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组成导学案

合集下载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溶液的形成导学案设计人:李同国徐立东冯永建王智萍学校:朱良初中课前预习1、溶液是指,因此溶液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2、⑴溶质可以是固体、或;⑵二种液体互溶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如果溶液中有水存在时,则溶剂一定是。

3、乳浊液是指。

4、你在日常生活中及化学实验中接触的溶液有。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一、溶液1、完成实验9-1,理解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

3、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4、溶液的用途。

合作交流1、完成实验9-2和9-3,观察现象,将现象填入课本表格中。

并讨论归纳溶质、溶剂之间的关系。

溶质与溶剂的关系是(1);(2);(3);(4);(5)。

精讲点拨1、2、溶质与溶剂的关系:(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

(2)、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5)、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3、溶液的用途:(1)、用于实验室或化工生产(2)、动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3)、医疗上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9-4,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课本表格,并完成下列问题。

1、乳浊液是。

2、乳化作用是指。

3、衣服上沾有油污用水洗不掉,根据生活经验,用什么物质可以除掉它?4、乳化作用的用途。

精讲点拨1、“乳化”不是“溶解”,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于水中,并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与物质溶解在水中是不同的。

2、洗涤剂是常用的乳化剂。

3、在农业生产中,常在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里添加一些乳化剂,使药液喷洒均匀。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课本30页活动探究,并进行组间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溶解时,有的溶液温度,如;有的溶液温度,如;还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如。

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及伴随的现象。

精讲点拨1、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之间不是简单的混合在一起,而是互相作用的。

化学《溶液》导学案 张翔

化学《溶液》导学案  张翔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稿一、溶液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知道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知道什么是乳浊液及乳化作用。

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26—29“溶液”部分,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溶液?它有什么特征?由几部分组成?什么是溶质和溶剂?2、最常用的溶剂是什么?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做溶剂?3、溶质只能是固体吗?你能举例说明吗?4、什么是乳浊液?它有哪些特征?洗涤剂有什么功能?课内探究一、导入课题大家见过大海吗?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 result&fr=&sf=1&fmq=1331192559546_R&pv=&ic=0&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A3%D1%F3&s=0海水是纯净的水吗?为什么?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 result&fr=&sf=1&fmq=1331193093656_R&pv=&ic=0&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A3%CB%AE%D6%D0%B 5%C4%D4%AA%CB%D8%D3%D0%B6%E0%C9%D9%D6%D6&s=0二、各小组进行课前预习展示,教师点拨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溶液的定义做一做:各小组动手做【实验9—1】,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小组展示。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导学案(问题讨论式课堂)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导学案(问题讨论式课堂)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 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2、符号:表达式:单位:【交流讨论】(1)、将40gNaOH溶解在1L 水中,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1mol/L?(2)、从1L 1mol/L 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变?说明点:【问题1】1mol/LNaOH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molNaOHB.溶液中含有1molNaOHC.1L溶液中含有40gNaOHD.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公式应用】C(B)= 变形:①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mol②10molHCl能配成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酸【归纳总结】二、归纳n、N、m、C B之间的换算公式Vm n Ncn=【练习】①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②将53g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③2L 1mol/L的H2SO4溶液,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含H+mol,SO42-个,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注意】对于易电离的物质,溶液中的溶质以存在,离子浓度=【练习】1、1mol/L MgCl2溶液,Mg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___mol/L,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2、在下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0.5L 0.1mol/L的NaCl溶液B. 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C. 1L 0. 2mol/L的AlCl3溶液D. 1L 0.3mol/L盐酸溶液④、求6.2 g Na2O溶于水所得400 mL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⑤、把13.0g锌粒投入到50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求在标况下共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和此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配制 导学案

溶液的配制 导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含义,熟练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理解并正确分析出溶液配制的实验误差。

【知识回顾】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实验仪器为2、在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0 g,经计算,在上称量g氯化钠并倒入干燥洁净的烧杯里,然后用量取mL蒸馏水倒入装有氯化钠的烧杯里,并用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即得所需的溶液【课堂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实验仪器:。

2、容量瓶的使用方法(1)容量瓶上标有、、。

常用的容量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规格。

使用注意事项:①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规定体积的溶液,②使用前要检验③容量瓶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1):算出固体溶质的或液体溶质的;(2):用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3):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中,加入适量的,用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后,将溶液引流注入里;(4):用适量将及洗涤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处,改用加水,使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上下颠倒摇匀。

(6)注意:a. 如果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则必须b. 摇匀后一般会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_____ 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水到刻度线。

4、误差分析:B B B配制步骤错误操作n B V c B计算计算结果m=5.85g,称5.9g称量固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少量NaCl沾在滤纸上溶解为促进NaCl溶解而加热,将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过程中,仰视 俯视【基础巩固】1、容量瓶通常标有 ( )①温度 ②刻度线 ③压强 ④容量 ⑤浓度A. ①③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2、用2.4mol/L 的H 2SO 4溶液配制100mL 浓度为0.2mol/L 的稀H 2SO 4,回答下列问题: (1)需用量筒量取2.4mol/L 的H 2SO 4溶液的体积是______mL (2)配制过程有下列几步操作:A .用10mL 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H 2SO 4溶液,注入烧杯中,用 搅拌,使其混合均匀;B .将蒸馏水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处;C .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 蒸馏水;D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 中;E .用__________加水至刻度线;F .将烧杯中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__________;G .盖好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完成上述步骤,且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取上述所配溶液10mL 与足量BaCl 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0.48g .则该溶液浓度_______0.2mol/L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造成此误差的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 B .用量筒取2.4mol/LH 2SO 4溶液时俯视读数; C .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 D .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彻底; E .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能力提升】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 的NaCl 溶液950 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 的质量分别是( )A .950 mL 111.2 gB .500 mL 117 gC .1 000 mL 117 gD .任意规格 111.2 g 2、标准状况下将V L(摩尔质量为M g·mol -1)气体A 溶于100 mL 水中,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d g·mL -1,则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 )A.MV 22.4V +0.1d mol·L -1B.1 000VdMMV +2 240mol·L -1 C.1 000Vd MV +2 240 mol·L -1 D.VdVM +2 240mol·L -1转移 向容量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容量瓶中存在少量蒸馏水 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定容 仰视 俯视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装瓶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

溶液 复习导学案

溶液    复习导学案

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难点: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认真复习,归纳知识,整理好笔记『知识学习探究』【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溶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部分。

如何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如何将不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5、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溶解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6、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_______ 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__________法。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导学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导学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包括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3、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二、学习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三、学习难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2、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四、知识回顾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五、新知识讲解(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例如,将 20g 氯化钠溶解在 80g 水中,形成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100g)× 100% = 20%(二)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c(B)3、单位:mol/L4、计算公式:c(B)= n(B)÷ V其中,n(B)表示溶质 B 的物质的量,V 表示溶液的体积。

例如,配制 500mL 04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L × 04mol/L = 02mol(三)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换算公式:c =1000ρω / M其中,c 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ρ 为溶液的密度(g/cm³),ω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例如,已知某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184g/cm³,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则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 1000 × 184 × 98% / 98 = 184mol/L(四)溶液的配制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溶液的配制导学案

溶液的配制导学案

溶液的配制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年级:初三---班姓名:科目:化学课型:新授执笔:审核:一、学习目标(2分钟)1、掌握溶液的配制步骤2、掌握溶液的配制仪器二、学习重点、难点(1分钟)重点:溶液的配制步骤难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三、课前准备(1分钟)1、什么是溶质质量分数----------------------------------------------------------------------。

2、什么是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四、自主探究学习(7分钟)课本“活动天地”的问题五、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1.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一切溶液的溶剂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C.溶液中可以有一种溶质,也可以有多种溶质D.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的质量越大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3.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4.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植物油C.白糖D.白酒六、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们交流)(3分钟)5.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6.2006年2月5 日,我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

其原因是()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七、达标测试(7分钟)7.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导学案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导学案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学习重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操作。

三、学习难点1、理解溶液配制过程中溶质和溶剂质量的关系。

2、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四、知识回顾1、溶液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五、学习过程(一)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 1:将 10g 氯化钠溶解在 90g 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溶质质量= 10g溶液质量= 10g + 90g = 100g溶质质量分数=(10g ÷ 100g)× 100% = 10%例 2:要配制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200g × 10% = 20g(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以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为例: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100g × 10% = 10g需要水的质量:100g 10g = 90g(水的密度约为 1g/cm³,所以水的体积为 90mL)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10g 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 90mL 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装瓶贴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三)实验注意事项1、托盘天平的使用(1)使用前要调零,游码要归零。

(2)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3)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

2、量筒的使用(1)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组成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学校:
辛安二中年级:初四
科目:
化学教师姓名:
由智莉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

并能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二、过程与方法
3、了解物质溶解过程和溶解实质。

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溶解过程通常都伴随能量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1、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特征;
2、溶解过程都伴随的能量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指导阅读、合作学习
【教具】
课本P3实验探究1-1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导航,激发学趣】
我们喝的茶水、汽水、啤酒,盐水、糖水、食醋,医药上使用的消毒酒精等都是溶液。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溶液有什么特征?怎样表示溶液的组成?
【自学互助,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1、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
物质分散到另物质里,形成的的叫溶液。

溶质:被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起的物质叫溶剂。

【思考交流】
2、⑴常见的溶剂是、和。

⑵不作特殊说明,一般的溶液是指以做溶剂的溶液。

⑶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气体做,液体做;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做,量少的做。

只要有水,无论量多少,都做溶剂。

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和都相同;稳定性:指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和永远不会分离。

注:⑴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
⑵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例如:
4、溶液质量= + ;溶液体积=
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热(Q吸);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热(Q放)
【能力提升】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的温度变化与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热量变化有关,若Q吸〉Q放,溶解吸热,则溶液温度;例如:溶于水。

若Q吸〈Q放,溶解放热,则溶液温度;例如:
溶于水。

若Q吸=Q放,溶解没有热现象,则溶液温度;例如:
溶于水。

【交流展示,诠释疑难】
一、溶解的过程知识点
(一)溶液及其特征
1、概念: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说明:(1)一种溶液里面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2)溶液不一定为无色的。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问题1】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蔗糖
C、汽油
D、面粉
【友情提醒】
XXXXX:均一性是指溶液里各部分溶质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质与溶剂不会分离。

知识点
(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1、根据名称:设A为溶质,B为溶剂,则称为A的B溶液。

碘酒全名叫碘的酒精溶液。

如果水做溶剂,往往省去不写或不读出。

例如,硫酸的水溶液读作硫酸溶液。

2、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时,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3、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
4、其他物质溶于水时,无论水多水少,水都是溶剂;
5、未特殊指明时,水是溶剂。

例如:食盐的水溶液一般读作食盐溶液。

……
6、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锌溶解于稀硫酸时,硫酸锌是溶质……
7、含有结晶水时,晶体不是溶质蓝矾(CuSO4、5H2O)中的溶质是CuSO4……
【问题2 】
下列常用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知识点
(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1)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此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成为自由移动的分子(或离子),此过程要吸收热量。

(2)水合过程:已经扩散到水中的分子(或离
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扩散过程中的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如NH4NO3(2)扩散过程中的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的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如NaOH(3)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变。

如NaCl
【梳理归纳,强化训练】
1、溶液是
2、常见的溶剂是、和。

3、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是;稳定性是
4、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热量。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热量。

【课堂检测,评价反馈】
1、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是()
A、医用葡萄糖溶液
B、20%的蔗糖溶液
C、75%的消毒酒精 D 、0、9%的生理盐水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水
B、碘酒
C、牛奶
D、浑浊的石灰水
3、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
4、要除去衣物上的油漆,应该使用的溶剂是()
A、水
B、热水
C、汽油
D、花生油
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其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 D 、食盐固体
6、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8、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是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
9、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氢气
C、蔗糖
D、汽油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矿泉水是溶液
B、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溶液
C、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D、酒精只能溶解碘
1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食盐溶于水在的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和,扩散到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12、下列各题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请你举出实例来说明。

例如:溶液都是无色的。

实例:硫酸铜溶液时蓝色的。

⑴ 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实例:
;⑵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实例:
;⑶溶质溶于水时都以分子形式扩散。

实例:
;⑷物质溶解时都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实例:。

【板书设计】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1、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溶液及其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布置作业】
A、《伴你学》知识梳理
B、《伴你学》反馈练习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