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国外现 代 学徒 制对 我 国职 业 教育 的启 示
种“ 合作式的” 教和学的环境。 2 . 我国 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
不断探索和发展, 取得了 一定突破、 创新, 在服 1 . 国外现代学徒制实践 概况。 英国、 澳大利亚等国 非 过近几年的 务行业企业、 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 了较好的推动作 常注重学徒制教育, 并且把学徒制当 成职业教育的主 体模 但由于职 业院 校的 客观实际、 职业教育自 身和经济社 式, 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1 9 9 3 年, 英国 制定了现 代 用。
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而成) 。 尽管起步比 英国晚, 但澳大 体现。 教育部副 部长鲁昕指出: “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的 利亚学徒制是在一个以全国统一框架下的“ 培训包” 为基 个重 要试点, 如果我们能把中国 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运作 础的 新学徒培养项目 下完成培训, 并获得 相关行业认可的 起来,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还解决了中
练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 其适 有限, 校内实训设备设施不足且更新困难, 技能操作培训 难以满足企业用工、 现代产业用人的要求 ; 第 用领域有 了很大拓展。第二, 设置灵活而实用的课程类 能力不强 , 型, 主要有关键技能课程、 国家职业资格课程、 技术证书课 三, 在校学生规模较大,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特别是“ 双师
了具有双元甚至多元特性的合作式教育体制 , 为学生和相 关教育人员( 教师、 培训师、 管理人员和相关团体等) 提供
二、 我 国职 业 教 育 实 施 现 代 学 徒 制 培 养模 式 的基 本途 径
1 .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 基本特征。从国外现代学
210408174_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为例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0引言“德国双元制”育人模式成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标志,在制造业、建筑业、手工业、电子通信等行业领域表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1]。
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地发展,已成为瑞典、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形式,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用工不稳定的问题,保障青年高效就业,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
2014年8月,教职成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中高职院校大胆尝试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可见,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与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怀仁现代学徒制班”,在满足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和知识背景,实施拓展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培养,对学生“量身打造”,为企业“量身定制”,以实现高效、高质、精准的人才供给,为中药连锁药店、零售药店、医院中药房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高职中药学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1.1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措施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针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合现代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技能培养,“面对面”“手把手”传授技艺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以理论学习、实训、培训、跟岗和顶岗为手段,双方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全面提升学生(学徒)的职业素养、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培养行业企业【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深度融合一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
校企“双主体”联动招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以理论学习、实训、培训、跟岗和顶岗为手段,以师带徒,开展“双导师”教学,共培共管。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实施中药质量检验岗、销售岗和用药服务与指导的三岗位轮训,“课岗赛证”四元融合,实现学生—学徒—员工能力渐进转变,开展全程多元多维评价,全面提升学生(学徒)的职业素养、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
职业技术学校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市区村职业技术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关心支持下,2013年4月,村职业技术学校与科达机电股份(后改名:省科达洁能股份)共同开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形成了校企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即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互融合、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的深度融合为基础,在吸收传统学徒制"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上,融合学校(教师)、企业(师傅)深入教学为支撑的“双轨四段制、一体化”模式。
一、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我们认为能够担当“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企业,它必须是经营管理规、有较大规模、有足够资本(资金和人力)的企业,同时,它还必须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有敢于进取与创新的精神。
这种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真正践行“现代学徒制”项目,走出一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科达洁能股份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生产制造瓷、石材、墙体材料、节能环保能源等大型机械装备及高端装备零部件高压柱塞泵为主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当前综合实力位居瓷机械行业世界第一。
该公司经营理念超前,管理文化先进,始终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超越创新,一直以来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主动推进校企联盟,与我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在学校抛出橄榄枝时,我们了解到科达企业于2008年10月成立了企业部员工脱产培训的科达学院,企业也有着迫切的需求,急需探索新的后备员工培养模式。
在得知学校想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时,科达公司主动到学校考察学校办学质量,在高度赞赏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管理时,公司主动提出与学校合作开展试点。
科达公司吴木海总裁也认为,企业有责任参与人才培养,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职业教育,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优秀的员工,才能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企业、学校和个人(学生)的互利共赢。
现代学徒制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本年度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总结。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现代学徒制工作。
2. 校企合作深度拓展本年度,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果。
各地纷纷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从简单的订单式培养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转变。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学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本年度,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徒制培养成果。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5.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随着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认识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参与学徒制培养,为学徒提供实习实训岗位。
同时,家长和学生对学徒制培养模式也充满信心。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部分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阶段,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为此,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摘要:新型学徒制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职业教育模式,已逐渐得到政府、企业、院校、学生的认可。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国家创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力在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突破院校人才培养瓶颈。
要激励企业持续开展、院校积极配合、职工踊跃参与,政府要积极做好政策引导、资金保障,企业和院校要明确职责定位、深化企校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反哺行业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引言新的经济形势下,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企业新型学徒制作为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经历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企校要形成一股合力,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避免功利化思维的影响,创新思维,丰富各类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内容,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现代企业新型学徒制概述现代企业新型学徒制通常是指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共同承担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的先进经验,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企校合作,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吸收西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了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其本质是在企业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制度。
因此,在新型学徒制框架下,政府、企业、培训单位和学员四方便构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1]。
2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2.1搭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需要做好政策解读与动员号召,鼓励新入职员工或转岗员工积极参与新型学徒培养计划。
立足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健康发展两个视角,搭建内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员工工作年限和岗位技能特点,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目的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等方式,探索建立助产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系统分析助产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果助产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稳步增强,就业能力持续提升;学院助产护理专业生源增加,知名度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选人用人目标明晰,专科能力建设加强。
结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院校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合作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Pan Y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nursing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by vigorously developing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ther ways.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modern nursing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has been steadily enhanced, and their employabi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number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has increased and its popular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moder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apprenticeship system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s; Talent train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operation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举措[1],是现代学校与现代企业双主体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
探索现代学徒制实施“231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9第3期下(总第295期)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我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自2017年4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以来,围绕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建立起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形成了“231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活力显著增强,社会辐射能力明显提高。
一、“231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一)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经过市场调研,座谈研讨,我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改革了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31”校企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
即:2个学期在校集中学习,3个学期统一到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形式跟岗实习。
(二)人才培养新模式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三双”,实现“四赢”。
“三双”一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二是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三是学生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
“四赢”是学生赢、企业赢、家庭赢、学校赢。
(三)人才培养新模式运行机制成立组织机构,明确校企职责;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确定合作办学内容;签订校企合作合作协议、三方协议,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二、“231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一)深入调研,撰写市场调研报告为了了解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多次到企业、行业、学校进行广泛调研,走访了8家企业、3所学校,共收回198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而撰写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调研报告。
(二)深入研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体系改革在二年级学生跟岗实习阶段增加了语、英、德育三门文化课的学习,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企业学徒期间,实现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网络学习畅通。
学生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和电脑进行网络学习、考试,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2.教学模式改革采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

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刘敬鑫(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安徽合肥230000)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新形势下学校和企业主导的,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创新职业教育与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本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提升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产教融合为了落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要以促进中职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采用从过去的定向培养到现在的校企招生招工一体、双师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的背景为了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汽车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以企业岗位技术技能为教学重点,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定期去企业锻炼岗位技能,提高职业院校育人针对性。
2015年9月,我校入选安徽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自启动试点项目以来,校企双方密切协作,按照实施方案的进程安排稳步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一)校企联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校企经充分调研,在试点专业与生产、教学计划与职业标准、教学内容与操作流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方面,精心设计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组织体系O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结合中职生未来职业岗位,分解专业对应的岗位和技能,确定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和要求,创新并实践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联手,完成招生招工计划我校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风之星汽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校企合作协议》,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招录50名学生,建制成班。
为规范试点录取工作,校企技术技能人才共同研究制订招生简章并进行宣传,招生招工同时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实施背景................................................................... - 2 -二、主要目标................................................................... - 2 -三、工作过程 (4)(一)现代学徒制试点 (4)(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7)(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8)四、条件保障 (8)(一)政策条件 (8)(二)企业条件 (8)(三)学校条件 (9)五、成效成果 (9)六、体会与反思 (11)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福元建飞一、实施背景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
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
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
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
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2.教师深入企业去实践,成为能生产、善教学的教师;学生聆听教师的讲解、拜师工人学技术,最终成为懂理论能上岗的员工;学校和企业组成育人共同体,实现双赢的战略构想。
3.做好教师、学生和工人相互角色的转变,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工人的共同进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员工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为推动职教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试点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培训容、培训安排,修改完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迁安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案,并将学徒实习推广到全校更多的专业,把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之中。
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现代学徒制尝试中的的一些创新点: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我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学徒制的涵进行了拓展。
实现:1.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
2.以教师培训工人,工人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工人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等多方位促进、全面发展的技能培养模式。
三、工作过程(一)现代学徒制试点2013-2014学年,我们安排1个班、3家企业做为我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一个班就是“机械设备维修班”,三家企业分别是津唐铸管、线材和轧一钢铁。
这都是与我专业有深度合作的优质企业,在规模、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均有优势。
其中“机械设备维修班”是我专业与线材合作的冠名班。
“轧一机械维修班”冠名班签约仪式1.与企业制定学徒实习计划,学生顶岗实习先拜师我们与这三家企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首先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学徒实习计划”。
其中,实习容、指派师傅和学徒过程、考核方式等主要由企业安排。
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一边挂职锻炼,一边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学徒管理。
学生学徒过程中每天填写包含工作容、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师傅指点、学徒体会等容的学习卡,填写包含设备安全操作、工作质量、工具使用、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指导师傅意见等容的学徒考核卡。
顶岗实习学生“拜师”现场2.教师轮换下企业参与生产实习,拜工人为师傅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机械专业先后派出4批共24名专业教师入厂实践,这些教师下到车间,拜工人为师傅,积极投入到生产一线,学习岗位技能,了解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流程,积极为自己充电。
教师入企业实践3.学校实习教师带兴趣小组,教师在校为师傅我校建立了生产性实训车间,专业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实习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对外加工服务活动。
每个实习教师选择3-5名技能拔尖的优秀学生,参与学校的生产和建设工作。
邸、相国等老师带领的焊工技能小组,为学校焊床位2000多个,车间工位300多个,节约资金八十万元。
这样学生不仅参与了生产,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个个练就了高技能,毕业后成为企业岗位的中坚力量。
学生参与学校建设4.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成为工人的师傅我专业充分发挥我们的师资优势,在与各企业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深入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在职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两年培训累计达到3000多人。
教师入企业培训5.优秀毕业生回校引导,成为在校学生的就业导师学生之间的沟通远比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许多学生对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既钦佩又羡慕。
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可以对在校学生从精神上起到引领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就业之后,老毕业在工作中的示和带动作用也大大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认真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方案中规定了若干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原则和程序。
比如“企业参与招生”,即在每年新生招生期间,企业直接面试,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相当于该企业的“预备员工”。
学生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合同。
还比如“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即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等等。
(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1.扩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数量,将在2015年下半年在机械、汽修等专业推行至4个班并扩大至冶金、机电专业,每个专业2个班的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实习,学徒数1000人左右,合作企业将扩大至10个。
同时加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大批优质的毕业生,大大提升学生的一线生产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迁安现代制造业培养更多中、高技能型人才。
2.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不断完善深化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使更多企业成为具有职业教育教学、学徒和技术开发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校教师,由于有更多机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其综合能力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部分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师傅们,也已经成为了学校最有实践经验的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四、条件保障(一)政策条件2014年我校向教育部申请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把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和实践作为职业教育的创新项目,给与政策和资金支持。
我校据此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并签署《迁安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实习协议》,以指导和规学徒实习过程。
(二)企业条件现代学徒制涉及企业都是多年来与我校紧密合作的单位。
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专业技术;有明确的企业师傅岗位薪金、学生学徒津贴规定等。
在现代学徒制推广过程中,我校先后选定了线材、迁水泵业、思文科德、津安钢铁、津唐球磨等16家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学校条件1.学校制订了规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具备专业授课经验和入企实践经历。
另外学校还从职务晋升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支持等,这些都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企业冠名班”是此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条件。
按照冠名班教学计划,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训开始的早,教学计划中也有学生阶段性企业实习的环节。
因而,企业会视冠名班学生为自己的准员工,学生和企业相互认知度较高。
按照现代学徒制方案,只要在冠名班方案基础上加以细化、补充、调整、完善即可。
3.学徒过程的反馈信息可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容修改的可靠依据。
教学计划因而可被设计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徒项目课程”的结构。
由此推及的教学和培训的运作环节,将会更好地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
五、成效成果1.现代学徒制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
我校与学徒工做为企业的员工或准员工,企业对其培养自然会尽心尽力。
学徒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快对企业的认知,包括产品、工艺特点、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
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高,邸老师研制的“多功能相贯线成型机”在省获得二等奖,我校机械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完成迁安市科技立项五项。
2.第一批学徒制试点的30名学生100%以上在试点企业就业,且更多安排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重要生产岗位。
学徒“就地就业”后对培训企业有感情,有在企业长期工作的意愿,有较强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责任感。
企业也会给予他们较高劳动报酬,他们的工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同期毕业生。
3.通过校企共建学徒制的推广,机械专业教师人均入企实践时间达到2个月,学校外聘企业专家14名,入企实践锻炼教师30人次,为企业培训授课20人次。
培养了骨干教师13名,专业带头人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014年机械专业教师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我校做为代表发言,受到省级领导和其他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机械专业获得省优秀教学团队4.通过学徒制的推广,促进了我校机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以学徒制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实习体系,编写《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等五本校本教材,其中《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在科技公开发行。
2014年我专业被评为省骨干专业。
5.通过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16个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建设。
其中所有学生工位,台架、保护屏等均为我校学生在学徒制生产实习中制造,可以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机械车间建设。
6.机械加工专业2014年被省评为省骨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