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过程模型案例.
swmm建模案例和数据

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是一款用于模拟雨水径流、排水系统和水质处理的开源软件。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WMM建模案例和所需数据的概述:案例: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模拟1. 模型设置:- 研究区域:一个小型城市街区,包括住宅、商业和公园区域。
- 目标:评估现有排水系统的性能,预测暴雨事件下的积水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2. 数据需求:- 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或等高线图,用于定义地形和坡度。
- 气象数据:历史降雨数据,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用于模拟不同降雨事件。
- 地块信息:地块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如住宅、商业、绿地等)、不透水面积比例和初始土壤湿度。
- 管网数据:排水管道的尺寸、长度、坡度、材料和连接关系,以及泵站、溢流井等设施的位置和参数。
- 污染源数据:如果进行水质模拟,需要知道非点源污染负荷(如氮、磷等)的排放位置和强度。
3. 模型构建步骤:- 使用地形数据划分汇水区(Subcatchment),每个汇水区对应一个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
- 根据地块信息为每个汇水区分配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不透水面积比例。
- 建立排水网络模型,包括管道、泵站、溢流井等设施,并根据管网数据设定其属性。
- 如果进行水质模拟,将非点源污染负荷添加到相应的汇水区。
- 设置模拟参数,如模拟时间步长、最小和最大降雨强度、初始条件等。
- 输入气象数据,选择要模拟的降雨事件。
4. 模型运行和结果分析:- 运行SWMM模型,模拟选定的降雨事件。
- 分析模拟结果,包括:- 雨水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 管网中的水流情况和积水位置- 溢流井的溢流频率和溢流量- 排水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如果进行了水质模拟,还包括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去除效果5. 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根据模拟结果,识别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如积水区域、溢流频繁的井点等。
- 提出改进措施,如增加雨水蓄水设施、扩大管道直径、改变管道布局等。
pdca模型管理项目的例子

pdca模型管理项目的例子PDCA(Plan-Do-Check-Act)模型是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它通过循环的方式不断优化项目的执行过程。
下面列举了10个以PDCA模型管理项目的例子。
1. 软件开发项目: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团队可以根据PDCA模型的步骤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和调整。
首先,在规划阶段,团队成员会制定项目计划、任务分工和时间表。
然后,在实施阶段,团队成员会按照计划进行编码、测试和集成。
接下来,在检查阶段,团队会进行代码审查、系统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
最后,在调整阶段,团队会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修复和改进。
2.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项目中,PDCA模型可以用于管理施工过程。
在规划阶段,项目团队会制定施工计划、资源调度和质量控制措施。
在实施阶段,施工人员会按照计划进行土建、装修和设备安装。
在检查阶段,质量检验人员会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和测试。
在调整阶段,团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市场推广项目:在市场推广项目中,PDCA模型可以用于优化市场营销策略。
在规划阶段,团队会制定市场调研计划、竞争分析和目标市场定位。
在实施阶段,团队会执行市场推广活动,如广告投放、促销活动和公关策略。
在检查阶段,团队会通过市场数据分析和消费者反馈来评估推广效果。
在调整阶段,团队会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推广策略和预算分配。
4. 新产品开发项目: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中,PDCA模型可以用于管理产品研发过程。
在规划阶段,团队会制定产品需求规格、技术方案和开发计划。
在实施阶段,团队会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
在检查阶段,团队会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用户体验测试。
在调整阶段,团队会根据测试结果和市场反馈进行产品改进和优化。
5. 培训项目:在培训项目中,PDCA模型可以用于管理培训过程。
在规划阶段,培训师会制定培训目标、内容和教学计划。
在实施阶段,培训师会进行教学活动,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在检查阶段,培训师会进行学员考核和反馈收集。
2-1 软件过程模型

原型需求
系统需求
沟通 快速策划 建模 快速设计
提交系统
部署交付 及反馈
构建原型
2-1 软件过程模型
快速原型法的步骤
Step 1:双方通过沟通,明确已知的需求,并大致勾画出以后 再进一步定义的东西。 Step 2:迅速策划一个原型开发迭代并进行建模,主要集中于 那些最终用户所能够看到的方面,如人机接口布局或者输出
2-1 软件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
也叫做鲑鱼模型(Salmon model):向前一阶段回溯,很难。
2-1 软件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
优点——追求效率 – 它提供了一个模板,这个模板使得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 支持的方法可以在该摸板下有一个共同的指导;
– 简单、易懂、易用、快速;
– 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项目管理比较容易;每个
2-1 软件过程模型
增量模型
举例1:开发一个类似于Word的文字处理软件 – 增量1:提供基本的文件管理、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 – 增量2:提供高级的文档编辑功能; – 增量3:实现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
– 增量4:完成高级的页面排版功能;
举例2: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 – 增量1:提供基本的学籍管理和成绩管理功能; – 增量2:提供选课功能; – 增量3:提供查询教室使用情况的功能;
– 增量4:提供课表生成、上课名单生成、成绩录入等功能。
2-1 软件过程模型
增量模型
优点:
– 在时间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交付产品:在各个阶段并不交付一 个可运行的完整产品,而是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一个子集的 可运行产品,对客户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 人员分配灵活:如果找不到足够的开发人员,可采用增量模 型:早期的增量由少量人员实现,如果客户反响较好,则在 下一个增量中投入更多的人力; – 逐步增加产品功能可以使用户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 新产品,避免全新软件可能带来的冲击;
软件过程模型案例

软件过程模型案例软件过程模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和活动,并规定每一阶段和活动的输入、输出、各种文档的编制方法和文档的审核和审定的内容、具体要求、合格标准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的方法和质量控制的方法等的一种软件开发操作规范。
下面将以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一个典型的软件过程模型。
假设公司决定开发一个新的在线电影票购买系统来满足用户的购票需求,下面将以这个案例为例来介绍软件过程模型。
1.需求收集和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团队与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会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讨论和调查,软件团队收集到以下需求:-用户可以浏览不同影院的上映电影信息。
-用户可以查看每部电影的放映时间和价格。
-用户可以选择座位并购买电影票。
-系统需要提供在线支付功能。
-系统需要发送电子票给用户。
2.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阶段:根据收集到的需求,软件团队开始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该文档详细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以及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等。
在这个阶段,软件团队还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以确保需求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软件团队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始设计系统的架构和模块。
他们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创建类图、序列图和状态图等。
同时,团队还着手开发数据库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4.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程序员开始根据设计文档编写源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来验证每个模块的正确性。
他们还使用版本控制工具来管理源代码的版本。
5.综合测试和验收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团队进行综合测试和验收测试来验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他们通过模拟实际用户使用系统的场景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部署和维护阶段:在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后,团队将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提供相关的文档和培训来帮助用户使用系统。
同时,团队会定期监测系统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过程是迭代和增量式的。
即使在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需求的变化或改进的机会,开发团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软件开发七大过程模型

软件开发七⼤过程模型⽬录⼀.瀑布模型⼆、喷泉模型三、快速原型模型四、增量模型五、螺旋模型六、Rational统⼀模型七、微软过程模型总结⼀.瀑布模型瀑布模型严格遵循软件⽣命周期各阶段的固定顺序:计划、分析、设计、编程、训试和维护,上⼀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到下⼀阶段,整个模型就像⼀个飞流直下的瀑布。
瀑布模型的过程如下图:瀑布模型有许多优点:可强迫开发⼈员采⽤规范的⽅法:严格规定了各阶段必须提交的⽂档:要求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要进⾏严格的评审。
但这也造就了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且缺之灵活性,⽆法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明确⽤户难以确切表达或⼀时难以想到的需求,直到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发现与⽤户需求有很⼤距离,此时必须付出⾼额的代价才能纠正这⼀偏差,这开发模型主要适⽤于需求⾮常明确的应⽤。
⼆、喷泉模型喷泉模型主要⽤于描述⾯向对象的开发过程,“喷泉”⼀词体现了⾯向对象开发过程的迭代和⽆间隙特征。
迭代意味着模型中的开发活动常常需要多次重复,每次重复都会增加或明确⼀些⽬标系统的性质,但却不是对先前⼯作结果的本质性改动。
⽆间隐是指在开发活动(如分析、设计、编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是允许各开发活动交叉、迭代地进⾏。
喷泉模型具有的优点是:⽆缝、可同步开发,提⾼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于⾯向对象的软件开发。
但是对于这样的模型同样是具有缺点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随时会增加各种信息、需求和资料,需要严格管理⽂档,这样就造成了审核的难度逐渐增⼤。
三、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对于许多需求不够明确的项⽬,⽐较适合采⽤该模型。
它采⽤了⼀种动态定义需求的⽅法,通过快速地建⽴个能够反映⽤户主要需求的软件原型,让⽤户在计算机上使⽤它,了解其概要,再根据反馈的结果进⾏修改,因此能够充分体现⽤户的参与和决策。
原型化⼈员对原型的实施很重要,衡量他们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从⽤户的模糊描述中快速地获取实际的需求。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是:由于该模型是通过原型与⽤户进⾏交互,所以在确定需求上优于瀑布模型,通过开发原型和演⽰原型对开发者和使⽤者了解系统都有积极作⽤。
CMMI3级过程改进案例分析

CMMI3级过程改进案例分析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个美国软件工程协会(SEI)开发的过程改进模型,旨在帮助组织提高其软件和系统工程能力。
CMMI模型以五个不同的成熟度级别来评估组织的过程改进成熟度,从级别1(初始级)到级别5(优化级)。
本文将分析一个CMMI级别3的过程改进案例,该案例涉及一个虚拟软件开发公司的项目管理流程。
该软件开发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迅速扩张,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项目和客户需求。
然而,由于流程不规范和管理混乱,公司经常面临项目延期、质量问题和客户不满的情况。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CMMI级别3的过程改进,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质量得以保证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开始过程改进之前,公司进行了一次自我评估,识别了以下问题:1.项目管理流程不规范:项目经理在不同项目之间使用不同的流程和模板,导致难以复用经验和最佳实践。
2.文档管理混乱:公司缺乏一套标准的项目文档模板和版本控制机制,导致难以跟踪和管理项目文档。
3.报告和沟通不及时:在项目中,上级经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报告不及时,导致无法及时响应变更请求或解决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公司采取了以下步骤:1.确立项目管理过程框架:公司制定了一套标准的项目管理过程框架,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不同阶段的流程和活动。
这一框架通过模板和指南的形式被推广给所有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
2.建立文档管理系统:为了解决文档管理混乱的问题,公司引入了一套文档管理系统,用于统一管理项目文档和版本控制。
所有项目相关的文档都必须通过该系统进行创建、审批和存储,以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实施定期报告和沟通机制:为了加强项目监控和沟通,公司建立了定期报告和沟通机制。
项目经理需要定期向上级经理和客户提交进展报告,并参加定期的项目评审会议,以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项目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程改进实施后,公司取得了以下成果:1.项目交付时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建立标准的项目管理过程框架,项目经理能够更好地规划项目,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项目延期的可能性。
软件体系结构 4+1模型案例

案例教学1:4+1视图方法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体系结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求一一满足。
本文从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谈起,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RUP的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体系结构设计,从而确保重要的需求一一被满足。
1、呼唤体系结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灵感一闪,就想出了把大象放进冰箱的办法,这自然好。
但希望每个体系结构设计策略都依靠灵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系统方法的指导。
需要体系结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需求种类的复杂性所致。
以工程领域的例子开道吧。
比如设计一座跨江大桥:我们会考虑"连接南北的公路交通"这个"功能需求",从而初步设计出理想化的桥墩支撑的公路桥方案;然后还要考虑造桥要面临的"约束条件",这个约束条件可能是"不能影响万吨轮从桥下通过",于是细化设计方案,规定桥墩的高度和桥墩之间的间距;另外还要顾及"大桥的使用期质量属性",比如为了"能在湍急的江流中保持稳固",可以把大桥桥墩深深地建在岩石层之上,和大地浑然一体;其实,"建造期间的质量属性"也很值得考虑,比如在大桥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施工方便性"的一些措施。
和工程领域的功能需求、约束条件、使用期质量属性、建造期间的质量属性等类似,软件系统的需求种类也相当复杂,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需求分类的复杂性2、超市系统案例: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例子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需求种类的复杂性,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例子。
在表1中,我们列举了一个典型的超市系统的需求子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表1 超市系统案例: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简单而言,功能需求就是"软件有什么用,软件需要做什么"。
软件工程案例分析

软件项目常见错误(续)
技术相关的错误
–银弹综合症: 过于相信以前没有采用过的技术 的宣传
–过高估计了新技术或方法带来的节省量 –项目中间切换工具 –缺少自动的源代码控制手段
软件项目常见错误(续)
人员相关的错误
– 挫伤积极性 – 人员素质低 – 对有问题的员工失控 – 英雄主义 – 项目后期加入人员:“火上加油” – 办公环境差 – 开发人员与客户之间发生摩擦 – 不现实的预期
软件危机
一种看法
– “两难境地(Crunch Mode)”:处于两难境地的项目 面临无法达到最初目标的威胁(费用、进度表、功能 性等),而项目团队努力想跨越困境。
• “我们正处于两难境地,在半夜之前是不会回家”
– “死亡行军(Death March)”:用来描述其进度表几 乎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3000多个工程师,几百个小团队。
Exchange2000和 Windows2000开发人员结构
项目经理
Exchange2000 25人
Windows2000 约250人
开发人员
140人
约1700人
测试人员
350人
约3200人
“软件工程案例分析”课程与其它 软件专业课的区别
(1) 立足于系统的整体。
软件项目常见错误
选自《快速软件开发》 产品相关的错误
–需求镀金:项目具有比实际需求多得多的性能 –功能蔓延:项目平均会有25%的需求变更
(Jones 1994) –开发人员的镀金:开发人员着迷于新技术 –又推又拉的交易:经理在批准项目进度顺延时
又加入了新的功能 –研究导向的开发
软件项目常见错误(续)
软件危机的主要特征
软件开发周期大大超过规定日期; 软件开发成本严重超标; 软件质量难于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清单
一 功能: 1。读取、显示、另存四种格式图片( BMP、TIFF、JPG、PNG ) 2。 放大、缩小、漫游 3。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四种格式图片文件名 4. PAGEUP(PAGEDOWN)自动调出当前目录上一张(下一张)图片 二 其它说明: 1。界面尽量简介,容易操作 2。不要图片预览和打印 三 开发工具:VC 6 四 开发环境:普通PC机;Window2000/xp
软件过程模型案例
案例
某个老师(T)想要考察一个同学(S)的学习情况和技术水平,于 是交给该学生一个任务。 T : 我有一个朋友想要一个图象浏览软件,能够查看多种格式的图象, 包括BMP、TIFF、JPG、PNG,并且能够支持一般的放大、缩小、漫 游。你能做这样一个软件吗?
S:就是类似ACDSEE这样的软件吗?
五 工作量:
1.研究一下四种图片的格式 2.设计一个解析器类,解析这四种格式
3.设计一个文档类,实现读取、另存和目录浏览功能
4.设计一个视图类,实现显示、缩放、漫游功能
软件过程的8个一般阶段
对话过程 工作清单一、二 工作清单三、四、五
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写代码前的思考过程
详细设计
编码 测试 交付 维护
T:我的研究生正在做的“海量多媒体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自科 项目需要一个对图象管理的模块,主要是数据库对象和图象文件 之间的转换、显示和一些编辑操作,时间很紧,你目前在做的代 码可否直接利用一下? S:恐怕有难度,我不清楚…….
T:最好能够模块化强一些,你做的东西两边都能用,我这边 比较急,一周后就要,我可以给你增加一个人一起做。 S:可是…… T:没有关系,就这样决定了,这是一次锻炼机会。我再帮你找 一个这方面的专家,你可以请教他。下周这个时间我会再来。 S感觉头脑里面“海量”、“JPG”、”编辑“、”自科“、” 图片库“、”一周时间“等等交织在一起,剪不清,理还乱。于 是他准备去请教一下专家(E)
又称为线性顺序模型Linear Sequential Modela
软件过程模型案例
可能情况2 一周后,学生去见老师,并提交了工作清单,他发现老师的这 位朋友(C)和老师在一起。 S:这是工作清单,我已经研究清楚了四种文件的格式,可以写代 码了。 T:很好,不过我这位朋友有一些新想法,你不妨听听。 C: 你好。我新买了一个扫描仪,你的程序可不可以直接扫描图 片进来。 S:你可以自己扫描呀,买扫描仪的时候一般都会送正版软件的。 C:是的,可是我一直不太会用,你知道我计算机水平不高,学 一些新东西很累,也没有时间,如果你能直接链接扫描仪,我只 要学会你的软件就行了,我愿意多支付一些费用……,还有,我 想建一个图片库,你知道,我工作时需要上百个图片,经常找不 到,最好还带模糊查询。
写代码
提交给老师检查
给老师朋友安装、讲解
修正问题、改进软件……
可能情况1
一切顺利,学生S按期交付了软件,经过一两周的试 用、修改、完善后,三方都比较满意,该软件在老 师的朋友那里成为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Waterfall Model(瀑布模型)
它是经典的生命周期模型Classic Life Cycle Model
软件过程
可能情况2 于是S打算用VC重写这个程序,但是他很快发现继续用DELPHI 写更方便,因为至少界面不用重做了,于是……,两个月后,这 个事情终于结束了。 S顺利的完成了他的毕业设计《JPG压缩优化算法设计》,C一 直使用这个软件管理他的图片,并庆幸花了这么少的钱得到了这 么有用的东西,而T,则正在考虑如何为他下一批学生分派任务。
软件过程模型案例
可能情况2(续) S:………………..!!!!! C:还有一些,现在一时想不起来,我想起来的话会再跟
你联系,时间上可以长一些。
S:………………..!!!!! !!!!! !!!!! T:要不这样吧,你先做一个样子出来给C看看,一边做, 一边改。 C:这样最好,看见一个基本样子我就知道我想要什么了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S愤怒的撕掉了自己的工作清 单……..,回去后S花1天时间用DELPHI做了个样子, 只能读BMP和JPG文件,做了些菜单和工具栏,用ACCESS建 了一个图片库。就这个“假”的程序,S和C讨论了一天, S又修改了几次,又讨论了几次,一周后,这个“假”的 程序表面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
实际情况3(续) E听了S说的情况,帮他画了两个图。
业务模型图,用于说清两个用户到底要什么
实际情况3(续)
分析业务模型图中的名次和动词,形成了数据对象 图(类图)
实际情况3(续) E要求S自己再画这样几张图:对于业务模型图中的每一个业务, 使用类图中的类说明业务中数据对象(类对象)之间的关连关系。 S试着这样做了,能快根据自己画的8张图进行了模块设计:
1.图片文件类模块和图片库类模块
2.图片格式解析器父类模块;5个图片解析子类模块(4个文件 格式和一个数据库格式)
3.图片扫描管理器模块
4.图片编辑器模块 5.图片显示器模块
S发现在网上有很多现成的图片扫描管理控件和图片编辑控件, 完全满足要求,他自己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编写了图片文件类模 块和图片格式解析器父类,以及数据库解析子类,剩下的几天, 他和老师新来的同学一起完成了剩余的模块。 一周过去了,他将图片文件类模块、 .图片格式解析器父类模 块、数据库解析子类,以及自己封装的图片编辑器交给了自己的
T: 差不多,不过不需要那么强大的功能,我这个朋友计算机是外行, 最好能做的比较方便,傻瓜型的,例如象ACDSEE自动翻页这种功能 还是要的。
S:我以前学过BMP和JPG的图象格式解析,我想没有问题
T:好的,给你30天时间,下周你再来一趟,跟我讲一下你的工作进 度。
这位同学非常明白老师的意图,回去后想了一下,并列出了一个清单
原型模型 (Prototyping Model)
(原型模型)Prototyping Model
听取客户需求
构建系统 反复修改
客户 测试驱动
抛弃型原型:原型最终被抛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ART ONE
The Product and the Process
实际情况3
正象上一种情况一样,用户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但是麻烦还不 止这些……。一天,老师T匆匆忙忙的找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