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解读.ppt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若干思考——以福建省历史学科为例

这 是 由于 前 述 高 中 历 史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以 检 查 和
衡 量 学 生 高 中 历 史 学 习 水 平 为 主 , 兼 顾 高 考 选 拔 需
“ 能 力 立意 ”命 题 思 想 前 提 下 ,
“ 能 力要 求 ”
力 层次 。考 试 大 纲 中 ‘ 列 举 、 知道 、 了解 、 简述 ’ 等 测 试 目标 ,属 于 识 记 层 次 要 求 ; ‘ 概 述 、理 解 、 说 明 、 认 识 ’等 测 试 目标 ,属 于 理 解 层 次 要 求 ;
历史学科学以福建省历史学科为例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若干思考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李林川问道高考新政系列思siko考2520154思考siko业基础会考能力测试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
高 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若 千思 考
— —
以福 建 省 历 史 学科 为例
福 建 省普 通教 育教 学研 究室 李 林 J
合 适 的 平 衡 点 ,似 还 有 进 一 步 探 讨 和 完 善 的 空 间 。
1 . 如 何设 定试 卷 的难度 ?
根 据 测 量 学 、 考 试 学 的 理 论 原 理 ,水 平 考 试 与 选 拔考 试定 位 与功 能是 不一 样 的 ,在难 度小 ,又往 往 决 定 了试 卷 的效
‘ 分 析 、 探 讨 ’等 测 试 目标 , 属 于 应 用 层 次 要 求 。 ”
对 既往 的会 考 纲 要 和高 考 考 试 说 明的
描 述 ,重 新 加 以 整 合 并 解 读 。 笔 者 认 为 , 应 该 本 着
“ 稳健推进 ” “ 稳 妥 过 渡 ” 的 思 路 ,建 议 基 于 会 考
度 和 区分度 ,影 响最 终 的评价 效 果 。 以福 建 省 历史 学 科 为 例 ,根 据 省 教 育 考 试 院 颁 发 的 会 考 纲 要 与 高
福建高考政策

2018年福建高考政策2018年福建高考政策一、考试科目与类别1.考试科目。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14门。
2.考试类别。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14门科目均设置合格性考试。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另外设置等级性考试。
二、考试内容与方式1.考试内容。
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规定各科目命题原则、考试题型、试卷结构等。
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各科目必修学分要求的内容,等级性考试范围为必修和选修I的内容。
考试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内容,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做到题量适度、难易适当。
2.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实行书面闭卷笔试,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7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均实行书面闭卷笔试,信息技术科目合格性考试实行无纸化上机考试,考试时长均为70分钟。
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4门科目另设实验(实践)操作测试,测试时长均为20分钟。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均实行书面闭卷笔试,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
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3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实行学科技能或素养测试,考试时长根据省统一考试说明确定。
三、考试组织与实施1.考试对象。
普通高中在校生须参加所有科目(含操作测试项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准备参加6月份高考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招生要求,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可自愿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或等级性考试。
渐进与创新:我省高考改革方案解析

罗 立 祝
高考 改 革 方 案进 行 深 度 解 析 ,并 对 加 强 高 考 命题
工 作 的 科 学 化 建 设 提 出 建 议 , 给 所 有 关 注 我 省 新
课 程 高 考 的读 者 提供 一 份 思 想 大餐 。
渐 进 与 创 新 : 省 高 考 改 革 方 案 解 新
编 者按 :20 o 8年 7 月 , 备 受 关 注 的 我 省 高 考 改 革 方 案 终 于 出 台 。 这 份 方 案 的 重 要 性 毋 庸 置 疑 , 它 既 明 确 了 我 省 新 课 程 高 考 改 革 的 思 路 和 方 向 , 也 将 对 我 省 高 中 新 课 程 的 深 入 和 攻 坚 提 供 良 好 保 障 。 改 革 方 案 言 简 意 赅 , 看 似 简 单 , 实 则 蕴 涵 着 丰 富 的 科 学 评 价 理 念 。 为 了 揭 示 方 案 背 后 的 深 层 理 念 。 分 析 方 案 改 在 何 处 以 及 何 以 如 此 , 我 们 约 请 了 《 建 省 实 施 普 通 高 中 新 课 程 后 高 校 招 福 生 考 试 改 革 方 案 》 课 题 组 的 两 位 重 要 成 员 , 来 对
要 求 高 校 招 生 改 变 以 高 考 成 绩 为 唯 一 录 取 标 准 的 局 面 ,而 适 当 参
考 学 生 成 长 记 录 、综 合 素 质 评 价 以及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等 方 面 的 表现 。
由 此 可 见 ,若 实 现 高 考 与 高 中课 程 改 革 之 间 的 良性 互 动 ,从 单 一
题 。 此 次 高考 改 革 应充 分 发 挥 高考 对 新 课程 改革 的积
新疆高考改革方案

新疆高考改革方案篇一:XX年的高考会以什么形式进行改革如何考?找好老师,就上选师无忧XX年的高考会以什么形式进行改革如何考?除新疆外,全国其余30个省份均已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XX年,全国高考要怎么考?有多少省份启动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有哪些亮点?学校如何接招?下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为大家逐一解答这些问题,他的解读思路被大家称为高考命题“风向标”。
XX年全国高考怎么考?XX年高考,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
“一体四层四翼”到底是什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一体”“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找好老师,就上选师无忧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重磅!全国 8 省份新高考方案发布,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

重磅!全国 8 省份新高考方案发布,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4月23日,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重庆发布新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份均采用考试科目“3+1+2”模式,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建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
关键词解读全国统一高考“3+1+2”选考模式总分750分。
“3”:指必选的语数外三门主课,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计原始分;“1”:指物理或历史二选一,满分为100分,计原始分;“2”: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什么在物理或历史中2选1?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因此,考生在这两个科目中选择1门,有利于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
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等级赋分的规则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
新课程高考方案中的学生自主选择性评析

与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广东省和江苏省在选 考科 目、 外语科 目的考试 中作出了一些创新 , 希望通
过“ 弹性 设科 ” 来实 现 “ 考 ” 选 。
广东省 的“+ 3 文科基础/ 理科基础+ ” x 高考模式 中,x 指专业选考科 目, “” 学生可以从物理 、 化学 、 生 物、 思想政治 、 历史 、 地理 、 音乐术科 、 美术术科 、 体育 术科中任选 l2门, 形成 自己的考试科 目组并参加 考试。对于“ ” 目的选择 ,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 x科 《 新课程实验 的普通高考 改革方案实施办法》规定 : “ 考生考试科 目组为 ‘ 必修科 目+ 选修科 目’其 中选 ,
宁夏 回族 自 治区的 20 年高考方案 , 07 严格遵循
理、 化学、 生物 9 门学科的 1 个选修模块 , 8 每个模块 编制一道题 目, 参加第一类考试 的考生从 1 道题 目 8 中选择 6 道题作答 , 总分计人高考成绩” 2 。[ 1 福建省制定的 《 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 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规定 :凡《 “ 福建省普
伍远岳/ 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院课程与教学论 硕士生。( 华 武汉 4 0 7 ) 30 9
团
2 1 年3 00 月
●考 试 与 招 生
教 胄
自由选 择学 习科 目的权 利 。这样 ,用相 同的科 目设 置来评 价所 有学 生显然 已经 不再适 应新 课改 的理 念
4 考 次增 加 实现 减压 .
自主选择性是个体根据 自 身的需要和能力进行 的有 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现代化进 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日 渐
深 化 ,我 国 中小 学生 的 自主选 择性 得到 了前所 未有 的重 视 , 不仅体 现在 学校 的课程设 置上 , 这 也体 现在
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从2006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
为进一步适应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标志的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培养各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殷切期待,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实施高中新课程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选拔考试评价制度,在充分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从2009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实施。
一、改革的基本目标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有利于促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1. 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有利于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规范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普通高中按照国家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其中书面考试科目按照A、B、C、D(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评定;操作考查项目按照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评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学校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 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
辽宁省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

辽宁省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根据教育部的部署,辽宁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从2006年秋季起进入课程改革。
为建立有利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利于普通高校选拔合格和优秀新生的招生考试评价制度,在充分调研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辽宁实际,制定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从2009年起实行。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遵循有利于促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与国家统一考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方案的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在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基础上,建立科学、全面、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更加公平、多样化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选拔制度。
二、方案的具体内容1、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由教育厅制定统一的评价要求,由学校实施。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高中三年获得的各学科学分详细情况以及基本素养情况。
基本素养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的评价结果以合格、有待改进二个等级呈现;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以A、B、C、D四个等级形式呈现(D为不合格)。
同时,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学生的特长和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情况也有相应的记录,以全面、立体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地、各高中应以《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依据深化评价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与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