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21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21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取经探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请三名同学扮演记者,报道当时新闻,让他们从政治、经济、 文化三方面来归纳。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 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材料: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 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 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 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 求。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 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下层 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留言簿展示
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 绝对否定的偏向。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 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内:袁复辟帝制 思想文化: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经济: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 快速发展。
我的学习我作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课本思考有哪些人组成取经 队伍呢?为了取得真经,他们做出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依据材料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批判封建伦 理道德? 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 步,使民主科学无法实现;是维护封建专制 统治的工具。
通过这个故事,请思考新文化运动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旧观念 重形式
“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1920年春,北大 招收了9名女生入 文科旁听,暑假 又正式招收女生 ,开中国国立大 学男女同校之先 河。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⒈进步性: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西方的学和 科学精神。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19主12年制南度京+临民时政 府废 倡主止自思读由想经、拜平孔等提
《文学改良刍议》应该视作白话文向文 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在那个时代掀起了 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
(3) 建设新文学推到旧文学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标点符号很重要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亲们:要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 哦!不然后果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回顾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 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 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 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 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3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3张PPT)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3.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迅
4.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北京大学红楼 蔡元培(时任北大校长)(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5、主要内容
1914年,袁世凯率 领百官祭孔大典
1912年9月20日,袁世凯颁布《整饬 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提倡 “礼教” 。 1914年9月28日 ,袁世凯头戴天平冠, 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 三跪九叩大礼。 12月23日,袁世凯再度换上离奇古怪 的衣冠,登天坛祭天,一切仪礼完全 模仿封建帝王。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5、主要内容
血馒头——《药》
5、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西方的资产阶级
观点。
民主 民主政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5、主要内容
觉新的故事
觉新,高家的长子、长孙,年轻时与梅相爱,但却被
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评价和影响
现象一: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主共和
儒家传统思想
现象二: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化
学实验室里面做实验
2、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 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 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传播 和铺垫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25张PPT)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
1915
上海
代表人物:
终身以“新青年” 自居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获有35个博士学位 “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中国自由主义之 俯首甘为孺子牛” 父”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 动最重要的阵地
口号: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和制度。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推行孔教,规定“国民 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在思想文化领 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 旧 思 潮 产 生 了 激 烈 的 冲 突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欲使共和 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起。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整理反刍
提倡 提倡 提倡 提倡
民主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专制 迷信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旧道德
旧文学
思 想 革 命 文 学 革 命
实质:
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批判封建的思想道德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 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率先举 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24张PPT)

纱锭 资本(百万 )
经济、阶级: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了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①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观察三 20世纪初的思想危机
1913年,袁世凯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 经。……在袁世凯政府支持下,各地纷纷成立各 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 ——人民版教材
高阁一对法东”、,才西能方避文免化“全中毒面”否,定甚或至肯要“定废灭汉文”、采
用世界语
设问:结合上述二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取新其文精化华运、动去存其在糟怎粕样;
的局限?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新”表现在 那些方面?
一本新杂志 一批新青年 一种新思潮 一个新时代
化 运 动
1915
上海创办 《新青年》
《青年杂志》,
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创刊号上 北京大学
李大钊 胡适
发表《敬告青
鲁迅
年》一文
蔡元培
口号
民主 科学
抨击

提倡
旧道德

民主
旧文化
科学
旧文学
新文学
内容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号召进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 新。
观察一 20世纪初的政治危机
1915年袁世凯到天坛祭天
政治:1912年建立 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5年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 帝制,破坏共和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作用:开启民智,促进文化平民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解释作用,民智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 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 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6—57页完成新文化运动概况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人物 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旗帜/口号 民主、科学
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民主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西方的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反对专制
近代自然科学、科 学态度、科学精神
反对愚昧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 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 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 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代表 鲁迅 陈独秀
文学 革命
后期
提倡 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宣传 马克思主义 。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 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 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 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 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②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③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地位、性质) 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 一定的片面性。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新青年》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陈独秀、鲁迅、 胡适、李大钊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北京大学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是( ) A.《青年杂志》上海 B.《青年杂志》北京 C.《新青年》北京大学 D.《新青年》上海
导入新课
郭沫若: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 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 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 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郭沫若(1910年前)
“由辛亥革命唤起的希望与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 黑暗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巨大的波 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刍(chú)议》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胡适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合作探究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也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具有很大的 历史局限性”
你的观点是?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 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 地、代表人物、口号。 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 运动的地位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7张PPT)

课后活动: 针对时下青年中存在的“啃老”、 “低头族”、沉迷网络等不良现 象,制作一份以《敬告青年》为 题的海报。
栏目展览。栏目名称应是( D )
A、维新变法志士 C、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B、辛亥革命战士 D、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3、(2016保定一模)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采取 共和体制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 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 进行一场激烈的变革。这场变革( B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 化开辟了道路 B、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促进了中国人民特 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C、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具有进步意义 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对待我们祖国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课堂小结
1、(2016河南)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
“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
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D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2016石家庄模拟)某同学搜集到由下列照片参加的一个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这件事怎么看?
孔教中国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基础。要在思想领域反封建, 就不得不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因此,猛 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从新文化运动在当 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上来看,是正确的。 但是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 从这个角度看,新文化运动又有历史的局限性。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还向青年 提出六点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药》
我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我发表《_____ 》,提倡_____ “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
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 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绝,逮蒙
旧外力文,乃学退晦然不涩可难自存懂。”,不 利译—文—于:鲁若传迅不《播解文放新化人偏思的至个论想性》,中国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 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被许 配张家 ,还未嫁过去,素未见面的
最早提出者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连线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作品
《敬告青年》 《孔子与宪法》
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 治的罪恶
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 言之有物
《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民主”“科学”
《狂人日记》
新闻二:聚 材料三:若是决计革
集在《新青年》 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
的知识分子的 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
重要性是很难 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
估价的。1919 乱”。—陈独秀
年“五四”运
动后,这些学 生是政治上的
打倒孔家店--吴虞
生力军…… ——美国学
者莫里斯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 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 解放 促进民众觉醒,为 五四运动 做了思想宣传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新旧冲突——背景
历史剧
祭孔
陈独秀:你们看,这袁窃贼不仅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把权力集中自己手中,现在还搞祭孔活动。他这是妄图用 儒家的伦理纲常来取代我们刚刚在民众心中建立起来的民 主共和思想!
蔡元培:是啊,革命的成果不能再破坏,我们要吸收教训, 光制度革新不够,得用新思想去洗涤旧思想对民众的影响。
新兴资产阶级 VS 旧封建大地主阶级
新思想 VS 旧思想
问题一:为什么袁世凯尊孔复古行为遭 到陈独秀、蔡元培等知识分子的反对?
因为尊孔复古是逆流,它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 潮流,而孔子的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思想是维护 封建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袁世凯祭拜孔 子,是想实现恢复旧制、旧礼来实现封建统治, 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要反对尊孔复 古,反对旧思想、旧礼教、旧道德。
局限性:对于 中__国__传__统_ 文化的看法带一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你的明星偶像是谁—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目录
1
新旧冲突
2
除旧布新
3
万象更新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新旧冲突——背景
历史剧
祭孔 尊孔复古逆流
袁世凯:来人呐!“祭孔”大典都安排好了吧?切记一 切礼仪仿照帝王标准! 手下:回大总统,都安排好了! 袁世凯:甚好!此外,请愿团规模越大越好,跪请我尽 快登基。 手下:总统,现在大批知识分子宣扬西方民主制度,我 怕…… 袁世凯:不怕,我们的国民千百年受儒家文化影响,根 基已深,他们怕是难撼动。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新文化运动兴起 时间 地点 1915年 上海 兴起标志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主要人物
旗帜 阵地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民主和科学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口号(旗帜):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独立.平等.自由, 此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活动一:现在让我们穿越近代,变身成为陈
独秀、鲁迅、胡适去看看社会上有哪些旧思
想,旧文化违背历史潮流,并提出反对的方 案。并用以下方式表达出来:
我是_____,我发表《_____ 》,提倡_____反 对_____,我认为 _________________.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作品
《敬告青年》
鲁迅 陈独秀 《狂人日记》
《敬告青年》
鲁迅、李大钊 《狂人日记》
《孔子与宪法》
胡适、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除旧布新——内容(思想革命)
代表:《狂人日记》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
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 社会。
方法: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除旧布新——内容 方法:2、文学革命
问题二:知识分子认为怎样做才能救国?
(结合小品和书本第一段话内容)
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 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 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 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 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目录
1
新旧冲突
2
除旧布新
3
万象更新
问题三:新文化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谁最先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的 护身符
除旧布新——内容
新文化运动“新”的思想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目录
1
新旧冲突
2
除旧布新
3
万象更新
问题四 :新文化运动给社会带来了 哪些影响?
万象更新——影响
新闻一:1919年
的《大公报》报 道:山 西省成为
全国离婚率最高 的省份,一年内 离婚案多达2127 件。浙江镇海县 妇女都知道没有 爱情就离婚。
当时有哪些旧思想行为违背历史潮流?
“今天样这天那样税,明
天样捐税,弄得民穷财尽……在 这样的时代,还无人敢说大总 统,政府还有什么用处,可惜 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 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华老栓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
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 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 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 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 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
旧未 择婚 自道夫 杀就 殉德死 夫男了 ,, 结女为 束不了了做年平烈轻女的等,生唐命氏。选
反会愈对加落_后__。__,我认为 _________________.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思想革命、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作品
旧思想 专制 迷信 旧道德
旧文学
新思想 民主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作者
陈独秀
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 神(强调态度和方法)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走进北大红楼——







蔡 元 培
蔡元培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北大成为思想最活跃、学术最 自由的最高学府,新文化运动 的大本营,出现了中国最早的 一批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 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