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绪论-精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实用主义教育思 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很大。但 在教育实践中还是“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广 泛地应用。
(3)新中国成立后,这套教学模式在全面学习苏 联教育的基础上又得到了某些强化和发展。
二、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学的地位 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源”与“流”的 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 践。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 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流”,成为现 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 展。
我国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与任务
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样化。
(1)我国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之后,从日 本引进西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基本 上都属于“传统教育”的范畴。
(二)独立阶段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 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首创班 级授课制。
康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 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
(三)规范阶段
赫尔巴特: 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
学,于1806年发表《普通教 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 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传统三中心:以教师、书本 和课堂为中心。
绪论
绪论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怎样学习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 教育学Leabharlann Baidu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和经验阶段:尚未成为独立学科 (二)独立阶段:夸美纽斯(1632年) (三)规范阶段:赫尔巴特(1806年)
杨贤江与凯洛夫:
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教育学家根据并运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 题进行研究,出现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1930)、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等有影 响的著作。
陶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曾留学美国,师从杜威、孟禄等。 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重庆 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学校。他毕 生倡导和推行生活教育,提出“生 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等重要主张。毛泽 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 2.教育学的作用 (1)使师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
实践。 (2)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
能力。 (3)使师范生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三、怎样学习教育学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4.主义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一)萌芽和经验阶段
孔子 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一般认为
成书于先秦。 《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作者
为古罗马的昆体良。这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 研究教学法的书。
孔子
《论语》
“有教无类”
整理、编订《诗》《书》《礼》《易》《春秋》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发表了《学校与社会》等著作, 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 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 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 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 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教学 模式。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 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 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章小结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人格;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 温故知新等教育方法。
“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西方最早的教育思想家,“产婆术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百科全书式 的哲学家,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要 遵循自然”的思想,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 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