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特点、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介绍

热带雨林气候

地区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孟加拉湾沿岸、马来半岛南部、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C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C。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C。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C,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C。

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孙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

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彩。

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C之间变化,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C。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C。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C,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C。

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孙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

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大气环流

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海陆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植被影响

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生物介绍

动物

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动物种类的分化达到高峰,个体数却较少。具有鲜丽的体色,奇怪的外形。美洲主要有狨鼠,卷尾猴,蛛猴。树懒,小食蚁兽,南美貘,吸血蝠,蜂鸟,麝雉,森蚺等。

非洲有大猩猩,黑猩猩长尾鲮鲤,倭河马,太阳鸟,避役等。亚洲有猩猩,长臂猿,眼镜猴,蜂猴,猕猴,巨松鼠,绿孔雀,蟒蛇,巨蜥,树蛙等。大洋洲有树袋鼠,袋貂,树袋熊,食火鸡,极乐鸟等。

植物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用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地球上种类成分最丰富的植被类型,这源于两个原因:地区的古老性和适宜的现代生境条件。植物群落变化不象温带植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叶在全年都呈绿色,每个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处于开花期。热带的许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雨林里充满了藤。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态适应,它们可以以本身缠绕而上,或以嫩枝卷绕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须,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

总之是以茎干物质最经济的手段攀援到光照充分的上层,迅速生长达到成熟。热带雨林气候区中最引人注目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当数绞杀植物。网状根膨大愈合变成网状茎,支柱植物的树干在里面被绞杀致死。附生植物是热带雨林森林结构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全世界共有65科850属约3万种附生植物。在热带雨林气候区,这类植物大约占植物种数的一半。这类植物具有迅速汲取和收储雨水的器官和组织。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中,附生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最辉煌的当属兰科,凤梨科和天南星科。凤梨科植物是新热带雨林的特产,大约有50属,1000种。最适情况下,每公顷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净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4。雨林下土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调落物层借助于真菌获得营养,同时迅速补充落叶数量。

代表城市

亚洲

吉隆坡(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斯里巴加湾市(文莱)、雅加达(印尼)、万隆(印尼)、泗水(印尼)、宿务(菲律宾)、达沃(菲律宾)

非洲

科纳克里(几内亚)、蒙罗维亚(利比里亚)、阿比让(科特迪瓦)、阿克拉(加纳)、洛美(多哥)、拉各斯(尼日利亚)、雅温得(喀麦隆)、利伯维尔(加蓬)

大洋洲

汤斯维尔(澳大利亚)、莫尔兹比港(巴布亚新几内亚)、维拉港(瓦努阿图)、苏瓦(斐济)、阿加尼亚(关岛)、帕皮提(法属波利尼西亚)

北美洲

哈瓦那(古巴)、金斯敦(牙买加)、圣多明各(多米尼加)、圣胡安(波多黎各)、卡斯特里(圣卢西亚)、布里奇敦(巴巴多斯)、巴拿马城(巴拿马)

南美洲

帕拉马里博(苏里南)、乔治敦(圭亚那)、马瑙斯(巴西)、贝伦(巴西)、萨尔瓦多(巴西)、伊基托斯(秘鲁)

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气候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雨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降水量比热带干湿季气候(即热带草原气候)更多;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雨季降水量甚至超过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mm,甚至2000mm以上。在印度东北部地区,这种湿热的气候、丰沛的水汽,加上特殊的地形,造就了世界“雨极”——乞拉朋齐。旱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降水稀少。

3、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4、季风显著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是本气候的典型区域,也是主要区域。但两者间的季节起讫时间有所不同:

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5℃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中南半岛通常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4月为最热月,最高温一般在38—40℃之间。雨季期间多对流雨,常电闪雷鸣。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主要成因

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结果;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世界气候示意图中的湖蓝色部分,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附近)

秋冬三季雨量在100毫升以下,6.7.8.9月雨量大,全年气温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

植物影响

热带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纳(又称“热带稀树草原”。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乔木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景观。

水稻种植业、黄麻、橡胶、茶叶、咖啡、可可。还有各种水果。因地制宜,较平担的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山区发展立体林业,地洼地区发展桑基鱼塘式农业。

代表城市

全世界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新德里(印度)、孟买(印度)、加尔各答(印度)、乞拉朋齐(印度)、达卡(孟加拉国)、拉合尔(巴基斯坦)、科伦坡(斯里兰卡)、仰光(缅甸)、曼谷(泰国)、万象(老挝)、金边(柬埔寨)、河内(越南)、胡志明市(越南)、马尼拉(菲律宾)、海口(中国)、三亚(中国)、景洪(中国)、高雄(中国台湾)、西双版纳(中国)

相关介绍乞拉朋齐曾经年降水量达到26461.2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介绍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而如果干季延长会出现旱灾情况。

气候成因

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少雨,湿季多雨。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1]

1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2]

2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

2、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

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垂直地带性类型

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

本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

背风坡型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部和马达加斯加岛西部,两地由于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副高控制,降水量较少,但干湿季明显,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东帝汶是个多山的国家,处于背风坡的地方属于萨瓦纳[热带草原]气候。东帝汶北部沿海地区每年5月至11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5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

综上所述,夏季时,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赤道辐合带的影响,该带的位置一般也就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因此,也可以说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地面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

代表植物:面包树....

代表动物:斑马,长颈鹿、狮子...

主要成因:受赤道低压、信风交替控制

代表植物

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有一种相貌奇特的矮胖子树猴面包树,又名波巴布树。10多米高的树,"腰围"30多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活像一个硕大的啤酒桶。"桶"内往往是空的,可以容纳五六十个人或一群牛羊,非洲人当房屋居住,野兽作避雨洞穴。

猴面包树是植物王国中的"老寿星",一般能活4000年~6000年。它有极强的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份的蒸发,它会迅速地落光身上的叶子,以保存生命。雨季来临后,便依靠自身松软的木质,拼命地吸水贮存在树干内。此时,身躯已完全代替了根系的吸水作用。在热带草原旅行的人们干渴难耐时,只要找到波巴布树,就可以从树身上吸水得以解救。为此,人们叫它“生命树”。猴面包树吃饱喝足以后,便又长出了掌状复叶,开出很大的白色花。花后结出长椭圆形的果实,像个巨大的葫芦;果肉汁多味甜,是猴、猩猩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猴面包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猴面包树全身是宝。树皮树皮纤维柔软坚韧,可以造纸、织席和制绳。果实外壳可当瓢用,肉质能生吃,液汁当茶喝。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它的果实、叶子和树皮均可入药,具有养胃利胆、清热消肿和镇静安神的功效。最近,科学家们从猴面包中分解出一种能抑制胃癌细胞形成和扩展的物质,并由此揭开了常吃猴面包的非洲人几乎不患胃癌的奥秘。

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纺锤树,身躯很象一个大萝卜,不过要比萝卜大上不知多少倍。这种树高可达30米,四五层的楼房只有它一半高。它的树干两头细中间粗,最粗的地方直径达5米,通火车的隧道只能勉强容纳下它那放倒的身躯。纺锤树的上端有少数生叶子的枝条。远远看去,这种树又象一个插着枝条的花瓶,因此又叫瓶子树。纺锤树的树茎内可贮存两吨多的水,旱季时,人们常砍棵纺锤树作为饮水的来源。若以每人平均每天饮水6斤计算,砍一棵纺锤树几乎可供四口之家饮用半年。世界上再没有比纺锤树更能贮存水的木本植物。

热带季风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干季和旱季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湿季和雨季的区别就大了。以热带季风气候的孟买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巴马科为例,孟买的雨季月降水量可达600mm,而巴马科却只有250mm。从年降水量来看,孟买大约是巴马科的两倍。

降水量的差别也直接反映在植被上,热带季风气候因为降水多,所以水热充足,能够生长高大的乔木,是热带季雨林;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较少,水热条件较差,只能大面积地生长草本植物,以热带草原为主。

降水量的差别还反映在地表河流的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下,河流密布,流量较大;如中南半岛上河流就较多,而热带草原气候地区流出的河流,比如尼罗河,尼日尔河等,水量就要小很多。两者的区别总结如下:(1)从气温变化上,热带草原气候在雨季来临前有一个热季;从气温的突变程度上看,热带草原气候温度曲线呈M型,温度突变程度大。

(2)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的明显多于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

(3)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干、湿季明显。

(4)从降水过程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5)从降水的集中程度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为集中,季节变化大。

(6)从成因上看: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造成的。

(7)从分布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等,在亚洲几乎缺失。

(8)从景观上看:热带草原气候在旱季时草原枯黄,景观类似热带沙漠;热带季风气候在旱季仍有一些常绿的植物存在,干旱不太显著。

(9)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乔木;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

(10)从月降水最大值来看:热带季风气候的月降水量最大值大于热带草原气候的。热带季风气候大于200mm 的月份有4个月,热带草原气候只有2个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基础练习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A地气温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3.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 A.意大利的罗马 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 D.俄罗斯的莫斯科4.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 A.山地迎风坡 B.山地背风坡 C.两极地区 D.大陆内部 5. 已知某登山队的出发营地海拔3500米,出发时的气温为10oC。当他们登上山顶时,所测量到的气温值应是() A.42oC B.-22oC C.22oC D.-17oC 6.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原因是()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7.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8.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9、某地年平均气温为27.2℃,年降水量为2413mm,且各月分配均匀,形成该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纬度位置较低 B、该地四周全是海洋 C、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太阳辐射强度大 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作者:————————————————————————————————日期:

气候类型名称形成因素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地理位置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 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 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 易成云致雨。气候变化单调,高温多雨 年雨型(降水量≥2000毫 米)平均气温在25~28°C 分布在赤道两 侧南北纬10°之 间。 2.热带草原气候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 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 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 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 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 团控制干旱少雨。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 700--1000毫米全年气温 高,年平均气温约25°C 大致分布在南 北纬10°至南北 回归线之间,。 3.热带沙漠气候1都是南回归线附近的高压带,气 流下沉,不易成雨。2大陆西侧, 处于寒流控制之下,寒流使空气干 燥。3干信风控制全年高温,且气温都25以上。 降水极少 主要分布在南 北回归线经过 的内陆地区以 及大陆的西岸 地区 4.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冬季风, 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冷气团 在南下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 响右偏为东北季风。气压带风带 季节移动形成夏季风,南半球东 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季风。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 年降水量大,夏雨东干,降水集中在 夏季。盛行热带气旋。降水集中在夏 季。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 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 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 更多的夏雨;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 2000毫米以上。冬季,在干燥的东北 季风控制下,降水稀少。 分布于北纬10° 至25°之间的大 陆东岸。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资料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完整版)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四、热带沙漠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2、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3、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热带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总结热带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5、重点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讲解亚热带的划分 属于温带,是温带地区的低纬度地区。不像热地区那么炎热,没有温带地区那么长的冬季,所以科学家们把这个地区划分为亚热带。 2、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 a、出示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分布图。 b、看图同学自行总结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 c、看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景观图巩固特点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表格

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 热带:(南北纬30°之间, T最冷月>15℃)1、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 雨 南、北纬10o之 间的低纬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亚洲马来群岛等 地、南美亚马孙河 流域 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 升气流。 2、热带草 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 湿季明显交 替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 非洲中、南部、澳 大利亚北部和东 部、南美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温,夏 季多雨,冬季 少雨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等地,中 国的海南岛、雷州 半岛,台湾南部。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 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 季风交替控制 4、热带沙 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 雨 南、北回归线~ 30 o大陆内部 和西岸 非洲北部地区、亚 洲阿拉伯半岛和 澳大利亚大沙漠 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 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 1、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低温 少雨 南、北纬25o~ 至35o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 美大陆、南美大陆 和澳大利亚大陆 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地中海 气候 夏季高温少 雨,冬季温和 多雨 南、北纬30o~ 40o之间的大陆 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 北美洲大陆西 岸,非洲大陆和澳 大利亚大陆西南 等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 制下,受热带大陆气团 影响,干旱炎热;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 活动,暖湿多雨 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 T最冷月>0℃)1、温带季 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 雨,冬季寒冷 干燥 南、北纬35o~ 55o之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 朝鲜半岛和日本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温带大 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 水稀少 南、北纬40o~ 60o之间大陆内 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3、温带海 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四 季湿润,冬雨 较多 南、北纬40o~ 60o大陆西岸及 岛屿 西欧、北美大陆和 南美大陆西海岸 狭长地带、新西兰 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北纬 60°附近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严 寒,暖季短 促,降水少且 集中夏季 南、北纬50o~ 70o之间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部 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寒带(北纬60°~90°T最热月<5℃1、苔原 气候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 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 岸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 小、受极地气团和冰原 气团控制 2、冰原 气候 全年酷寒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 兰内陆地区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 控制 高山 气候 垂直变化明 显 分布中、低纬度 的高大山地和 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 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目的] 1、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掌握世界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做一个简洁的描述 3、通过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观赏自然景观,唤起学生珍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气候的分布、特征 难点: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疑点:如何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热带的气候类型 (导入)复习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正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各地的气候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世界气候的差异(讲述)习惯上,人们常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但这并不具体。科学家们则根据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组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1、展示投影,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世界的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气候差异 1、学生观察P744幅热带景观图,讨论描述四种热带景观的景观特 征并分析原因,从而引入热带气候类型的学习 2、判断:从四副景观图中,你能判断四种热带气候类型中降水量的 多少吗? 3、阅读P75四幅气候资料图,猜测各代表了哪种热带气候类型 4、教师结合图4-30,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热带气候资料来分析其气 候特征:先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而后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特 点。归纳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5、学生根据上述方法,判断第四幅图反映的气候特征 6、学生分组讨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观察时 注意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月份,而后学生总结两种气候的特征7、设问: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资料,有什么异同 点? 8、小结:相同点是气温特征相同,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同,不同点在 于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比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要多。降水量最多 的月份出现的时间不同。 (过渡)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哪里呢? 9、引导学生读图4-34至4-37,逐一分析得出结论,而后结合挂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 表格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 一、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 二、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 三、温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

四、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分布: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气候示意图跟温带大陆性气候有点像,但是它的最热月温度比温带大陆性的低,最冷月温度也比温带大陆性的低。 五、寒带气候 (1)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气候特点: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 ~10℃之间,降水少。 (2)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气候特点: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降水稀少。 六、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总结: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步骤 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如下表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温度值,确定热量带。 最冷月>15℃为热带;

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为亚热带; 最冷月<0℃为温带(有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0℃) 最热月<10℃为寒带。 3、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及特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0605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C) 、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在O C ~15C之间) 气候类 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 点夏季咼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 水分配均匀 冬冷夏热,降水少 分布 规律南北纬40 ° ~60°之间的大陆东岸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 西岸 南北纬30° ~60 °之间的大 陆内部 分布地区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等 欧洲西部最为典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 地区分布最广 气候类 型气候特 占八、、分布规 律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 两季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地 区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 刚果盆地、亚洲马来群岛 非洲的中部大部分地 区、南美洲的巴西 气候示意图全年咼温,分旱雨两 季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 侧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 陆西岸和内陆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 漠地区、亚洲的阿拉伯 半岛、澳大利亚沙漠地 区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植被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东岸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 南部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气温TC 降水量/mm

四、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分布:北纬60° ~70°之间的大陆内部, 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气候示意图跟温带大陆性气候有点像,但是它的最 热月温度比温带大陆性的低,最冷月温度也比温带大陆性的低。 五、 寒带气候 (1) 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气候特点: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0c ~10C 之间,降水 少。 (2) 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气候特点: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0 C 以下,冰 雪 终年不化,降水稀少。 六、 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随海 拔升高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总结: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步骤 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如下表 半球名称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8 1~2 峰型(凸) 南半球 1~2 7~8 谷型(凹) 2、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温度值,确定热量带。 最冷月>15 C 为热带; 最冷月气温都在 0C ~15C 之间为亚热带; 最冷月<0C 为温带(有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 >0C ) 最热月<10 C 为寒带。 3、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气候 示意 图 1CM> Q 400 300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阅读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两地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地理位置相同B.两地白昼时间相近 C.两地水热条件相似D.两地自然带相同 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D.洋流 解析:1.B 2.C 第1题,结合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海陆位置明显不同。二者纬度位置相当,同处北温带。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二者水热条件和自然带都不相同。第2题,形成长春气候的主要条件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索契气候的主要条件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2018·洛阳模拟)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4.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影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地势高低 解析:3.C 4.D 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于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故选项C 正确。第4题,根据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13 ℃左右,可以推断该地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故选项D正确。 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 6.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学生背诵版)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265珍藏版)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结合要点2的“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背诵)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主要成因基本特征赤道附近(南北纬10°终年受赤道低压 终年xx之间)控制,多对流雨 南北纬10°-20°大陆赤道和信风带的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中、西部气压带交替控制湿季(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海陆热力差异和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热带季风气候10°-25°N大陆东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旱季(降水在2000毫米左右)动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受副热带高气压 终年炎热干燥中、西部带或信风带控制 海陆热力差异夏季xx,冬季低温少雨 多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xx25°-35°大陆 风性湿润气候东岸 xx气候 西岸南北纬30°-40°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xx40°-60°大陆终年受西风带控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西岸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的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大陆东岸大陆和北美大陆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xx和xx大陆 的xx沿岸 南极洲和格陵兰岛远离海洋,湿润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气流难以到达 海陆热力差异水稀少 夏季xx,冬季寒冷干燥 凉爽 终年严寒,降水少终年酷寒,降水少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亚寒带针叶林气北纬50°-70°的亚欧纬度高,接受太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候阳光热少 纬度高 纬度高 xxxx气候海拔很高的xx和xx海拔高 注: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的控制。 2、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冰原气候(冰原带) 苔原气候(苔原带)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 格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 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 季 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 赤道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 西岸和内陆 分布地区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 洲刚果盆地、亚洲马来 群岛 非洲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南美洲的巴西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地区、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沙漠地区 示意图 1 4 7 10(月) 100 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 -60 -45-30-15015 30气温/℃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等 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植被特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气候示意图 三、温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 水分配均匀 冬冷夏热,降水少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 岸 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分布地区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等欧洲西部最为典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 分布最广 示意图 四、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分布: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气候示意图跟温带大陆性气候有点像,但是它的最热月温度比温带大陆性的低,最冷月温度也比温带大陆性的低。 五、寒带气候 (1)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气候特点: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降水少。 (2)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气候特点: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降水稀少。 六、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总结: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步骤 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如下表 半球名称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1~2峰型(凸) 南半球1~27~8谷型(凹) 最冷月>15℃为热带; 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为亚热带; 最冷月<0℃为温带(有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0℃)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潮湿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流域、刚果盆 地、亚洲印尼、马来群岛等地。*南美洲面积最 大。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 湿季之分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 面积最大。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亚洲 东南部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亚洲 面积最大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及大 陆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 利亚西部*非洲北部面积最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 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 南、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 澳大利亚等东部沿海地区。 6、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 带)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欧 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7、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比较凉爽,冬天不冷, 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 最大、最典型。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日本及朝鲜半岛*亚洲面积最大。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日夜温差大, 全年降水少,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的内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亚洲面积最大。 10、寒带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 化 两极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11、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热带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乞 力马扎罗山、中国的天山、亚洲的青藏高原帕 米尔高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 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气候类型的成因 (1)气候类型的成因模式图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以形定位——根据温度确定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布不均,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确定其所在的半球。

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月1~2月凸形(峰形) 南半球1~2月7~8月凹形(谷形) (2)气温分析——以温定带 解析:温度带的判断,看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0℃为温带;出现极端气温为寒带。 解析: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判断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3)降水的季节分配与气候——以水定型 雨型特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年雨型全年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 冬雨型降水集中冬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雨型降水集中夏季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5.比较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 热 带 雨林气候南北纬10° 之间 1、亚马孙河流域。 2、刚果盆地 3、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多 对流雨【信风带迎风坡 成因不同】 热 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 1、非洲雨林两侧 2、南美巴西高原 3、澳大利亚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雨季(夏) 主要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干季(冬) 受信风带控 制,炎热干燥。 【澳大利亚南部和大分 水岭西侧、其它地区信 风带背风坡成因不同】 热 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 至南北纬 30°大陆内 部和西岸。 1、非洲北部撒哈拉 2、阿拉伯半岛 3、非洲南部西海岸 4、澳大利亚中西部 5、南北美洲副热带 西海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高气压带或信风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 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大陆 东岸。 1、亚洲中南半岛 2、印度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季(夏)受西南季风 控制,高温多雨; 旱季(冬)受东北季风 控制,高温少雨。 亚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 至35°之间 大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南地区。 2南北美洲和澳大 利亚东南部叫亚热 带湿润气候或季风 性湿润气候【典型 的季风气候只亚洲 有】 【亚洲】夏季受东南季 风控制,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温和少雨。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地 中海气候南北纬30°至 4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地中海沿岸。 2、南非开普敦一带 3、澳大利亚西南角 4、美国加利福尼亚 沿海 5、智利西海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高温少雨;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温 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至 6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欧洲西部 2、加拿大西海岸 3、智利南部 4、澳大利亚东南部 和新西兰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 年温和多雨。 温 带季风气候北纬35°至北 纬55°之间大 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北的华北和东 北地区。 2、朝鲜半岛和日本 群岛南部。 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 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至 南北70°间大 陆内部。 1、亚欧大陆内部 2、北美洲内陆地区 美国、加拿大境内。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暖热, 全年降水少。包括: ①温草原气候、 ②温带沙漠气候、 ③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 长严寒,夏短温暖。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地区 1、亚欧大陆北冰洋 沿岸地区。 2、北美大陆北冰洋 沿岸。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地球南北两极 地区 1、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季风气候和温大陆性最冷月<0°C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练习题解析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练习 一、单选 1.下列是对一地区天气现象的描述的是 A.埃及大部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B.08奥运期间正进入多雨季节 C.赤道地区也有四季如春的地方 D.一到新加坡即遇倾盆大雨 【解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答案】D 读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完成2~4题。 北90 60 30 0 30 60 90南 2.图中表示全球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曲线①在60°N附近变化幅度超过40°C,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较高,陆地面积广阔 B.纬度较高,海洋面积广阔 C.地势高,温差变化大 D.冬季有寒流通过,夏季有暖流通过 4.以下四地年温差最小的是 A. B.巴黎 C.华盛顿 D.新加坡 【解析】气温年较差与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海陆热力差异和降水量的多少等因素有关,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不大。各月得到的太阳辐射相当,气温年变化最小。南半球中纬度由于海洋面积广大,海水增温慢,降温也较慢,温差也很小,陆地面积广大的地区,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以至年温差较大【答案】D 5.对流层气温一般为上冷下热,但若出现“下冷上热”的情况,称为“逆温”。逆温层厚度是变化的,先由薄到厚,然后由厚到薄以至消失,逆温层最厚时的时间发生在A.正午前后 B.地方时14点前后

C.凌晨前后 D.日出前后 【解析】逆温主要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使地面升温,是不会有逆温现象的,日出前后近地面温度达到最低,也是相对上面最“热”,下面最“冷”时,逆温层最厚【答案】D 6.下列岛屿降水量西侧多于东侧的是 A.岛 B.大不列颠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岛 【解析】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形势的影响,在岛屿迎风的一面可以形成大量的地形雨。岛受东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岛在夏季受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而马达加斯加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都是东侧为迎风处,而大不列颠岛则西侧是盛行西风的迎风处。 【答案】B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7—8题: 7.属于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无论冬夏季节还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如图中①④是南半球,②③是北半球。 【答案】C 8.表示7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7月为北半球夏季,大陆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故为③;而7月是南半球冬季,海洋温度高于大陆温度,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答案】D 读图回答9—11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特点、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介绍 热带雨林气候 地区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孟加拉湾沿岸、马来半岛南部、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C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C。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C。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C,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C。 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孙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 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彩。 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C之间变化,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C。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C。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C,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C。 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孙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 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