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情况一览表,精品

5个分组实验、4个分组观察探究(分组共9个,区要求上墙9个)
三年级下册
序
号
课题
实验
类型
观察、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
观察植物的种子
分组观察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放大镜、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自备种子)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分组种植和观察
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花盆、凤仙花种子、土壤等(学生自备)
10▲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分组实验
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听诊器、碰铃(小石子)、玻璃钟罩、闹铃、两用气筒等。
6个分组实验、4个分组观察探究(分组共10个,区要求上墙9个,选做1个)
四年级下册
序
号
课题
实验
类型
观察、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
点亮小灯泡
分组探究
怎样连接使小灯泡亮起来
小灯泡、导线、电池
玻杯、高锰酸钾、食盐、面粉、沙、筷子等。
4△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分组观察
观察几种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玻杯、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筷子、试管等
5△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分组探究
探究不同物质在水的溶解
玻杯、食盐、小苏打、水、汽水、筷子等
6▲
溶解的快与慢
分组实验
食盐在什么条件下溶解的快
烧杯、玻璃棒、热水、凉水、食盐等。
3☆
研究根的作用
分组探究
研究植物是怎样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试管、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胶塞、植物油等
4△
小学科学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填写样表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三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比较资料的软硬实验目的:1、资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备其余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不同物理特征。
实验资料: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操作步骤: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察看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⑴挨次选择此中一种资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资料的平面处。
⑵使劲适当,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使劲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可以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一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比较资料柔韧性实验目的: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同物理特征。
实验资料:1.一套宽度、厚度相同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资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相同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件。
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丈量资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丈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事项:1、实验的公正性、必定要把尺子压住。
三、实验名称:造一张纸实验目的:认识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资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操作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在棉布下边和毛巾上边增添报纸吸水成效更好)1.4、察看我们造的一张纸。
注意事项:1、纸浆必定要稀稠平均;、注意桌面的卫生。
教科版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44个,分组实验150个年级单元课题实验名称需准备的实验器材、药品等分组演示实验方法三年级上册一、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观察一棵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观察2、校园的树木观察一棵树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观察4、水生植物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观察5、植物的叶观察比较树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观察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叶的生长变化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观察二、动物2、蜗牛(一)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反应等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箱(或槽)。
√观察3、蜗牛(二)观察蜗牛吃食、排泄和呼吸2-3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观察4、蚯蚓观察蚯蚓的身体运动和反应放大镜,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记录纸。
√观察5、蚂蚁观察蚂蚁面包,白糖,死掉的昆虫,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观察6、金鱼观察金鱼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观察三、我2、哪种材料硬比较硬度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实验们周围的材料杯、热水、电路检测器、榔头。
3、比较韧性比较韧性塑料、不锈钢、木头尺、“7字”尺、钩码、回形针。
√实验4、它们吸水吗比较吸水性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实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沉浮实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水槽、水。
√实验6、砖瓦和陶瓷、瓷器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砖与陶瓷各一小块,铁钉、水、滴管√实验四、水和空气1、水水在哪个袋中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石头、木头、醋、牛奶、树叶、分类用图纸,网状图记录纸。
√实验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比较水和食用油塑料杯、玻璃、蜡光纸、筷子、试管、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玻璃杯、塑料瓶(矿泉水瓶)、水槽,记录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班级。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进度星期日期1 种子的萌发分组第一周 3.42 凤仙花开花了分组第三周 3.163 果实和种子分组第三周 3.184 点亮小灯泡分组第六周 4.85 简易电路分组第七周 4.136 电路出故障了分组第七周 4.157 导体和绝缘体分组第九周 4.298 做个小开关分组第十周 5.69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分组第十三周 5.2510 观察矿物分组第十三周 5.27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
年月日项目:种子的萌发实验目的: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实验原理: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内容: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实验器材: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实验过程: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
优质的种子也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其中包括了各个课题的实验类型、进度以及日期等详细信息。
在种子的萌发实验中,我们旨在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和适宜的条件,同时了解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种子(如绿豆和黄豆)40粒,并准备了4个有盖的罐头、小勺、餐巾纸和标签等实验器材。
具体实验过程包括将绿豆放入不同环境中观察其萌发情况,如室温、低温、湿润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花生和豆芽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和原因,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生和豆芽植物,让学生观察和实验。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长过程等。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原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

5别的条件不变,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实验现象:小车运动的快慢不同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车载重物()运动越慢
小车运动的路面()运动越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纸蝙蝠(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实验现象:手受到桌面一个力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 )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模拟昼夜的形成
(4)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明亮的一面,一会在黑暗的一面.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重力方向是( )的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感受摩擦力(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实验目的摩擦源自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先让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实验教学通知单
实验教学通知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校学科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四年级上册序号章节实验名称主要器材分组1 1.3 温度与气温温度计√2 1.4 制作风向标吸管、剪刀、硬纸板、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3 1.5 制作雨量器直通透明杯子、透明胶带、标有刻度的纸条√4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食盐、面粉、清水、玻璃杯、沙子、药匙、搅拌棒√5 2.1 过滤食盐、沙、面粉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6 2.2 高锰酸钾的溶解药匙、烧杯、水√7 2.3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胶水(或洗发水)、玻璃杯、搅拌棒、水√8 2.3 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醋、酒精、食用油、试管、试管架√9 2.4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小苏打、玻璃杯、水、搅拌棒√10 2.4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汽水(或苏打水)、注射器、橡皮塞√11 2.5 溶解的快与慢食盐、玻璃杯、量筒、搅拌棒、热水(6℃)、冷水、水果糖√12 2.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量筒、天平、药搅拌棒、食盐、记录单、水√13 2.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浓盐水、烧杯、水、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14 3.1 听听声音大音叉、小音叉√15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泡沫架√16 3.3 声音的变化小鼓、钢尺、橡皮筋、水槽、音叉、清水√17 3.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钢尺、塑料尺、玻璃杯(或广口瓶)、水、木棒√18 3.5 声音的传播塑料尺√19 3.5 闹钟铃声在玻璃罩中的传播玻璃罩、闹钟、真空抽气机√20 3.6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橡皮筋、细沙、碎纸屑√21 3.7 控制物体发声塑料罐、豆子,纸√22 4.3 测量心跳和呼吸喇叭筒、软管、表、肺活量检测仪√23 4.4 体验心脏的工作洗耳球、水、烧杯√24 4.5 人体的消化器官塑料袋、水、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塑料管、煮熟的米饭粒√以下是四年级上册的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共有24个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做个小开关(1.6 P14) 知道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元器件的工作状态
实验器材: 实验猜想:
小木板、图钉、圆形针、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等。 通过开关接通电流可以控制灯的亮灭。
1.用、木板、图钉、圆形针等材料组装好开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电池串联灯泡更亮,电池并联灯泡暗;灯泡串联亮度变暗,灯泡并联亮。 电池串联灯泡更亮,电池并联灯泡暗;灯泡串联亮度变暗,灯泡并联亮。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3.2 P44)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器材: 实验猜想:
电池、小灯泡、导线组成电路能点亮小灯泡 1.把电池正确装入电池盒,电池盒两端各接一根导线; 2.两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灯座的两个接脚上, 3.将小灯泡接入灯座中,小灯泡亮了。 4.拆分、整理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小灯泡亮了
实验结论: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组成了电路,小灯泡中有电流流 过,小灯泡就亮了。
实验现象: 用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电路故障 实验结论: 用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电路故障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猜想: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1.5 P12) 1.检测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导电性;2.根据导电性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 电路检测器,木片、塑料、钥匙、纸板、橡皮、布、玻璃、铜丝、陶瓷等材 料。 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灯泡亮起来的是导体;不能亮起来的是绝缘体。 1.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 2.对以上物体依次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说明:检测每种物品。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这种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 发光,说明这种材料不容易导电。) 4.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前面我 们做实验的材料中,导体有( ), 绝缘体有( )。 能通电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钥匙、钢丝、铜丝等;不能通电(小灯泡没发 光)的材料有木片、塑料、纸板、橡皮等。 以上检测材料中,导体有______________;绝缘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岩石的分类 (4.1 P66) 实验目的: 了解常见岩石的鉴别方法,掌握三大岩石种类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 岩石标本(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沙岩)、放大镜、稀盐酸 实验猜想: 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冒泡现象。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看看是否冒泡。 记录:滴上稀盐酸要冒泡的岩石有( )。 实验步骤: 3.采用其它办法识别几种岩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体验静电现象(1.1 P2)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猜想: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吸引。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花生、小麦、鸡蛋、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稀碘液、镊子、试管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3.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吸引。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吸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猜想:
连接带灯座的电路(1.3 P7) 用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组成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检测故障电路(1.4 P9)
实验目的: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 “电路检测器”、故障电路(由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组成的电路)
实验猜想: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1.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如右图) 实验步骤 2.对故障电路先预测故障点,再用电路检测器 依次检测灯泡、导线、电池盒。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接亮。 4.拆分、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将稀盐酸滴在(
实验结论: 将稀盐酸滴在(
)上出现冒泡现象。
)上出现冒泡现象。Leabharlann 2.把开关接到电路中验证。
实验步骤 3.拆分、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开关闭合小灯泡(
),开关断开小灯泡(
)。
通过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可以控制灯的亮灭。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猜想: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小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两个电池分别用串联和并联法连接起来,并和灯泡组成完整电路。 比较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3.用导线把两个灯泡分别用串联法和并联法连接起来,并和电池导线组成完整 电路。比较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4.拆分、整理器材。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1.7 P18)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