片,金华的双龙银针、婺州举岩、翠峰,开化的龙顶,嘉兴的家园香茗,临海的云峰、蟠毫,余杭的径山茶,遂昌的银猴,盘安的云峰,江山的绿牡丹,松阳的银猴,仙居的碧绿,泰顺的香菇寮白毫,富阳的岩顶,浦江的春毫,宁海的望府银毫,诸暨的西施银芽等。

贵州湄潭茶业发展现状

贵州湄潭茶业发展现状

贵州湄潭茶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湄潭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湄潭地处贵州省中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

因此,茶叶种植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湄潭茶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注重茶叶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通过设立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并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政府还积极推广湄潭茶叶的知名度,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将湄潭茶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国际。

另外,湄潭茶业在市场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茶叶企业通过开设线下实体店、网络销售等方式,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

同时,利用农村电商的发展,湄潭茶叶得以迅速进入城市市场。

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等品种外,湄潭还尝试创新发展各类茶叶产品,如茶叶粉、茶叶面膜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茶文化旅游也成为了湄潭茶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湄潭茶园面积广阔,景色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品尝茶叶。

茶园内还设有茶艺馆和茶文化展览馆,展示了湄潭茶文化的深厚历史和独特魅力。

茶文化旅游不仅为湄潭茶业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还提高了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的来说,贵州湄潭茶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市场推广的举措以及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都为湄潭茶
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湄潭茶业将会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肥力评价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肥力评价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肥力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六盘水所产茶叶以其品质优良、口感清爽而闻名于世。

随着茶叶产量的逐年增加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该地区的土壤肥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土壤肥力是土壤中养分含量和养分供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茶叶的生长和发育。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的土壤肥力情况必须得到深入研究和评价,以便更好地制定土壤管理措施,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六盘水主要产茶区的土壤肥力进行全面评价,探讨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改善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六盘水茶叶产区的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六盘水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其土壤肥力评价对于茶叶生长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肥力评价可以帮助茶农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合理施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肥力的评价,可以为茶农提供科学化的种植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生产优质茶叶,提升经济效益。

对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肥力的研究也有助于揭示土壤肥力与茶叶生长之间的关系,为土壤改良和茶叶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对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通过本研究,将为六盘水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入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土壤特点分析六盘水是贵州省的一个重要产茶区,该地区的土壤特点对于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酸性土壤、粘性土壤和黄壤等。

这些土壤类型在质地、结构、水分保持能力和肥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茶叶的生长环境和产量均有一定影响。

六盘水主要产茶区的土壤酸性较重,PH值一般在4.5-5.5之间,这对于茶树的生长来说并不利。

酸性土壤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贵州茶文化

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贵州茶文化

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贵州茶文化贵州绿茶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

那么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一起来看看。

贵州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贵州茶文化的历史1、与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与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

海拔较高,气压也就较低,极有利于茶叶芳香油的形成。

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

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

而贵州土壤主要为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硒、锌、思等微量元素。

因此,贵州绿茶具有内含物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贵州绿茶独特的内在品质。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分别为%、%、%,水浸出物最低值高出国家标准个百分点,同时也高出江苏、浙江、安徽等产茶大省。

2、贵州绿茶的优异品质,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为茶圣陆羽所发现。

陆羽虽无文凭,但他是名副其实的茶叶专家。

由他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享誉古今中外,至今还是人们研究茶文化的必读书目。

在这部光辉灿烂的巨著中,陆羽第一个书面赞扬贵州绿茶。

他在《茶经》中记述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这里说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对照今天地理位置,历来注释,虽各有出入,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都是今天贵州省所属地域。

所辖范围,如果加上羁糜地域,则应包括今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

也就是说,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已能生产“其味极佳”的茶产品。

“其味极佳”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不是较好,也不是好,而是极好。

也就是特别优异的意思。

应该说,这是对贵州绿茶最高份量的评价。

试想,如果不是特别好,谁会以“极佳”这个词来赞扬呢!3、无独有偶,黄庭坚也赞扬贵州茶特别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一贵州茶叶产区贵州简称“黔”或“贵”,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其中超过半数的县市均有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013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评选的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中,贵州的凤冈县、余庆县、黎平县、安顺市西秀区、丹寨县、纳雍县、江口县榜上有名。

根据行政区划、海拔、产茶类型等条件将贵州产茶区主要分为5个,分别是黔中、黔南高档名优茶产业带,黔东优质出口绿茶产业带、黔北锌硒优质绿茶产业带、黔西北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茶叶网1 黔中、黔南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黔中、黔南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涵盖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16个县市,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以及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

该产业带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23℃,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8%,年平均降水总量大于11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1150小时,土壤主要为酸性黄壤,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该产业带主要以高档绿茶为主,近年来开发有少量红茶和其他茶类,茶叶主要出产主要集中在贵阳、开阳、清镇、都匀、贵定、三都等区域,该产业带内大小集中的茶叶生产、销售公司上百家,区内较为著名的茶叶有金阳高寨茶场生产的高寨白茶、开阳蓝芝茶叶公司生产的蓝芝玉叶、都匀毛尖茶叶集团生产的都匀毛尖、都匀东驰贸易公司生产的垣梗牌都匀毛尖、垣梗牌都匀红茶、贵州经典云雾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黔枝御叶牌贵定云雾贡茶、黔枝御叶牌都匀红茶等等。

该产业带是典型的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辐射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区内拥有专业的茶叶、茶青销售市场十余个,大型茶叶批发市场3个,大小茶叶面店、茶馆、主题茶餐厅等上千家,大型茶叶公司数十个个,茶叶专业研究所1家,开办茶叶专业的学校有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贵州省内贸学校、盛华职业技术学院等,为省内外茶叶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 黔东优质出口茶叶产业带黔东优质出口茶叶产业带涵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和铜仁地区共26个县市,该产业带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区域内海拔起伏较大,最高处和最低处海拔相差超过2000米,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拥有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数十个,生态保存完好。

该产业带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而北部的铜仁地区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其基本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季炎热,日照充足;秋温速降,多阴多雨;冬少严寒,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该产业带以生产和加工大宗茶为主,名优茶较少,茶叶种植加工主要集中在黎平、雷山、丹寨、岑巩、黄平、镇远、台江、石阡、江口、印江、松涛等县市,生产企业以家庭式作坊居多,较为大型的茶叶公司数量较少,品牌较多,较为突出的品牌有雷山银球茶、黎平雀舌、丹寨毛尖、石阡苔茶、梵净山茶等。

该产业带是较为典型的生产型产区,茶叶产量大,产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公司主要有贵州省丹寨县黔丹硒业有限责任公司、黎平侗乡春茶业有限公司、黔东南州鑫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雷山县鑫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紫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铜仁和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铜仁通和茶叶公司等等,开办茶叶专业的学校主要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

3 黔北锌硒茶产业带黔北锌硒茶产业带是我省茶叶产业的示范带,其规模大、品牌价值突出、产业氛围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等等。

主要产茶去涵盖遵义地区12个区县,茶叶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湄潭、凤冈、余庆、正安、务川、道真等县。

该产业带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该地区土壤富含锌硒元素,生产茶叶品质较好,得益于政策支持,该区茶叶品牌价值较为突出,区内大型茶叶企业数十家,较为有名的茶叶公司有湄潭茶场、贵州兰馨茶叶公司、栗香茶叶公司、寸心草茶叶公司、仙人岭锌硒有机茶叶公司、遵义四品君茶叶公司、遵义红茶叶公司、正安珍州茶叶公司等等,区内较为有名的茶叶品牌有湄潭翠芽、雀舌报春、绿宝石、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遵义红茶、余庆小叶苦丁茶等等。

该区内拥有我省最早的茶叶科学研究机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该所为我省茶叶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茶叶种植、加工方面的研究一度处于全国茶叶科学研究的领先地位。

产业链较长,辐射了与茶相关的各种行业,拥有天下第一壶的茶壶状茶叶博物馆,与茶相关的旅游业发展同样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4 黔西北高山茶产业带黔西北高山茶产业带处于我省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毕业和六盘水在内的11个县市,是我省茶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的一个茶区。

该茶区总体海拔高于1400米,矿产资源丰富,降水量相对较少,茶叶主产集中在威宁和水城。

较为突出的有黔红1721、乌撒烤茶、水城春系列产品,较为有名的茶叶公司有水城春茶叶公司、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威宁香炉山茶叶有限公司等等。

5 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待主要涵盖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14个区县,是我省大叶种茶叶的基地,该产业带东部的安顺地区素来有黔中腹地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米~1694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4℃,历史最高气温34.3度,最低气温-7.6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

产业带的西部为黔西南州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高差为1932.2米,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

州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过渡性显著,由此导致内部差异明显,土壤多属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土壤,全地区适宜茶树的生长,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颗四球茶籽化石就发现与该茶区内的晴隆县境内。

该茶区茶树品种丰富,种植面积较大的为云南大叶种和福鼎大白茶,产茶集中种植于安顺西秀区、普定、普安和晴隆,茶叶开园通常较省内其他茶区早10~15天。

其生产的茶叶主要有安顺瀑布毛峰、朵贝贡茶、贵隆银芽、贵隆绿茶、金州一品、江西破红碎茶等等。

二贵州茶叶主产县在贵州的88个县市中,超过半数的茶叶产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近几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9个(按茶叶产量排名),分别是湄潭县、余庆县、凤冈县、石阡县、黎平县、晴隆县、安顺西秀区、丹寨县和纳雍县。

2011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13个,分别是湄潭县、石阡县、凤冈县、黎平县、安顺西秀区、印江县、纳雍县、晴隆县、余庆县、丹寨县、都匀市、金沙县、六枝特区。

2012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13个,分别是: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石阡县、黎平县、瓮安县、纳雍县、晴隆县、道真县、都匀市、丹寨县、三都县、金沙县。

2013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7个,分别是:凤冈县、余庆县、黎平县、安顺市西秀区、丹寨县、纳雍县、江口县。

至此,贵州所有产茶县中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一共有17个,现将产量较大的十个县的产茶情况作简要概述。

1湄潭县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9镇6乡、131个村(居、社区),总人口近50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

年均温15℃,降雨量1100mm 以上,无霜期284天,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平均海拔920米。

湄潭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其佳。

”夷州即今湄潭一带;《贵州通志》记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

湄潭地下矿藏贫乏,地表资源丰富,土壤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无大的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达60.8%,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

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和历史上的出口红茶基地。

湄潭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生产,从理念引领、明晰思路;科学规划,做大基地;扶优企业,做响品牌;健全网络,开拓市场;发展旅游,助推产业;提升文化,丰富内涵;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质量安全,警钟长鸣等8个方面进行艰苦的奋斗,使湄潭茶产业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现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凤冈县凤冈县位于贵州东北部,是遵义的东大门,县域面积1883平方公里,辖9镇5乡86个村(社区),总人口44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凤冈已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形成了规模化的茶园,截至2011年,凤冈县茶园总面积31.2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5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黄观音、金观音、龙井长叶、龙井43等,无性系茶树良种达100%,茶叶总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均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县已通过认证和转换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3.19万亩(含有机转换认证产品),是西南最大的有机茶基地;全县拥有各类名茶加工机械1253台,在11个乡镇已完成149家新(改)建茶厂的布局,其中2011完成优化布局新建茶厂37家;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名茶加工厂为重点,加工集聚中心、茶叶加工大户为依托的加工体系,茶叶加工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名茶加工的标准化、清洁化水平得到提高;茶叶品牌正向名牌化迈进,“凤冈锌硒茶”已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旅一体化发展初显成效,田坝村万亩茶海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茶园、茶庄为景点的茶旅游,推动了我县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

3余庆县余庆县地处黔中高原的东北部,系贵州省的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隶属遵义市,全县国土面积16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人口29万人,辖九镇一乡。

余庆县是全国最大的小叶苦丁茶生产基地县,全县通过县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茶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茶产业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重点用于良种茶苗补贴、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加工厂新建或技改贷款贴息、品牌宣传推介、考核评比奖励、市场监管、技术培训、茶叶标准制定和推广实施;加强苦丁茶、绿茶现有茶园管理,对现有茶园进行提质改造的,进行现金补助;探索、研究解决了小叶苦丁茶的引种和无性繁殖关健技术,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小叶苦丁茶栽培方案,制定《余庆小叶苦丁茶地方标准体系》地方标准;健全茶叶网络,开拓市场;与省茶科所、湄潭、凤风县组建了“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共同开发推介茶叶生态观光和茶文化旅游等政策和资金扶持,余庆已获得“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和“余庆小叶苦丁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称号,推动余庆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