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法律法规考试的试题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种。
A 35 B。
39 C。
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C)A.鼠疫、霍乱 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 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 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花都区人民医院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以下哪组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B、狂犬病、麻疹C、鼠疫、霍乱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可( ) A.只许出不许进 B.只许进不许出 C.实施封锁3. “非典”主要通过( )途径传播。
A.近距离空气飞沫 B.食用不洁食品 C.蚊虫叮咬4.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其尸体应作怎样处理? ( )A、火化B、冰柜保存,待检 C 、即将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5。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 ) .A、无害化处理B、消毒C、消毒和无害化处理6.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之为( )A、疫点B、疫区C、疫源地7.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称之为()A、病媒生物B、病原微生物C、传染源8。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什么制度(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9.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称之为( )A、疫源性传染病B、人畜传染病C、人畜共患传染病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哪几类?( )A、甲类B、乙类C、丙类D、普通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那些措施?(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组织医务人员分批放假,减少感染机会3。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那些? ( )A、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法律综合试题

1(单选)()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D、任何单位和个人正确答案:C2(单选)()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地方政府D、国务院法制办正确答案:B3(单选)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D、窗口行业工作正确答案:C4(单选)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际卫生组织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D5(单选)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或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D、自行消毒后处理正确答案:B6(单选)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正确答案:C7(单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A、将病人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地区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把易感人群转移D、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8(单选)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
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D、就地治疗正确答案:C9(单选)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B、麻风病、炭疽C、肺结核、百日咳D、出血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正确答案:C10(单选)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概念(20分)1、? 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 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 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2004 年 8 月 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2004 年 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11 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60分)1、? 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 )年颁布实施的。
A.1989B.1965C.1992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目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法定传染病有( )种。
A.24B.36C.35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各级zhengfu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5.( )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6.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7.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8.(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A.任何人B.医生C.防疫人员9.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应当有适量的()。
A.生产B.销售C.储备10.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的颁布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11.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是( )。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题 (1)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题1. 我国传染病法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A、1998年,2003年B、1989年,2003年C、1998年,2004年D、1989年,2004年(正确答案)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两类,39种B、三类,35种C、三类,37种D、三类,40种(正确答案)3. 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正确答案)B、猩红热、淋病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5. 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甲类传染病应就地实行何种管理:( )A、强制管理(正确答案)B、严格管理C、监督管理D、加强管理6. 病原携带者是指:( )A、急性期传染病病人B、恢复期传染病病人C、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7. 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疫点”是指:( )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正确答案)B、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D、传染病首发病例8. 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 )A、患病的生物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C、疾病的传染源D、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正确答案)9.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的管理制度是:( )A、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正确答案)B、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C、国家统一管理D、卫生部门统一管理10.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正确答案)C.传染源、传染途径E、传染源、易感人群11.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法律法规考试的试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A.1999年10月1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7年12月29日
D.1998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风疹
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
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
B.艾滋病
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D.流行性感冒
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
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
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
D.以上都是
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
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
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
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
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其
时间规定为()
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
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
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1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的时间是()
A.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
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14、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治愈前
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D.以上都是
1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医学检查结果。
B.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
C.病人病情好转
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16、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
A.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各级医疗机构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各级地方政府
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于()发布并施行。
A.2003年5月4日
B.1998年7月1日
C.2009年10月1日
D.2003年5月13日
1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互相通报疫情。
A.农、林部门
B.地方政府
C.公安部门
D.新闻媒体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下列属于传染
病的菌(毒)种的为().
A.天花病毒
B.双歧杆菌
C.粪肠球菌
D.鲍曼不动杆菌
20、除(),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A.流行性腮腺炎
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带状疱疹
D.梅毒;
21、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A.5厘米
B.10厘米
C.20厘米
D.30厘米
22、()负责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负责进出口犬类的检疫、免疫及管理。
A.公安部门
B.卫生部门
C.畜牧兽医部门
D.乡(镇)政府
23、传染病防治实行原则?()
A.防治结合
B.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
D.依靠群众。
E.以上均是
24、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决定并
予以公布?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
D.国务院办公厅
25、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炭疽中的肺炭疽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以上均是
26、在医疗机构不具备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A.交公安部门处理
B.交地方政府部门
C.交卫生行政部门
D.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7、哪些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A.交通行政部门
B.铁路行政部门
C.民用航空行政部门
D.以上均是
28、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9、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如何处理?()
A.行政罚款
B.行政警告
C.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D.法律诉讼
30、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哪些部门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