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
A. 保障公民健康B.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C. 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关于传染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类传染病是指最危险的传染病B. 乙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比甲类传染病要宽松C. 丙类传染病是指对人体健康造成一般危害的传染病D. 所有传染病都必须进行强制报告答案:A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A. 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B.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C. 推销药品和医疗服务D. 限制患者就医的自由答案:A4.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项是公民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义务?A. 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隔离治疗B. 随意丢弃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C. 隐瞒个人传染病病情D. 拒绝接种疫苗答案:A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
A. 给予行政处罚B. 追究刑事责任C. 进行道德谴责D. 要求经济赔偿答案:A二、判断题1. 传染病防治法只适用于人类传染病的防治。
()答案:错误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答案:正确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答案:正确4.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错误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公民在传染病爆发时,可以拒绝接种疫苗。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答: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法防治、全社会参与。
这些原则指导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承担哪些职责?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包括:及时报告疫情,开展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提供传染病防治的咨询和指导,执行隔离治疗和消毒工作,以及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活动等。
传染病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主要依据哪部法律?A. 刑法B. 民法C. 传染病防治法D. 行政法答案:C2. 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四类答案:C3.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多久?A. 1小时B. 2小时C. 6小时D. 24小时答案:C4.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隔离B. 治疗C. 消毒D. 罚款答案:D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接种疫苗B. 佩戴口罩C. 随意丢弃口罩D. 增强个人卫生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ABCD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健康教育B. 环境卫生C. 个人防护D. 药物预防答案:ABCD3.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隔离B. 治疗C. 消毒D. 疫苗接种答案:ABC4. 传染病的报告对象包括以下哪些?A. 病人B. 疑似病人C. 密切接触者D. 一般接触者答案:ABC5. 传染病的法律义务包括以下哪些?A. 报告义务B. 配合治疗义务C. 隔离义务D. 赔偿义务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政府的责任,与个人无关。
(错误)2. 传染病的报告是医院和疾控中心的职责,与个人无关。
(错误)3. 传染病的隔离措施是为了防止疾病传播。
(正确)4. 传染病的消毒措施是为了保护个人健康。
(正确)5. 传染病的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唯一方法。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环境卫生的改善、健康教育的普及、疫苗接种的推广、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的建立等。
2. 请简述传染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答案:传染病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对病人和疑似病人的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对疫源地的消毒处理、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信息发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测试题库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测试题库含答案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5分,合计5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单选题] *A、两类,39种B、三类,35种C、三类,37种D、三类,39种(正确答案)2、甲类传染病是指:() [单选题] *A、鼠疫、霍乱(正确答案)B、猩红热、淋病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新冠病毒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 [单选题] *甲类乙类(正确答案)丙类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4、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单选题]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正确答案)D、饮食和托儿工作5、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单选题] *A、地方范围B、责任范围(正确答案)C、指定范围D、全国范围6、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单选题]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全部免费(正确答案)C、全部收费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7、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甲类传染病就实行何种管理:() [单选题] *A、强制管理(正确答案)B、严格管理C、监督管理D、加强管理8、()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单选题] *A.国务院(正确答案)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地方政府因地制宜D. 公安机关9、传染病法中的“疫点”是指:() [单选题] *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正确答案)B、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D、传染病首发病例10“医源性感染”是指:() [单选题]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正确答案)C、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5分,合计25分)1、下列霍乱休克抢救中哪项措施正确的是() *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快速扩容治疗(正确答案)B、必要时加用氢化考的松(正确答案)C、及时补充钾离子(正确答案)D、大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升压的关键2、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A、上消化道出血(正确答案)B、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正确答案)C、感染(正确答案)D、低血容量与缺氧(正确答案)3、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A、不洁注射(正确答案)B、母婴传播(正确答案)C、性接触传播(正确答案)D、粪—口传播4、登革热是() *A、登革病毒引起(正确答案)B、经蚊传播(正确答案)C、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正确答案)D、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最常见并发症(正确答案)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出院参考标准是() *A、体温正常7天以上(正确答案)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正确答案)C、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正确答案)D、同时具备以上3条(正确答案)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5分,合计25分)1、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法定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

法定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四类答案:C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几种?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所有以上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滥用抗生素D. 健康教育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答案:×(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疫苗)2.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答案:√3. 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答案:√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答案: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区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能够通过一定途径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流行性是指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季节性是指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季节更容易流行;地区性是指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地区流行。
2. 请列举至少三种预防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措施。
答案:预防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如改善饮用水和食物卫生条件;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施疫苗接种计划,预防特定传染病的发生。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近期出现了多起流感病例,卫生部门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疫情?答案:针对流感疫情,卫生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
- 加强对流感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
-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如学校、医院等,定期消毒。
- 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公众正确洗手、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五、论述题请论述传染病防治法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性。
答案:传染病防治法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 规范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A、1998年,2003年B、1989年,2003年C、1998年,2004年D、1989年,2004年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A、鼠疫、霍乱B、猩红热、淋病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A.地方范围B.责任范围C.指定范围D.全国范围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D )A、两类,39种B、三类,35种C、三类,37种D、三类,39种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C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D、饮食和托儿工作13、谁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A、任何单位和个人B、护士C、医生D、防疫人员14、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甲类传染病就实行何种管理:( A )A、强制管理B、严格管理C、监督管理D、加强管理15、病原携带者是指:( D )A、急性期传染病病人B、恢复期传染病病人C、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6、传染病法中的“疫点”是指:( A )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B、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D、传染病首发病例17、传染病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 D )A、患病的生物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C、疾病的传染源D、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18、“医源性感染”是指:( B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C、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9、( A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docx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 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年 10 月 1日 B. 2004 年 12 月 1 日年 12 月 29年 12 月 29 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 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 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等法律法规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等法律法规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D)的方针。
A防治结合 B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预防为主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当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A)A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C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D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A)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
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政府C省政府 D国务院4、(C)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D任何单位和个人5、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C)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或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D自行消毒后处理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实施时间(B)A 2007年8月30日B 2003年5月7日C 2009年2月28日D 2004年12月1日7、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B)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A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反应及时、措施果断8、(B)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机构 D国务院卫生应急指挥部9、(A)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A国家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 市 D县10、突发事件发生后,(C)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其时间规定为()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1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14、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A.传染病病人治愈前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D.以上都是1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医学检查结果。
B.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C.病人病情好转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16、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 )。
A.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 各级医疗机构C.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D. 各级地方政府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于()发布并施行。
A. 2003年5月4日B. 1998年7月1日C. 2009年10月1日D. 2003年5月13日1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互相通报疫情。
A. 农、林部门B. 地方政府C. 公安部门D. 新闻媒体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下列属于传染病的菌(毒)种的为().A. 天花病毒B. 双歧杆菌C. 粪肠球菌D.鲍曼不动杆菌20、除(),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A. 流行性腮腺炎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 带状疱疹D.梅毒;21、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A. 5厘米B. 10厘米C. 20厘米D. 30厘米22、()负责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负责进出口犬类的检疫、免疫及管理。
A. 公安部门B. 卫生部门C. 畜牧兽医部门D. 乡(镇)政府23、传染病防治实行原则?()A. 防治结合B. 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D.依靠群众E. 以上均是24、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决定并予以公布?A. 国务院公安部门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 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D. 国务院办公厅25、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炭疽中的肺炭疽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 以上均是26、在医疗机构不具备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交公安部门处理B.交地方政府部门C. 交卫生行政部门D.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7、哪些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A. 交通行政部门B. 铁路行政部门C. 民用航空行政部门 D.以上均是28、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29、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如何处理?( )A. 行政罚款B.行政警告C. 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D.法律诉讼30、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哪些部门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B.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二、是非判断题1、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2、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新闻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可以收取相应费用()。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可收取费用。
()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7、非医疗单位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不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以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是由卫生部通过、公布并施行的。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11、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
()13、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14、因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火化。
()15、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卫生部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16.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向有关部门报告。
()17、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机构的初诊地点不要求在相对隔离的分诊点。
()三、简答题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2、什么叫医院感染?3、简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当立即采取的控制措施?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 D3、C4、C5、 A6、B7、 A8、B9、B 10、 D11、C 12、 D 13、 A 14、D 15、A16、A 17、D 18、 A 19、 A 20、 C21、 B 22、C 23、E 24、B 25、D26、D 27、 D 28、C 29、C 30、A二、是非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三、简答题1、答: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2、答: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答:(一)及时到达现场, 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二)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三)对医疗机构外被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卫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