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合集下载

永远的莫扎特教学设计

永远的莫扎特教学设计

永远的莫扎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永远的莫扎特》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中我们要认识几位世界音乐家,而莫扎特是其中的音乐家之一。

《g小调第40交响曲》是本单元中的欣赏曲目之一。

这是一首广泛流行的交响作品。

音乐中洋溢着欢悦和乐观精神。

舒伯特称赞该作品:“你从中可以听到天使在唱歌。

”学情分析:学生对外国艺术了解甚少,也不怎么感兴趣,尤其是欣赏曲目,聆听的很少。

但是,他们对流行歌曲极为感兴趣,所以本课中,用台湾女子流行演唱组合S.H.E.的歌曲《不想长大》导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极其作品2、能随音乐的进行做出相应的手势,来感受音乐的结构3、感受欧洲古典音乐美,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地音乐艺术的喜爱之情4、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感受欧洲古典音乐美2、能随音乐的进行做出相应的手势,来感受音乐的结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1听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强调:请让你的身体随着音乐的律动动起来教师提问:你会唱《不想长大》这首歌吗?你听了这首歌有怎样的感受?这首歌是谁唱的?你了解她吗?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SHESHE简介S.H.E是中国台湾的女子流行演唱组合,由任家萱(Selina)、田馥甄(Hebe)、陈嘉桦(Ella)组成。

有“亚洲女子天团”美誉。

《不想长大》简介★ S.H.E 新歌《不想长大》由曾经创下不少脍炙人口经典歌曲的知名创作人左安安与施人诚联手打造。

新歌中采用“莫札特第40号交响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主题当作副歌主旋律,大量的管弦乐编曲,让整首歌一开始就显得气势磅礴!古典与流行的绝妙融合,让《不想长大》具有浓厚的欧洲宫廷感。

闭上你的眼睛,听一听这首交响曲,说说这首交响曲与《不想长大》有什么关系。

二、引出古典音乐《莫扎特第40交响曲》★听音乐,思考这首乐曲与《不想长大》有什么相似之处?★这首交响曲的作曲者是谁?★了解《莫扎特第40交响曲》。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永远莫扎特优质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永远莫扎特优质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永远莫扎特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详细内容为莫扎特的作品欣赏。

教材中包含莫扎特的生平介绍、作品特点及代表作品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事迹,理解其音乐创作背景。

2. 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莫扎特作品中的古典主义风格特点,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莫扎特作品中的古典主义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

教学重点:莫扎特生平介绍、代表作品欣赏及音乐基础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莫扎特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大师的兴趣。

2. 作品欣赏:(1)播放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调》,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分析作品结构,讲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点。

3. 例题讲解:以《G大调弦乐小调》为例,分析其曲式结构、旋律走向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莫扎特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莫扎特生平简介2. 莫扎特代表作品《G大调弦乐小调》《费加罗的婚礼》《魔笛》3. 古典主义音乐特点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和声丰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的某一选段,阐述其音乐特点。

2. 答案:学生可从旋律、结构、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答案不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莫扎特的作品,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欣赏其他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作品,如海顿、贝多芬等,以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大师——莫扎特》,主要学习莫扎特的相关知识及代表作品。

具体内容包括:莫扎特的生平介绍、音乐特点、作品欣赏等。

涉及教材章节:第四单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其对音乐发展的贡献。

2. 通过欣赏莫扎特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莫扎特的生平介绍、音乐特点、代表作品欣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古典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莫扎特肖像画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莫扎特肖像画引发学生思考,提问:“你们知道这位音乐家是谁吗?”、“他有什么代表作?”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莫扎特生平介绍(10分钟)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音乐之路。

3. 作品欣赏(15分钟)欣赏莫扎特代表作品,如《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等,引导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4. 音乐特点分析(10分钟)分析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如旋律优美、结构严谨等。

5. 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要求每组创作一首以莫扎特风格为主题的简短曲子。

6.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莫扎特其他作品,让学生判断是哪首作品,并简要介绍。

六、板书设计1. 永远的莫扎特2. 内容:莫扎特生平音乐特点代表作品音乐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选择一首莫扎特的作品,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要点:作品名称、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个人感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莫扎特的音乐是否产生了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了解更多音乐大师及其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莫扎特的音乐成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教学。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培养学生深刻的情感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教案都能带给我们许多收获。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份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听取莫扎特的音乐并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2.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莫扎特的情感和思想。

3. 通过分析莫扎特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平介绍2. 莫扎特音乐金句选3. 音乐分析及欣赏三、实施方案1. 生平介绍首先,我会帮助学生们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和他的音乐天赋。

这包括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少年时光以及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

我会通过照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直观展现莫扎特的生平和创作过程。

2. 莫扎特音乐金句选接下来,我会通过选取莫扎特的部分经典曲目,让学生们聆听这位音乐巨匠留下的音符。

这些曲目包括《小星星变奏曲》、《雪绒花华尔兹》等。

在聆听这些曲目的过程中,我还会讲解曲目的背景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莫扎特曲目的意义。

3. 音乐分析及欣赏最后,我会通过演奏和音乐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莫扎特音乐的特点,比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我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听到莫扎特的音乐,更能领悟他音乐的情感和思想,找到自己内心深处与莫扎特之间的共鸣。

我也会让学生尝试演奏莫扎特的曲目,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及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这份教案,我亲身感受到了音乐教育的魅力和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能够感受到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和渴望,这是我觉得教育最珍贵的体验。

我相信,通过音乐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明日之星,让他们的青春绽放出更美好的音符。

总之,永远的莫扎特教案是一份能够深刻影响学生们的教案,它鼓励了学生们积极学习音乐的态度,为他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

我相信,它不仅仅能够教育孩子们,更能够给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启示和鞭策。

让我们一起为音乐教育的繁荣而努力吧!。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教案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教案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及其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莫扎特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莫扎特的生平介绍2. 莫扎特的主要作品及特点3. 莫扎特音乐中的古典主义风格4. 莫扎特作品中的情感表达5. 欣赏莫扎特的代表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莫扎特的生平、作品特点及古典主义风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莫扎特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魅力。

3. 欣赏法:聆听莫扎特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莫扎特的生平、作品图片及音频资料。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莫扎特的作品。

3. 乐谱:提供莫扎特代表作品的乐谱,方便学生查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莫扎特的作品特点、古典主义风格及情感表达。

3. 欣赏:播放莫扎特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莫扎特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6.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莫扎特的其他作品,加深对莫扎特音乐的了解。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比较莫扎特与其他古典音乐家的作品,分析其差异和特色。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表演莫扎特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参观考察:安排学生参观音乐厅或美术馆,欣赏现场演出,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表演展示:评价学生在音乐会中的表演水平,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中学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

中学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

中学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中学音乐课程,章节为《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莫扎特的生平介绍、音乐创作特点、代表作品分析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欣赏其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点;2. 学会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点;学会欣赏莫扎特的作品。

难点:深入理解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精髓,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乐谱架。

学具:音乐课本、乐谱、耳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莫扎特的生平为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生平介绍:介绍莫扎特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音乐大师的成长历程。

3. 音乐创作特点:分析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点,如旋律优美、和声丰富等。

4. 代表作品分析:选取莫扎特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如《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等。

5. 作品欣赏:播放莫扎特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其音乐魅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莫扎特的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7.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莫扎特的生平、音乐创作特点、代表作品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莫扎特有更直观的了解。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

2. 分析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点,举例说明。

3. 选取一首莫扎特的作品进行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4. 查找其他莫扎特的作品,进行分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点,使学生对莫扎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永远的莫扎特优质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永远的莫扎特优质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永远的莫扎特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永远的莫扎特》,主要学习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及生平简介。

详细内容包括:莫扎特生平介绍、莫扎特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G大调弦乐小调》的演奏与学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事迹,感受莫扎特音乐的魅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莫扎特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学会演奏和演唱《G大调弦乐小调》,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莫扎特生平介绍,莫扎特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难点:《G大调弦乐小调》的演奏与学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莫扎特头像贴纸。

学具:音乐课本、五线谱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调》片段,引导学生感受莫扎特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莫扎特生平介绍:教师简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音乐成就。

(2)莫扎特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播放《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代表作品片段,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G大调弦乐小调》的演奏与学唱: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G大调弦乐小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莫扎特生平简介2. 莫扎特代表作品3. 《G大调弦乐小调》五线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G大调弦乐小调》,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莫扎特音乐的特点。

2. 答案:莫扎特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节奏明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莫扎特的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演奏与学唱环节,部分学生存在音准、节奏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永远的莫扎特教案教案:永远的莫扎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音乐教材,第11章《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

本节课将介绍莫扎特的生平背景、音乐成就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内容包括:1. 莫扎特的生平介绍:出生、学习、创作历程等。

2. 莫扎特的主要音乐成就: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等。

3. 莫扎特的代表作品分析:如《交响曲第40号》、《钢琴协奏曲第21号》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莫扎特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成就。

2. 学会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莫扎特的生平背景、音乐成就及其代表作品。

难点:欣赏莫扎特的作品,理解其音乐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

2. 学具:笔记本、水笔、音乐播放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莫扎特的生平为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a. 介绍莫扎特的生平背景,如家庭、学习、创作历程等。

b. 讲解莫扎特的音乐成就,如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等。

c. 分析莫扎特的代表作品,如《交响曲第40号》、《钢琴协奏曲第21号》等。

3. 欣赏与讨论:播放莫扎特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音乐风格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莫扎特的作品,加深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莫扎特生平背景:出生、学习、创作历程音乐成就: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代表作品:《交响曲第40号》、《钢琴协奏曲第21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莫扎特的了解和感受。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莫扎特的生平背景、音乐成就及其代表作品,使学生对莫扎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表现出对莫扎特音乐的热爱。

但在欣赏和分析莫扎特作品时,部分学生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莫扎特教案
永远的莫扎特教学内容初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四
十交响曲》片段指导思想:从音响出发,以音乐为本,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倡导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古典音乐奠定基础。

本课从流行歌曲入手,以莫扎特为主线,将《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为主要内容,借助“莫扎特效应”和“莫扎特年”事件,有效的缩小学生与古典音乐间的距离,能使他们亲近并喜欢古典音乐,对莫扎特有一定的印象。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2.能够用唱、奏、指挥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3.欣赏《第四十交响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感受、发现并了解古典乐曲的形式美,了解莫扎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近并喜欢古典音乐,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带领学生听、唱s。

h。

e演唱的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再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做比较,发现如此时尚、前卫的音乐竟源于两百年前的古典音乐,出自音乐神童莫扎特之手。

二、欣赏
1.欣赏《第四十交响曲》片段(约一分钟)带领学生反复倾听,先后通过提出不同要求(如听辩其主奏乐器,对比声
乐作品与器乐作品的表现力),带领学生一步熟悉《第四十交响曲》。

2.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a、初听呈示部音乐,让学生感受。

b、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其中四句主要的旋律,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c、欣赏再现部,在学生已非常熟悉其主要的旋律后,深入的体验音乐。

d、带领学生简单赏析非常短小的展开部。

e、完整聆听,使学生充分地聆听、感悟作品。

三、总结
莫扎特是永远的,古典音乐将永恒存在!
附:教学流程图: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播放s。

h。

e《不想长大》听音乐进教室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边拍边唱《不想长大》和教师一起拍拍唱唱拉近师生的距离,放松学习的心情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片段聆听拉近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兴趣
欣赏第四十交响曲师:你对莫扎特了解多少?生回
答设计不同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欣赏音乐,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简单的图形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倾听音乐,为后面让学生发现音乐的对称结构埋下伏笔第二次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片段聆听,关注演奏乐器出示图形谱,带领学生第三次欣赏师:用了怎样的符号?为什么?跟着图形谱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