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切削参数和常用计算公式
选择切削参数和常用计算公式

每加工一个零件的时间=100/(0.2x976)=0.51分钟 车削功率P=(230x3x0.2x2900)/60037.2=6.7千瓦
Vc xap xfr xkc P= 60037.2
车削力=2900 x0.2 x3=1740牛顿=177.5公斤 车削扭矩T=1740 x37.5=65牛顿米
T= F力 x(D/2) =P x9549/RPM
铣削三要素
Cutting data formulas
Power consuming and Torque force
Torque (Nm) = kW (nett) x 9549 RPM
面铣刀直径80mm, 6个刀片刃口,铣削的材料分别为铸 铝合金(kc:800) 和奥氏体不锈钢(kc:2400), 若刀片的切 削速度为600m/min和150m/min, 每齿进刀为fz=0.2mm/z, 切深ap=4mm, 切宽ae=60mm, 问他们的铣削功率和扭矩
F力=Kc xfr xap
Vc
1/2Vc
Vc
举例:镗削奥氏体不锈钢,工件硬度HB200, 工 件直径75mm,切深3mm,走刀量0.2mm/r, 切削速 度115m/min, 材料单位切削力为2900N/mm2,加 工长度为100mm RPM=(115X1000)/(3.14X75)=488转每分钟 金属去除率V=115x2x0.2=46 立方厘米每分钟
�=0.9,计算钻削功率和扭矩。
d: core diamerer
D: hole diameter
扭矩 T=1.2 �9549/636=18NM
转速 n=40 �1000/3.14 �20=636rpm
钻削功率P=4500 � 0.07 �40 �20/240000 �0.9=1.2KW
常用切削速度计算公式

常用切削速度計算公式一、三角函數計算θ=b/a θ=tan-1b/aθ=b/c Cos=a/c二、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铣床切削速度的計算Vc=(π*D*S)/1000Vc:線速度(m/min) π:圓周率D:刀具直徑(mm)例題. 使用Φ25的銑刀Vc為(m/min)25 求S=rpmVc=πds/100025=π*25*S/1000S=1000*25/ π*25S=320rpm车床切削速度的計算计算公式如下v c=( πd w n )/1000 (1-1) 式中v c ——切削速度(m/s) ;d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mm );n ——工件转速(r/s )。
S:轉速(rpm)三、進給量(F值)的計算F=S*Z*FzF:進給量(mm/min) S:轉速(rpm) Z:刃數Fz:(實際每刃進給)例題.一標準2刃立銑刀以2000rpm)速度切削工件,求進給量(F 值)為多少(Fz=F=S*Z*FzF=2000*2*F=1000(mm/min)四、殘料高的計算Scallop=(ae*ae)/8RScallop:殘料高(mm) ae:XY pitch(mm) R刀具半徑(mm)例題. Φ20R10精修2枚刃,預殘料高,求Pitch為多少mmScallop=ae2/8R=ae2/8*10ae=五、逃料孔的計算Φ=√2R2X、Y=D/4Φ:逃料孔直徑(mm) R刀具半徑(mm) D:刀具直徑(mm)例題. 已知一模穴須逃角加工(如圖),所用銑刀為ψ10;請問逃角孔最小為多少圓心座標多少Φ=√2R2Φ=√2*52Φ=(mm)X、Y=D/4X、Y=10/4X、Y=mm圓心座標為,六、取料量的計算Q=(ae*ap*F)/1000Q:取料量(cm3/min)ae:XY pitch(mm) ap:Z pitch(mm)例題. 已知一模仁須cavity等高加工,Φ35R5的刀XY pitch是刀具的60%,每層切,進給量為2000mm/min,求此刀具的取料量為多少Q=(ae*ap*F)/1000Q=35***2000/1000Q=63 cm3/min七、每刃進給量的計算Fz=hm * √(D/ap )Fz:實施每刃進給量hm:理論每刃進給量ap:Z pitch(mm)D:刀片直徑(mm)例題(前提depo XY pitch是刀具的60%)depoΦ35R5的刀,切削NAK80材料hm為,Z軸切深,求每刃進給量為多少Fz=hm * √(D/ap )Fz=*√10/Fz=沖模刀口加工方法刀口加工深度=板厚-刀口高+鉆尖(0.3D)D表示刀徑鑽頭鑽孔時間公式T(min)=L(min)/N(rpm)*f(mm/rev)=πDL/1000vfL:鑽孔全長N:回轉數f:進刀量系數D:鑽頭直徑v:切削速度如圖孔深l鑽頭孔全長L則L=l+D/3T=L/Nf=πDL/1000vf系數表f直徑mm進刀mm/rev~ ~~~~~~25~25以上~1英寸=25.4mm=8分25.4/牙數=牙距管牙計算公式例如25.4/18=1.414牙距為5/16絲攻馬力(槍鑽)W=Md*N/97.410W:所要動力(KW)Md:扭矩(kg-cm)N:回轉數(r.p.m)扭矩計算公式如下:Md=1/20*f*ps*f為進給量mm/rev系數r為鑽頭半徑賽(mm)α:切削抵抗比值ps.在小進給時,一般鋼為500kg/m㎡;一般鑄鐵為300kg/m㎡;。
切削参数和计算公式参考

切削参数和计算公式参考切削参数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控制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一些关键参数。
切削参数的优化选择对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加工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切削参数和计算公式的参考。
1.切削速度(Vc):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m/min。
选择适当的切削速度可以保证刀具切削性能的发挥,太低的切削速度会导致切削力过大,进而影响加工质量,而太高的切削速度则容易造成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下降。
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c=π×D×n/1000其中,Vc表示切削速度,D表示刀具直径,n表示主轴转速。
2.进给量(f):进给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切削削屑的厚度或者单位主轴转角内工件前进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是mm/min。
进给量的选择关系到加工时间和切削所需的切削力。
进给量的计算公式为:f=n×i×z其中,f表示进给量,n表示主轴转速,i表示进给率,z表示刀具齿数。
3. 切削深度(ap):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层厚度的大小,即刀具和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切削深度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刀具性能来进行合理的安排。
4.切削力(Fc,Fr):切削力是指刀具对工件施加的力,也是切削参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材料的性质、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因素有关。
切削力的计算公式为:Fc = k × ap × f其中,Fc表示切削力,k表示切削力系数。
5.切削功率(P):切削功率是指切削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切削所需要的能量,常用单位为W。
切削功率的计算可以帮助选取合适的切削参数,保证切削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切削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c×Vc/6000其中,P表示切削功率,Fc表示切削力,Vc表示切削速度。
综上所述,切削参数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结合实际加工情况、刀具性能和工件要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切削参数相关计算公式

切削参数相关计算公式切削参数是用于描述切削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它们是制定切削工艺的基础,对于保证工件质量、提高切削效率和工具寿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切削参数的一些常见计算公式:1.切削速度(Vc):切削速度是切削工具在切削过程中与工件表面产生相对运动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Vc=π×d×n/1000其中,Vc为切削速度(m/min),d为工具直径(mm),n为转速(r/min)。
2.进给速度(f):进给速度是切削工具在工件切削方向上的移动速度。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 n × z × fz其中,f为进给速度(mm/min),n为转速(r/min),z为每齿进给(mm/齿),fz为每齿进给频率(齿/分钟)。
3. 切削深度(ap):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工具进入工件的深度,即切削刀具与工件接触的长度。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ap = f / fz其中,ap为切削深度(mm),f为进给速度(mm/min),fz为每齿进给频率(齿/分钟)。
4.特征角度(α):特征角度是指切削刀具的切削角度。
对于不同形状的刀具,其特征角度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5.切削力(Fc):切削力是指在切削过程中作用于刀具上的力。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c = kc × Kc × ap × ae其中,Fc为切削力(N),kc为材料切削系数,Kc为刀具切削系数,ap为切削深度(mm),ae为刀具切削宽度(mm)。
切削参数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切削过程和材料来确定,可以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切削工具的性能进行合理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切削参数的计算需要根据不同的切削条件和机床性能进行调整,并结合经验进行优化。
同时,切削过程中还需考虑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硬度、切削液的使用等因素,以保证切削工艺的稳定性和切削效果的良好。
切削参数和计算公式

切削参数和计算公式切削参数是决定切削加工过程中各项切削条件的重要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正确选择切削参数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刀具的磨损和工时成本。
在进行切削参数的选择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硬度、韧性、切削性能以及刀具的材料、形状和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佳的切削参数。
一、切削参数的影响因素1.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工件上切削过程中切削刀具进给的线速度,一般用V表示,单位是m/min。
切削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切削加工的效率和切削表面质量。
通常情况下,切削速度越高,加工效率越高,但是也会导致刀具的磨损增加。
切削速度的选择要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切削性能来确定。
2. 进给量:进给量是指每分钟工件沿切削刀具的运动方向移动的距离,一般用f表示,单位是mm/rev。
进给量的选择影响到切削中切屑的形成和工件表面的光洁度。
进给量越大,切屑越容易破碎和排出,工件表面粗糙度越大,但是加工效率越高。
进给量的选择要根据切屑的形成和排出情况以及工件表面要求来确定。
3. 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刀具在一次切削过程中切入工件的深度,一般用a表示,单位是mm。
切削深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切削力和切屑的形成。
切削深度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屑的形成和排出也更加困难。
切削深度的选择要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切削刀具的刃数和形状来确定。
4.切削角度:切削角度是指切削刀具刀尖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一般用α表示。
切削角度的选择影响到切削力和切屑的形成。
切削角度越小,切削力越小,但是刀具的强度也会减小。
切削角度的选择要根据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切削性能以及切削刀具的刃数和形状来确定。
二、切削参数的计算公式1.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切削速度V=π×D×N/1000其中,V为切削速度,单位是m/min;D为刀具直径,单位是mm;N 为主轴转速,单位是r/min。
2.进给量的计算公式:进给量f=V×n其中,f为进给量,单位是mm/rev;V为切削速度,单位是m/min;n 为主轴转速,单位是r/min。
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切削加工是一种加工方法,通过移除工件上的材料来制造出特定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在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计算公式来确定参数和性能,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些切削加工常用的计算公式。
1.加工速度计算公式加工速度(Vc)是指刀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Vc=πDN/10002.进给速度计算公式进给速度(Vf)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Vf=fN其中,Vf是进给速度(mm/min),f是每刀齿进给量(mm/tooth),N是转速(rpm)。
3.齿数计算公式在切削加工中,齿数(Z)是指刀具上的齿的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Z=πD/Pt4.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切削速度(V)是指刀具切削工件时的相对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V=πDN/10005.转速计算公式转速(N)是指刀具每分钟旋转的圈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N=1000Vc/(πD)6.每齿进给量计算公式每齿进给量(f)是指每个齿在进行一次切削时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f=Vf/N其中,f是每齿进给量(mm/tooth),Vf是进给速度(mm/min),N 是转速(rpm)。
7.切削时间计算公式切削时间(Tc)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到切削完成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Tc=L/Vf其中,Tc是切削时间(min),L是切削长度(mm),Vf是进给速度(mm/min)。
8.主轴功率计算公式主轴功率(P)是指切削加工过程中主轴驱动所需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P=(F×Vc)/1000其中,P是主轴功率(kW),F是切削力(N),Vc是加工速度(m/min)。
以上是切削加工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加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计算切削参数,以确保切削加工质量和效率。
数控车床常用计算公式

数控车床常用计算公式数控车床是数控系统控制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自动完成加工操作。
在数控车床加工中,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帮助确定加工参数和加工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控车床计算公式。
一、转速和进给速度相关公式:1.主轴转速公式:主轴转速(n)=(切削速度(vc)×1000)÷(π×刀具直径(d))2.进给速度公式:进给速度(f)= 主轴转速(n)× 进给定址(fz)3.进给定址公式:进给定址(fz)=(切削率(s)× 刀具转数(n))÷ 切削深度(h)4.切削速度公式:切削速度(vc)= π×刀具直径(d)×主轴转数(n)÷1000其中,切削率(s)是切削宽度与进给量的比值,切削深度(h)是切削道深度。
二、加工时间相关公式:1.钻孔时间公式:钻孔时间(T1)=钻孔长度(l)÷进给速度(f)2.镗孔时间公式:镗孔时间(T2)=镗孔长度(l)÷进给速度(f)3.攻丝时间公式:攻丝时间(T3)=攻丝长度(l)÷进给速度(f)4.车削时间公式:车削时间(T4)=加工长度(l)÷进给速度(f)其中,加工长度(l)是指加工的工件长度。
三、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相关公式:1.切削深度公式:切削深度(h)= 可切削余量(ae)+ 刀具半径(r)2.进给量公式:进给量(f)=切削率(s)×刀具宽度(b)其中,可切削余量(ae)是工件加工前与刀具的间隙,刀具半径(r)是刀具直径的一半。
四、加工精度相关公式:1.长度误差公式:长度误差(ΔL)=加工长度(L)-设计长度(L0)2.直线度误差公式:直线度误差(Δd)= 平均残余简化误差(E)× 每20mm测量长度(L)3.圆度误差公式:圆度误差(Δr)= (最大切削直径(Dmax)- 最小切削直径(Dmin))÷ 2其中,设计长度(L0)是工件在设计中规定的长度,平均残余简化误差(E)是多次加工中各测量长度差的平均值。
加工中心常用计算公式

加工中心常用计算公式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模具、仪器仪表等领域,用于进行零件的精密加工。
在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用于确定刀具的尺寸、工件的位置、加工速度等参数,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加工公式。
一、刀具尺寸计算公式在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尺寸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刀具尺寸计算公式:1. 切削深度(a)的计算公式:a = (D1 - D2) × cosα其中,D1为刀具刃口直径,D2为末刃直径,α为刀具倾角。
2.刀具半径(R)的计算公式:R=(D1-D2)/23. 圆柱刀具的公法圆半径(Rc)的计算公式:Rc = R / cos(α/2)其中,α为圆柱刀具的圆锥度。
二、工件位置计算公式在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中,确定工件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件位置计算公式:1. 相对初始位置(X,Y,Z)的计算公式:X = X0 + l × cosα × cosβ,Y = Y0 + l × sinα × cosβ,Z = Z0 + l × sinβ其中,(X0,Y0,Z0)为初始位置坐标,l为距离,α为水平方向角度,β为竖直方向角度。
2. 相对初始位置(X,Y)的计算公式(仅在水平加工中使用):X = X0 + l × cosα,Y = Y0 + l × sinα其中,(X0,Y0)为初始位置坐标,l为距离,α为方向角度。
三、进给速度计算公式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前进的速度,是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的重要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进给速度计算公式:1.进给速度(V)的计算公式:V=N×f×z其中,N为主轴转速,f为切削速度,z为刀具刃口数量。
2.切削速度(f)的计算公式:f=π×D×N其中,D为刀具直径,N为主轴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