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酐法生产糖精钠

苯酐法生产糖精钠
苯酐法生产糖精钠

糖精钠生产工艺

1.简介:

糖精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为白色的粉末,味极甜,即使在10,000倍的水溶液中也有甜味。

糖精钠,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带有两个结晶水,无色结晶或稍带白色的结晶性粉末,一般含有两个结晶水,易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糖精,呈白色粉末,无臭或微有香气,味浓甜带苦。甜度是蔗糖的500倍左右。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0.026%则味苦。

2.生产方法:

糖精钠生产工艺有多种,按生产采用的主要原料划分可分为甲苯法、苯酐法、邻甲基苯胺法和苯酐二硫化物法。

3.苯酐法生产工艺

3.1苯酐法简介:

苯酐法生产糖精钠为我国独创,使用的主要原料有苯酐,甲醇,氨水,液体氢氧化钠,液氯,盐酸,硫酸,亚硝酸钠,硫酸铜,液体二氧化硫,甲苯,碳酸氢钠,活性炭等,包括酰胺化,霍夫曼降级,酯化,重氮,置换,氯化,胺化,酸析,中和等化学反应。

3.2 生产方法:

3.2.1 酰胺化:

将苯酐和冷冻的氨水依次加入酰胺化反应锅内,升温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11~12,保温0.5h反应,再排氨3.5h,得邻甲酰胺苯甲酸钠溶液(简称酰胺化液)。

3.2.2 酯化分离:

在酯化锅内将酰胺化液降温后,加入冷冻的甲醇和次氯酸钠溶液,在0℃下反应45min后升温至30℃,以淀粉碘化钾溶液测试呈无色反应,然后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料液转稀后,再加入热水溶解,静置后分离,过滤,分取油层得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简称甲酯)。

3.3.3 重氮化:

将由水,硫酸与盐酸配制好的混酸置于重氮锅内,冷却后开始缓加甲酯和亚

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液,重氮温度保持在25℃以下,反应终点时淀粉碘化钾溶液显淡紫色,产物为邻硫酸(盐酸)重氮苯甲酸甲酯溶液(简称重氮液)。

3.3.4 置换:

在置换锅内将重氮液降温至10℃,加入硫酸铜,通二氧化硫进行置换,析出邻亚磺酸苯甲酸甲酯,约1h后用H酸测试反应终点应褪色.

3.3.5 氯化:

加入甲苯,通氯气氯化,以2%联苯胺乙醇溶液测试显深墨绿色为终点,静置分层,有机层为邻甲酸甲酯苯磺酰氯甲苯溶液(简称甲苯磺酰氯)。

3.3.6 胺化:

依次将甲苯磺酰氯和水加入胺化锅,在10℃时加氨水胺化,温度可达70℃,pH值9以上,静置后取下层铵盐液为邻甲酰苯磺酰亚胺铵溶液(简称胺化液)。

3.3.7 酸化:

将胺化液放入酸碱化锅内,加入甲苯和30%的盐酸至pH值为1,酸析后降温至20℃。

3.3.8 碱化:

取甲苯层水洗去氯化铵的不溶性糖精甲苯溶液;将此溶液加热,加入碳酸氢钠中和,调pH值至3.8~4。

3.3.9 脱色:

静置后取水层,加活性炭脱色,过滤,调滤液pH值至7。

3.3.10 结晶:

在70~75℃减压浓缩,趁热过滤,滤液经结晶,干燥得糖精钠。

4. 工艺特点:

该法的主要特点是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且有保证,污染能治理,生产周期比甲苯法短等.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调整生产工艺,采用不用甲苯进行氯化反应或酸析反应,可以得到固体邻甲酸甲酯苯磺酰氯或不溶性糖精,两者都可以用作农药中间体。

5.工艺流程图:

萘法合成苯酐的注意事项及前景展望_赵德旭

2014年第6期(总第108期)塑料助剂 萘法合成苯酐的注意事项及前景展望 赵德旭 1 张燕 2 (1.邢台旭阳焦化有限公司,邢台,054000;2.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邢台, 054000)摘 要 因工业萘价格的走低,萘法苯酐(邻苯二甲酸酐)重新受到企业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对应用萘法苯酐工艺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预测了萘法合成苯酐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苯酐萘合成 doi :10.3969/j.issn.1672-6294.2014.06.006 Attentive Items and Prospect of Synthesis of Phthalic Anhydride by Process Used Naphthalene as Raw Material Zhao Dexu 1 Zhang Yan 2 (1.Xintai Xuyang Coke Chemical Co.,Ltd ,Xingtai ,054000;2.Xuyang Coke Chemical Co.,Ltd.,Xingtai ,054000)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phthalic anhydride synthesis by used naphthalene as raw material favoured again by phthalic anhydride producers because the price of industrial product of trended toward lower.The attentive items for used this process and its prospect were pointed out also. Key words :phthalic anhydride ;naphthalene ;synthesis 收稿日期:2014- 05-15苯酐(邻苯二甲酸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醇酸树脂和不饱和树脂。其中增塑剂(80%为苯酐类增塑剂)总量的95%用于聚氯乙烯(PVC )塑料的加工。2011年我国苯酐产能为2020kt ,产量为1500kt 左右,而PVC 产能达到23000kt ,产量为12952kt ,不饱和树脂产能达到3550kt ,产量为1890kt ,下游产品产能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苯酐产业的发展。 按原料的不同分类,苯酐的生产工艺路线分为邻法和萘法两种。其中萘法生产苯酐工艺有两种,一种是萘法流化床工艺,该工艺原料单耗高,苯酐收率低,因此该工艺已被淘汰;另一种是萘法固定床工艺生产苯酐,是目前一通常采用的工艺。 1萘法苯酐重新引起注意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全 球邻二甲苯供应紧张, 邻二甲苯价格与苯酐价格基本持平甚至倒挂,因此用邻苯二甲酸法(邻法) 工艺制备苯酐在成本上已无明显优势。与此同 时,因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使得环保型减水剂替代了萘系减水剂(70%左右的工业萘用于生产减水剂),造成工业萘价格大幅度下跌,从历史价格最高近10000元/t 的高位(2010年11月份)降到历史最低价格4700元/t (2012年6月),工业萘价格的走低使萘法苯酐项目重新受到重视。加上萘法固定床催化氧化法技术的安全、稳定和高负荷运行,让萘法苯酐具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一些焦油深加工企业开始考虑新建萘法苯酐装置,而部分邻法装置也开始对装置进行改造,以适应萘邻混合进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根据萘法与邻法的收率和单耗综合估算得出:当邻二甲苯的价格大于工业萘价格的1.3倍时,萘法具有优势;当邻二甲苯价格价格小于工业萘价格的1.1倍时,邻法具有优势。图1中横坐标(x )表示工业萘的价格,纵坐标(y )表示邻二甲苯的价格。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任意x 值,当对应y 值落在实线上方时,则表明萘法具有优势;同理,当对应y 值落在虚线下方 5 2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糖精钠的制作流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1章甜味剂概述 (3) 1.1性质 (3) 1.1.1糖精钠的物理性质 (3) 1.1.2 糖精钠的化学性质 (3) 1.1.3 糖精钠的检测 (4) 1.1.4 糖精钠的安全性 (4) 1.1.5致病性 (5) 1.2发展简史及安全调查演变 (5) 1.2.1发展简史 (5) 1.2.2调查演变 (6) 1.3糖精钠的用途 (9) 1.3.1糖精钠在食品中的应用 (9) 1.3.2糖精钠在饲料中的应用 (9) 1.3.3糖精钠在其它工业中的应用 (10) 第2章糖精钠工艺生产设计 (11) 2.1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2) 2.2基础资料 (12) 2.2.1基础性能 (12) 2.3 工艺参数设计 (13) 2.4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设计 (13) 2.5 技术特点 (15) 第3章物料衡算 (16) 3.1重氮反应釜的物料衡算 (17) 3.2置换釜的物料衡算 (19) 3.3氨化釜的物料衡算 (21) 3.4酸析罐的物料衡算 (22) 3.5中和反应的物料衡算 (23)

3.6物料衡算汇总 (25) 第4章热量衡算 (28) 4.1 能量衡算原则 (28) 4.2 重氮罐夹套式换热器换热量计算 (28) 4.3 氨化罐夹套式换热器换热量计算 (28) 第5章设备设计与选型 (30) 5.2方案选型 (31) 5.3搅拌器的类型设计选型 (31) 5.4重氮罐的设计及选型 (32) 5.5氨化罐的设计和选型 (37) 第6章厂址选择和平面设计 (42) 6.1厂址选择的原则 (42) 6.2厂区概貌 (42) 6.3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2) 6.3.1要求 (42) 6.3.2、原则 (43) 第7章设计评价与总结 (45) 参考文献 (46) 附录一 (48) 英文文献翻译 (48) 附录二 (67) 4、设计的主要内容 (67) 5)设计结果汇总表 (67) 6、主要参考文献 (68) 7、进度安排 (68) 附录三 (69)

苯酐生产工艺

方法一 其制备方法是由萘或邻二甲苯催化氧化,现在国内大部分已采用邻二甲苯氧化[1],现分述如下。 (1)萘氧化法 有沸腾床和固定床法,国内主要采用沸腾床。其工艺是:将热空气送入装有钒催化剂(V2O5)的沸腾床氧化器中升温至300~340℃,将催化剂活化数小时,然后将空气送入氧化器,将熔化的萘喷入氧化器催化层中,反应温度360~380℃,反应后产生的苯酐气体经沸腾床顶部的过滤管滤去催化剂后,经过冷凝器多级冷凝,尾气再经水喷淋塔吸收,将热机油送人热熔冷凝器的翅片管中,苯酐熔成液体,流入储槽即为粗品,分别用浓硫酸处理,碳酸钠中和,然后精馏得成品。 (2)邻二甲苯氧化法 本法分固定床法和沸腾床法(流化床法)。 ①流化床法以钒一钾一锑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扩孔硅胶为载体,制成粉状催化剂,在流化床内进行氧化反应,邻二甲苯与空气在气化器内混合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温度365~380℃下进行。 ②固定床法以五氧化二钒为主的钒系催化剂,在列管式固定床进行。将过滤后的无尘空气经压缩、预热与气化的邻二甲苯蒸气混合后进人反应器,在400~460℃进行氧化反应,进料空速2000~3000h-1,空气中的邻二甲苯浓度40~60g/m2,反应热由管外循环熔盐带出。反应产物进入蒸气发生器,被冷却的反应气经进一步冷却回收粗苯酐,尾气经水洗回收顺丁烯二酸酐,粗苯酐经减压粗馏,塔顶分馏出低沸点的顺丁烯二酸酐等,塔底物料再真空精馏,得到苯酐成品。 方法二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有两种苯酐原料路线,即邻二甲苯法(简称邻法)和萘法。生产工艺有三种:固定床氧化法、流化床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法。世界苯酐生产中以邻法固定床氧化技术为主,大约占苯酐生产总能力的80%以上。1.邻二甲苯氧化法一般采用以五氧化二钒为主的钒系催化剂进行邻二甲苯的气相氧化,反应器多数为列管式固定床。将过滤后的无尘气经压缩、预热,与气化的邻二甲苯蒸气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400-460℃进行氧化反应,进料空速2000-3000h-1,空气中邻二甲苯浓度40-60g/m2(标准),反应热由管外循环的熔盐带出。反应产物进入蒸气生器,被冷却的反应气经进一步冷却,回收粗苯酐。尾气经水洗回收顺丁烯二酸酐后放空。粗苯酐经减压粗馏,由塔丁分离出低沸点的顺丁烯二酸酐,甲基顺丁烯二酸酐及苯甲酸等;塔底物料经真空精馏,得到苯酐产品。原料消耗定额:邻二甲苯(98%)1138kg/t。2.萘催化氧化法萘熔融气化后与空气在沸腾床或固定床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五氧化二钒存在下,催化氧化生成苯酐气体,经冷凝热熔而得粗酐,通过热处理后再经减压蒸馏、冷凝、分离而得精苯酐。原料消耗定额:萘(95%以上)11250kg/t。

年产四万吨苯酐生产工艺设计[1]

年产四万吨苯酐生产工艺设计 李健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芜湖,241000) 摘要 本次设计产品的为苯酐。目前生产工艺有萘或邻二甲苯以及萘和邻二甲苯混合原料的固定床氧化工艺和萘流化床氧化工艺。 该设计的苯酐生产艺是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气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反应器催化氧化生成粗苯酐,气体粗苯酐在切换冷凝器冷凝收集,再经预处理后送入精馏塔精馏,得到产品。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冷凝回收、精馏、产品包装和废液尾气处理。 工艺设计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精馏塔设计工艺计算以及生产装置中其他设备的选择等。 图纸包括生产流程图、工厂布置图以及塔设备结构图。 关键词:邻二甲苯、苯酐、工艺设计 -1-

Process design for producing 40000 tons of PA per year Li Jia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Wuhu,Zip:241000)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 is phthalic anhydride. The current PA design is Fixed Fluidized Bed Design based on anhydride or OX,as well as the mixture of anhydrideand OX,and the naphthalene fluidized bed.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take the O-xylene as its raw materials and get it gasified,and then enter catalytic reactor,mixing with air,to catalyze phthalic anhydride. The unrefined PA gas would first be gathered in condenser,finally be refined in fractionating tower after Processing.The process includes oxidation,condensation recovery,distillation,packaging and waste gas treatment. Process design include:process design, material balance,energy balance,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calculations and other equipment, plant selection. Blueprints include production flow chart,factory layout plan,the blueprint of structure of the rectifier. Key words: O-xylene, PA, process design -2-

萘法工艺重启,苯酐行业绝境逢生

萘法工艺重启,苯酐行业绝境逢生 徐学平2012-8-23 苯酐是主要化工有机原料,下游生产增塑剂、不饱和树脂、涂料等。从原料工艺上讲,苯酐有邻苯法和奈法两种。在2000年之前,随着邻苯工艺由国外引入国内,萘法路线便退出视线。而进入2012年之后,不少苯酐装置又开始转为萘法工艺。已经被市场抛弃10年多的萘法工艺缘何重起炉灶?后期对邻苯法工艺带来如何冲击?是昙花一现还是新革命的来临? 十年优胜劣汰,萘法工艺黯然退出 工业萘与邻苯都可以作为苯酐原料,我国苯酐工艺开始于50年代,最初引进的是萘法工艺。在1990年之前,奈法工艺占国内苯酐产能90%。随着苯酐工业较快发展,萘法原料不足、成本升高、耗能较大等弊端日益突出,而邻苯法工艺凭其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等绝对优势大受欢迎。在1990-2000年的十年中,苯酐生产工艺迎来升级变革时期,邻苯工艺蓬勃发展,萘法工艺因种种弊端和不足逐渐被淘汰,结束了长达40多年作为苯酐原料的历史,工艺萘消费结构也由苯酐为主向减水剂、精萘领域过渡,而邻苯也实现了在苯酐的原料垄断地位。 邻苯工艺一统江湖,但行业发展矛盾重重 进入2000年之后,国内邻苯工艺几乎全部成为邻苯法工艺,国内出现“邻苯-苯酐-增塑剂”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在下游增塑剂、不饱和树脂带动下,苯酐产能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国内苯酐迎来高速扩张时期,并带动邻苯工业的大力发展。 据卓创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苯酐产能由134万吨增长到214万吨,增长率58%,同期邻苯产能由53万吨增长81万吨,增长率52%。可以看出邻苯产能增长低于苯酐增长,而且产能差距也从80万余吨拉到130万吨多。国内出现了苯酐产能过剩、而邻苯产能却不足尴尬局面,二者产能失衡持续加剧,苯酐话语权不断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利润逐年下降。图中所示,2008年之前苯酐利润700元/吨以上,2010年基本回落到平衡线上,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却出现350元/吨以上的严重亏损,行业由盛转衰仅仅用了5年! 时过境迁,萘系工艺重获生机

天津北方食品公司糖精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及报告

工艺验证方案 天津北方食品有限公司

目录 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 验证方案的起草 1.2 验证方案的审批 2概述 3验证人员 4时间进度表 5验证目的 6工艺流程图 7相关文件 7.1工艺规程 7.2 标准操作程序 7.3质量标准 8验证内容 8.1 接收原辅料 8.2 合成反应工序 8.2.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8.2.1.1 酰胺化工序 8.2.2.2 酯化降解工序 8.2.2邻磺酰苯甲酰亚胺钠溶液的制备 8.2.2.1 重氮化工序 8.2.2.2置换氯化工序 8.2.2.3 氨化工序 8.2.2.4 酸析碱化工序 8.3脱色工序 8.4 浓缩结晶工序 8.5 干燥包装工序 8.5.1 干燥过程 8.5.2 包装过程

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1.1验证方案的起草 1.2验证方案的审批

2概述 糖精钠为本公司已生产多年的产品,其工艺较为完善和稳定。今年七月中旬本公司对其生产线进行了部分改造,采用新的设备、公用设施进行生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须对本品的生产工艺进行验证。 本方案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因已具备以下条件: —生产及工艺条件的监控比较充分,工艺参数的适当波动不会造成工艺过程的失误或产品的不合格; —经多年生产,对产品工艺已有相当的经验及把握; —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为中国国家标准或药典规定的方法,可靠稳定。 本次验证是在新的设备、公用设施的验证合格的基础上对现行生产工艺过程的验证,计划在改造后前三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施。 3验证人员 工艺验证小组人员组成:

4时间进度表 2009年8月10日至2009年8月15日完成各工艺因素验证 2009年8月15日至2009年8月16日数据汇总及分析 2009年8月17日至2009年8月18日完成工艺验证报告 5验证目的 通过对糖精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工艺因素进行验证,证实在正常条件下,本品工艺处于控制状态,且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 6生产工艺流程

苯酐百科

分子量: 148.12 苯酐又名:邻苯二甲酸酐 外观白色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白色微带其它色调的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熔融色度(色度号)≤ 100 热稳定色度(色度号)≤ 150 苯酐化学式分子式:C8H4O3 结晶点≥ ℃ 130.0 纯度%≥ 99.5 游离酸含量≤ % 0.5 水溶性: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苯酐用途 苯酐目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农业、涂料、精细化工等工业部门。我国的苯酐主要用于生产邻二甲酸脂类增塑剂,耗用的苯酐约占苯酐总消费量的60%,染料和油漆占25%,不饱和树脂和其他产品占15%左右。苯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增塑剂、醇酸树脂、染料、不饱和树脂以及某些医药和农药。 邻苯二甲酸酐可代替邻苯二甲酸使用,主要与一元醇反应形成酯,例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它们都是重要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甘油、季戊四醇)缩聚生成聚芳酯树脂,用于油漆工业;若与乙二醇和不饱和酸缩聚,则生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可制造绝缘漆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邻苯二甲酸酐也是合成苯甲酸、对苯二甲酸的原料,也用于药物合成 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塑剂和5万吨苯酐产品调整项目(简本)

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塑剂和5万吨苯酐产品调整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 HANGZHOU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CRI 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 二〇一一年三月

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塑剂和5万吨苯酐产品调整项目; (2)项目性质:调整; (3)建设地点:海盐县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 (4)建设规模: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塑剂和5万吨苯酐产品; (5)投资规模:项目估算总投资2800万元美元。 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港商独资的化工制造、贸易一体化企业。2007年,该公司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20万吨/年高性能增塑剂项目,20万吨高性能增塑剂项目分期建设,至2010年3月两套5万吨/年增塑剂装置(产能10万吨/年)已建成投产,生产出优质产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其它各类增塑剂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第三套5万吨/年增塑剂装置正在施工建设中。 为满足三套增塑剂装置生产后对苯酐和高压蒸汽的需求,公司决定将原规划中最后实施的5万吨/年增塑剂装置调整为年产5万吨苯酐生产装置。故企业申请实施年产20万吨高性能增塑剂项目调整为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塑剂项目和5万吨苯酐项目。调整项目实现后,使工厂产品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关系,而苯酐装置副产大量中压蒸汽,可用于DOP等各类增塑剂的生产,减少外用能源,使工厂在产品链和能源使用上形成有效循环。 2 项目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2.1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根据原有项目环评可知,企业拟定员工200人,目前公司员工90人,本次调整项目实施后,全厂劳动定员共200人,故企业劳动人员不再新增。本项目生产操作工为三班制,全年工作日330天。 2.2总平面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可知,厂区内主要建筑物为生产车间、 - 2 -

糖精钠废水处理解决方案

糖精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剂,且使用历史较长,但也是引起争议的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的甜度比蔗糖甜300-500倍,在生物体内不被分解,由肾排出体外。但其毒性不强。糖精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甲酯母液、甲苯母液、铁置换后液、氨化酸析废水四股废水,其中的有机物均是难降解有机物随着糖精钠的用量的增加,糖精钠废水的治理也愈加严格,须要治理达标。下面海普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糖精钠废水处理解决方案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糖精钠废水通常采用简单的预处理+生化的处理方法,虽然生化法的技术比较成熟,且处理成本较低,但由于废水毒性高,且含有很多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因而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废水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须加强糖精钠废水的预处理,将毒性高、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在预处理阶段彻底降解或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然后再经过生化处理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1、糖精钠废水现状和困局: 糖精钠化学名称是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糖精钠生产废水水质复杂,含大量苯环类不可生化降解物质,具有COD浓度高、盐含量高、毒性高等特点,常规水处理技术难以治理已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难点。 ①苯环不能被重铬酸钾氧化,含苯环的物质,用国标法中的测法,不能完全氧化,不能完全用COD代表含量。 ②苯系物对生化过程的生物菌有很强的抑制性或毒性,即“杀菌”,造成生化不能进行,也即废水中的含苯环物质“不可生化”,使得污泥死亡,生化瘫痪。 ③带苯环的物质种类繁多,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结构稳定、难以降解”。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废水排放标准及区域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日趋严格,为了保证应用糖精钠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糖精钠产生的废水治理技术也不断

萘法苯酐工艺简介

萘法苯酐生产简介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英文缩写PA(Phthalic anhydride),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被认为是十大有机化工原料之一。苯酐主要用于制造增塑剂、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此外,还可用于生产涂料、医药、农药、糖精等。我国苯酐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酯等,该类增塑剂大量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加工;其次是用于生产醇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涂料。苯酐还可以用于不饱和聚酯的生产,在染料工业中用以合成蒽醌,在颜料生产中合成酞青兰BS、酞菁蓝CT、酞菁蓝B等颜料;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制备酚酞,在农药生产中用于亚胺磷等中间体的生产。 本项目以萘为原料,V2O5-TiO2为主要活性组分高负荷催化剂的苯酐生产工艺。原料气体与净化后的空气完全混合送入气相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萘氧化生成苯酐气体,并且发生一些列的副反应。热的生成气体离开反应器后经气体冷却器换热后,进入热熔箱凝固成粗苯酐产物。粗苯酐还需要经过二级精馏才能得到合格产品。 一、产品性质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nychide,缩写PA),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有毒,能引起支气管炎,眼炎,肺气肿等症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物理性质 (1)苯酐的物理常数 分子式:C8H4O3;C6H4(CO)2O 分子量:148.12 C A S 号:85-44-9 沸点:284.5℃(101KPa) 凝固点:131.11℃ (干燥空气) 熔点:130.5℃ 三相点:131.00℃ 自燃点:584℃ 密度:相对密度(水=1):1.53;相对密度(空气=1):5.10 闪点:151.7℃(开杯)

苯酐安全生产要点(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苯酐安全生产要点(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苯酐安全生产要点(新版) 1工艺简述. 苯酐(邻──苯二甲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萘催化氧化法和邻二甲苯氧化法。采用60克固定床气相催化邻二甲苯氧化法的生产工艺,由氧化、热处理、蒸馏、精馏、切片等工序组成。 简要工艺过程是空气经加压进入预热器,邻二甲苯经计量预热升温至160℃喷射到预热的空气流中,在气体混合器混合调节、恒定比值,并加入0.4-1%的二氧化硫。上述混合气进入反应器,以邻二甲苯/空气=60g/m3配合比通过五氧化二矾催化剂(V—TI型),在温度(440-470℃)、压力(0.5MPa)、空速(SV=3000h-1)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物经切换冷凝器凝华制成精苯酐。尾气送洗涤塔洗涤后,废气排入大气,洗涤液送至顺酐回收。粗苯酐经热处理、蒸馏、精馏、冷凝、切片等一系列工序制成苯酐成品。残渣送焚烧单

元处理。 生产中所用原料和产品如邻二甲苯、五氧化二矾、二氧化硫、苯酐、残液、残渣等均为易燃、可燃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源钴—60对人体危害极大。 2重点部位 2.1氧化反应器是以邻二甲苯为原料与空气混合,通过催化剂作用进行氧化反应制取苯酐的设备,是整个苯酐工艺的核心。邻二甲苯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为44g/Nm3(标准),而生产是采用空气中含有邻二甲苯的量为60g/Nm3(标准),因此氧化反应器中的氧化反应是选定在爆炸下限之上进行的。因此,对工艺参数控制必须严格,稍有失误将会造成事故。如邻二甲苯量过大,造成热点温度飞温,超出邻二甲苯自燃点;静电接地不良,造成静电电荷积聚放电;设备内漏,熔盐浸入氧化反应器都可能引起燃烧爆炸。如某厂苯酐装置氧化反应器,因设计上的缺陷,搅拌叶刮着器壁磨穿,熔盐内漏引起爆炸,伤亡多人。 2.2切换冷凝器功能是把氧化反应气体中的苯酐凝华下来。当进

苯酐法生产糖精钠

糖精钠生产工艺 1.简介: 糖精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为白色的粉末,味极甜,即使在10,000倍的水溶液中也有甜味。 糖精钠,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带有两个结晶水,无色结晶或稍带白色的结晶性粉末,一般含有两个结晶水,易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糖精,呈白色粉末,无臭或微有香气,味浓甜带苦。甜度是蔗糖的500倍左右。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0.026%则味苦。 2.生产方法: 糖精钠生产工艺有多种,按生产采用的主要原料划分可分为甲苯法、苯酐法、邻甲基苯胺法和苯酐二硫化物法。 3.苯酐法生产工艺 3.1苯酐法简介: 苯酐法生产糖精钠为我国独创,使用的主要原料有苯酐,甲醇,氨水,液体氢氧化钠,液氯,盐酸,硫酸,亚硝酸钠,硫酸铜,液体二氧化硫,甲苯,碳酸氢钠,活性炭等,包括酰胺化,霍夫曼降级,酯化,重氮,置换,氯化,胺化,酸析,中和等化学反应。 3.2 生产方法: 3.2.1 酰胺化: 将苯酐和冷冻的氨水依次加入酰胺化反应锅内,升温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11~12,保温0.5h反应,再排氨3.5h,得邻甲酰胺苯甲酸钠溶液(简称酰胺化液)。 3.2.2 酯化分离: 在酯化锅内将酰胺化液降温后,加入冷冻的甲醇和次氯酸钠溶液,在0℃下反应45min后升温至30℃,以淀粉碘化钾溶液测试呈无色反应,然后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料液转稀后,再加入热水溶解,静置后分离,过滤,分取油层得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简称甲酯)。 3.3.3 重氮化: 将由水,硫酸与盐酸配制好的混酸置于重氮锅内,冷却后开始缓加甲酯和亚

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液,重氮温度保持在25℃以下,反应终点时淀粉碘化钾溶液显淡紫色,产物为邻硫酸(盐酸)重氮苯甲酸甲酯溶液(简称重氮液)。 3.3.4 置换: 在置换锅内将重氮液降温至10℃,加入硫酸铜,通二氧化硫进行置换,析出邻亚磺酸苯甲酸甲酯,约1h后用H酸测试反应终点应褪色. 3.3.5 氯化: 加入甲苯,通氯气氯化,以2%联苯胺乙醇溶液测试显深墨绿色为终点,静置分层,有机层为邻甲酸甲酯苯磺酰氯甲苯溶液(简称甲苯磺酰氯)。 3.3.6 胺化: 依次将甲苯磺酰氯和水加入胺化锅,在10℃时加氨水胺化,温度可达70℃,pH值9以上,静置后取下层铵盐液为邻甲酰苯磺酰亚胺铵溶液(简称胺化液)。 3.3.7 酸化: 将胺化液放入酸碱化锅内,加入甲苯和30%的盐酸至pH值为1,酸析后降温至20℃。 3.3.8 碱化: 取甲苯层水洗去氯化铵的不溶性糖精甲苯溶液;将此溶液加热,加入碳酸氢钠中和,调pH值至3.8~4。 3.3.9 脱色: 静置后取水层,加活性炭脱色,过滤,调滤液pH值至7。 3.3.10 结晶: 在70~75℃减压浓缩,趁热过滤,滤液经结晶,干燥得糖精钠。 4. 工艺特点: 该法的主要特点是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且有保证,污染能治理,生产周期比甲苯法短等.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调整生产工艺,采用不用甲苯进行氯化反应或酸析反应,可以得到固体邻甲酸甲酯苯磺酰氯或不溶性糖精,两者都可以用作农药中间体。

盐酸多西环素片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1. 目的:建立盐酸多西环素片片生产工艺规程,具体指导该品种生产,进行质量控制。 2. 依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196页。 3. 围:适用于盐酸多西环素片片生产全过程。 4.责任:生产部、质量部、片剂一车间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 正文: 5.1. 产品概况: 5.1.1. 药品名称: 5.1.1.1. 通用名:盐酸多西环素片片 5.1.1.2. 英文名:Doxycycline Hyclate Tablet 5.1.1.3. 汉语拼音:Yansuan Duoxihuansu Pian 5.1.1.4. 规格:50mg 5.1.1.5.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多西环素 5.1.1. 6.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片。 5.1.1.7. 适应症: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白痢、羔羊痢疾、仔猪黄白痢、鸡白痢等;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禽霍乱等;由支原体引起的牛肺疫、猪气喘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5.1.1.8. 用法用量: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猪、驹、犊、羔3~5mg 犬、猫5~10mg 禽15~25mg 一日1次连用3~5日 5.1.1.9. 不良反应:①本品服后可引起呕吐②肠道菌群紊乱。长期应用可出现维生素缺乏症,重者造成二重感染。对马肠道菌有广谱抑制作用,可引起耐药沙门氏菌或不明病原菌继发感染,导致严重腹泻。③猫服可引起食道狭窄。④过量应用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如厌食、呕吐或腹泻等。 5.1.1.10. 5.1.1.11.注意事项:(1)蛋鸡产蛋期禁用,泌乳期奶牛禁用。(2)成年反刍动物、马属动物和兔不宜服(3)肝、肾功能严重不良的患畜禁用本品。(4)避免与乳制品和含钙量较高的饲料同服 5.1.1.12.休药期牛、羊、猪:28日(暂定) 5.1.1.13.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5.2. 处方及质量标准依据: 5.2.1主处方:

糖精钠的生产及其在食品中应用教案资料

糖精钠的生产及其在食品中应用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前言 (1) 1 糖精钠的概述 (1) 2.2苯酐法 (2) 2.3邻甲基苯胺法 (3) 2.4苯酐二硫化物法 (3) 3产品收率 (3) 3.1产品质量 (3) 3.2污染与治理 (3) 4 在食品中的应用 (4) 5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5)

糖精钠的生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糖精钠是最早应用的人工合成非营养型甜味剂,因其具有甜度高、应用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各类食品中作为甜味剂。本文对糖精钠四种生产工艺进行了论述并简要介绍了它的应用,着重阐述了甲苯法和苯酐法两种工艺,对两种工艺从产品收率,产品质量,污染及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糖精钠甲苯法苯酐法生产应用 Application of saccharin sodium in food production and in Abstract:saccharin sodium is a synthetic non nutritive sweeteners earliest application,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sweetness and widely used as a sweetener in food. In this paper, four kinds of sodium saccharin produc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and briefly introduced its application, emphatically elaborated the toluene method and process of two kinds of phthalic anhydride method, two kinds of process from the product yield, product quality, pollu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governance are reviewed. Keywords: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dium saccharin toluene method of phthalic anhydride method

苯酐市场调研报告

苯酐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业务部 2018/7/9

目录 第一章苯酐的介绍及背景 (3) 1.1苯酐简介 (3) 1.2化学性质 (4) 1.3健康危害 (4) 1.4用途 (5) 1.5 邻法和萘法 (5) 第二章市场行情 (8) 2.1国际市场价 (8) 2.2国内市场 (10) 2.3华东和华北市场 (11) 第三章各地区产能及开工情况 (13) 3.1 产能及出厂情况 (13) 3.2 DOP及UPR利润及开工情况 (14) 3.3 DOP价格走势 (14) 第四章国内苯酐市场 (15) 4.1 国内邻法苯酐价格及利润统计 (15) 4.2 萘法苯酐价格及利润走势 (16) 4 3下游产品 (17) 第五章进出口数据统计 (18) 5.1苯酐进出口量 (18) 5.2 苯酐进口来源国数据 (19) 5.3 苯酐进口贸易方式数据 (20) 5.4 3月苯酐出口国数据 (20) 5.5 邻二甲苯进出口数量走势图 (21) 5.6 邻苯进口来源数据 (22)

第六章国内邻苯市场 (24) 6.1国内邻苯市场产能汇总 (24) 6.2 扬子石化走势图 (24) 6.3华东市场走势 (25) 第七章上中下游企业及相关产品分析 (26) 7.1 上游市场走势 (26) 7.2 相关产品及下游市场走势 (27) 第八章未来行情预测 (29)

第一章苯酐的介绍及背景 1.1苯酐简介 苯酐又称邻苯二甲酸酐、酞酐C8H4O3,英文简写为PA,是邻苯二甲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苯酐为白色固体,是化工中的重要原料,尤其用于增塑剂的制造。 表1.1 物性表图1.1 苯酐化学分子式中文名邻苯二甲酸酐水溶性易溶于热水 英文名o-Phthalic anhydride 密度 1.53 g/cm3 蒸汽密度 5.1 (vs air)蒸气压<0.01 mm Hg ( 20 °C) 分子量148.11 外观白色、针状晶体 化学式C8H4O3 闪点152 °C 溶解性难溶于冷水,易 溶于热水,乙 醇,乙醚,苯等 多数有机溶剂应用化工中的重要 原料,尤其用于 增塑剂的制造 熔点130.8℃沸点284 °C 数据来源:公众信息整合

年产3000吨苯酐的生产工艺设计_(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苯酐简要介绍 (1) 1.2世界苯酐生产消费现状 (1) 1.2苯酐的性质 (1)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2)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2) 1.3.2 合成工艺路线分析及技术经济评价 (2) 1.3.3 未来发展方向 (2) 1.3.3.1催化剂的改进 (3) 1.3.3.2生产工艺的开发 (3) 1.3.4合成工艺路线选取 (4) 第二章工艺流程 (5) 2.1原料名称及规格 (5) 2.2主要设备 (6) 2.3工艺流程简述 (7) 2.3.1 氧化部分 (8) 2.3.2 冷凝水洗部分 (8) 2.3.3 精制部分 (8) 2.3.4制苯酐的反应式 (8) 第三章物料衡算 (9) 3.1总物料衡算 (9) 3.2反应器内的物料衡算 (11) 3.3热熔冷凝器的物料衡算 (13) 3.4薄壁冷凝器物料衡算 (14) 第四章热量衡算 (14) 4.1对空气预热及邻二甲苯混合过程进行衡算 (15) 4.2混合后预热的热量衡算 (15) 4.3反应器的热量衡算 (16) 4.4换热器的热量衡算 (16) 4.5热熔冷凝器的热量衡算 (16) 第五章设备选型计算 (17) 5.1鼓风机的选型 (18) 5.2空气预热器 (19) 5.3一冷器 (19) 5.4二冷管 (19) 5.5混合预热器 (19) 5.6热熔冷凝器 (19) 5.7薄壁冷凝器 (19) 第六章安全节能 (20) 6.1安全要求 (20) 6.1节能建议 (20)

第七章结束语 (20) 第一章前言 1.1苯酐简要介绍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 Phthalic Anhydride),外观为白色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白色微带其它色调的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熔融色度(色度号)≤ 100 热稳定色度(色度号)≤ 150。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世界苯酐生产消费现状 由于存有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怀疑,近年来欧洲市场对苯酐的需求非常疲软,欧洲供应过剩的状况已经促使巴斯夫公司计划关停位于比利时Feluy的增塑剂和苯酐生产装置;美国Koppers工业公司也已于2004年初关闭了位于英国南安普敦的12 kt /a的苯酐生产装置;亚洲成为苯酐的生产和消费的活跃地区。2007年全球苯酐产能约为4 560 kt/a,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南亚塑胶是三家最大的生产商。2007年全球主要苯酐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目前,世界苯酐主要消费地区是北美和亚太地区,苯酐作为一种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醇酸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塑剂,主要用于PVC化合物,约占全球苯酐消费量的57%;醇酸树脂约占全球苯酐消费量的19%,这些树脂广泛用于溶剂型表面涂料,大多数溶剂型农业覆(盖)膜是由醇酸树脂制得,这些材料近年来一直受到责难,因为它们含有相当大量的有机溶剂,给环境带来污染,涂料生产商正在减少溶剂的使用,而采用水性配方。展望未

萘法苯酐工艺简介教学教材

萘法苯酐工艺简介

萘法苯酐生产简介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英文缩写PA(Phthalic anhydride),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被认为是十大有机化工原料之一。苯酐主要用于制造增塑剂、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此外,还可用于生产涂料、医药、农药、糖精等。我国苯酐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酯等,该类增塑剂大量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加工;其次是用于生产醇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涂料。苯酐还可以用于不饱和聚酯的生产,在染料工业中用以合成蒽醌,在颜料生产中合成酞青兰BS、酞菁蓝CT、酞菁蓝B等颜料;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制备酚酞,在农药生产中用于亚胺磷等中间体的生产。 本项目以萘为原料,V2O5-TiO2为主要活性组分高负荷催化剂的苯酐生产工艺。原料气体与净化后的空气完全混合送入气相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萘氧化生成苯酐气体,并且发生一些列的副反应。热的生成气体离开反应器后经气体冷却器换热后,进入热熔箱凝固成粗苯酐产物。粗苯酐还需要经过二级精馏才能得到合格产品。 一、产品性质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nychide,缩写PA),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有毒,能引起支气管炎,眼炎,肺气肿等症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物理性质 (1)苯酐的物理常数

分子式: C8H4O3;C6H4(CO)2O 分子量: 148.12 C A S 号: 85-44-9 沸点: 284.5℃(101KPa) 凝固点: 131.11℃ (干燥空气) 熔点: 130.5℃ 三相点: 131.00℃ 自燃点: 584℃ 密度:相对密度(水=1):1.53;相对密度(空气=1):5.10 闪点: 151.7℃(开杯) 蒸汽压: 0.13kPa/96.5℃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融色度(色度号)≤ 100 热稳定色度(色度号)≤ 150 结晶点≥ 130.0℃ 纯度≥ 99.5% 游离酸含量≤ 0.5% 稳定性:稳定 二、苯酐的生产工艺概述 目前,全球苯酐生产所采用的工艺路线有萘流化床氧化和萘/邻二甲苯固定床氧化,根据市场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公司选择萘法生产路线。 工艺流程说明 (1)氧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