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中国茶叶的四大产区
中国茶的分类

中国茶的分类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产地、制作工艺、外形、香气、口感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中国茶的分类。
一、产地分类中国茶的产地分布广泛,不同产地的茶叶品质和风味也有所不同。
根据产地的不同,中国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福建茶:福建省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出产的茶叶种类繁多,包括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白茶等。
2. 安徽茶:安徽省是中国绿茶的主产区,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著名品种。
3. 江苏茶:江苏省是中国的绿茶产区,有太湖云雾茶、洞庭碧螺春等著名品种。
4. 浙江茶:浙江省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有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著名品种。
5. 四川茶:四川省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有峨眉山、都江堰、乐山等著名品种。
6. 湖南茶:湖南省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有岳阳楼、君山银针等著名品种。
7. 贵州茶:贵州省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有黔北毛尖、贵州云雾茶等著名品种。
二、制作工艺分类中国茶的制作工艺千差万别,不同的工艺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风味。
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中国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烘青茶:烘青茶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制茶工艺,主要包括红茶、乌龙茶、黑茶等。
2. 青绿茶:青绿茶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制茶工艺,主要包括绿茶、白茶等。
3. 发酵茶:发酵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制茶工艺,主要包括普洱茶等。
三、外形分类中国茶的外形也是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外形的不同,中国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条索形茶:条索形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茶叶外形,主要包括龙井、毛峰等。
2. 球形茶:球形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叶外形,主要包括碧螺春等。
3. 片形茶:片形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叶外形,主要包括安吉白茶等。
四、香气分类中国茶的香气也是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香气的不同,中国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花香茶:花香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叶香气,主要包括茉莉花茶等。
2. 草香茶:草香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茶叶香气,主要包括绿茶、白茶等。
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

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什么过年的时候,家里会来很多的客人,店铺喜欢跟他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着。
对于茶,店铺喜欢去为大家泡茶,显得自己很的样子,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般。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各是,供大家阅览!中国十大名茶及产地中国名茶TOP1、西湖龙井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着称于世。
好茶还需好水泡。
“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
虎跑水中有机的氮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
有专家说,正宗龙井可能绝迹。
中国名茶TOP2、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中国名茶TOP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
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
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中国名茶TOP4、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
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

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在我国主要有四大茶区,这四大茶区都是哪些地方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中国西南茶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具体到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山、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等,这些地方有着千年古茶树。
西南茶区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原茶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较大,年均气温在15°C以上,最低气温一般在-3°C左右。
无霜期220~340天。
春秋两季气温相似,夏季气温比其他茶区低,没有明显的高热天气,冬季气温较华南低,但比江南茶区,江北茶区高。
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丘陵山地,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8.0°C 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C。
无霜期220~340天。
云南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0.0°C以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0°C左右,四季如春,气候极宜茶树生长。
但在川滇高原山地,垂直地带气温差异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层的气候变化很大。
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大多在1000~1200毫米之间,但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春季雨量偏少。
山地多森林,空气湿度大,且时有地形雨,雨量较大。
土壤类型多,主要有红壤、黄红壤、褐红壤、黄壤、红棕壤等。
有机质含量较其他茶区高,有利于茶树生长。
西南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乔木型大叶种和小乔木型,灌木型中小叶种品种全有,如崇庆琵琶茶、江南大叶茶、早白尖五号、湄潭苔茶、十里香等。
生产茶类品种有工夫红茶、红碎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花茶和各类名优茶。
中国四大茶区:华南茶区华南茶区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茶区,位于我国南部。
茶叶知识学习网总结华南茶区包括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等地区,行政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及特点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及特点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中国是茶叶大国,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茶的品种特别多。
现在全国能够叫的出名的茶叶就有一千多种。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
如果要给它们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会排出不同的名单来,以下我们仅罗列一种说法中国十大名茶:冻顶─乌龙产于台湾,台湾野史相传据清朝道光年,初乡举人林凤池从福建带回武夷软枝─乌龙植于冻顶山,基于天时、地利、人和,俨然成为茶的黄金王国。
台湾乌龙是乌龙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优质乌龙的制造,鲜叶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著名的膨风茶,则选用一芽一叶为原料。
乌龙茶茶芽肥壮,白毫显,汤色呈琥珀般的橙红色,在国际市场被誉为"香槟乌龙"、"东方美人",以赞其殊香美色。
为青茶类代表。
云南─普洱普洱茶原产于云南省,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
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为原料,经沤堆的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
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
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
游牧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
普洱茶为黑茶类之代表。
武夷─大红袍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武夷山所以蜚声中外,不仅它的风光秀丽,还在它盛产"武夷岩茶"岩茶之乡,"奇种"、"单种"、"名丛"各具特色,名丛是岩茶之王。
这些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又以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现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览,啜饮名丛极品,饮略范仲俺诗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使欲乘风飞之意境。
中国茶地域分布图(全中国的茶都在这里)

中国茶地域分布图(全中国的茶都在这里)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地遍布全国。
在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中,我们智慧的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出了各式各样的制作工艺,茶也因产地、茶树品种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类茶种。
今天我们一般把茶分为六大类,各类茶有它的产地范围,这里将有图有真相的为大家介绍下六大类茶的势力范围。
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六大茶类的大致分布图1绿茶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产区分布:北到山东、陕西、甘肃,南到海南,都生产绿茶。
其余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几乎涵盖了南方各省。
2白茶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闽东的福鼎和闽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
3黄茶黄茶为轻发酵茶,按照鲜叶采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种。
主要的代表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莫干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4青茶青茶,也称为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是半发酵茶,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5红茶红茶,发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
此外还分布于安徽的祁红工夫和云南的滇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江西的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湖南的湖红工夫(湘红工夫)、四川的川红工夫、浙江的越红功夫、江苏的宜兴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等地。
6黑茶黑茶,为后发酵茶,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安徽(古黟黑茶)等地。
以上是六大茶类的产区分布,现在大家都一目了然了吧。
如果喜欢旅行的朋友,可以到茶的产品看看哦!中国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中国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懂茶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四大茶叶产区是哪些?

中国四大茶叶产区是哪些?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茶的国家。
中国处在亚热带温带地区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中国茶叶生长发展的基础。
中国茶叶产区很大,大部分的南方省区都产茶,也有一些长江以北省区的部分地区产茶。
下面华祥苑茗茶小编来详细了解下。
首先中国有四个茶区。
江北茶区;这是我国茶树生长条件较差的区域。
它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山东、皖北、苏北、河南和甘肃南部。
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16℃,年降水量为800—1100毫米,可见气温较低,降水量偏少。
茶树在冬季易遭冻害,干早季节要依赖灌溉.因此,产量要低一些。
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华南茶区:这是茶树种植的最适家地区。
它包括岭南以南的广东、海南、广西、闽南和台湾等区域,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9—20℃,降水量在2100毫米以上,热量丰富,—年四季几乎都有茶采。
华南茶区以生产红、绿茶为主,也是我国乌龙茶的主产地,产量高,品质优良。
江南茶区:这是我国茶叶生产最集中的茶区。
它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皖南、苏南、上海、江西、湖南和闽北等区域。
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6—18℃,降水量为1300—1800毫米,大部分地区生态条件较好,是种茶适宜区域,只有局部地区夏季有旱害,冬季高山地区有冻害。
江南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
西南茶区:这是茶树原产地域,也是我国西南高原茶区,地形地势比较复杂,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的一部分地区。
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在9—15℃,降水量为100—1700毫米。
区内有我国最古老的茶园和茶树。
西南茶区以生产红茶、绿茶和边销紧压茶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纬30°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变化,造就了生物种样,盛产名茶,而且拥有中国传统优质茶产区新安江上游茶区和新兴的优质茶产区武陵山茶区。
茶叶作为我们的国饮,以上这四个茶叶产区对于我国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
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欢迎访问华祥苑。
四大茶区及品种分类

特大叶类:
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2
大叶类:
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3
中叶类:
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
4
小叶类:
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
这里所谓的"种",乃是指品种或品系,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根据我们在杭州对全国主要茶树品种营养芽物候学的观察结果,将第三级分类系统作如下划分:
【灌木型】
此类亦属进化类型。包括的品种最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均有分布。植株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叶片较小,叶片长度变异范围大。为2.2-14厘米之间,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厘米以下。叶片栅栏组织2-3层。
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
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品种分类
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和特性的研究,并照顾到现行品种分类的习惯,我们将茶树品种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三个主要性状,分为三个分类等级,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系统。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
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西南茶区】
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西南茶区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
我国有机茶七大产地之地理分布

我国有机茶七大产地之地理分布佚名【摘要】@@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发证书的茶叶.【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2页(P35-36)【正文语种】中文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发证书的茶叶。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公布的数据,截止2008年1月,全国共有500多家生产企业进行了有机茶认证,获得认证的500多家有机茶生产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区),其中以浙江省数量最多,占1/3,其次是云南和江苏,接着是湖北、福建、安徽;第2至第6位之间的差距很小,其所占的比例都没有超过10%。
其中浙江省无论是有机茶面积还是产量都大幅领先其他省份,居第1位,分别占29.20%和36.87%。
在认证面积上,四川、云南、贵州和安徽进入了前5位;在产量上,云南、四川、安徽、福建、湖北进入前6位。
浙江武义浙江省无论是有机茶面积还是产量都大幅领先其他省份,一枝独秀,与浙江省政府实施有机茶工程推进工作分不开。
早在2000年,浙江省农业厅根据国内外茶叶市场发展趋势,组织实施全省“有机茶工程”,为此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浙江省有机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浙江省茶叶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促进效应。
一是促进了茶叶产业结构向绿色、有机方向调整;二是提高了广大茶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三是提高了茶叶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四是促进了名优茶的发展,达到量减值增。
浙江省武义县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近6666.7hm2,是浙江省产茶重点县和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的试点县之一,成为全国有机茶开发最早、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县,获得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 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 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 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 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 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 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 一般为120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 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 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 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 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 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 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 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 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 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 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 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 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 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 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 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 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 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 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 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 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 壤,少数为冲积壤。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 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 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 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 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 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 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 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 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中国茶叶的四大产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 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 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 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 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 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 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 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