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论文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合集下载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源于前人的思想。

它在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协调,防止人口的过速增长,从而成为现代理论的开端。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经济学上也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也是当今人类被关注的焦点,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马尔萨斯永远是超前的。

学说内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是以议论人具有食欲和性欲这两个“本性”开始的。

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两个前提、三个定理”来概括。

两个前提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从这两个“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出发,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经济比例:食物或生活资料的增长与人口的增殖之间的关系。

马尔萨斯说,人口的增殖比生活资料增长的要快,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则只按算术级数增长。

但是,马尔萨斯并不认为这两个级数就是人口规律的反映,他提出,保持两个级数平衡的唯一出路就是抑制人口的增长。

他把所谓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人口自然法则,归纳成以下三个定理:第一点是人口的制约原理,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正常的比例,即“人口的增长,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第二点是人口的增殖原理,即“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常随着增加”;第三点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核心,称之为人口的均衡原理,即“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

这个原理与前两个原理是紧密相连的,它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最终将实现均衡,但是这种均衡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种种“抑制”的产物。

马尔萨斯认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因为空间和滋养物的缺乏会受到抑制,人类的生长繁衍则会因为食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

但是人类的抑制分为预防抑制和积极抑制两种。

预防抑制主要是道德的抑制,即考虑到无力负担家庭而不结婚或者推迟结婚(马尔萨斯反对堕胎和避孕)。

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要是积极抑制,即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饥荒等等,灾难会缩短生命,恢复被破坏的平衡。

他认为,人间的一切灾难都是人口与生活资料均衡过程中的产物,人类的发展也必然与灾难始终相伴。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 毛泽东痛斥了这种反动谬论。他指出:中国几 千年来的很多次革命,华盛顿、杰斐逊领导的 反英革命,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蒙古 的革命,等等,其原因都是统治阶级剥削和压 迫引起了人民的反抗,而不是人口太多。
• 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方 面走了许多弯路,但仍然不仅以世界7%的 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3%的人口,而且在发 展工业和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世界 注目的成就。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 误的,在政治上是反 动的。
• 首先,他的人口论否认了人口和人口生产在本质上属 于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一定时代的人口和人口生产 是由该时代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 其次,他的人口论只看到了人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 消费者,没有看到人还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 没有看到除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之外,还有第三个因 素——科学。
•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1948—1955年,世界人口增长 了10%,而农业生产增长了21%,工业生产增长了 51%。这表明,马尔萨斯的所谓“人口按几何级数 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规律是没有事实 根据的。
• 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把 中国革命的原因归于中国“人口太多”,“使 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并且预言中国共 产党也解决不了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 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即是说变为 美国的殖民地,才能有出路。

结合现实评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400字

结合现实评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400字

结合现实评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400字本文通过介绍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并且阐述人口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分析解释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人口理论传播和发展计划生育国策一、文献综述1957年7月马寅初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新人口论》,文章中引用了马尔萨斯的节育思想,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情况是人口数量的过多以及人口素质的参差不齐。

处于当时特殊的思想背景下,马寅初被左倾派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

在这一时期,大家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避而不谈,关于它的研究几乎中断了几十年。

1976年以后,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深入人心,学者们开始全面辩证的看待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它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1979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马寅初《新人口论》平反,对于人口理论的研究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1980年月1月王声多在《复旦学报》上发表了《不应全盘否定马尔萨斯人口论》一文,认为对于马尔萨斯人口论要全面辩证的看待,而不应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王声多教授另外一篇更为重要的文章《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的流传和论争》(《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6期),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马尔萨斯人口论传入中国的途径、在旧中国的论争、在新中国的论争以及得到的几个想法。

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的传播历史,以及其传入后引起的学界的论争。

他在文章《我是部分肯定论的坚持者和代表者一马尔萨斯人口论新评》(收录在周玉英方立明主编《温州人口研究(2000年卷)》中)叙述了研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艰辛探索之路,不受他人的影?,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进行了中肯的评价。

总的来说,王声多先生算得上是现代研究马氏学说的集大成者。

《人口研究》部发表了《百年回顾》:马尔萨斯在1998发表人口第二百周年原则时对人口理论(人口研究第一版)的重新评价(版),从人口思想历史着眼进行探究,认为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虽然由于他自身和历史的局限性,他的学说有许多不足,但他的学说仍旧算的上是人类人口思想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其影响不仅涉及人民福祉,还牵涉到国家经济以及政治的长远发展。

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其著作《人口原理》中概述了人口问题的本质,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矛盾。

一、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马尔萨斯通过大量历史和经济学的数据统计,发现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是呈指数级增长的,而粮食生产如果按照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资源能力增长,却只能按照线性增长。

这意味着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导致人口的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粮食供应难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二、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当人类社会中的人口增长远远高于资源增长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资源的紧缺和竞争。

当粮食供应无法满足人口需求时,人民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社会的稳定受到威胁。

马尔萨斯认为,社会经济中的资源不能无限制的增长,但是人口的增长却是无法截止的,这就导致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问题。

三、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启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人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仅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当前性的问题。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要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就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展开多维度的探索和解决。

首先,应该加强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保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其次,应当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控手段,使得资源的供给和人口的增长得到良性的互动。

此外,也需要加强对社会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对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形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之,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揭示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及其影响,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和协作,才能够在维护人类生存利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取得胜利。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一条规律、一个适度、三个命题、四点结论。

1、两个公理。

也称为“两个假设”,即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

这“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得出结论的两个基本前提。

2、两个级数。

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

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增殖之间不平衡,前者要大于后者。

3、两个抑制。

所谓两个抑制,就是妨碍人口增长的手段或力量,包括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

积极抑制:即用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

道德抑制(也叫预防的抑制)即让人们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在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即预见到未来家庭的困难,而自觉地少生孩子,降低出生率。

因此,他提出让人们禁欲、不婚、不育。

这两种抑制的重点是道德抑制。

4、一条规律:即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就是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由于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递加投资不能相应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是到一定限度后收益递减。

这条规律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基础。

5、一个适度: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6、三个命题: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马尔萨斯推出三个命题:第一,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阻止。

第三,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和资料保持一样。

7、四点结论:第一,认为工人贫困、失业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而是人口法则作用的结果。

第二,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平等社会制度,不过是幻想,相反,财产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出自人口的自然法则产生的。

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同样受人口法则的支配,工资水平是受人口的增减而变动的。

第四,反对救济穷人,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

关于两个公理: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所要阐明的意思即是说,人类要生存就不能没有生活资料,人类要延续后代,就不能不结婚并生儿育女,这两类需求,即食物需求和性需求在人类需求层级结构中是最基本的。

经济学说史论文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经济学说史论文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题目名称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学生学院经济学部专业班级 10经济学 8 班学号 28011008036 学生姓名 XX指导教师 XXX2012年 11 月 10 日摘要人口问题是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粮食的匮乏和人们希望减少人口以至最后能消除人口同资源不相适应的各种措施有关的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内容是,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两个假定:如果人口不受到抑制,将会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只能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构成复杂,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供了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思路,为制定我国人口政策提供依据,使人口结构的改善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那么,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我们要怎么看待呢?有人说要放宽二胎限制,认为每个人都有出现的权利,计划生育是对人权的侵犯,有的人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实行计划生育是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于计划生育在中国的实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计划生育老龄化1.绪论人口问题是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粮食的匮乏和人们希望减少人口以至最后能消除人口同资源不相适应的各种措施有关的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内容是,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人口数量是按几何级数增长。

两个抑制:积极抑制;道德抑制;一条规律: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一个适度:人口增长必须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一个结论:用“人口改良方案”,来解决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构成复杂,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供了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思路,为制定我国人口政策提供依据,使人口结构的改善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那么,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我们要怎么看待呢?有人说要放宽二胎限制,认为每个人都有出现的权利,计划生育是对人权的侵犯,有的人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实行计划生育是有必要的。

马尔萨斯--人口学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学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学理论马尔萨斯的思想很大程度是对他的父亲及其朋友们(如卢梭)的乐观思想的反动。

他的一些文章也是对孔赛伯爵的回应。

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马尔萨斯作出一个着名的预言: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

The power of population is so superior to the power of the earth to produce subsistence for man, that premature death must in some shape or other visit the human race. The vices of mankind are active and able ministers of depopulation. They are the precursors in the great army of destruction; and often finish the dreadful work themselves. But should they fail in this war of extermination, sickly seasons, epidemics, pestilence, and plague, advance in terrific array, and sweep off their thousands and tens of thousands. Should success be still incomplete, gigantic inevitable famine stalks in the rear, and with one mighty blow levels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food of the world.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没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数速率(即:2,4,8,16,32,64,128等)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线性速率(即:1,2,3,4,5,6,7等)增长。

浅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浅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马尔萨 斯 人 口理 论概 述 三 马尔 萨斯 人 口理 论 的积极 方 面 ( 一) 产生背景 ( 一) 开拓 了人口研究的新渠道 产业革命 经过 上 发展 已经 基本上 完成了从 工场手工 业阶段 到大机 马尔萨斯从 消费 领域去分析人 口 生 产和生活资料之 间的关系。 消费

社会观察 l S O C I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浅 析马 尔萨 斯人 口理论
李二
沈阳师范大学
【 摘要 】 当马尔萨斯人 口理论 第一次从科 学高度 系 统 的研 究和 分析人 口 马尔萨斯 以静止的眼光 看待人 口与资源的辩证 关系 , 只看 到食 物资 问题 , 由于其特 定的形成背景, 该理论 已经公开就遭到学者的不断批 判。 文 源对人 口的制约 , 而没有看 到物质 资源快 速增 长的可能性 。 同时, 作为一 章运 用历史和 阶级分析法重新评析 马尔萨 斯人 口 理论, 得 出其合理成分和 名 宗教 人士 , 他仅仅 从狭 隘的宗教 教义 、 宗 教文化 观念 出发 , 认 为避 孕 消极 因素, 力图公正客观的还 原马尔萨斯的人 口理论。 和堕胎 是非法 的 , 而忽视 了社会制 度、 社会 文化 习俗 等 因素对人 口增长 【 关键 词】 马尔萨 斯人口 理论 ; 消极 因 素; 积极 因 素 控 制的可 能性 , 于是 , 便从 ‘ ‘ 人类两 性之 间的情 欲 ( 性欲) 是必 然的 ” 出 发, 得出‘ ‘ 人 口的增 长也是 必然的”这样一 个错误 的结论 。
其 次, 马 尔萨斯认 为人 口 增 长是劳动 者实 际收入 水平的 函数 , 实际 1 、 两 个公理 。 也称为 “ 两个假 设 , 即食物为人类 生存所必需 ; 两性 工资 的提高必 然会 刺激人 口的增 长。 人 口的增 长具 有加 速度 的趋 势, 而 间的情欲 是必然 的 , 且几乎 保持 恒状 。 这“ 两个 公理 ” 是马尔 萨斯得 出 食 物的增长 却表现 出另一趋 势, 即粮食的增 加只会体 现出递减 的趋 势。 结论 的两个基本前 提。 因而人 ! E l 增长 必然会 超过 生活资 料 的增长 。 马尔萨 斯两个 级 数 的理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题目名称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学生学院经济学部专业班级 10经济学 8 班学号 28011008036 学生姓名 XX指导教师 XXX2012年 11 月 10 日摘要人口问题是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粮食的匮乏和人们希望减少人口以至最后能消除人口同资源不相适应的各种措施有关的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内容是,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两个假定:如果人口不受到抑制,将会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只能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构成复杂,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供了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思路,为制定我国人口政策提供依据,使人口结构的改善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那么,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我们要怎么看待呢?有人说要放宽二胎限制,认为每个人都有出现的权利,计划生育是对人权的侵犯,有的人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实行计划生育是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于计划生育在中国的实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计划生育老龄化1.绪论人口问题是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粮食的匮乏和人们希望减少人口以至最后能消除人口同资源不相适应的各种措施有关的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内容是,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人口数量是按几何级数增长。

两个抑制:积极抑制;道德抑制;一条规律: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一个适度:人口增长必须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一个结论:用“人口改良方案”,来解决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构成复杂,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供了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思路,为制定我国人口政策提供依据,使人口结构的改善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那么,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我们要怎么看待呢?有人说要放宽二胎限制,认为每个人都有出现的权利,计划生育是对人权的侵犯,有的人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实行计划生育是有必要的。

而我认为,现在中国人口的状况,是有必要实习计划生育的。

2.马尔萨斯的理论2.1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提出的背景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第一版开端就说,他是由于法国革命引起的政治争论而提出人口问题的。

他首先抓住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

“近年来,自然哲学方面伟大而意外的发现层出不穷……尤其是政治领域的法国大革命……所有这一切,使许多有识人士认为,我们正跨入一个充满了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些变革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类未来的命运。

”他敏锐的意识到法国革命将会给欧洲以巨大的影响。

“据说,当前争论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究竟是从此会以加速度不断前进,前景远大得不可想象呢,抑或注定要永远在幸福与灾难之间徘徊。

做出种种努力后,仍然距离想要达到的目标无限遥远。

”他指出,在这个时期中,人类面临两种抉择:一是改良,一是在幸福和贫困之间一进一退的循环前进。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争论的双方被分成两个派别:一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派,一是思辨哲学家一派。

而这两派彼此争论不休,却也得不出一致意见,于是马尔萨斯决心回答人类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他自己的人口原理。

2.2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基本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两”三“一”,即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一条规律,一个适度,一个结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首先提出了“两个公理”说,“我认为,我可以正当地提出两条公理。

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存现状。

”这两条法则,自从我们对人类有所了解以来,似乎一直是有关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

既然迄今为止它们未发生任何变化,我们也就无权断言。

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属性之上的。

在他看来,人是具有食欲和性欲的高等动物。

而对于“两个级数”说,马尔萨斯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着不变的情欲,人口必然不断增加,而维持这些不断增加的人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怎样增加的呢?他写道:“一旦接受了上诉两个公理,我便可以说,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

两个抑制则为是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

而一条规律是指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一个适度指人口增长必须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一个结论则是用“人口改良方案”,来解决人口问题。

2.3 200多年前马尔萨斯对中国的远见200多年前,马尔萨斯对中国人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值得部分肯定的。

首先,他看到了当时的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这符合当时的事实。

他根据屠霍德和斯汤顿爵士提供的材料,认为康熙朝代的中国人口已达到3亿3千3百万,这样众多的人口造成了住房的拥挤。

而这样众多的人口,也使得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很难得到低劣的食物,处于饥饿状态。

特别是遇上凶年,粮食失收的时候,就更加悲惨。

虽然马尔萨斯没有从根本上指出是封建统治阶级造成的,但也如实地反映了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的严重后果。

第二,马尔萨斯对当时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具体原因的分析,也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部分。

他认为,是自然条件的优越,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孟德斯鸠也说过:“中国的气候在无论哪一方面都是特别宜于生育孩子”。

而中国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这一条理由里,他看的了朝廷对农业的重视,促使人口剧增,却没看到阶级剥削、财富分配不均,因此即使生活资料增长了,而中国人民还是如此的苦难、名不聊生。

最后,鼓励早婚的习俗,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的确,早婚的盛行必然也会造成过剩人口。

而这都是两百多年前中国人口的状况。

现在中国人口的状况又如何了呢?3. 中国人口的现状与问题所在3.1中国人口的现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

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目前,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而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在此,计划生育是个其中一个关键。

按照中国人口的问题,我国看似是很需要实行计划生育的,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但是,我国经过近30年来的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多年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迈入世界上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之列,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率已经低于千分之十,今后还会进一步降低。

如果不改变现行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预计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可以实现历史上第一次趋势性的负增长。

在我国人口控制得到成绩的同时,人口结构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已是涛声可闻。

3.2中国人口的问题所在自我国成立到现在,我国人口政策出现过多次起伏变化,人口控制的力度也经历了反复的放松、收紧、放松、再收紧的曲折过程。

而人口的问题仍然是没得到很好的解决。

首先,人口数量过多仍然是中国第一位的人口问题。

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我国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短时间如此剧烈的生育率下降,必然会带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剧烈变动。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就是结果之一。

正是出于对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巨大担心,很多人提出了近期放宽生育政策的主张。

但是,我认为这种主张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根据一些专家的预测,我国土地的最大承载力是16亿人,而据我国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及今后的发展,21世纪中国人口的总量高峰值不会超过16亿。

因此,有些人则提出了,“只要人口不超过16亿,放宽生育政策有利无弊”,“经济发达了,人口多生少生已无关紧要”的观点。

但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就目前的国情来看,人口少一些要比人口多一些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与强盛。

第三,人口控制应当始终是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心。

我们一直都是以“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来论证人口控制的必要性,这是正确的。

但是,当我们经济发达了,底子不薄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人口控制吗?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且很重要的问题。

4.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对于目前出现的很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养老问题,我认为并不是由于人口结构老化了,而是由于当前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与现有的社会保障能力、医疗卫生条件等严重失衡造成的。

老龄化不等于老年人口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养老问题,直接原因是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数量过多,与人口年龄结构关系并不密切。

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出生人数,等于减少60年后的老年人口数量,这样更有利于未来老年人口问题的解决。

而如果放宽生育政策,实际上是进一步加重了60年后的老年人口问题。

目前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已经过剩,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劳动力过剩的局面还不会彻底改变。

如果主张以提高出生率,增加年轻人数量,提高年轻人的比重,来改变人口结构,这样的主张是没有考虑到长期以后带来的弊端,而且也是治标不治本,不但没有解决人口问题,反而使其加剧。

这样实际上是增加了失业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况。

而从经济的角度讲,增加失业人口数量不仅无助于老年人的养老,反而会从老年人手中争夺资源,进一步降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

因此,我认为,在人口规模问题与结构问题的比较中,规模问题在目前和今后几十年仍是第一位的问题,结构是第二位的问题,对于人口数量的控制和计划生育的现行政策是不能摇摆的。

对于有些人认为的人口生多生少无关紧要的观点,我认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决定这个国家能否发展和强盛的根本原因。

就当今世界上发展迅速的国家来说,既有地广人稀的国家,如加拿大、美国,也有人口稠密、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人少人多不是一个国家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我觉得,就我国目前的国情,人少还是会比人多更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和强盛。

而对于老龄化问题的实质是全社会的利益分配问题。

老龄政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要解决这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国家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放到老年保障及福利事业上。

而政府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法律支持体系,加强为老服务体系。

对于老年人而言,当前他们也需要强调自我养老意识和终身健康意识。

5.总结根据上面的论述,我得出的结论是,未来几十年内老年人口的增加与现在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无关,而是与因老年人口增加所形成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服务设施等更不上老龄人口增加的速度有关。

还有,计划生育这个政策目前仍然是有必要继续实施的。

至于未来,我国仍然需要实行人口控制,不然放宽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将会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失业人口的增加,也不利于我国的发展和强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