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地热物性全参数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建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是指材料在热力学条件下的热传导、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比热容和热阻等性能参数。
这些参数的计算对于建筑材料的
选择、施工设计和能源消耗的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建
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1.热传导率:热传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是一个物质对热量传
递的导热性能的描述。
它用λ表示,单位为W/(m·K)。
热传导率的计算
需要考虑材料的组成、密度、热导率等因素。
2.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是描述材料热胀冷缩特性的参数,它衡量
了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尺寸变化能力。
它用α表示,单位为1/°C。
热
膨胀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理论计算来得到。
3. 比热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1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也可以理解为材料储存热量的能力。
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为J/(kg·K)。
比热容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者计算得到。
4.热阻:热阻描述了材料阻碍热量流动的能力,是材料的导热性能与
厚度的比值。
热阻用R表示,单位为m^2·K/W。
热阻的计算需要考虑材
料的热传导系数和厚度。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这些参数的准确计
算对于建筑能源消耗的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
和设计中,可以通过实验、理论计算和模拟等方式来获取这些参数的数值。
计算参数的准确性将有助于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并降低热能损失。
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

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90)13混凝土砌块内填膨胀珍珠岩(单排孔)13000.33 1.2814煤矸石砌块内填膨胀珍珠岩13000.27 3.2515ALC加气混凝土砌块5000.20 3.60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35;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45;16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7000.22 3.59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35;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45;17烧结淤泥普通砖17000.507.82修正系数1.1518烧结淤泥多孔砖13000.48 6.74修正系数1.1519页岩模数烧结砖13000.45 6.60修正系数1.15二、常用保温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备注(m2·K)20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W型)4000.08 1.56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30;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5;21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L型)2500.06 1.07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35;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5;22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砂浆4500.085 1.80适用于内保温23粉刷石膏保温砂浆5000.085 4.00适用于内保温24挤塑聚苯板(XPS)25~350.030.54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25;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15;25模塑聚苯板(EPS)18~220.0410.36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0;26聚氨酯(外墙外保温)300.0240.36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0;27聚氨酯(屋面保温)35~500.0240.54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35;注:保温装饰板根据所选保温材料不同,选用相应的热工性能参数及修正系数。
三、混凝土3.1普通混凝土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28钢筋混凝土2500 1.7417.06修正系数1.00;3.2轻骨料混凝土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29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ρ=1700)1700111.39修正系数1.00;30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ρ=1500)15000.769.33修正系数1.00;31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ρ=1300)13000.567.46修正系数1.00;32粉煤灰陶粒混凝土(ρ=1700)17000.9511.11修正系数1.00;33粉煤灰陶粒混凝土(ρ=1500)15000.78.95修正系数1.00;34粉煤灰陶粒混凝土(ρ=1300)13000.577.52修正系数1.00;35粉煤灰陶粒混凝土(ρ=1100)11000.44 6.08修正系数1.00;36粘土陶粒混凝土16000.8410.13修正系数1.00;(ρ=1600)37粘土陶粒混凝土(ρ=1400)14000.78.65修正系数1.00;38粘土陶粒混凝土(ρ=1200)12000.53 6.97修正系数1.00;39页岩渣、石灰、水泥混凝土13000.52 6.94修正系数1.00;40页岩陶粒混凝土(ρ=1500)15000.779.39修正系数1.00;41页岩陶粒混凝土(ρ=1300)13000.637.91修正系数1.00;42页岩陶粒混凝土(ρ=1100)11000.5 6.48修正系数1.00;43火山灰渣、砂、水泥混凝土17000.57 6.34修正系数1.00;44浮石混凝土(ρ=1500)(水泥焦渣)15000.678.76修正系数1.00;45浮石混凝土(ρ=1300)(水泥焦渣)13000.537.25修正系数1.00;46浮石混凝土(ρ=1100)11000.42 5.94修正系数1.00;(水泥焦渣)3.3轻质混凝土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47泡沫混凝土(ρ=700)7000.22 3.59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50;48泡沫混凝土(ρ=500)5000.19 2.69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50;四、粉刷砂浆4.1砂浆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49水泥砂浆18000.9311.31修正系数1.00;50混合砂浆17000.8710.63修正系数1.00;51石灰砂浆16000.819.95修正系数1.00;52石灰石膏砂浆15000.769.33修正系数1.00;五、热绝缘材料5.1纤维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53矿棉、岩棉、玻璃棉板(ρ=80以下)800.050.60修正系数1.20;54矿棉、岩棉、玻璃棉板(ρ=80-200)1400.0450.75修正系数1.20;55矿棉、岩棉、玻璃棉毡(ρ=70以下)700.050.58修正系数1.20;56矿棉、岩棉、玻璃棉毡(ρ=70-200)1350.0450.77修正系数1.20;57矿棉、岩棉、玻璃棉松散料(ρ=70以下)700.050.46修正系数1.20;58矿棉、岩棉、玻璃棉松散料(ρ=70-120)950.0450.51修正系数1.20;59麻刀1500.07 1.27修正系数1.20;六、木材、建筑板材6.1木材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60橡木、枫树(热流方向垂直木纹)7000.17 4.6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1橡木、枫树(热流方向顺木纹)7000.35 6.69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2松、木、云杉(热流方向垂直木纹)5000.14 3.5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3松、木、云杉(热流方向顺木纹)5000.29 5.1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2建筑板材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64胶合板6000.17 4.3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5软木板(ρ=300)3000.093 1.9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6软木板(ρ=150)1500.058 1.09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7纤维板(ρ=1000)10000.347.88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8纤维板(ρ=600)6000.23 5.0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9石棉水泥板18000.528.4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0石棉水泥隔热板5000.16 2.4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1石膏板10500.33 5.1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2水泥刨花板(ρ=1000)10000.347.0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3水泥刨花板(ρ=700)7000.19 4.4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4稻草板3000.13 2.18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5木屑板2000.065 1.4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 76-93》附录四;七、松散材料7.1无机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76锅炉渣10000.29 4.4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7粉煤灰10000.23 3.9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8高炉炉渣9000.26 3.9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9浮石、凝灰岩6000.23 3.0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0膨胀蛭石(ρ=300)3000.14 1.79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1膨胀蛭石(ρ=200)2000.1 1.2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2硅藻土2000.076 1.0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3膨胀珍珠岩(ρ=120)1200.070.8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4膨胀珍珠岩(ρ=80)800.0580.63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2有机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85木屑2500.093 1.8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6稻壳1200.06 1.03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7干草1000.0470.83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 3》附录四;八、其他材料8.1土壤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88夯实粘土(ρ=2000)2000 1.1613.0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9夯实粘土(ρ=1800)18000.9311.09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0加草粘土(ρ=1600)16000.769.4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1加草粘土(ρ=1400)14000.587.7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2轻质粘土12000.47 6.4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3建筑用砂16000.588.2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2石材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94花岗岩、玄武岩2800 3.4925.5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5大理石2800 2.9123.3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6砾石、石灰岩2400 2.0418.1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7石灰石2000 1.1612.4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3卷材、沥青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98沥青油毡、油毡纸6000.17 3.3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9沥青混凝土2100 1.0516.4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0石油沥青(ρ=1400)14000.27 6.8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1石油沥青(ρ10500.17 4.6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50)8.4玻璃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102平板玻璃25000.7610.7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3玻璃钢18000.529.2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5金属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104紫铜8500407325.0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5青铜800064118.95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6建筑钢材785058.2126.28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7铝2700203191.5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8铸铁725049.9112.38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九、窗的传热系数窗框材质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mm)窗框窗洞面积比(%)传热系数K(W/m2.K)钢、铝单框单层玻璃—15~206.4单框9 3.912 3.75.双层窗传热阻=组成该双层窗的两樘单层窗的传热阻之和+0.07。
常用材料的热物性值

橄榄石砂, 膨润土 5.9%,水分 3.3 % ρ =1.83 铬砂 膨润土 3.9%,水分 2.1% ρ =2.78 锆砂, 膨润土 3.8%,水分 2.1 ρ =2.78
6
表 3 流动临界固相率
0.145
0.120
=7.0(1600°C)
0.358
0.074
0.230
0.071
0.148
0.070
0.180
0.032
0.112
0.142
ρ=7.86(15°C)
0.124
0.128
0.142
0.107
0.230
0.068
0.158
0.071
0.112
0.124
ρ=7.86(15°C)
0.124
14 +1.3396 × 10−9 (T + 273)2
CP = 0.07597T 0.158
λ = 2.846 × 10−3 − 2.265 × 10−6 (T + 273)
15 +1.4518 × 10−9 (T + 273)2
CP = 0.06017T 0.170
硅砂,干型 λc由No9 的公式求得 浇注合金:铸钢
−1.77
× 10−7
2
Ti
+
4.53
×
10
−11
T
3 i
C P = 0.193 + 9.64 × 10−5 T i
6
−6.19
×
10−8
T
2 i
+
常见物质的物性参数

0.105
0.074
Tl=1280
600
0.115
0.113
1000
0.125
0.152
1200
0.130
0.172
20
0.215
0.565
Ps=2.70(15 °C)
纯铝
200
0.235
0.570
Ts=TM=660.2
500
0.268
0.529
660
0.286
0.508
Al-Cu4.5%
20
-Sa J
锆
砂
0.223~0.391
10
2.800
0~900C
砂
0.130~0.2
02
铬铁矿
铬铁矿砂
0.125~0.293
0.151~0.2
2.600
0~900C
砂
30
石英砂+5%水玻璃
0.614
2.583
铁浇注法,
11439
界面平均
铬铁矿砂
0.139
+水玻璃
0.165
0.203
钢浇注法
铬镁矿砂+水玻璃
常见物质的性能参数
表1各种金属的热物性值
金属
温度。C
比热
cal/(g• P)
导热系数
cal/(cm•s•乜)
密度P(g/cm3)液相线、
固相线温度(9)
25
0.107
0.192
P=7.88(20 °C)
200
0.124
0.152
=7.3(15009)
400
0.145
0.120
=7.0(1600 P)
常用材料地热物性全参数

0.238
0.286
Tl=625
400
0.260
0.382
500
0.271
0.431
20
0.246
0.373
s=1.74
纯镁
200
0.263
0.362
Tl=Ts=651
400
0.288
0.353
650
0.325
0.346
Mg94.7~Z n4.6
20
0.242
0.261
Ts=549
~Zr0.7
热辐射系数
0.3~0.45
(全辐射系 数)
0.3~0.45
(全辐射系 数)
0.12
(相对
0.65 m
的波长)
0.1
(相对
0.66 m的波 长)
--
①表示所给物性值的温度条件。
表7其它28
s=6.09
X(73Ni,15Cr,7F
200
0.115
0.035
Ts=1395
e,2.5Ti,1Nb)
600
0.133
0.052
Tl=1427
1000
0.197
0.069
耐盐酸镍基合
600
0.126
0.046
Ts=1270
金C
1000
0.153
0.070
Tl=1305
1200
0.167
0.074
表2铸型的热物性计算公式
No
视在物性值计算公式
备注
1
浇注合金:铸铁 硅砂
干型,咲喃铸型
2
浇注合金:铸铝 硅砂
干砂,咲喃铸型
常用材料的热物性参数

表1 各种金属的热物性值温度C比热cal/(g·C)导热系数cal/(cm·s·C)密度(g/cm3)液相线、固相线温度(C)=7.88(20C)=7.3(1500C)=7.0(1600C)=7.86(15C)=7.86(15C)=7.85(15C)=7.85(15C)=7.83(15C)续表1 各种金属的热物性值温度C比热cal/(g·C)导热系数cal/(cm·s·C)密度(g/cm3)液相线、固相线温度(C)=7.73(15C)Ts=1488T L=1497=7.84(15C)T S=1420T L=1520=7.7(15C)13.1Cr,0.5NiT S=1399T L=1454=7.0(15C)比热相对于普通铸铁=7.1(15C)温度C比热cal/(g·C)导热系数cal/(cm·s·C)密度(g/cm3)液相线、固相线温度(C)=7.5~7.8(15C)=8.92T S=T L=1083s=2.70(15C) T S=T M=660.2温度C比热cal/(g·C)导热系数cal/(cm·s·C)密度(g/cm3)液相线、固相线温度(C)s=1.74T L=T S=651s=6.09T S=1395T L=1427表2 铸型的热物性计算公式硅砂,干型,呋喃铸型600C以下0.385<<0.4940.0058<D P<0.03790.03<W<0.07硅砂,干型由No9的公式求得c浇注合金:铸钢表3 流动临界固相率根据实测,V c=0.032C/s根据固相率与流过细管道的液体量测出,冷速V c=0.03C/s0.43~0.44(金属型,型温373C)表4 部分砂型热物性数据表(cal/s.cm.C)×10-2C(cal/g(g/cm3)5~15C900C,粒度50/1000~1300C0~1300C0~1300C干燥砂,16.5C 含水4.9%,18.9C 0~1100,T0~1100,T0~900C0~900C铁浇注法,界面平均1143C28~450C25~550C25~550C铝浇注法,666C铁浇注法,1155C钢浇注法,1155C钢浇注法,1155C钢浇注法,1155C钢浇注法钢浇注法常温~1490C铝浇注法,界面平均660C铝浇注法,界面平均660C铁浇注法,界面平均1155C铁浇注法,界面平均1155C钢浇注法,界面平均1490C表5 典型金属材料的常温密度表6典型液体金属的物性值低合金铸钢(1600)①普通铸铁(1400C)①纯铝(700C)①纯铜(1100C)①纯镁(700C)①液相线温度(C)0.12 (相对0.65m 的波长)0.1 (相对0.66m的波长)①表示所给物性值的温度条件。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建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是指用来描述建筑材料在热学方面的性能的一组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导热性能、热传递系数等重要的热学性能。
1.热导率(λ):热导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材料厚度上的热流量,它可以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
热导率越低,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
2.导热系数(k):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与单位温度差的热流量,它是导热率与材料密度和比热容的乘积。
导热系数也可以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其计算公式为k=λ/(ρ×c),其中λ为热导率,ρ为密度,c为比热容。
3.热扩散系数(α):热扩散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差下的热扩散速率,它可以反映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能。
热扩散系数一般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和比热容来计算得到。
4.导热浸渍系数(EI):导热浸渍系数是指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表示材料的导热性能是否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导热性能指数(Φ):导热性能指数是指材料抗热流传导能力的量化指标,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方法来获取。
导热性能指数越高,表示材料的隔热能力越强。
6.蓄热系数(C):蓄热系数是指材料单位体积的热容量,它可以反映材料的热惯性和储热性能。
蓄热系数越大,表示材料的储热能力越强。
7.热传递系数(U):热传递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材料单位面积的热流量与温差之比,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隔热性能。
热传递系数越低,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
8.阻燃性能:阻燃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火源热作用下的燃烧表现。
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和有害物质含量较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小。
以上是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的一些常见指标,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益和舒适性。
常见物质的物性参数

0.122 0.156 0.233 0.310 0.267 0.349 0.359 0.367 0.302 0.346 0.361 0.334 0.069 0.088 0.130 0.172 0.056 0.074 0.113 0.152 0.172 0.565 0.570 0.529 0.508 0.449 0.449 0.461
璃 树脂
0.202~0.18
石英砂+2%呋喃树 0.122 砂脂
石英砂+1.5%呋喃 树脂
0.187 0.192 0.242
石英砂+1.5%树脂 0.2620 0.18~0.23
铬铁矿砂+1%树脂
铬砂+树脂
0.168~0.2 1.730
88
1.634
0.168~0.2 1.458
88
1.602
0.168~0.2 1.678
0.067~0.082
C(cal/gC (g/cm3)
说
明
)
0.126 0.310
1.658 1.700
5~15C 900C,粒度 50/100
0.191 1.500
未表明者为常温,下同
0.503 1.650
0.191~0.2 1.776 81
1.580~1.70 0
7
砂
石
英
砂
0.096~0.336 0.12~0.456 0.072~0.36 0.062 0.362 0.141~0.181
Inconel X(73Ni,15Cr,7Fe
,2.5Ti,1Nb)
耐盐酸镍基合金 C
20 200 400 500 20 200 400 650 20 200 400 549 20 200 400 468 20 200 600 1000 600 1000 1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8(20C) =7.3(1500C) =7.0(1600C)
=7.86(15C) =7.86(15C)
=7.85(15C) =7.85(15C) =7.83(15C)
续表 1 各种金属的热物性值
金属 Si2%钢
Cr1%钢
不锈钢 (AISI 420)
不锈钢 (AISI 304)
过共晶 灰口铸铁
0.045 0.051 0.053 0.047 0.048 0.956 0.931 0.874 0.803
0.122 0.156 0.233 0.310 0.267 0.349 0.359 0.367 0.302 0.346 0.361 0.334 0.069 0.088 0.130 0.172 0.056 0.074 0.113 0.152 0.172 0.565 0.570 0.529 0.508 0.449 0.449 0.461
Al~Mg8%
纯镁
Mg94.7~Zn4.6 ~Zr0.7
(相当于 MC6)
Mg90.2~Al9 ~Zn0.6~Mn0.2 (相当于 MC2)
Inconel X(73Ni,15Cr,7F
0.106 0.092 0.062
TS=1420 TL=1520
0.146
0.072
0.114
0.053
=7.7(15C)
0.119
0.055
13.1Cr,0.5Ni
0.146 0.214 0.136
0.058 0.064 0.069
TS=1399 TL=1454
0.118
0.035
18~20Cr,8~12Ni
0.192 0.152 0.120 0.074 0.071 0.070 0.032 0.142 0.128 0.107 0.068 0.071 0.124 0.116 0.102 0.062 0.071 0.103 0.095 0.079 0.078 0.124 0.115 0.100 0.059 0.071 0.119 0.108 0.091 0.058 0.072 0.103 0.102 0.089 0.057 0.068
0.141
0.104
0.070
0.036
0.101
=7.1(15C)
0.087
0.119
0.072
0.051
0.041
金属
温
度
cal/(g·C) cal/(cm·s·C) 线、固相线温度(C)
白口铸铁 纯铜
Cu90%~Al10% Cu70%~Zn30% Cu60%~Zn40% Cu70%~Ni30% Cu60%~Ni40%
=7.5~7.8(15C)
=8.92 TS=TL=1083
TS=1030 TL=1042 TS=915 TL=955
TS=900 TL=905
TS=1170 TL=1240
TS=1227 TL=1280
s=2.70(15C) TS=TM=660.2
TS=502 TL=638
金属
温
度 C
比 热 导热系数 密度(g/cm3)液相 cal/(g·C) cal/(cm·s·C) 线、固相线温度(C)
比 热 导热系数 密度(g/cm3)液相 cal/(g·C) cal/(cm·s·C) 线、固相线温度(C)
0.120
0.060
=7.73(15C)
0.126
0.072
Ts=1488
0.144 0.326
0.074 0.060
TL=1497
0.160
0.070
0.114
=7.84(15C)
0.124 0.142 0.206
0 200 400 800 1200
0 200 400 800 1200 25 200 400 800
0 200 400 800 1200
0 200 400 800 1200
0 200 400 800 1200
0.107 0.124 0.145 0.358 0.230 0.148 0.180 0.112 0.124 0.142 0.230 0.158 0.112 0.124 0.142 0.228 0.158 0.111 0.125 0.134 0.285 0.112 0.122 0.140 0.148 0.156 0.108 0.128 0.144 0.146 0.160 0.108 0.130 0.142 0.156 0.156
金属
纯铁
镇静钢 (C0.08%)
软钢 (C0.23%)
碳素结构钢 (S35C)
中碳钢 (C0.4%)
共析钢 (C0.8%)
工具钢 (C1.2%)
表 1 各种金属的热物性值
温
度 C
比热
导热系数 密度(g/cm3)液相
cal/(g·C) cal/(cm·s·C) 线、固相线温度(C)
25 200 400 769 800 1000 1500
共晶灰口铸铁
球墨铸铁
温 度 C
0 200 400 800 1200 20 200 400 800 1200 20 200 400 800 1200
0 200 400 800 1200 20 200 400 800 900 20 200 400 800 1200 20 200 400 800 1000
0.092 0.093 0.106 0.115
0.105 0.111 0.124 0.136 0.094 0.100 0.113 0.123 0.092 0.097 0.108 0.116 0.093 0.101 0.112 0.123 0.101 0.105 0.115 0.125 0.130 0.215 0.235 0.268 0.286 0.210 0.229 0.261
0.128 0.136 0.154
0.043 0.050 0.063
TS=1399 TL=1454
0.160 (0.128) (0.134) (0.140) (0.168) (0.173)
0.076 0.154 0.124 0.094 0.071 0.053
=7.0(15C) 比热相对于
普通铸铁
0.186
纯铝 Al-Cu4.5%
20 200 400 800 1200 20 200 600 1000 1200 20 200 600 1000 20 200 600 900 20 200 600 900 20 200 600 1000 20 200 600 1000 1200 20 200 500 660 20 200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