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认识区域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区域相关的概念1. 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上的一定范围或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地域。

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和内部联系,通常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

2. 区域的特征区域具有以下特征:边界清晰、内部联系密切、相对稳定、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3. 区域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区域可以分为自然区域、人文区域、政治区域、经济区域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的问题和目的。

二、区域相关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地理学上的基本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物产、市场、交通等要素在不同地点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问题。

2. 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是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包括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中心城市和周边乡村等发展差异性问题。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地位,以及分工条件和方式的演变和影响。

4. 区域识别理论区域识别理论主要研究区域的特色和认知,包括自然环境的特征、人文地域的特色、地域品牌的塑造及其对发展的重要性。

5. 区域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主要研究在特定地域内进行的各种规划活动,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以及规划实施的科学方法和流程。

三、区域相关的研究方法1. 区域调查区域调查是研究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2. 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间发展差异、关联性和发展趋势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3. 区域比较区域比较是研究不同区域之间异同点和联系的方法,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地理环境差异比较、文化特色比较等。

4. 区域模拟区域模拟是通过模型和仿真方法研究区域内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多智能体系统等。

四、区域相关的主要领域1.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往来等经济问题,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正文第
认真阅读地图,总结归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范围并了解其交通运输特点。
认真阅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文字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特点。
通过读图识图,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
阅读、分析文字资料,培养阅读分析文字资料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二段和教材54页正文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板书)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新课学习:
(承转)人们通常把珠江三角洲区域称作祖国的“南大门”,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位置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位置”图、“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2、说出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发展特色并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点。
过程与方法:1、了解广州、深圳、珠海等日新月异的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2、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速度快的原因,培养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澳门与香港在发展中面临哪些相似的问题?澳门将如何发展?
读图、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第49页正文,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第50页正文部分,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澳门和香港一样属于地狭人稠的地区,澳门应同香港一样,与内地共繁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思维导图
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广 珠


深圳市
114°E
22°N

珠海市

澳门特别 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香港和澳门的陆地组成
“新界” 九龙
香港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 门 半 岛
”海上花园“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
支柱产业:旅游博彩业
经济特点 国际贸易、金融业、房地产 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以
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
及服务业
旅游景点
香港海洋公园、“宋城”、 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
大三巴牌坊、”唐城“、 妈祖阁
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
➢ 水文特征: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径流量大、汛期长、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国家优惠的发展 政策(资金扶持)
濒临南海,水 陆交通便利
毗临港澳,靠 近东南亚,有 利于吸引外资。
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和丰富的劳动力
华侨众多,是 著名的侨乡。
氹仔岛
路环岛 澳门特别行政区
粤港澳合作
内地
资金、 技术、 人才、 管理经 验等
生活消费 品、原料、 廉价劳动 力、土地、 淡水等
香港、澳门
香港和澳门的差异对比
香港
澳门
地理位置 珠江口东侧,北靠深圳 珠江口西南,北靠珠海 陆地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认识区域》 知识清单

《认识区域》 知识清单

《认识区域》知识清单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1、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地域单位。

它可以是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村庄、一个城市街区。

2、区域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域的界限有的是明确的,比如行政区;有的则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文化区。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例如,同属一个气候区的地区,气候特点相似。

(3)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

(4)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资源、产业等,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具备特定的功能。

二、区域的类型1、按照区域的性质划分(1)自然区域: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主要依据自然地理要素划分。

(2)人文区域:像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等,是基于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影响划分的。

2、按照区域的尺度大小划分(1)大尺度区域:如亚洲、非洲等大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等大洋。

(2)中尺度区域:国家、省、市等。

(3)小尺度区域:县、乡、村等。

三、区域的空间结构1、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1)点:如城市、工厂、商业网点等,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

(2)线:包括交通线、通信线、能源供应线等,它们将各个点连接起来。

(3)面: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2、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1)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河流等,会影响区域内点、线、面的分布。

(2)社会经济活动:包括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交通通信等。

(3)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可能改变区域的空间结构。

3、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1)极核式:以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为中心,周边围绕着一系列的城镇和乡村。

(2)点轴式:由交通线、通信线等线状基础设施连接若干个点,形成发展轴。

(3)网络式:区域内的点、线相互交织,形成网络状的空间结构。

四、区域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的概念指区域内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精学笔记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精学笔记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精学笔记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队____ 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香港的地理位置1.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___________沿海,地处_________之滨,珠江口____________,北回归线以__________,北与__________省_______ ____市相连。

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香港海岸曲折,_________和_________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香港岛,隔_________________港与九龙半岛相望。

3.香港城区高楼林立,依山而建。

为了弥补___________________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大规模地________________。

4. 气候:香港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____ __,冬季_________________。

5. 水资源:香港集水面积小,河流流速快,人口稠密,需水量大,因此____________缺乏。

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雨水、_________ _______等措施缓解缺水问题。

香港原属广东省,1840年鸦片战争后陆续被__________侵占。

________ __________,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改区,实行“_______ ________,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互检互签____ _______________【练习】下列有关香港地理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处南海之滨B.位于珠江口东侧C.位于北回归线以南D.时区属于东七区2.香港每年要从大陆输入大量淡水,其淡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稀少B.蒸发强烈C.用水量大D.水资源污染严重知识点二发达的交通运输业1.香港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认识区域知识点总结

认识区域知识点总结

认识区域知识点总结一、区域概念1. 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范围和特定性质的地域单位。

区域是地表上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由许多地理现象和空间要素组合而成的,是地表上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联系和一定共同规律的地域单位。

区域的形成和区域的范围是受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区域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2. 区域的分类根据区域的特点和划分标准,可以将区域分为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两大类。

自然区域是以自然环境为划分的地域单位,主要包括气候区、植被区、地貌区等。

人文区域是以人类活动和文化特点为划分的地域单位,主要包括经济区、文化区、政治区等。

二、区域分析方法1. 区域系统分析法区域系统分析是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

它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动态属性的系统,由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

系统分析法强调对区域内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研究,以揭示区域内部的联系和规律。

2. 区域比较分析法区域比较分析是将不同区域的同一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区域之间的异同和发展差异的原因。

比较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也可以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对比分析。

3. 区域模型分析法区域模型分析法是通过建立区域发展的理论模型,以揭示区域发展的动态过程和规律。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区域的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态变化规律。

4. 区域动态分析法区域动态分析是研究区域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的方法。

它通过对历史发展数据和变化趋势的分析,揭示区域发展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区域发展理论1. 区域差距理论区域差距理论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距和不平衡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差距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是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师: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香港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师:香港人口密度为6431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为了缓解香港地区用地紧张的问题,香港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上天”——师: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等。

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师:香港向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祖国内地向香港提供生活消费品、原料、廉价劳动力等。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香港起着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作用,与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师:澳门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师:观察澳门领土的变化,概括澳门的地形、气师:澳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千米²。

因师: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濒临南海,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位于低纬度,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师:珠江三角洲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进行优势互补,师: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濒临黄海和东海。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的中部和南部、浙江的东北部。

师:长江三角洲水运便利,内河运输依靠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海洋运输依靠东部临海的优势;有纵横的铁路干线,如京沪、沪昆铁路干线;公路及航空运输便利。

阶段复习11:湘教版八下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PPT课件

阶段复习11:湘教版八下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PPT课件

5.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长江
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
域经济发展的意义。(重、难点)
.
29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
30
1.长江三角洲: (1)成因:由_长__江__及_钱__塘__江__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 _最__大__的河口三角洲。 (2)范围:包括_江__苏__省东南部、_上__海__市及浙江省_杭__嘉__湖__地区。 (3)优越的自然环境:地势_低__平__,气候_湿__润__,土地肥沃,_河__网_纵横。 (4)雄厚的经济基础: ①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鱼__米__之_乡__”和“_丝__绸__之__乡_”; ②人口、城镇_密__集__,工商业_发__达__。
.
25
【特别提醒】
.
26
【总结归纳】
.
27
【易错判断】 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三 角洲的总称。 ( × ) 2.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 ) 3.珠江三角洲区域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 √ ) 4.深圳毗邻澳门,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 × ) 5.深圳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为支柱。 ( √ )
.
23
【活动链接】 1.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答案: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国家的优惠发展政策;③邻近港澳台及东 南亚;④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⑤劳动力充足而且廉价;⑥低廉 的土地租金;⑦相对开放的历史经验等。
2.人们常将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 结合你了解的情况,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引进来——主要指引进境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 式(经验);走出去——主要指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珠 江三角洲区域最初的“走出去”主要是指产品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香港的海岸线曲折,港湾岛屿较多,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窄,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岛相望。

3、香港,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温和少雨。

4、香港原属广东省,我国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对香港的政策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市花:紫荆花5、陆上运输: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

6、旅游业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等等。

7、香港发展经贸的有利条件:香港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因而香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8、香港的产业结构:香港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被誉为购物天堂。

9、香港的金融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

10香港缺水原因?采取措施?原因:人口稠密,需水量大,地表径流少。

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等措施缓解缺水问题。

11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⑴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

⑵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

⑶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

⑷海陆交通发达12祖国内地与香港发展经济各自的有利条件?祖国内地: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市场广阔。

香港: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及最新的工商业信息。

交通运输发达。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毗邻珠海市。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环路岛组成。

2、澳门的主体是澳门半岛,地形以平原为主,这里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澳门原属广东省,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市花:荷花。

3、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和服务业。

澳门的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彩瓷和造船为主。

澳门的旅游业相当发达,被称为“海上花园”,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妈阁庙、唐城和被称为澳门象征的大三巴牌坊。

4香港和澳门针对人多地峡采取的措施?建高层建筑填海造地第三节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1、珠江三角洲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珠江三角洲为什们被称为南大门?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临近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提示:从国家政策,位置,人文因素三方面解答1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

2临近港澳台,优越的地理位置。

3交通便利。

4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5著名侨乡,吸引华人华侨投资4广州别名羊城,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广州是著名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首位。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港,广州白云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

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

岭南文化代表: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

5、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6、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7、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

8、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特征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这句话的含义?引进来:把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吸引到我国。

走出去:把我国产品,劳务,科技等投放到国际市场。

9、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10、港珠澳大桥修建对三地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便于居民购物,旅游,缩短出行时间,降低交通费用。

香港澳门:缩短生活用品运输时间,节省了成本,降低了价格,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自然特征: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

人文特征: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之称。

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2、长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调入和进口。

上海浦东的开发,提升了上海的总体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解决用地紧张问题。

4、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5、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为北翼,其中南京是北翼的中心城市。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是江苏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苏州市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

以浙江北部为南翼,杭州是南翼的中心城市。

杭州号称“中国丝都”。

旅游业发达,西湖与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6、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7、宁波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杭州湾新区拥有的有利条件?当地居民:我们去上海游玩和购物方便。

政府官员:交通设施完善,优化了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打下基础。

开发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利润大,效益高。

8、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角度,举例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上海即可通航内地,又可联系南北和世界各地。

信息交流:是长三角信息服务窗口,提供各种通信信息服务。

智力支持: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

技术协作:科技创新,沪苏浙各有优势,上海科技发达,而上海与各城市合作,能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整个三角州经济发展。

9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⑸ 海陆交通便利⑵优越的地理位置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⑷经济基础雄厚⑸科技力量雄厚10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提供渔业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

二、读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6月7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再度宣布加薪计划。

有关人士评论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珠三角的企业主们不得不意识到,无论是极端事件,还是工人自觉的抗争,正合力将珠三角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模式逼向死胡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正在加速消逝。

材料二:有关部门经监测显示:珠三角半数以上城市属重酸雨区,臭氧、颗粒物、细粒子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光化学烟雾污染时有发生。

(1)A 是 特别行政区,与其毗邻的⑤是________。

(2)B 是 ,④是 。

(3)③是 。

⑥是__________铁路。

⑦是 铁路。

河流① ,海洋②(4)广州别称“_________”,它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举两例典型文化代表:_______、_______。

(5)珠江三角洲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是?1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

2临近港澳台,优越的地理位置。

3交通便利。

4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5著名侨乡,吸引华人华侨投资 (6)近几年,台商投资已经从本区逐渐转向长江三角洲,关于其原因的判断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企业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②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7)在本区与A 行政区经济合作中,不可能从A 行政区输往内地的是A .资金B .技术C .管理D .劳动力(8)我国5个经济特区中位于本区的有______、______,另外三个是______、______、______.(9)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该工业基地以______ (重、轻)工业为主.(10)结合材料一、二,思考该区今后将如何发展本区经济? 发展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