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观后感

合集下载

大足石刻观后感

大足石刻观后感

大足石刻观后感简介大足石刻位于中国重庆市大足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数百年的修建,至今保存了60多处不同艺术风格的石刻。

第一印象当我踏入大足石刻景区时,我被壮观的规模和精美的雕刻所深深吸引。

大足石刻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展示出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

石刻精湛的技艺大足石刻以精湛雕刻技艺而闻名,每一座石刻都展示了匠人们的非凡才能。

我在景区里看到了许多精湛的佛像、神像和人物造型,每一尊都栩栩如生,栩栩如实地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文化价值的体现大足石刻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石刻上雕刻着许多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通过这些石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

这些石刻是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游览体验在大足石刻景区游览的过程中,我被宏伟的石刻所震撼。

石刻雕刻的细节和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古老的建筑、巨大的佛像和蔚蓝的天空相互映衬,给人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感觉。

在景区内,我还参观了一些展厅,了解了更多关于石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工作人员的解说让我对石刻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休息区和餐厅,提供便利的服务,让游客可以在欣赏石刻的同时,休息和享受美食。

总结大足石刻是一处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艺术的辉煌成就,还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在这次游览中收获非常多,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升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大足石刻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它不仅能让你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还能带你穿越时空,了解古代中国的风貌。

我强烈推荐大足石刻,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此一睹其美。

大足石刻观看感言一句话

大足石刻观看感言一句话

大足石刻观看感言一句话
大足石刻是中国著名的石刻艺术遗产之一,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下面列举了十个观看大足石刻的感言:
1. 大足石刻的精细雕刻让人叹为观止,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2. 在大足石刻面前,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每一幅石刻都是历史的见证。

3. 大足石刻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人不由得感叹人类的巧思。

4. 在大足石刻的细节中,我感受到了古代雕刻师的匠心独运,他们倾注了无尽的心血和智慧。

5. 大足石刻的题材广泛,涵盖了佛教、道教、儒家等各个文化领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

6. 大足石刻的刻工精细,每一块石刻都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走出来与人对话。

7. 大足石刻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8. 大足石刻所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9. 大足石刻的保存状况令人欣喜,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来,让后人能够欣赏和学习。

10. 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观看大足石刻的感言,既表达了对其艺术价值的赞赏,又强调了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大足石刻作为中国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参观大足石刻的感受

参观大足石刻的感受

参观大足石刻的感受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大足石刻,一直以来都是游客们心目中的旅游胜地之一。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并参观了这个千年古刹。

在这次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大型石刻的魅力。

我被大足石刻宏伟壮观的规模所震撼。

从远处望去,大足石刻就像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巨型雕塑,让人不禁惊叹。

据了解,大足石刻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座石刻中,有着数百个精美绝伦的佛像、神像、人物像和动物像,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卧佛雕像,长达71米,高达14.7米,让人不禁叹为观止。

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卓越。

这些石刻作品不仅形态各异、造型逼真,而且在雕刻技术上也达到了极致。

雕工们将人物、动物等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根据神韵气息塑造出佛教艺术独特的神圣气息。

同时,石刻上也有许多精美的雕花、浮雕和铭文,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除了欣赏这些石刻作品,我还参观了大足石刻的历史文化景点。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大足石刻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到了这座古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我还游览了大足石刻内的各大佛殿,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里,我也与当地的信徒们交流,了解了他们
对于佛教的信仰和生活。

总的来说,参观大足石刻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在这里,我不仅享受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再来这里,更深入地了解大足石刻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作文朋友们!今天我得给你们唠唠咱中国的一个超级厉害的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我刚到大足石刻那儿的时候,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石头的奇幻世界。

你看那漫山遍野的石刻,就像一群石头精灵在跟你讲述古老的故事。

大足石刻啊,那可不是一般的雕刻。

这里面的佛像、菩萨像啥的,每一尊都像是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

比如说那尊千手观音像,哇塞!密密麻麻的手,就像孔雀开屏一样,而且每只手的姿势都不一样,有的拿着法器,有的像是在给你比个爱心(当然这是我自己瞎想的啦),这得费多少功夫才能雕出来啊!工匠们就像是有魔法一样,在坚硬的石头上一点一点地刻画出这么复杂又精美的形象。

这里的雕像不仅数量多,而且表情还特别生动。

你仔细看那些佛像的脸,有的慈悲得就像你家最和蔼的老奶奶,眼神里满是对众生的关爱;还有些罗汉像呢,那表情就像是在跟旁边的罗汉偷偷讲笑话,忍俊不禁的样子。

我站在那儿看啊看,感觉自己都能跟这些石头像聊天了呢。

走在大足石刻的景区里,就像在翻阅一本立体的历史书。

这些石刻从宋代就开始有了,那可是好几百年前的事儿啊。

它们就这么静静地待在这儿,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朝代的更迭,却依然栩栩如生。

你想啊,以前的工匠们在没有啥先进工具的情况下,就靠着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凿子锤子,一点一点地创造出这个伟大的艺术宝库。

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和热爱啊!而且啊,大足石刻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

比如说那些石刻上的装饰花纹,像什么卷草纹啦,祥云纹啦,就像是给这些佛像菩萨们穿上了最华丽的衣服。

这些花纹雕刻得那叫一个精细,就好像是用丝线绣上去的一样。

在这里,你既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庄严神圣,又能看到民间艺术的活泼灵动。

大足石刻就像是一座桥梁,把古代的宗教信仰、民间生活和艺术创作都连接在了一起。

我觉得大足石刻就像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那儿默默地散发着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它的美,去聆听它讲述的古老故事。

如果你们还没去看过,那可真得找个时间去感受一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就像我一样,被这个石头的奇妙世界深深折服。

观大足石刻有感

观大足石刻有感

观大足石刻有感6月5日公司安排的课程是熟悉大足文化,所以在肖主管的带领下,我们去游览了著名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续于明清。

主要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

分为宝顶石刻和北山石刻。

我们决定先参观北山石刻。

从公司到北山时刻只花了几分钟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北山石刻了。

走到大门口就感觉到了浓厚的古典文化,远处一座古塔顿时就吸引了我的所有注意力。

北山的空气真好,犹如世外桃源。

经过长长的石梯,我们就来到了北山石刻的入口处,一座古牌坊屹然矗立,它见证了多少的岁月沧桑,门口有大足的手工艺品的小店和很多关于大足石刻的介绍资料供游客购买。

买了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向北山石刻出发了,又是漫长的石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质量绝对很好,经过5分钟的跋涉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座破旧的建筑,进去就是北山石刻了,看到这么精美的石刻雕塑,却被铁栅栏围起来,心里感觉不是那么舒服。

但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不被破坏,景区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北山石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唐代一支延伸到民国,首先我们参观的最早的作品,看到保存最好的是一尊护法神的雕像,面目峥嵘威严。

这幅雕像保存完好,轮廓清晰,让我们看到古代的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艺。

继续往左边走,就看到一尊12只手的千手观音,古人说的千就是多的意思,所以超过6只手的都叫做千手观音。

这尊雕像风化严重,手都掉了下来,古人以前修复过但是还是失败了。

听导游说这房子是1952年才建的,也就是说1952年以前这些雕像都是风吹雨淋着的。

再往前走我们就看到了佛主释迦摩尼的雕像了,修建于公元前565年,导游还给我们介绍了佛主的故事。

在佛主的旁边又是一尊观音菩萨的雕像,这幅雕像面容清晰保存完好,体态偏胖,居说唐代都是以胖为美,所以现在减肥的妹妹赶快停止吧!后面还有很多小的雕像,穿过走廊就来到了北宋的雕像作品前了。

首先看到的是两片孝经碑和孝心庭。

这里也是一些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然后看到的是宋代一个大关赵懿简的书法,字体相当的好,但是被踏片商破坏了。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后感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后感

大足宝顶山石刻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大足宝顶山石刻简介三、石刻的艺术价值四、石刻的历史背景五、个人观后感六、总结正文:【引言】在中国博大精深的石刻艺术中,大足宝顶山石刻无疑是一部璀璨的瑰宝。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一石刻群,深感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非凡。

本文将结合我的观后感,对大足宝顶山石刻进行简要介绍和探讨。

【大足宝顶山石刻简介】大足宝顶山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总计有70多处,造像总数超过5万尊。

这些石刻的创作时间跨越了五代、宋、元等历史时期,历经约400年。

宝顶山石刻的主题内容以佛教造像为主,同时也包含道教、儒家等相关题材,以及当时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等方面的反映。

【石刻的艺术价值】大足宝顶山石刻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石刻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了山体自然形态,将造像与地貌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石刻人物的表情、衣纹、肌肉等细节处理得十分精细,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石刻的历史背景】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创作背景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在五代至宋元时期,我国石刻艺术逐渐成熟,宗教信仰盛行,为石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大足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浓厚的艺术传统,为石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个人观后感】参观大足宝顶山石刻,我深感震撼。

面对这些千年石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石刻艺术家们倾注心血的创作,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艺,更传递出对信仰的虔诚。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

【总结】大足宝顶山石刻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领略到了石刻艺术的魅力,更激发了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大足时刻石魂精神的作文

大足时刻石魂精神的作文

大足时刻石魂精神的作文
《大足石刻的魅力与石魂精神》
哎呀呀,今天我要来说说大足石刻。

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去参观大足石刻,那可真是让我终身难忘啊!一走进那个地方,我就感觉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

我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一尊尊精美的石刻雕像,心里直嘀咕:这得花多少功夫才能雕成这样啊!
我慢慢地走着,仔细端详着每一处细节。

有的雕像脸上的表情栩栩如生,仿佛在跟我诉说着什么古老的故事。

还有的雕像身上的衣褶,那叫一个自然流畅,让人忍不住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当时我就在想,这些石头原本普普通通,可就是因为有了那些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才变成了这了不起的艺术瑰宝。

这不就是大足石刻石魂精神的体现吗?那些工匠们不怕吃苦,一心一意地想要创造出美的东西,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啦!
等我逛完出来,心里还一直回味着那些精美的石刻。

我觉得大足石刻就像是一个永远散发着魅力的宝库,而石魂精神也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去追求美好,去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这就是大足石刻和它所带来的石魂精神,真的太棒啦!嘿嘿。

观大足石刻有感

观大足石刻有感

观大足石刻有感大足石刻,又称北国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岩石艺术宝库之一。

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的宝顶山与蟠龙山之间,被誉为“世界岩画艺术之珍品”,由南北朝时期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们创造和维护,现存石窟有75个。

为了更好地欣赏这一宝藏,我特别前往大足石刻进行了一次深度游览,以下是我的观感与感悟。

一、惊叹于绝妙的艺术技巧从入口处进入石窟群,面前出现的是连绵的石峰、陡峭的石壁,令人惊叹不已。

而这些巨型人工雕刻的佛、菩萨造像、浮雕和壁画更是让人惊叹,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石刻文化的辉煌历史。

尤其是在石窟内部,计算出九层之地,共计约6000余个高、中、低等大小洞窟,有龛厅、殿宇、通道、房屋等神像像石窟工程、而且还有高33米的卧佛殿。

每一个雕像的线条、比例和纹饰,都凝聚了无数个前辈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是至今被世人推崇和称颂的艺术杰作。

面对壁画上所刻画的菩萨、佛、神、鬼、怪、人、畜等各种图案,我不禁为中国的古代艺术技能惊叹不已。

二、感悟佛教的伟大思想大足石刻中的每一幅壁画都展现了佛教独特的思想,如为了世间的和平、福祉而教导弃恶从善,修道慈悲心,以利他利己、舍得布施、智慧源远流长的思想。

石刻内的一个个浮雕、石雕,都代表着佛教对人类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们既弥足珍贵、精湛绝伦,更具有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成为国内外学者、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感悟修身养性的意义在观赏石窟的过程中,我不由得思考起这种文化与我们现代人修身养性的关系。

大足石刻所体现的勤奋、耐心、专注和一点一滴积累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在修身养性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些品质。

只有坚韧不拔、孜孜不倦地投入于精神文化生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炼性、净心和陶冶情操的锻造,才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从而以文化自信创新拥抱更加宽广、多样的未来。

四、感悟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除了它的文化价值,大足石刻还有着巨大的旅游经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足石刻观后感
出生农村的我可说从小跟着父母就游览过数不清的菩萨、佛之类的仙人或神庙,看到人们对它们的朝拜,然后愿佛愿观世音菩萨保佑他们升官发财等,又或者常听电视剧中的僧人们常说“佛光高悬,佛在心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才不免想到对仙人的信仰是从古人开始的,一直到今天这种传统的习俗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只是现代人对仙人的膜拜却成为了一种思想依赖。

中国人有着跟风的习惯,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我的父母亦是如此,我虽不信佛仙之道,却不想打扰父母烧香拜佛的兴致。

长大后工作了,假日里常有同事相邀出门旅游,看着各类广告把大足石刻雕塑文化说得如何值得一去,但最终选择了去其他地方,似乎我与这石刻雕塑逃离不了干系,后来的工作波折居然让我到了大足工作,真是意料不到,而大足最有名的就是石刻文化,我们的公司项目又与这石刻联系紧密,公司还安排大足石刻的浏览学习课,那我一定好好领略它的风光。

6月5日在公司领导的驱车带领下前往北山,到了北山后老天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只见路面布满青苔和被修整过的园林,感觉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不远处有一两排挨着的卖雕饰品的小铺,周围人群稀少,一路顺着台阶往上,一耸现代人修建类似古庙建筑的龙岗山呈现在我们眼前。

购完票后在一位年龄约38岁左右皮肤白皙的女导游带领下开始了北山石刻的游览。

导游开始好生为我们介绍,声间婉转悠扬,感觉自己必须得竖起耳朵听,否则就跟不上节奏,我突起了贪念想把导游讲的内容全程录音,后来被抓了个现行,无奈只有认真听导游慢道:“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是唐宋文化极盛时期的产物。

大足石刻据说在大足县境内,有70多处,石刻塑像多达五万余尊。

最有代表性的两处,一是北山石刻,为唐代建造,主要是形态各异的大小观音菩萨塑像,被誉为“观音佛像陈列馆”。

二是宝顶山石刻,这一
处石刻真是让人称奇。

它由宋代一位名僧赵智凤主持,花70余年心血,造像近万尊,建为特大型佛教密宗道场,整个石刻气势恢宏,内容丰富,其中一幅长达数百米,高达20余米的巨型组合塑像卷,采用神性具备的形体叙述,形象演义了佛教、道教、儒教的一些生动教义故事,成了宋代佛学博采兼收的文化活化石,体现了那一个时代的宏大文化气象……”。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的耳朵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西记不住了,每看过一副龛
像就怎么都联系不上导游所讲的,唯一有印象的
是一位中国古战神却有着印度般的外号,还传奇
的有一通故事,传说:天宝元年,安西城被番兵
围困,表示请求救援。

但路途遥远,救兵难到,
唐明皇就让不空和尚请北方毗沙门天王金身出
现,大放光明,同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和
铠甲绳,神兵著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
摇,番兵大败。

唐玄宗听闻大悦,所在州府设其像并供养。

此后,毗沙门天王被视为保护神。

窟中毗沙门天王身材魁伟,威武强悍,身披盔甲,怒发冲冠,瞪视着敌人,让人心生折服。

突然听旁人冒出一句故事应该是后人编出来的,但在我看来不管这故事是后人编造的也好,还是古人雕刻时假想的也罢,都说明了这位神将如何如何了得,再看龛像的雕刻技巧,将军和身旁的兵表情各异,细至入微,动作有神,连兵器都刻得活灵活现,只可惜当时雕像不被重视,保护不力,毗沙门天王的手已经被摘了下来,但还可以看见古人雕刻手时是将手雕刻好之后用木棍插进手臂中,还有石窟中很多被风化的迹像,但丝毫不损毗沙门天王的威严,只是看不到风化前的风彩真是种遗憾。

集中看北山的石刻的时间不到五十分钟,接着我们爬向北山宝塔,出发之前听肖主管说起在宝塔周围有“海棠香国”四个字,这件事儿我们都还记着的,但是绕了宝塔一圈也没见着“海棠香国”的踪影。

顺着青苔小路往下,两樽10来米高的大佛映入眼帘,远看像土地山神庙的土地公婆,近看却是把人比较得十分渺小,佛的袈裟看似随意搭在身上,仿佛风吹就会随风摆动一般,佛的头及面部布满了青苔已经看不出它本来的表情,但凭它们的巨大和经历这么多年后仍保存这么完整,足以证明它们为大足石刻的守卫有着
不可磨灭的功劳。

午饭后我们即刻到了宝顶山,具资料上记载宝顶山石
刻是大足石刻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刻,由赵智凤建立,
他5岁削发为僧,16岁云游四海,后来受教开建宝顶山,
清苦70余年终于建成,199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开始对这位赵先生心生敬意,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为世界做
出了贡献。

和上午一样找了位导游为我们带路参观,有了
上午的教训之后(忘了自己是来学习而不是游玩的),随
身携带的小本便翻在自己的手中,以便记事,来到一副有
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石刻牧牛图前,画面上山径崎岖,主要刻画的是牧人驯牛的故事,故事凤趣盎然地讲述了牛的本性桀骜不驯,经过了修行者坚持不懈的教化而变得温顺服贴。

画面虽刻画简单清晰,但似乎要参悟其中奥秘和佛理岂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推敲的?
和牧牛图接在一起的便是“圆觉洞”,还没来得及想它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时,我已经被洞穴外一头看似像狮子却有着短腿的怪物给震慑住了,导游先是让我们猜它是什么动物,后来解释道它还就是石狮子,只不过是蹲伏于地并作怒吼状的,站在洞口向内望去黑漆漆的一片,看不出洞内到底有什么明堂,带着冒险似的忐忑的心进入洞内,洞内十分潮湿约有四五十平米,成U形的十二圆觉造像,刻工考究,细腻生动,人物形象风度潇洒,身上的饰物如丝似绸,质感极强,之后导游为我们讲了洞内有三绝分别是自然采光、排水系统、雕刻工艺的巧妙运用
才能让圆觉上千年来不被风化。

出洞之后紧接着是广大宝楼阁、护法神龛、华
严三圣像、六道轮回、父母恩重经变像等石刻,最
让我至今记忆深刻的是其中的六道轮回图,此轮是
载于人生三界六道中的生死运转,转轮大王蓬头獠
牙、双臂环抱巨轮以表示它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六轮分为四层分别是果报、天道、地狱道、三善道。

因果轮回中依佛教看来,众生都在因果轮回之中,反反复复,上辈子若做了坏事今生必定有报应。

还有后来看到的生前劝酒,死后
到了阴朝地府会被割去舌头等酷刑。

想到这些,我在想自己上辈子是积德了么,这辈子轮为人间,那么我现在继续行善,相信来生有更好的轮回。

随着导游的一声“介绍到此结束……”。

我才兴致不满的从轮回转轮中回到现实当中,回过头拿出手机来看,发现也是不到一小时就游览完了,宝顶山的游客中也有几个外国人,他们游览完了后总是来回的拍照,像是要把每个角落拍个遍带回国家好生研究。

因为我们出门有任务在身,不便久留于此,不然我会在众佛面前矗立许久,细细思量这辈子做过的事儿,也许坐上半天我就不愿离开了,在此做守山女、休身养性一辈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足的石刻文化造指高深,还有唯昌州海棠胜香的文化为大足掘起了发展的命脉。

看“大足石刻、游海棠香国”,是政府要求发展当地旅游事业带动房地产经济的终旨,发展旅游事业是最能体现大足本土文化的,千年前的大足石刻虽己被列世界文化遗产,但世间一草一物又怎能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石刻逐渐被风化后,我们的后人又怎么能了解古人的机智,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呢,今日我有幸成为参观历史文物的游客之一,被感荣幸,感触颇多,但恼于自己知识有限,不能将古人的用意继续传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为后代的我们要延续古人的精神就得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让更多的友人来品位大足的文化,只有发展的更好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的传承意味着成功与否。

“千年前有大足石刻,千年后有海棠香国。

”是我们的目标,让世界为中国的文化所折服。

将大足石刻的风采定格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