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第六章答案

合集下载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答案

第五章离子聚合2.将1.0×10-3mol萘钠溶于四氢呋喃中,然后迅速加入2.0mol的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L。

假如单体立即均匀混合,发现2000秒钟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计算在聚合了2000秒和4000秒时的聚合度。

解: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速率为R p=k p[M-][M]以萘钠为引发剂时,由于聚合开始前,引发剂就以定量地离解成活性中心∴[M-]=[C]=1.0×10-3mol/L将R p式改写为-d[M]/dt=k p[C][M]积分得ln([M]0/[M])=k p[C]t已知t1=2000秒时,[M]0/[M]1=2,代入上面积分式:ln2=k p×2000∴k p[C]=ln2/2000设当t2=4000秒时,剩余单体浓度为[M]2ln([M]0/[M]2)=k p[C]t2=ln2/2000×4000=1.386∴[M]2= [M]0/4则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M]0-[M]0/4=3[M]0/4根据阴离子聚合的聚合度公式x n=n[M]/[C] (双阴离子n=2) [C]为引发剂浓度∵聚合到2000秒时,单体转化率为50%,则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50%[M]0∴=x n×50%[M]0/[C]=2×50%×2.0/(1.0×10-3)=2000n已求得聚合到4000秒时,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3[M]0/4∴=x n×(3[M]0/4)/[C]=2×(3/4)×2.0/(1.0×10-3)=3000n4.异丁烯在四氢呋喃中用SnCl 4-H 2O 引发聚合。

发现聚合速率R p ∝[SnCl 4][H 2O][异丁烯]2。

起始生成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

1.00g 聚合物含3.0×10-5mol 的OH 基,不含氯。

写出该聚合的引发、增长、终止反应方程式。

高分子化学-离子聚合

高分子化学-离子聚合

第六章离子聚合论述题1. 丁基锂和萘钠是阴离子聚合的常用引发剂,试说明两者引发机理和溶剂的选择有何差别。

2.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在苯、四氢呋喃、硝基苯中用萘钠引发聚合。

试问在哪一种溶剂中的聚合速率最大?3. 应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来制备下列嵌段共聚物,试提出加料次序方案。

a.(苯乙烯)x—(甲基丙烯腈)yb.(甲基苯乙烯)x—(异戊二烯)y—(苯乙烯)zc.(苯乙烯)x—(甲基丙烯酸甲酯)y—(苯乙烯)x4. 试从单体、引发剂、聚合方法及反应的特点等方面对自由基、阴离子和阳离子聚合反应进行比较。

5. 将下列单体和引发剂进行匹配。

说明聚合反应类型并写出引发反应式。

单体:(1)CH2=CHC6H5(2)CH2=C(CN)2(3)CH2=C(CH3)2(4)CH2=CHO(n-C4H9)(5)CH2=CHCl(6)CH2=C(CH3)COOCH3引发剂:(1)(C6H5CO2)2(2)(CH3)3COOH+Fe2+(3)萘-Na(4)BF3+H2O6. 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能否出现自动加速效应?为什么?7. 何为活性聚合物?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可以实现活性聚合?计算题1. 用n-丁基锂引发100 g苯乙烯聚合,丁基锂加入量恰好是500分子,如无终止,苯乙烯和丁基锂都耗尽,计算活性聚苯乙烯链的数均分子量。

2. 将1.0×10-3 mol萘钠溶于四氢呋喃中,然后迅速加入2.0 mol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 L。

假如单体立即混合均匀,发现2000 s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

计算聚合2000 s和4000 s时的聚合度。

3. 将苯乙烯加到萘钠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苯乙烯和萘钠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10-3 mol⋅L-1。

在25℃下聚合5 s,测得苯乙烯的浓度为1.73×10-3 mol⋅L-1。

试计算:a.增长速率常数b.10s的聚合速率c.10s的数均聚合度4. 在搅拌下依次向装有四氢呋喃的反应器中加入0.2 mol n-BuLi和20 kg苯乙烯。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1.将PMMA、PAN、PE、PVC四种聚合物进行热降解反应,分别得到何种产物?
解:PMMA进行热解反应时发生解聚,主要产物为单体
PE进行热解反应时发生无规降解,主要产物为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
PVC进行热解反应时首先脱HCl,生成分子主链中带烯丙基氯结构的聚合物;长期热解则进一步发生环交联甚至碳化反应。

PAN进行热解反应时首先发生主链环化,然后脱氢生成梯形聚合物。

进一步热解脱氢后生成碳纤维。

2.利用热降解回收有机玻璃边角料时,如该边角料中混有PVC杂质,则使MMA 的产率变低,质量变差,试用化学反应式说明其原因。

解:因为PVC杂质在加热时会脱出HCl,HCl与甲基丙烯酸按下式进行加成反应,因而降低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产率,并影响产品质量。

CH2C(CH3)COOCH3+HCl3CCO2CH3
3
CH3
3.橡胶为什么要经过塑炼后再进一步加工?
解:由于橡胶分子量通常很大,为了使它易与配合剂混合均匀以便于后续成型加工,所以要先进行塑炼以达到降低分子量提高塑性的目的。

4.橡胶制品常填充碳黑,试说明其道理。

答:碳黑起着光屏蔽剂的作用,可防止橡胶直接受到光照而发生光降解反应,另外碳黑还起到增强剂的作用。

5.聚乳酸OC(CH3)2CO
n为什么可以用作外科缝合线,伤口愈合后不必拆
除?
解:因聚乳酸在体内易水解为乳酸,由代谢循环排出体外。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 逐步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 逐步聚合
24
2.可逆条件下的缩聚动力学
t=0时
-COOH + HO-
1
1
k1 k-1
-COO-+ H2O
0
0
t=t´水未除 C
C
1-C 1-C
水部分除去 C
C
1-C
nW
反应速率是正、逆两反应速率之差
25
• 水未除时:
R=-dC/d t = k1C2-k-1(1-C)2 将K=k1/k-1,P=1-C代入上式得:
在工业上锦纶大量用来制造轮胎帘子 布、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 鱼网等,还可用作降落伞。
55
56
一、 基本概念
体形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中有一
种或几种是多官能度单体时,缩聚反 应生成支化的甚至交联的聚合物,称 体形缩聚。
体形结构聚合物具有力学强度高、硬 度大、耐热和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
2.按聚合反应机理分 (1)连锁聚合反应(2)逐步聚合反应
7
逐步聚合
• 大分子的形成是逐步增长的,即两单体 分子反应生成二聚体,二聚体再和一单 体反应生成三聚体或二聚体之间反应形 成四聚体……依次逐步进行下去,反应 体系的平均分子量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逐 步增加。
8
• 是高分子材料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在 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单体的过量分率q:
q=
1- r r
33
t=t´时:设a官能团的反应程度为P,
已反应的a官能团数:P•Na 未反应的a官能团数:Na(1-P)
已反应的b官能团数:P•Na 未反应的b官能团数:Nb-Na•P
此时体系中官能团总数:Na+Nb-2Na•P 体系中分子数:N=(Na+Nb-2Na•P)/2

高分子化学(山东联盟-青岛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高分子化学(山东联盟-青岛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开环聚合属于连锁聚合。

A:对B:错答案:B2.热塑性树脂都是线性聚合物。

A:错B:对答案:A3.在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及粘均分子量中,数值上最大的是()。

A:粘均分子量B:重均分子量C:数均分子量答案:B4.以下属于热塑性高分子的是()。

A:酚醛树脂B:SBSC:交联天然橡胶答案:B5.丁苯无规共聚物有几种结构单元()。

A:2B:1C:3D:4答案:A第二章测试1.聚氨酯一般由两种单体获得,它们是( )。

A:己二胺-己二酸二甲酯B:苯酚-甲醛C:二元醇-二异氰酸酯D:己二胺-己二酸答案:C2.缩聚是高分子合成的重要类型之一,以下属于缩聚的实施方法的是()。

A:乳液聚合B:悬浮聚合C:界面聚合D:分散聚合答案:C3.在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中对于单体官能团配比等摩尔质量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缩聚是( )。

A:溶液缩聚B:熔融缩聚C:界面缩聚D:固相缩聚答案:C4.杂链高分子一般指分子主链中含有杂原子,尼龙主链中的特征结构为( )。

A:-NHCO-B:-O-C:–COO-D:–NHCOO-答案:D5.关于聚合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逐步聚合均为缩合聚合B:配位聚合属逐步机理C:乙烯的高温高压聚合属于逐步聚合D:聚氨酯的合成属于逐步聚合答案:D6.逐步聚合的聚合方法有()。

A:溶液聚合B:熔融聚合C:界面聚合D:固相聚合答案:ABCD7.以下可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是()。

A:乙酸B:苯酚C:己二胺D:邻苯二甲酸酐答案:CD8.基团数比越大,聚合度也越大。

A:错B:对答案:A9.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程度越大,聚合度越大。

A:错B:对答案:B10.反应程度不可能大于1。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关于动力学链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活性种从引发到终止期间所消耗的单体总数B:与聚合度相等C:为聚合度的1/2D:与链转移成正比答案:A2.下列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是( )。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6-9章)【圣才出品】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6-9章)【圣才出品】

第6章离子聚合(一)思考题1.试从单体结构来解释丙烯腈和异丁烯离子聚合行为的差异,选用何种引发剂?丙烯酸、烯丙醇、丙烯酰胺、氯乙烯能否进行离子聚合?为什么?答:(1)丙烯腈中氰基为吸电子基团,可以与双键形成π-π共轭,使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弱,有利于阴离子的进攻,并使所形成的碳阴离子的电子云密度分散而稳定,因此丙烯腈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

进行阴离子聚合时,可选用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金属烷基化合物、碱金属烷氧化合物等作为引发剂。

异丁烯中两个甲基为推电子基团,能使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阳离子的进攻,并使所形成的碳阳离子的电子云密度分散而稳定,因此异丁烯能够进行阳离子聚合。

进行阳离子聚合时,通常采用质子酸、Lewis酸及其相应的共引发剂进行引发。

(2)丙烯酸、烯丙醇、丙烯酰胺不能进行离子聚合,因为没有强烈的推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

氯乙烯中氯原子的诱导效应为吸电性,而共轭效应却有供电性,两者相抵消后,电子效应微弱,因此氯乙烯不能离子聚合。

2.下列单体选用哪一引发剂才能聚合?指出聚合机理类型。

表6-1答:(1)苯乙烯三种机理均可,可以选用表6-1中任何一种引发剂。

(2)偏二腈乙烯,阴离子聚合,选用Na+萘或n-C4H9Li引发。

(3)异丁烯,阳离子聚合,选用SnC14+H2O或BF3+H2O。

(4)丁基乙烯基醚,阳离子聚合,选用SnC14+H2O或BF3+H2O。

(5)甲基丙烯酸甲酯,阴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

阴离子聚合,选用Na+萘或n-C4H9Li 引发,自由基聚合选用(C6H5CO)2O2作引发剂。

3.下列引发剂可以引发哪些单体聚合?选择一种单体,写出引发反应式。

a.KNH2b.AlCl3+HClc.SnCl4+C2H5Cld.CH3ONa答:a.KNH2是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引发大多阴离子单体聚合,如引发苯乙烯进行聚合,反应式为b.AlCl3活性高,和微量的水作共引发剂即可,和HCl配合时,氯离子的亲和性过强,容易同阳离子共价终止,所以很少采用。

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与解答_韩哲文主编_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与解答_韩哲文主编_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与解答韩哲文主编华 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习题与思考题1. 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注明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并对聚合物命名,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1)CH 2=CHCl; (2)CH 2=C (CH 3)2; (3)HO(CH 2)5COOH; (4) ;(5)H 2N(CH 2)10NH 2 + HOOC(CH 2)8COOH ; (6)OCN(CH 2)6NCO + HO(CH 2)2OH ;2.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单体和聚合反应式。

(1) (2) (3) (4)(5) (6) 3.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和聚合反应式:(1) 聚丙烯晴 (2) 丁苯橡胶 (3) 涤纶 (4) 聚甲醛 (5) 聚氧化乙烯 (6) 聚砜4. 解释下列名词:(1)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材料 (2)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聚合度;(3) 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指数; (4) 线型结构大分子,体型结构大分子; (5) 均聚物,共聚物,共混物; (6) 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5. 聚合物试样由下列级分组成,试计算该试样的数均分子量n M 和重均分子量w M 及分子量分布指数。

CH 2CH 2CH 2O [ CH 2 C ]nCH 3COOCH 3[ CH 2 CH ]nCOOCH 3[ CH 2 C=CH CH 2 ]n 3 [ O C O C ]OCH 3CH 3n[ NH(CH 2)6NHOC(CH 2)4CO ]n[ NH(CH 2)5CO ]n级分 重量分率 分子量 1 0.5 1×1042 0.2 1×1053 0.2 5×1054 0.11×1066. 常用聚合物分子量示例于下表中。

试计算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顺丁橡胶及天然橡胶的聚合度,并根据这六种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度认识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差别。

高分子化学_第六章_离子聚合比较

高分子化学_第六章_离子聚合比较

6.4 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将活性种区分成离子对P-C+ 和自由离子 P- 两种,离解平衡为:
M Na K
k+ +M
离子对增长
M M Na K
k M + Na + M
自由离子增长
M M + Na
总聚合速率是离子对 P-C+ 和自由离子 P- 聚合速率之和:
R p k [P C ][M] k [P ][M]
H —负值
X n n[M ] [C ]
温度对聚合度无影响
温度对增长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对聚合度无影响。
6.4 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4、丁基锂的配位能力和定向作用
反离子和溶剂—配位定向能力
聚二烯烃的微结构
1,4-和1,2-(或3,4)连接 顺式和反式、全同或间同构型
影响因素:
碱金属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 溶剂的极性; 单体;
2、溶剂的影响
活性中心与反离子的结合形式:
AB
共价键
AB
紧对
AB
松对
A +B
自由离子
共价键—一般无引发活性 紧密离子对—利于定向配位,聚合速率较低; 疏松离子对—无定向能力,聚合速率较高;
活性次序:自由离子 > 疏松离子对 > 紧密离子对
聚合速率——平衡状态的离子对和自由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6.4 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k Xn
=
Ap Atr,M
e-(Ep - (Etr,6m-)2/3R)T
E
Xn
=
Ep
-
Et
E Xn = Ep - Etr,M
Etr(Et) >Ep 总活化能 EXn=-12.5~-29 kJ/mol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离子聚合
2.将1.0×10-3mol萘钠溶于四氢呋喃中,然后迅速加入2.0mol的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L。

假如单体立即均匀混合,发现2000秒钟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计算在聚合了2000秒和4000秒时的聚合度。

解: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速率为R p=k p[M-][M]
以萘钠为引发剂时,由于聚合开始前,引发剂就以定量地离解成活性中心
∴[M-]=[C]=1.0×10-3mol/L
将R p式改写为-d[M]/dt=k p[C][M]
积分得ln([M]0/[M])=k p[C]t
已知t1=2000秒时,[M]0/[M]1=2,代入上面积分式:
ln2=k p×2000
∴k p[C]=ln2/2000
设当t2=4000秒时,剩余单体浓度为[M]2
ln([M]0/[M]2)=k p[C]t2=ln2/2000×4000=1.386
∴[M]2= [M]0/4
则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M]0-[M]0/4=3[M]0/4
根据阴离子聚合的聚合度公式x n=n[M]/[C] (双阴离子n=2) [C]为引发剂浓度
∵聚合到2000秒时,单体转化率为50%,则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50%[M]0
∴=
n
x n×50%[M]0/[C]=2×50%×2.0/(1.0×10-3)=2000
已求得聚合到4000秒时,反应掉的单体浓度为3[M]0/4
∴=
n
x n×(3[M]0/4)/[C]=2×(3/4)×2.0/(1.0×10-3)=3000
4.异丁烯在四氢呋喃中用SnCl
4-H
2
O引发聚合。

发现聚合速率R p∝[SnCl
4
][H
2
O][异丁烯]2。

起始生成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

1.00g聚合物含3.0×10-5mol的OH基,不含氯。

写出该聚合的引发、增长、终止反应方程式。

推导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表达式。

指出推导
过程中用了何种假定。

什么情况下聚合速率是水或SnCl 4的零级、单体的一级反应? 解:根据题意,终止是活性中心与反离子碎片结合。

① 引发:SnCl 4+H 2
O
H (SnCl 4OH)
H (SnCl 4OH)+CH 2C CH 3
CH 3
k i
CH 3
C CH 3
3
(SnCl 4OH)
增长:
CH 3
C CH 3
CH 3
(SnCl 4OH)+CH 2C CH 3CH 3
p
CH 2C CH 3
CH 3
C CH 3
CH 3
CH 3
(SnCl 4OH)
+M
CH 2
C CH 3
CH 3
C CH 3CH 2CH 3
C
CH 3
CH 3
CH 3
(SnCl 4OH)n
终止:
CH 2C CH 3
3
C CH 3CH 23
C CH 3
CH 3
3
(SnCl 4OH)n t
CH 2C CH 3
3
C CH 3CH 23
C CH 3
CH 3
3
OH+SnCl 4n
② 各步反应速率方程为
R i =k i [H +(SnCl 4OH)-][CH 2=C(CH 3)2]=k 络k i [SnCl 4][H 2O][CH 2=C(CH 3)2] (k 络=[H +(SnCl 4OH)-]/[SnCl 4][H 2O]) R p =k p [HM +(SnCl 4OH)-][CH 2=C(CH 3)2] R t =k t [HM +(SnCl 4OH)-] 假定 R i =R t (稳态) 则
[HM +(SnCl 4OH)-]=k 络k i [SnCl 4][H 2O][CH 2=C(CH 3)2]/k t 代入R p 式得
R p = k 络k i k p [SnCl 4] [H 2O][CH 2=C(CH 3)2]2/k t
x=R p/R t= k p[HM+( SnCl4OH)-][CH2=C(CH3)2]/(k t [HM+( SnCl4OH)-])=k p
n
[CH2=C(CH3)2] /k t
③若[H2O]>>[SnCl4],且k i>>k络,
则在引发反应中,第一步(生成络合物的反应)为控制步骤,且[H2O]基本保持恒定。

∴R i=k络[H2O][SnCl4] = k1[SnCl4]
稳态时:k t[HM+( SnCl4OH)-]= k1[SnCl4]
∴[HM+( SnCl4OH)-]=k1/k t[SnCl4]
代入R p式得
R p=k p k1/k t[SnCl4][CH2=C(CH3)2]
即R p是水的零级,单体的一级反应。

④若[SnCl4]>>[H2O],且k i>>k络
则在引发反应中,生成络合物的反应为控制步骤,且[SnCl4]基本恒定。

∴R i= k络[H2O][SnCl4]=k2[H2O]
稳定时:k t[HM+( SnCl4OH)-]=k2[H2O]
∴[HM+( SnCl4OH)-]=k2/k t[H2O]
代入R p式得:
R p=k p k2/k t[H2O] [CH2=C(CH3)2]
即R p是SnCl4的零级、单体的一级反应。

5.在搅拌下依次向装有四氢呋喃的反应釜中加入0.2mol n-BuLi和20kg苯乙烯。

当单体聚合了一半时,向体系中加入1.8g H2O,然后继续反应。

假如用水终止的和继续增长的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是1,试计算
(1)水终止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2)单体完全聚合后体系中全部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3)最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

M为
解一:(1)单体反应一半时加入1.8g H2O,由水终止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1n
50000
2.02
/20000n ·n M 1==活性中心摩尔数参加反应的单体的克数=
(2)单体完全转化后全部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仍然是个平均的概念,即指的是平均来讲每一个活性种所加上的单体的克数(若是数均聚合度,即为所加上的单体的个数),不管中途是否加有终止剂,还是发生了其他不均匀增长 ∴单体完全转化后全部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n 为
100000
2.020000
n ·n M ==活性中心摩尔数所有单体的克数=
解二:整个体系由两种分子组成:
由水终止的大分子,其摩尔数为1.8/18=0.1mol ,分子量1n M 为50000 没被水终止而继续增长所形成的大分子,其摩尔数为0.2-0.1=0.1mol , 分子量设为2n M
150000
1.02.02
/2000050000n ·n M n M 12=+=剩余活性中心摩尔数剩余单体的克数+
=-
这样,单体完全聚合后体系中全部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
100000
1.01.01500001.0500001.0n =+⨯+⨯==
∑∑Ni NiMi M
(3)已知在这一体系中存在两类分子,一是由水终止的大分子,另一是没被水终止而得以继续增长所形成的大分子,且已知这两类分子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为1,说明它们各自均为均一体系,分子量都是单一值,分别求出这两种分子的摩尔数和数均分子量,即可求得HI.
由水终止的大分子,其摩尔数为0.1mol ,分子量1n M 为50000,单分布
没被水终止而继续增长所形成的大分子,其摩尔数为0.1mol ,分子量为150000,单分布 ∴最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
25
.11
.01.0n M 1.0n M 1.0n M 1.0n M 1.0n M 1.0n M 1.02
12
12
2212
=++++==
∑∑∑∑Ni
NiMi NiMi
NiMi
Mn
M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