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卫生要求以及对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水质监测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引用标准GB 5750-85《标准检验法》。
GB 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1993。
3定义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3.1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用和生活的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
3.5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加压、贮存、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卫生要求4.1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4.1.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水4.2.1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1。
表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项目限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浑浊度 不超过1度(NTU)①,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NTU)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PH 6.5~8.5总硬度(以CaCO3计) 450 (mg/L)铝 0.2 (mg/L)铁 0.3 (mg/L)锰 0.1 (mg/L)铜 1.0 (mg/L)锌 1.0 (mg/L)挥发酚类(以笨酚计)0.002 (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0.3 (mg/L)硫酸盐 250 (mg/L)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耗氧量(以O2计) 3 (mg/L),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mg/L②毒理学指标砷 0.05(mg/L)镉 0.005 (mg/L)铬(六价) 0.05(mg/L)氰化物 0.05(mg/L)氟化物 1.0 (mg/L)铅 0.01(mg/L)汞 0.001 (mg/L)硝酸盐(以N计)20(mg/L)硒 0.01(mg/L)四氯化碳 0.002 (mg/L)氯仿 0.06(mg/L)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 100 (CFU/mL)③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 ,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放射性指标④总a放射性0.5(Bq/L)总b放射性1 (Bq/L)注:①表中NTU为散射浊度单位。
直饮水规范

直饮水规范目录11总则22术语33水质、水量和水压44水处理55系统设计66净水机房77系统计算与设备规格选择88水质检验99控制系统1010系统维护和管理1总则1.0.1为使管道直饮水(饮用净水)系统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规定,达到卫生安全、工艺技术先进、确保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下制定本规范。
1.0.2管道直饮水(饮用净水)系统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等基本原则,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便利。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楼宇和公共建筑等管道直饮水(饮用净水)系统的设计。
已建建筑物新增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1.0.4管道直饮水(饮用净水)系统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卫生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导则的要求。
2术语2.0.1管道直饮水(饮用净水)系统(Dedicated Drinking Water System)。
是指自来水(原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2.0.2原水(raw water)进入特定水处理组件或设备前未经深度处理的城市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
2.0.3产品水(product water)由设备处理过的水。
2.0.4“导则”是指建设部颁布的“生态住宅小区技术导则”。
2.0.5膜(film)人工控制分布微网孔的高级聚合物材料,只能允许一定尺寸、形状及特性的物质通过。
2.0.6微滤膜(MF)微滤膜的孔径在0.1~0.2微米操作压力为50KPa~300Kpa可去除0.1到2或3微米范围内的粒子和细菌,又称精密过滤。
2.0.7超滤膜(UF)加压(69-1378KPa)使溶液通过半透膜以使该溶液中一种成分与另一种成分分离,膜孔尺寸为10A-0.2微米,当通过离子和小的有机物时,一般能阻挡分子量超过1000分子量的有机物。
2.0.8反渗透(RO)在压力(1378-6890KPa)下,使原水水流侧向通过半透膜,膜孔尺寸为5-15A,这时溶液中一种成分与别种成分相分离。
饮水机企业标准

Y63 Q/YYH企业标准Q/YYH03—1999 饮水机1999-07-12发布1999-07-27实施发布Q/YYH03—199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饮水机的特定要求而制订的,其主要技术指标依据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并结合本产品的特点而综合确定。
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本标准出版印刷依据GB/T1.2—1996《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2部分:标准出版印刷的规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自1999年7月27日起实施,同时,所有生产销售的饮水机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企业标准Q/YYH03—1999饮水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水机的型号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封闭式电机驱动压缩式制冷系统和(或)电热元件式加热系统的饮水机和半导体式饮水机,该饮水机适合家庭和一般公共场所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789.2—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059.1—95 家用制冷器具电冰箱(冷藏箱)GB17323—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3. 定义1999—07—12批准 1999--07—27实施Q/YYH03—1999本饮水机采用下列定义:3.1 饮水机一个有适当装置的箱体,内装一个或多个保温容器,通过消耗电能的手段,使容器内的饮用水冷却和(或)加热。
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

1.0m3/h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书目录第一章设计基础 (2)1.1前言 (2)1.2系统设计依据 (2)1.3工场条件 (3)1.4工程交接面 (3)第二章工程工艺设计 (3)2.1工艺流程确定 (3)2.2工艺流程 (4)2.3工艺设备说明 (4)第三章工程设备清单和价格 (8)3.1工程设备清单和报价 (8)第四章工程实施计划和技术范畴 (9)4.1工程进度安排 (9)4.2需方工作 (10)第五章技术培训 (10)第六章质保和售后服务 (10)第一章设计基础1.1 前言1.管道直饮水概念管道直饮水是以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水为原水,经深度净化后通过固定管道输送、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最早源于美国、丹麦、荷兰等一些国家,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已较为普遍了。
于近年出现,当前呈现出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发展趋势。
2.管道直饮水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之后,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
然而由于城市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染和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使得一些城市的自来水水质有所降低,如自来水的感官性状指标中要求无嗅、无味,例如上海、广州的自来水有时有明显的异味。
这就形成了管道直饮水的供求关系,进而使管道直饮水市场从无到有,并在一些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在国内,自1997年上海浦东新区锦华居住小区首个实现了管道直饮水工程后,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性和取用便利、节约能源、卫生等优点,引起了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重视,目前已有上海、大庆、无锡、深圳等地在推广应用。
3.管道直饮水的价格优势由于直饮水的价格介于自来水与桶装水、瓶装水的价格之间,因此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和发展空间。
而市场上出售的桶装水和瓶装水的价格一般是0.67 元/L和3.60 元/L。
三种水价间的差距为直饮水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如对于饮用者来说,饮水量按3 L/d 计,则其水费也就是1~1.5 元/d,一个月的水费最多也就是45 元,由于饮用的绝对量比较小,所以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距较大,效益十分明显,如果有一个合理的规模,则赢利水平相当可观。
直饮水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edicated Drinking Water SystemCJJ××××-2004(送审稿)(本稿完成日期:200412)2004北京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水质、水量和水压 (2)4 水处理 (3)5 系统设计 (3)6 净水机房 (4)7 系统的计算与设备选择 (5)8 水质检验 (9)9 控制系统 (9)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10.1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10.2 验收 (12)10.3 运行维护和管理 (13)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下达的《建筑和居住小区优质水供应技术》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内外有关应用研究资料,并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水质、水量和水压;4. 水处理;5. 系统设计;6. 净水机房;7. 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8. 水质检验;9. 控制系统;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由城市建设研究院标准所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负责解释。
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管理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晶泰优质饮用水有限公司多元电气集团水环保技术产业(中国)有限公司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益民饮用水技术有限公司常州河海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东莞新纪元微滤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嘉润恒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卡莱拇不锈钢直饮水管道有限公司北京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士净水管道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锂、赵世明、傅文华、杨澎、赵昕、朱跃云、李海波、张迎军、唐业梅、丁新建、蒋燕蕾、陈建平、王占生、孙巍、鄂学礼、费杰、李素芹、巫伟、黄水木、杨家华、孙沛、谢鹏、陆跃明、马立峰、罗敏、李经宇、陈雷、王永生、徐红越、蒋建明1 总则1.0.1 为确保管道直饮水的供水水质,并使系统卫生安全、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标准

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标准1.目的为了规本公司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概述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术语4.适用围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 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参考标准1、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2、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5、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6、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7、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8、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9、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10、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11、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12、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13、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14、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6.容6.1 系统设计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下表采用注:1、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2、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5L/(人·日)3、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厨房具体用水量、用水点由厨房顾问提供确定。
3、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0.06L/s。
4、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5、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其他给水系统直接相连。
直饮水设备设计方案说明及工艺流程资料下载

直饮水设备设计方案说明及工艺流程资料下载一、直饮水系统设计方案说明1、第一级预处理,主要采用古英砂多介质过滤器将原水中的一些可见并且有害的物质去除,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或者手动正冲洗反冲洗等。
2、第二级预处理,主要采用的是果壳活性碳过滤器去除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以及水中含有的一些余氯和有害物质,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或者手动正冲洗反冲洗等。
3、第三级预处理主要采取的是阳树脂来降低水的硬度,使水中的钙镁离子得到吸附,将水变软,这样可以延长反渗透膜的寿命。
也可以进行树脂再生。
4、第四级预处理是使水在经过5um孔径精密过滤器时得到净化,去除浊度和色度并使水得已优化,让水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并且保证产水的质量,也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5、第五步是采用反渗透主机来进行脱盐处理,使不达到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6、第六步采用微过滤装置,是防止一些微粒的树脂从布水里滤出来,由些再造成二次污染。
这个步聚应用到一些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的地方。
7、第七步采用的是杀菌系统来减少细菌的二次污染,同时又能保证水的鲜活性。
二、直饮水系统进水参数一般源水分为自来水和地下水两种,一般进水压力要大于0.3MPa,进水的电导率要小于800us/cm,如果电导率超过800us/cm了,这样情况,我公司建议您选用双级反渗透。
三、直饮水系统工艺流程第一种采用的是反渗透的方法:源水在源水箱里经过源水的增压泵将水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去除可见大块杂质,接下来再进入活性碳过滤器来去除色度,异味和水中余氯等,接下来进入的是阳树脂软化器,由此对水进行软化,再进入精密过滤器完成一级反渗透再经过紫外线杀菌器杀菌最终达到用水点。
第二种采用的是超滤的方法:源水在源水箱里经过源水的增压泵将水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去除可见大块杂质,接下来再进入活性碳过滤器来去除色度,异味和水中余氯等,接下来进入的是阳树脂软化器,由此对水进行软化,再进入精密过滤器和超滤系统,再经过紫外线杀菌器杀菌最终达到用水点。
直饮水机设备技术要求

直饮水机设备技术要求1.水处理工艺:超滤水净水器处理工艺(水处理工艺中不能使用反渗透技术)。
2.出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保准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标准》(2001)要求。
(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3.出水水温:净水和热水(热水温度40℃~99℃可设定)。
4.净水流量:净水流量≥5L/min(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5.额定总净水量:一次滤芯更换寿命(额定净水总量)不少于100m³(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6.加热方式:采用步进式加热技术。
7.计量显示:直饮水设备应安装有净水流量显示器,且方便查看。
8.净化系统自动冲洗功能:直饮水设备净化系统应具有自动冲洗功能,并自动定时排出。
9.出水控制方式:宜采用电磁阀控制,电磁阀需采用断电自闭式的方式,且出水口配有不锈钢水嘴。
10.外壳材质: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厚度1.2mm,防腐防锈,经久耐用。
11.自动排空:直饮净水设备应有隔夜水自动排空技术(详细描述达到过程)。
12.滤料更换智能报警:设备应具有滤料更换自动报警功能,及时提醒更换滤料。
一、单口直饮水机二、三口直饮水机商务要求:1.1交货地点(货物安装地点):用户指定地点1.2项目完成时间: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1.3包装要求:以保证货物的完好无损为标准。
1.4设备运输、安装(1)设备运输:合同中所有的设备均须由中标人自行运往设备安装场所,不论设备从何处购置、采用何种方式运输,采购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及相关费用。
中标人应自行处理设备质量和数量短缺等问题。
(2)中标人应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安装、直到设备正常使用,其费用由中标人负担。
(3)中标人应提供安装中全部所需的工具。
1.5验收要求:当满足以下条件时,采购单位才向中标人签发验收报告:(1)中标人已按照合同规定提供了全部产品及完整的技术资料。
(2)货物符合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要求,性能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了规本公司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概述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术语4.适用围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参考标准1、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2、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5、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6、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7、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8、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9、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10、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11、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12、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13、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14、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6.容6.1 系统设计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下表采用注:1、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2、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5L/(人·日)3、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厨房具体用水量、用水点由厨房顾问提供确定。
3、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0.06L/s。
4、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5、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其他给水系统直接相连。
6、优先采用集中净化水处理方式,深度净化处理工艺采用RO反渗透膜处理技术。
7、水处理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凑、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
8、深度净化处理系统排出的浓水应考虑回收利用。
9、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设循环管道,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
10、管道循环控制系统采用何种形式根据系统具体特点选用,一般建议采用定时循环管道系统,可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在系统用水量少时运行,每天至少循环管2次。
11、建筑物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干管时,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阀,并应保证系统循环。
12、直饮水在供配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
13、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
在管网最低端应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
排气阀处应有滤菌、防尘装置。
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存留现象,排水口应有防污染措施。
14、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宜回流至净水箱或原水水箱。
回流到净水箱时,应加强消毒。
采用供水泵兼做循环泵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设置循环回水流量控制阀。
15、建筑小区各循环管可接至小区循环管上,宜采用安装流量平衡阀等措施。
16、各用户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不宜大于3m。
6.2 机房设计1、净水机房宜靠近集中用水点,可设在建筑物,亦可室外单独设置。
2、净水设备宜按工艺流程进行布置,同类设备应相对集中布置。
机房上方不应设置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与净水机房无关的管道不得进入或穿越净水机房。
3、室外单独设置的净水机房,尽量靠近园区中心位置,与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站等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同时注意机房的隐蔽性、隔离和环境美化,要考虑设备搬运的道路和进出口。
4、净水机房应保证通风良好。
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8次/h,进风口应加装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附近不得有污染源。
5、净水机房应满足生产工艺的卫生要求;应有更换材料的清洗、消毒设施和场所。
地面、墙壁、吊顶应采用防水、防腐、防霉、易消毒、易清洗的材料铺设。
地面应设间接排水设施。
门窗应采用不变形、耐腐蚀材料制成,应有锁闭装置,并应设有防蚊蝇、防尘、防鼠等措施。
6、净水机房应配备空气消毒装置。
当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时,紫外线灯应按30W/(10~15m2)吊装设置,距地面宜为2m。
7、净水机房宜设置更衣室,室宜设有衣帽柜、鞋柜等更衣设施及洗手盆。
8、净水机房应设置化验室,并应配备有水质检验设备或在制水设备上安装在线实时检测仪表。
9、产品水罐(箱)不应设置溢流管。
产品水罐(箱)应设置空气呼吸器,当采用臭氧消毒时应设置臭氧尾气处理装置。
10、净水处理设备的启停应由水箱中的水位自动控制。
11、净水机房门口及机房均须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以保证用水安全。
6.3材料选用及安装1、涉及直饮水的管道、阀门配件、设备等所用材质均应符合国家及华为的相关标准,并应达到《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要求。
2、管道直饮水供水泵或循环水泵,应采用SS316/316L材质不锈钢水泵。
3、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的直饮水系统管道管材必须选用SS316L(022Cr17Ni12Mo2 )薄壁不锈钢给水管道。
壁厚小于2.0mm时采用承插氩弧焊接方式,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采用对接焊。
4、直饮水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等管道连接件等)要求壁光滑,须选用浦项、太钢、宝新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生产的优质2B不锈钢板为原材料,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氩弧焊焊接工艺加工制造而成,并可承受2.5MPa的水压。
5、SS316L薄壁不锈钢焊接管道管材规格须符合下表的规定:6、薄壁不锈钢管道系统的管道、管件(弯头、三通等管道连接件等)必须采用同一厂家,且必须为原板材。
不锈钢承插氩弧焊接管件(扩口式)。
7、薄壁不锈钢管件(弯头、三通等管道连接件等)的壁厚不可小于管道的壁厚,其壁需做抛光处理,不可有壁拉伤,划痕和脱皮现象。
8、管道安装施工须严格执行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等有关标准,氩弧焊焊接时,管道外壁均须采取氩气保护措施,氩气纯度不得低于99.99%。
9、管道安装施工前须由管道厂家进行安装培训,焊工应具备焊工证等相应件,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管道安装施工方案》经监理、业主审批,施工前须做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须编制焊接工艺规程或焊工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焊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的对顶进行焊接。
10、嵌墙暗埋部分采用外覆PE防腐蚀316L不锈钢管,埋墙接头部分采用聚乙烯胶带缠绕。
暗敷管道管外径不宜大于26mm。
11、室外明装管道应进行保温隔热处理。
12、室直饮水管道与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应在热水管下方。
13、室分户计量水表应采用直饮水水表;14、直饮水系统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嘴;15、系统中须采用不锈钢管道管件及附配件(如管件、阀门等,特殊注明的除外),其中小于等于DN50的管道阀门应采用316L/316不锈钢材质的截止阀或球阀,并要求达到卫生饮用水标准;大于DN50的管道阀门应采用碟阀(阀瓣(板)为316不锈钢、过流部件的软密封材料和衬材料要求达到食品卫生级标准。
)16、原水箱板材采用SS304材质,纯水箱板材采用SS316/316L材质。
17、室外埋地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掉下的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18、埋地管道应做防腐处理,根据敷设地点的土壤情况,采用正常、加强或特加强等外防腐做法。
19、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及需要拆卸的部位应采用活接头连接方式。
20、设备排水应采取间接排水方式,不应与下水道直接连接,出口处应设防护网罩21、设备管道连接、固定、保温等具体做法,请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图集。
6.4 控制系统1、管道直饮水制水和供水系统宜设手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应运行安全可靠,应设置故障停机、故障报警装置,并宜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工程的规模和要求可分为三种操作模式:a 遥控模式(即通过中心计算机进行控制)。
b 现场自动模式(系统按预先编制的程序和设置的参数自动运行)。
c 现场手动模式(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开启或停止某个设备)。
2、水处理系统应安装有电导率、水量、水压、液位等实时检测仪表;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宜配置PH值、余氯、余臭氧、余二氧化氯、水温等检测仪表;同时宜设有SDI仪测量口和SDI仪。
可在系统相应管路中安装进水流量计、浓水流量计和产水流量计;在各过滤器进出口、膜装置进出口、产水口、浓水口、高压泵出水口安装压力表;在系统相应管路中安装进水电导率仪和产水电导率仪。
3、净水机房监控系统中应有各设备运行状态和系统运行状态指示或显示,应依照工艺要求按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运行。
4、监控系统宜能显示各运行参数,并宜设水质实时检测网络分析系统。
5、净水机房电控系统中应对缺水、过压、过流、过热、不合格水排放等问题有保护功能,并应根据反馈信号进行相应控制、协调系统的运行。
6.5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道试压、清洗和消毒1、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分别对立管、连通管及室外管段进行水压试验。
系统中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别试压。
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2、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0MPa。
暗装管道必须在隐蔽前进行试压及验收。
3、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管道及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净水水罐(箱)应做满水试验。
5、管道直饮水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
6、直饮水系统冲洗前,应对系统的仪表、水嘴等加以保护,并将有碍冲洗工作的减压阀等部件拆除,用临时短管代替,待冲洗后复位。
7、管道直饮水系统应采用自来水进行冲洗。
冲洗水流速宜大于2m/s ,冲洗时应保证系统中每个环节均能被冲洗到。
系统最低点应设排水口,以保证系统中的冲洗水能完全排出。
清洗标准为冲洗出口处(循环管出口) 的水质与进水水质相同。
8、直饮水系统较大时,应利用管网中设置的阀门分区、分幢、分单元进行冲洗。
9、用户支管部分的管道使用前应再进行冲洗。
10、在系统冲洗的过程中,应同时根据水质情况进行系统的调试。
11、直饮水系统经冲洗后,应采用消毒液对管网灌洗消毒。
消毒液可采用含20~30mg/L的游离氯或过氧化氢溶液,或其它合适消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