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化学-13(电活性高分子-1)
功能高分子资料

1.功能高分子概述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物理特性(如光,电,磁灯)或化学特性(如反应,催化等)或生物特性(治疗,相容,生物降解等)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新的制备方法研究,物理化学性能表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应用开发研究。
2高分子化学试剂与普通试剂相比优缺点优点:(1)简化操作过程。
高分子化的高分子反应试剂和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仅能溶胀,不能溶解,这样有利于使其与小分子的原料和产物分离(2)有利于贵重试剂和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3)可以提高试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所谓的固相合成工艺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度(5)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6)可以提供在均相反应条件下难以达到的反应环境缺点:1增加试剂生产的成本2降低化学反应速度氧化还原型高分子试剂:含醌式结构的高分子试剂,含硫醇结构的高分子试剂,含吡啶结构的高分子试剂,含二茂铁结构高分子试剂,含多核杂环芳烃结构高分子试剂高分子氧化试剂:高分子过氧酸,高分子硒试剂高分子还原试剂:高分子锡还原剂,高分子磺酰肼反应试剂高分子卤化试剂:二卤化磷型,N-卤化酰亚胺型,三价碘型高分子酸碱催化剂的特点:1、网状结构2、难溶(水、酸、碱、有机溶剂)3、稳(热、机械、化学)4、含活性基团(-SO3 H、-COOH)提供-H或者-OH基团催化反应。
3反应型高分子应用特点反应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化学活性,并且应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
应用特点:具有不溶性,多孔性,高选择性和化学稳定性,大大改进了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且可回收再用。
4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定义: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是在本身不具备导电性的高分子材料中掺混入大量导电物质,如炭黑、金属粉等,通过分散复合等方法构成的复合材料。
结构:分散复合结构,层状复合结构,表面复合结构,梯度复合结构构成:高分子基体材料(连续相和粘结体作用),导电填充材料,助剂导电原理:渗流理论,隧道导电理论,PTC效应(热膨胀说,晶区破坏说)应用:复合型导电塑料,复合型导电橡胶,复合型导电涂料,导电粘合剂。
功能高分子材料

通过高分子化方法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缺点
1.功能小分子需要引入可聚合单体,过程需要复杂的合成反应; 2.要求反应中不能破坏原有分子结构和功能; 3.功能基稳定性不好时需要加以保护; 4.还需考虑功能基的引入对单体聚合活性的影响。
通过高分子化方法注意事项
1.引入高分子骨架后应有利于小分子原有功能的发挥,两者不 能相互影响,并能弥补其不足。
特殊活性的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结合构成材料。如导热材料、导电材料。
3.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其他制备策略
(1)功能高分子的多功能复合
两种或以上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以某种方式结合,产生新 的性质。
(2)在同一分子中引入多种功能基
在同一种功能材料中,甚至同一个分子中引入两种以上 的功能基团制备新型功能聚合物。
(2)功能高分子材料中聚合物骨架的作用 高分子效应 溶解度下降效应 高分子骨架的机械支撑作用 高分子骨架的模板效应 高分子骨架的稳定作用 高分子骨架在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的其他作用
(3)聚合物骨架的种类和形态的影响
高分子骨架类型
饱和碳链型聚合物 (PP、PS、POM) 聚酯、聚酰胺骨架的聚合物 天然高分子 (多糖和肽链) 线性共轭结构的聚合物(聚吡咯、聚乙炔、聚苯) 梯形聚合物(聚芳香内酰胺)
2.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
特种与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与众 多学科相关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 化学、光学、电学、结构化学、生物化学、电子学、 甚至医学等众多学科,是目前国内外异常活跃的一个 研究领域。
虽然特种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可以追述到很久 以前,如光敏高分子材料和离子交换树脂都有很长的 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功能高分子 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的。
功能高分子 ppt课件

高分子骨架上邻近功能基团的一些结构和基团对 功能基的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力,这种作用称为 高分子的邻位效应。
Chapter8 Polymer
12
高分子骨架的模板效应 高分子骨架的空间结构,包括构型和构象,在其周围建立 起特殊的局部空间环境,在有机合成和其他应用场合提供 一个类似于工业上浇铸过程中使用的模板的作用。这种作
——高分子骨架仅仅起支撑、分隔、固定和降 低溶解度等辅助作用
研究开发中都是围绕着发挥官能团的作用而展开的
Chapter8 Polymer
5
P N
+
Z SO3H
C O OH O
N
N
N
高分子过氧酸
N R
+
N R3 R
+
电活性聚合物
侧链聚合物液晶
离子交换树脂
Chapter8 Polymer
6
②
聚合物骨架与官能团协同作用
Chapter 8 Polymer
高分子材料
Chapter8 Polymer 1
8.3 功能高分子 Functional Polymer
功能高分子概述 导电高分子
生物医用高分子
感光高分子
Chapter8 Polymer
2
8.3.1 功能高分子概述
8.3.1.1 分类(按照性质和功能划分): ① 反应型高分子,包括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 ② 光敏型高分子,包括各种光稳定剂、光刻胶,感光材 料和光致变色材料等; ③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导电聚合物、能量转换型聚 合物和其他电敏材料; ④ 膜型高分子材料,包括各种分离膜、缓释膜和其他半 透性膜材料; ⑤ 吸附型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吸附性树脂、高分子 絮凝剂和吸水性高分子吸附剂等; ⑥ 其他未能包括在上述各类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复习资料

功能高分子—上篇—李晓东篇第一章功能高分子材料总论I 功能高分子材料概述★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主链上或支链上加上一种或几种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基团,使它能在光、电、磁、阻燃和耐高温等性能方面有特殊的性质,对物质的能量和信息具有传输、转化或贮存的作用。
★功能高分子材料如何分类?①按照性质和功能分为:反应型高分子、光敏高分子、电活性高分子、膜型高分子功能、吸附性高分子、高性能工程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②按照用途分为:医用高分子、分离用高分子、高分子化学反应试剂、高分子染料。
II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功能高分子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元素组成、官能团结构、链段结构、微观构象结构、超分子结构和聚集态、宏观结构。
(由微观到宏观)★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指什么?结构的变化产生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官能团的性质与聚合物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I.功能高分子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所含的官能团;II.功能高分子的性质取决于聚合物骨架与官能团的协同作用;III.官能团与聚合物不可区分;IV.官能团在功能高分子中起辅助作用。
(骨架作用越来越大)★聚合物骨架有何作用?I.溶解度下降效应;II.机械支撑作用;III.模板效应;IV.稳定作用;V.其他作用。
★简述聚合物骨架的种类和形态。
主要有线性聚合物、分支聚合物、交联聚合物:I.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苯醚等为代表的饱和碳链型聚合物;II.以聚酯、聚酰胺骨架为代表的聚合物;III.以多糖和肽链为代表的大分子;IV.以聚吡咯、聚乙炔、聚苯等为主链带有线性共轭结构的聚合物;V.以聚芳香内酰胺为主链的梯形聚合物。
★简述高分子材料与功能相关的性质。
①聚合物的溶胀和溶解性质(溶剂分为两性溶剂、溶胀剂和非溶剂。
其交联度和溶胀度成反比主要是因为交联度越大,网隙率越小,溶剂越难渗入)②聚合物的多孔性;③聚合物的渗透性;④功能高分子的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III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策略★简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的常用方法。
功能高分子重点

吸水量可达自重的500倍到l 000倍,最高可达 5300倍。根据弗洛利公式,吸水能力与树脂组成、 交联度有关,此外还与外部溶液的性质有关. ▪ (二)保水性 ▪ 高吸水性树脂与普通的纸、棉吸水不同,后者加 压几乎可以完全把水挤出,而前者加压失水不多。 这是因为吸水性树脂一旦吸水就彭胀为凝胶状, 高分子网链被扩展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在 加压下也不易挤出水来,但吸水性树脂可与环境 水份保持平衡.
▪ 阴离于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酰胺和它的部 份水解产物或是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共聚 物,此外,还有聚苯乙烯磺酸钠等。
▪ 阳离子絮凝剂。阳离于絮凝剂一般是在侧 基或支链上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聚电解质
▪ 如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改性产物
▪ 非离子絮凝剂。这类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 酰胺、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等。
1、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点
相同点: 一般低分子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取代、 加成、消去、酯化、水解、氢化、卤化、 硝化、磺化、环化和配位等,也适用于高 分子.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点
不同点: (l)高分子链含有大量具有反应能力的功能基,当 进行化学反应时,并非所有的基团都参与反应, 故不易分离出单一结构的产物. (2)高分子与化学试剂反应,如属非均相反应,则 试剂在高分子相内的扩散速度对反应的程度影 响很大. (3)由于高分子链很长,在物理或化学的因素作用 下,容易发生降解或异构化,甚至交联.
高分子絮凝剂的特点
▪ 一般低分子无机盐类混凝剂)是通过电荷中和 作用使胶粒碰撞而聚集沉降的。就应用的宏 观效果看,与无机混凝剂相比.高分子絮凝 剂的主要特点是用量少、效果好、适用范围 宽、所形成的絮体大、沉降快、污泥量少且 易于脱水处理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说明:
①、制备时的温度应达到该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
以下。
精极化过程越快、极化程度越大。 ③、当聚合物沉积在电极表面时,电荷可以通过电极注入材 料内部,使驻极体带有真实电荷。如果聚合物与电极保持一定间 隔,可以通过空气层击穿放电,给聚合物表面注入电荷。因此热 极化过程经常是一个多极化过程。 特点: 优点是--极化得到的极化取向和电荷累积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体纤维--卷烟过滤嘴(可替代醋酸纤维)。
精选课件ppt
14
第三节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一、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概述 1、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当施加电压参量时,能够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量的功能高 分子材料称为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其中电致发光又称电致荧光 现象。
2、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发展史 20世纪初发现晶体(SiC)电致发光材料,60年代发现非晶态
铍等的络合物,恶二唑衍生物PBD等。 B、高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聚吡啶类的PPY、奈内酰胺聚合物4-AcNI、聚苯乙烯磺酸钠 等。
精选课件ppt
20
②、空穴传输材料 相比于电子传输材料还未普遍使用。包括有机空穴传输材料
和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A、有机空穴传输材料
主要有芳香二胺类TPD和NPB及其衍生物。 B、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精选课件ppt
9
三、高分子驻极体的形成方法
高分子驻极体的制备多采用物理方法实现。最常见的形成方
法包括热极化、电晕极化、液体接触极化、电子束注入法和光电
极化法。
如,热极化、电晕极化形成法:
1、热极化法形成法
➢ 是制备极化型高分子驻极体的主要方法。
➢ 在升高聚合物温度的同时,施加高电场,使材科内的偶极子指 向化,在保持电场强度的同时,降低材料温度,使偶极子的指 向性在较低温度下得以保持,而得到的高分子驻极体。
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近30年来,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工业发展迅猛,功能高分子材料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所谓功能小是指这类高分子除了机械特性外,另有其他功能。
例如:光、电、磁性能,对特定金属离子的选择螯合性,以及生物活性等,这些都与高分子材料中具有特殊结构的官能团密切相关。
功能高分子的独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
一、功能高分子材料简介功能高分子是6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的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发展迅速,已成为新技术革命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必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对物质、能量和信息具有传输、转换或贮存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通常也可简称为功能高分子,有时也称为精细高分子或特种高分子(包括高性能高分子) 【1】。
2、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功能高分子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原来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具有更高性能和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具有新型功能的高分子。
二、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现状1、具有光、电、磁功能的高分子材料(1)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所谓光功能材料就是指在外场如力、声、热、电、磁、光等场的作用下, 其光学性质会发生改变的材料。
主要包括磁光、声光、电光、压光及激光材料。
有人说21世纪将是人类的信息社会。
实际上传递、记录、储存信息的媒介和实体大多是光功能材料。
因此, 可以说光功能材料是21世纪的材料, 它将改变整个信息社会。
【2】第一,光导纤维目前以20 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开发低光损耗、长距离光传输的光纤制品;第二,光导高分子在光照时能引起电阻率的明显下降,已取代硒鼓,成为复印机、激光打印中的关键材料;第三,功能高分子在太阳能转换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包括光热转换、光化学转换和光电转换三个方面。
(2)电功能高分子材料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导电、压电、超导材料,可用于输电、电池、IC电路、精密机器、武器制造等尖端技术领域“。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拼音排序)

B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tl/2=ln2/kd=0.696/kd;ln[I]/[I]0=-kdt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加入少量引发剂的聚合。
玻璃化温度:非晶态聚合物或部分结晶聚合物中非晶相发生玻璃化转变所对应的温度。
其值依赖于温度变化速率和测量频率,常有一定的分布宽度。
D单基终止: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原子而终止,这些失去原子的分子可能形成新的自由基继续反应,也可能形成稳定的自由基而停止聚合。
单体: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
如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单体单元:结构单元与原料相比,除了电子结构变化外,其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这种结构单元又称为单体单元。
单体活性:单体的活性我们一般通过单体的相对活性来衡量,一般用某一自由基同另一单体反应的增长速率常数与该自由基同其本身单体反应的增长速率常数的比值来衡量。
低分子基质:低分子反应物中的特定基团与保护试剂作用后受到保护不再参与主反应,这种受到保护的低分子反应物称作低分子基质。
定向聚合:任何聚合过程或任何聚合方法,只要它是经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定向聚合。
定向聚合等同于立构规整聚合。
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多分散性:聚合物通常由一系列相对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用以表达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并不相等的专业术语叫多分散性。
F反应程度与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起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即为转化率。
聚合度:Xn=l/(1-P)非理想共聚:竞聚率rl*r2#的聚合都是非理想聚合,非理想聚还可再往下细分。
rl〉l、r2〈l在对角线上方分散剂:分散剂大致可分为两类,(1)水溶性有机高分子物,作用机理主要是吸咐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着保护人用,同时还使表面(或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液滴分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驻极体的压电、热电性质
高分子驻极体带有显性电荷 物质的压电性质:物体受到一个应力时,材料发生 变性,在材料上诱导产生电荷。
d : 压电应变常数
1 Q d A T
T : 应力 Q : 电量 A : 测试材料面积
材料的压电性质是一个可逆过程。 物质的热电性质:材料自身温度发生变化时,在材料 表面的电荷会发生变化。 换能材料
O
n CH 3
MEH-PPV的合成 Gilch法
OH O
K 2CO 3; DMF; Reflux
Br O O
HCl; HCHO; ZnCl2 Reflux CH 3
CH 3
O
O
THF; tert-C 4 H 9OK
ClH 2 C O CH 2 Cl
25 OC
O
n
CH 3
CH 3
电致发光器件: ITO/MEH-PPV/Ca, 测得内电子效率为1.0%
高绝缘性非极性聚合物 制备高分子驻极体的材料 高极性聚合物
外力 测定
材料
材料形变
带电状况变化
电压值变化
驻极体压电和热电现象示意图
材料名称 聚偏氟乙 烯 聚氟乙烯 陶瓷 石英
压电常数 d31 (C/N) 20 1 171 2
热电常数 Pn[C/(cm2.K)] 4 1 50
介电常数 Ε(10Hz) 15 8.5
该法使用少。
2. 浸涂或旋涂成膜法
溶剂 涂层材料 一定浓度溶液 ITO电极 .. . ..
.
单层膜
溶剂挥发
一定浓度溶液
可制多层器件的膜
需要电致发光材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限制了应用。 3、原位聚合法
在电极表面直接进行聚合反应而成膜。可利用 电化学反应、光化学方法引发聚合。 适用于溶解性很差的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可制得非常 薄的膜。
载流子的注入效率: 要实现载流子的注入,必须保证注入电极与发光材料 或载流子传输材料的能量匹配。
阳极功函 阴极功函 导带能量 阴极与导带间能级差 电子 空穴
阳极与价带间能级差 空穴注入电极 发光层
价带能级 电子注入电极
电致发光器件各部分间能级匹配示意图
金属 功函(ev)
常用载流子电极材料的功函值 Ca Mg In Al Ag 2.9 3.7 4.2 4.3 4.4
OCH 3 * O OCH 3 OCH 3 O OCH 3 (CH 2)8 * n
蓝光(λ =470-495nm)
3、侧链共轭型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发色团与聚合物骨架连接
蓝光
4、共混型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小分子(电致发光)+聚合物(机械性能和成膜性)=复合材料
分散相 连续相(PMMA, PVK,PS)
高分子驻极体材料-概述
通过电场或电荷注入方式将极化型聚合物或绝缘体极化, 其极化状态在极化条件消失后能半永久性保留,具有这样 性质的材料称为高分子驻极体(polymeric electret)。
表面电荷 聚合物 体电荷 偶极子 金属电极 反电荷
高分子驻极体荷电状态和结构
驻极体具有压电和热电等性质。
Chapter 6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 ( Electrically activated polymers )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概述
电活性聚合物 (EAP) 是一类能够在外电场诱导下,通 过材料内部构造改变产生多种形式响应的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驻极体材料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高分子介电材料 高分子电极修饰材料
SSPS
N
Ac
4-AcNI
二、载流子注入材料
电子注入材料:金属或碱土金属合金 空穴注入材料:ITO(铟与锡的复合氧化物),聚苯胺等
三、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大部分高分子材料都具有空穴传输能力
N N
*
CH 2-CH N
* n
NPB
PVK
Me N N
* Si O n Me Me *
TPD PMPS
四、高分子荧光转换材料(发光材料)
聚烷基噻吩及其衍生物
R
* *
* *
C 8H 17
*
C 8 H 17
*
S
n
S
n
S
n
红光
蓝光
聚2,5-亚吡啶基乙烯
NH
*
*
N N n
N N
*
n
m
绿光
红光
Λ max(无序)=575nm Λmax(头-尾)=584nm Λmax(头-头)=605nm
聚芳香烃类化合物
*
*
蓝光
n
C 6 H 13
Me Ar
C 6H 13
1、主链共轭高分子材料 聚对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如PPV分子上引入取代基,或控制聚合物共轭链的长度, 都可以达到调节发光波长的目的。
OC 6 H 13
O * O O
CN
CN
* O
CN C 6H 13 n
*
CN
O
*
CH 3
发红光
CH 3
n
发绿光
ITO / PPV / CN-PPV / Ca,量子效率高达 4%,组件于操作电压为 3V,电流密度为1 mA/cm2的条件下操作时间可达约3000小时。
荧光填加剂的结构决定电致发光材料的量子效率和发光波长。
Bu
共聚型:
Bu
*
Bu S S Si Bu
n *
*
Si Bu
蓝光
Bu
Si S Bu
S S
S S
S
Si Bu
n
*
红光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制作方法
1、真空蒸镀成膜法
. . . . . .. . . . . .. .. . . . 涂层材料
重要工艺参数:温度、真空度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走向实用化需解决的问题
1、提高发光效率
内量子效率:输入的电子能形成的激子数目之比。 外量子效率:输入的电子数与形成光发射的激子数之比。
目前采用的方法:选用共轭体系材料;提高生成激子的稳定性; 加入载流子传输层
2、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克服析晶问题; 提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3、发射波长的调整
* * m
蓝光
C 6 H 13
Me Ar
C 6 H 13 Ar: p-C 10 H 21 C 6H 4
n
2、主链带有发色团的高分子材料
降低共轭长度可使发光波长蓝移
CH 2PPh3 Cl OCH 3 OHC O OCH 3 (CH 2 )8 O OCH 3 OCH 3 CHO + CH 2 PPh3 Cl
(b)
(c)
电荷传输层的作用主要是平衡电子和空穴的传输,使电子 和空穴两种载流子能够恰好在发光层中复合形成激子发光。
电致发光的机理
(1) 分别由正、负电极注入载流子; (2)在电场作用下空穴与电子在有机层中相向传输; (3)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复合成激子; (4)激子的能量发生转移并以光的形式发生能量耗散。
发光电化学池(LEC) 在两电极间加入一层共轭聚合物膜(PPV)和离子导电的 固体电解质[PEO(LiCF3SO3)]的复合膜。
形成p-n结, 然后p-型载流子和n-型载流子复合发光。
与常规的PLED相比, LEC的优点: (1)不需要使用ITO和活泼金属电极,成本低; (2)启动电压低;(3)发光效率高;(4)器件寿命相对较长。
空穴注入(正极) 电子注入(阴极)
空穴迁移
电子与空穴复合
电子迁移
激子扩散
电致发光
辐射
激子复合
非辐射
电致发热
电致发光示意图
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放出的荧光能量占激发过程吸收 的总能量之比。 : 电致发光效率
e1
e1 p1 r e
p1:光致发光效率 : 载流子复合后产生单线激发态的比例 r : 能产生激子的载流子比例 e : 在器件外部发光的比例
ITO 4.9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
高分子材料可作为:载流子的传输材料,载流子的注入 材料,荧光转换材料。 一、高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应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和与阴极相匹配的导电能级。 常用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金属络合物
N t-Bu O
N
PBD
P
* * *
CH 2 -CH
* n
O
N
O
N
PPY
n
SO 3Na
聚砜
0.3
3.0
高分子驻极体的形成方法
1. 热极化形成法
电场
材料
加热(T>Tg)
电场
降温(T<Tg)
材料中偶极子被极化
驻极体
控制的主要参数:温度和电场强度
特点:极化得到的极化取向和电荷累积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缺点: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大。
2. 电晕放电极化法 对绝缘体表面注入电荷
优点:简便,不需要控温。 缺点:制备的驻极体稳定性不是很好。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概述
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具有机械加工性能好、 易成膜,可实现大面积显示。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超薄、超轻、低耗、 宽视角、主动发光等特点。另外还具有制作 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聚合物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
电致发光器件结构有三种基本方式:
玻璃基体
(a)
高分子驻极体的应用
高分子驻极体具有静电作用、热电性质、压电性质 和铁电性质。 1. 制作驻极体换能器件
一个驻极式电容麦克风是由一片很轻的振动膜及驻极
电荷的后极板所组成。可将声波振动转换成电信号。
驻极式电容麦克风
2、高分子驻极体制备位移控制和热敏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