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介绍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简介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tothe Guangzhou Lijiao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隶属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
厂区位于海珠区南洲路1375号,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
设计总规划为日处理污水50万吨,分两期工程进行建设;纳污面积125平方公里,主要收集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区长洲岛、番禺区洛溪岛和大学城的污水,服务人口135万人。
一期工程于2003年1月立项,工程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于2004年3月建成通水试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污水处理采用除磷脱氮活性污泥工艺(改良A/O工艺),剩余污泥采用生污泥直接脱水方式处理。
二期工程于2009年8月开始动工,工程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2010年6月30日建成通水并投入试运行。
项目包括日处理污水能力30万m3/d,初雨处理规模25万m3/d。
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2/O工艺。
脱水后的污泥交由专业污泥处理公司进行深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目前,已建成配套厂外污水输送提升泵站8座。
厂内建无害化处理站一座,主要对粪便进行预处理,然后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厂区平面布置图Plane Layout of the plant:配电房power distribution room1#鼓风机房Blower room 12#鼓风机房Blower room 2二沉池Secondary Settler配水井Distribution well紫外线消毒池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Pond二氧化氯消毒接触池Disinfection Contact Pond with Chloride Dioxide 值班宿舍Watch Dormitory化验室Chemical Assay Laboratory食堂Dining hall综合楼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回流污泥泵房Activated Sludge Return Pump Station 反应池Reactor机修车间Repair workshop仓库Warehouse车库Garage提升泵房Lift Pump Station粗格栅Coarse Grid细格栅Fine Grid沉砂池Grit Chamber1#配电房No.1 power distribution room污泥浓缩池Sludge Thickener污泥脱水间Sludge Dewatering Room加药间Drug Room南门北门鸟瞰图aerial view of the plant:一期出水:Effluent from stageI二期出水:Effluent from stageII一期设计处理进、出水水质指标(单位:mg/l)The design influent and effluent quality index of Stage Ⅰ (unit: mg/l ):检测项目BOD5COD cr SS NH3-N PO4-3-P 进水(mg/l)≤140 ≤280 ≤180 ≤25 ≤4 出水(mg/l)≤30 ≤60 ≤30 ≤15 ≤1 去除率79% 79% 83% 40% 75% 检测项目:Measured Items进水:Influent出水:Effluent去除率:Removal efficiency二期设计处理进、出水水质指标(单位:mg/l)The design influent and effluent quality index of Stage Ⅱ(unit: mg/l ):检测项目BOD5COD SS TN NH3-N TP进水140 280 190 35 32 4 (mg/l)出水20 60 20 20 8 1 (mg/l)检测项目:Measured Items进水:Influent出水:Effluent一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Technological Diagram of Stage Ⅰ:厂外提升泵站:Lift pump station outside the plant提升泵房:Lift pump station沉砂池:Grit Chamber反应池:Reactor二沉池:S econdary settler紫外线消毒池: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Pond无害化处理站:Inoffensive treatment station污泥脱水间:Sludge Dewatering Room反应池超越管:By-pass pipes of reactor混合液回流管:Mixed liquid return pipe超越管:By-pass pipe粪便:Feces回流污泥:Returned activated sludge (R.A.S.)剩余污泥:Surplus activated sludge (S.A.S.)污泥外运处理:Sludge transported for further treatment 进水:Influent出水:Effluent二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Technological Diagram of Stage Ⅱ:尾气排放:T ail gas emission生物除臭塔:Bio-deodorization Tower初雨池:Initial Rainfall Pond出水:Effluent鼓风机房:Blower room空气: Air进水:Influent粗格栅:Coarse grid提升泵房:Lift Pump细格栅:Fine grid旋流沉砂池:Vortex-type Grit chamber反应池:Reactor栅渣:Periphery of screens砂:Grit外运:Outward Transfer回流污泥:Returned activated sludge计量:Measure二氧化氯消毒接触池:Disinfection Contact Pond with Chloride Dioxide 二沉池: Secondary settler污泥脱水间:Sludge Dewatering Room污泥浓缩池:Sludge Thickener剩余污泥:Surplus activated sludge (S.A.S.)厂外泵站Pump station outside the plant:荔福路(马涌1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Lifu Road (Machong No.1)晓港(马涌2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Xiaogang Road (Machong No.2)东晓南(4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South Dongxiao Road (No.4)广州大道南(5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South Guangzhou Avenue (No.5)琶洲(7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Pazhou (No.7)新滘南(8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South Xinjiao Road(No.8)大学城4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al Mega Center (No.4)官洲围(9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Guanzhouwei Island (No.9)厂外污水收集管线图The sewer network of the plant:(1)晓港(马涌2号)泵站 Pump station at Xiaogang Road (Machong No.2) (2)东晓南(4号)泵站 Pump station at South Dongxiao Road (No.4) (3)广州大道南(5号)泵站 Pump station at South Guangzhou Avenue (No.5) (4)琶洲(7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Pazhou (No.7)(5)新滘南(8号)泵站 Pump station at South Xinjiao Road(No.8)(6)官洲围(9号)泵站 Pump station at Guanzhouwei Island (No.9)(7)大学城4号泵站 Pump st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al Mega Center (No.4) (8)荔福路(马涌1号)泵站Pump station at Lifu Road (Machong No.1)厂内主要设施Main facilities in the plant:无害化处理站Inoffensive treatment station对粪便进行预处理后,将粪液输送污水处理系统深化处理,粪渣经压缩后运往卫生填埋场填埋。
转盘滤池的应用--- 以猎德污水处理厂为例

转盘滤池的应用--- 以猎德污水处理厂为例摘要:随着近年来水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随着广州举办亚运会,市政府对治理污水采取了更高水平、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提高污水深度处理能力,要求流域污水处理厂限期完成提标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律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悬浮物(SS)排放标准提高值10mg/L。
下面以猎德污水处理厂为例。
关键词:污水深度处理,过滤,中水回用.猎德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北面、猎德涌以东的谭村附近,为了确保处理效果,使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根据进厂水质以及排放标准,结合本项目建设的现状,采用改良AAO为主体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采用转盘滤池作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高效沉淀作为初雨处理工艺。
一.转盘滤池,采用最新型的过滤方式,是目前最先进的过滤设备。
它突破了市面上普通的转盘滤池。
转盘滤池的技术特点:1.实现了真正的连续过滤。
转盘滤池在反清洗的时候可以正常过滤,系统不需要停机。
2.装机功率低。
相比传统砂滤和普通纤维滤池,转盘滤池的装机功率只是他们的1/20,相比其他普通的转盘过滤,装机功率也要低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反洗吸盘设计布水均匀,可以用很小的水泵实现很大抽吸力。
3.占地面积小,过滤面积大。
由于滤盘的垂直分布, 让转盘滤池在很小的平面上得以实现很大的过滤面积。
就浸没面积而言,有些普通的转盘其浸没面积只有整个转盘面积的48-58%,而我们的专利产品转盘滤池,滤盘两面全是有效过滤面积,相比传统砂滤等节约占地80%以上,相比其他转盘节约占地40%以上。
4.水头损失小。
在转盘滤池内部水头损失一般只有0.3米。
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提升就可以实现重力流过滤。
5.附属设备少,投资小。
转盘滤池只由过滤转盘、反抽吸装置、排泥装置构成,附属设备少。
相比其他滤池庞大的土建投资和设备投资,我们的转盘滤池设备更具备经济优势。
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裂缝控制措施

问题 现 总 结 如 下 。 1 从 混 凝 土 配 合 比设 计 上 控 制 温 度 裂 缝 1 1 水 泥 的选 定 .
我们 委 托 交 通 部 广 州 港 湾 工 程 质 量 检 测 中心 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设 计 。通 过对 石 井 牌 、 州 金 羊 牌 等 四 广 种 45 2 R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进 行 检 验 , 果 显 示 见 图 1 结 。
詹文 明
( 州 丁 程 总 承 包 集 团 有 限公 司 , 东 省 广 州 市 , 10 0 广 广 50 6 )
摘
要
本 文根据 广州 市猎德 污 水处理 厂一 期工 程 的实践 , 出了大体 积 混凝 土构筑 物控 制裂缝 的多项措 施 , 一 定的借 鉴作 用。 提 有 裂 缝 控 制 改 进 措 施 文献 标识 码 : E
推 迟 热 高 峰 出现 的 时 间 。 由交 通 部 广 州 港 湾 工 程 质 量 检 测 中 心 对 四 种 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进 行 三 批 混 凝 土 配 合 比试 配 , 后 选 定 最
牌和石井牌 水 泥最 低 (2C , 高峰 出现 时 问较 晚 。 6 ) 热 o
。、 \ ^ 、
一
2O 0 2 14 1 6 1 20 8 22 24 26
小 时
图 1 同 条 件 水 化 热 对 比化 验 说 明 : 图 中 3为 石 井 牌 4 5 水 泥 ① 2R ② 图 中 4为金 羊 牌 4 5 2 R水 泥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3期 02
詹 文明 : 厂州猎 德污水处理厂 工程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 及裂缝 控制措施
.3 . 3
文 章编 号 :0 9—7 6 10 7 7一(0 2 0 2 0 ) 3—0 3 0 3—0 3
广州市四大污水处理厂简介

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将于2008年完工总投资72亿元的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将于2008年完工,届时一天可处理污水110万吨,工程包括沥滘水处理系统(二期),大沙地污水处理系统(二期)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三期),白云区北部污水处理系统,四大污水分区管网系统完善工程。
广州四大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工程一、二期已建成,三期工程正在建。
第一期日处理规模15万吨,于1989年建成投产。
二期日处理规模15万吨,于1996年建成投产。
2000年进行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挖潜改造工程,总日处理规模33万吨,主要处理老城区荔湾涌和驷马涌流域范围内的污水。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2万吨/日,包括厂区工程、厂外管网和配套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
厂区位于一、二期工程东侧,珠江大桥双桥路南侧。
收集污水范围:东面以新广从公路、大金钟路为界;南面以环市路为界,同时包括同德小区、大坦沙岛、金沙洲等;西面以珠江航道岸边为界;北面以黄石路为界。
收集污水面积约84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约100万。
厂外主要管网工程的管道长度10多万米;已建成泵站4座(西湾路1至4号),新建泵站5座(5号、6号、7号、8号、9号)。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采用分点进入倒置A2/O工艺,该工艺运行管理方式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二期采用的传统A2/O工艺相似,而处理后的出水优于传统A2/O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重力浓缩、脱水后外运。
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和广东省污水排放一级标准,直接排入珠江。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建设,2004年三月主体工程建成通水。
连同原有的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约250万。
西朗污水处理系统西朗污水处理厂我国第一个采用中外合作及项目融资方式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位于芳村区广中路鱼尾村桥南面,面积为13万平方米,首期工程于2001年动工建设,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日处理污水20万吨,服务人口40万人,达到国家二级污水处理标准。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介绍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介绍一、企业基本情况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猎德污水处理厂归属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管理。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22万吨/日;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猎德三期已于2004年动工,预计今年年内将建成通水。
届时,我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64万吨。
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
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
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一期AB工艺中,污水经过沉砂处理后流入A级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短时的曝气、沉淀,以减轻B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染物负荷。
曝气池内,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池内的活性污泥分解,活性污泥由多种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有氧的环境下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污染物为食,并不断生长繁殖,污水由此得以净化。
二期工程UNITANK工艺(组合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由三个矩形池(A、B、C池)构成,三池共用池壁,通过公共墙开洞或池底渠连通阀将三池串联,每个池内都设有供氧设备(曝气系统),外侧的两个边池(A和C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装置,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池(B池)只作为曝气反应池使用。
矩形二沉池在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中的应用

矩形⼆沉池在⼴州猎德污⽔处理⼚三期⼯程中的应⽤矩形⼆沉池在⼴州猎德污⽔处理⼚三期⼯程中的应⽤1 矩形周进周出⼆沉池的⼯作原理及特点1.1 矩形周进周出⼆沉池⼯作原理矩形周进周出⼆沉池是圆形周进周出⼆沉池的变形,它是在圆形⼆沉池结合其单管式吸刮泥机和传统平流式沉淀池优点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其剖⾯图见图1。
污⽔流⼊进⽔渠后,通过聚渠道底部的配⽔孔进⼊沉淀池,在沉淀池完成固液分离,上清液通过出⽔堰流⼊出⽔渠,然后进⼊下⼀级污⽔处理单元。
为了防⽌污⽔短流,在进⽔孔设置导流板。
出⽔堰前设浮渣挡板,防⽌上清液将浮渣带⼊出⽔渠,影响出⽔⽔质。
沉淀池安装带有套筒式污泥控制阀门的吸泥管。
链条刮泥机通过4个链轮转动,⾏⾛速度为0.3m/min。
刮板能将池底的污泥清除并且在回程时将⽔表⾯的浮渣刮⾛,在浮渣管前将浮渣浓缩。
刮板与吸泥管联合⼯作,吸泥管安装⽅向与刮板运⾏⽅向垂直。
吸泥管为锥形,横断⾯为矩形,埋⼊池底并与池底⾯相平。
带排泥孔的穿孔板准确地布置在预埋的吸泥管上,污泥将由吸泥管靠液位差输⼊排泥渠内,利⽤静⽔压出池外。
1.2 矩形周进周出⼆沉池的特点由于矩形周进周出⼆沉池的⼯作原理与圆形池相似,因此它们具有⼀些共同的优点。
⽐如:池容积利⽤率⾼,死⽔区域少;池出⽔槽位置不在异重流环流的升流区,⽆上升流速⼤挟带起悬浮物等问题,可获得较好⽔质。
矩形池与圆形池⽐较,其主要优势在于节省占地⾯积,布置⽅式灵活,适⽤于占地⾯积紧张或占地不规则的污⽔处理⼚。
矩形池另外⼀个特点是多点出泥,因此出泥浓度较⾼且排泥速度⽐圆形池快,从⽽可减少污泥在⼆沉池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避免污泥反硝化膨胀上浮和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释放磷影响出⽔⽔质等问题的发作。
另外,矩形⼆沉池所配设备与圆形池不同:(1)矩形池根据其池体形状采⽤链条刮泥机,其驱动装置采⽤与电机直联螺旋齿轮减速机的型式,整套驱动装置位于沉淀池池端平台上,通过链传动对⽔下牵引链的驱动轴传递动⼒。
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生物反应池加盖除臭工程

初 振 宇 彭 维
摘要 :随着城 市发展 速度的 日新 月异 ,中心城 区迅速 扩 展 ,已建 成的污水厂的除 臭处理 已迫在眉睫 。以猎德 污水处
理 厂 二 期 加 盖 除 臭 工 程 为 例 ,介 绍 了加 盖 设 计 的 难 点 与 方
内设盘式膜片微孔曝气器,每格中池设2 = . 替 台P 5 - 水搅拌器。
表i 氨
项 目
三 甲胺
/ / mg m’
00 .8
硫 化 氢
/ / mg m
(0 )6 .
甲硫 醇
/ / mg m’
(() ))7 .(
甲硫 醚
/ / mg m ’
(0 )7 .
处理 厂 ,位于珠江前航道北侧 ,猎德 涌东侧 的谭村附近。猎 德 污水处理厂分 四期建设 ,二 期工程设计规模 为2 万m/ , 2 d
采用组合交 替式活性 污泥法 工艺— —一体化 U IA K NT N 生物脱 氮 除磷处理工艺 ,主要收集并处理 西濠涌流域、沿江 自排 系 统及 部分沙河涌流域及体育 中心地 带的污水。随着广州城市 建设 发展速度的 日新月异 ,其 周边 的珠 江新城地 区已发展成
分两条生产线 ,每条生产线分 为边池、中池 、边池三格 ,两
格边池对称布置在中池两侧。设计水位l . m,池顶 干弦超 12 0 高04 m,有效水深59 ,室外设计地坪标高8O m .0 .m . 。 O
中池 为曝气生物 反应池 ,中池单 格内净尺 寸2. 2. 5 , 7 mX 6 2m 9 9
一
法、除臭工艺选择 及设计参数 ,为今后 的已建大型污水处理 构筑物加盖工作的开展 积 累宝贵经验 。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介绍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介绍一、企业基本情况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猎德污水处理厂归属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管理。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22万吨/日;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猎德三期已于2004年动工,预计今年年内将建成通水。
届时,我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64万吨。
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
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
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一期AB工艺中,污水经过沉砂处理后流入A级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短时的曝气、沉淀,以减轻B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染物负荷。
曝气池内,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池内的活性污泥分解,活性污泥由多种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有氧的环境下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污染物为食,并不断生长繁殖,污水由此得以净化。
二期工程UNITANK工艺(组合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由三个矩形池(A、B、C池)构成,三池共用池壁,通过公共墙开洞或池底渠连通阀将三池串联,每个池内都设有供氧设备(曝气系统),外侧的两个边池(A和C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装置,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池(B池)只作为曝气反应池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介绍
一、企业基本情况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猎德污水处理厂归属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管理。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22万吨/日;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
猎德三期已于2004年动工,预计今年年内将建成通水。
届时,我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64万吨。
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
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
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一期AB工艺中,污水经过沉砂处理后流入A级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短时的曝气、沉淀,以减轻B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染物负荷。
曝气池内,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池内的活性污泥分解,活性污泥由多种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有氧的环境下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污染物为食,并不断
生长繁殖,污水由此得以净化。
二期工程UNITANK工艺(组合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由三个矩形池(A、B、C池)构成,三池共用池壁,通过公共墙开洞或池底渠连通阀将三池串联,每个池内都设有供氧设备(曝气系统),外侧的两个边池(A和C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装置,交替作为曝
气池和沉淀池,中池(B池)只作为曝气反应池使用。
在不同的时段内,通过预设的工艺控制模式,污水通过闸门控制可以进入任意一个池体,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
该工艺全程采用电脑自动控制,对相关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经过浓缩池重力浓缩的剩余污泥含水率由99%降低到97%左右,浓缩后的污泥由污泥泵抽入脱水机房的脱水机内与絮凝剂混合后,经离心脱水处理成为泥饼,含水率降低到75%-80%,使其体积大幅度缩减,便于运输和处置。
经离心脱水处理后的污泥运往污泥处理厂进行深度无害化处理。
我厂从内部管理着手,汇集各方面经验,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目前,已经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和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确保了处理水量任务的完成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排放。
自从猎德污水厂投产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
1、一期工程AB两段吸附降解工艺流程图
2、二期工程UNITANK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3、三期工程改良A2/O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三、企业环保状况
自我厂投产以来,每年都顺利完成污水处理水量任务,为广州市的水质改善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圆满完成污水处理任务的同时,我厂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多项技术改造工作,如除磷脱氮改造、一期刮泥机改造等,有效地提高了出水水质。
此外,我们还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排污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保障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厂顺利地通过了环保验收。
下图为我厂2000年-2005年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计划污水处理量实际污水处理量
注:2000年为试运行。
为争取达到创模指标和清洁生产要求,我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出水水质,改善厂区环境。
(1)目前,一期工艺改造工程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在再生水应用方面,我厂通过石英砂及活性碳两重过滤、前后两级的紫外消毒处理后,已将再生水成功用于景观鱼池用水、绿化用水及加氯间生产用水。
这套系统实行后,一年可节约用水50多万吨。
(3)在加盖除臭改造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沉砂池、厂外泵站及污泥浓缩池等构筑物的加盖除臭技术改造,除臭效果明显,H2S等气体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厂区及周边的环境状况。
(4)分阶段实施了除磷脱氮改造。
首先,2005年6月我厂配合一期工艺池的大中修,通过加大曝气头,增加曝气量,调整工艺运行参数,使出水中氨氮去除率提高了10%。
其次,在二期固体药物除磷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实验认证,增加通往一期B池的两条加药管道。
再次,为克服现有固体除磷加药中,硫酸铝干粉容易受潮结块,不易破碎,工人劳动强度大,投药量难以控制等困难,我们对原有加药系统进行了改造,改为液体硫酸铝加药。
改造实施后,出水中磷的排放浓度稳定达到0.5mg/L以下。
2、2005年,我厂在市科技局成功申报了“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科研项目。
该项目分三个子项目进行研究,包括:一期AB法工艺脱氮除磷技术优化研究、厂区泵站除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污水厂出水再生回用技术研究等。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第2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22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96万人。
该厂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通水运行,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于2004年动工,2006年11月通水运行,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
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日处理能力达64万吨。
该厂运行以来,着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构建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科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出水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B标准。
同时,注重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设备管理软件和泵站远程通讯系统,并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其中加盖除臭技术应用走在全国污水处理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