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导学案(1)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知道氢气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电解及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初步了解利用分解产物或反应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及学习所给资料,体会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渗透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教学重点:通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现象的观察,确定水的组成教学难点:研究纯净组成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实验]点燃纯净的氢气[投影氢气燃烧的录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本来是淡蓝色的,但由于玻璃导管中含有钠离子,导致火焰的颜色是黄色的。
试描述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写出其反应式[小结]探究物质的组成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元素种类来确定。
(2)通过生成物探究水的组成[提问]科学家还从哪个角度来探究水的组成?(分解水)[演示实验]电解水,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说明]在水中加入发氢氧化钠加强了水的导电性[提出问题]我们猜想一下电解水的生成物是什么?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实验]往试管1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点燃试管2的气体得出电解水的现象,并写出其化学反应式[提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的结论?[观看电解水的微观动画] 讨论、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动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证明生成物各是什么。
思考电解水得出的结论,动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方法: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认识科学探究物质的组成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附[拓展练习]2009年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见图㈠],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明把青铜器表面绿色物质刮来按图二做实验以探究该物质的组成,请你思考并回答:(1) 小明从实验中得这种固体中含有碳元素,你认为他判断的依据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内
容
实用文档
G.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硫
六、检测(100 分)(请勿提前做)
(一)聪明的选择(5 分×13=65 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 B. 水结冰 C. 水沸腾 D. 水电解
学习注解
精品文档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评价与反思】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解释 现象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______,是____;它们的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由电解水的
产物,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 ),是化合物的是(
),是
混合物的是(
),是氧化物的是(
)。
A.空气 B.氢气 C.水蒸气 D.氧化铝 E.高锰酸钾 F.河水
【即时练习】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使用的“电”应是_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导学案

水的构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认识水的构成,氢气的性质,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看法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从人类认识水的构成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和思想的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察看、剖析、概括和总结。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研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预习】:(你准备好了吗?)1.人间万物由构成,水是一种元素吗?,水是由构成。
2、查阅课本79 页获取相关氢气的知识并达成下表。
( 1).氢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比空气于水所以,氢气能够用法或法采集( 2)怎样查验一种气体是否是氢气?3、阅读课本81 页“资料卡片”填写以下问题法国化学家第一确立了水的构成,得出了的结论。
【课内研究】一、自主研究:水的电解实验:( 1)纯净的水导电性,为了,需要在水中加入少许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 2)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的试管中所采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3)用带火星的木条查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 b 内的无色气体,木条,证明是;思虑与议论:(1).由电解水的实验获取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这类理解对吗?(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常常大于氧气体积的 2 倍,为何?二、精讲点拨(解疑答惑)此刻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发现元素构成的物质已达到三千多万种,那么化学家是怎么对物质进行类整理的呢?依据课前预习课本81 页第三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你能行!)1、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淆物定义物质的简单分类表混淆物(种物质)物质纯净物(种物质)单质(由种元素构成)化合物(由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
;2、达成下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元素构成附属关系单质、化合物附属于,氧化物附属于纯净物中的3、典例剖析(学致使用)以下物质中属于混淆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
4.3水的组成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网络动画视频《水的故事》,从而引出课题。
(一)水的组成1、介绍水的组成的探究发现史,从而引出电解水的实验。
2.电解水的实验[演示实验]:水的电解实验(请两位学生代表上讲台近距离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向同学们通报实验数据。
(2)师生归纳分析,总结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提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是否改变?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分析] 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从微观角度再次分析验证结论。
(二)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提问]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 2O )、 氢气(H 2)、氧气(O 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 [分析]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讨论]幻灯片上的三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有什么相同点?(小组讨论后回答)[总结]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三)物质简单分类的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物质 其他二、课堂小结三、巩固练习(见幻灯片)四、板书设计: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级上册,4.3,水组成,教案

-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级上册,4.3,水组成,教案教(1) 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3)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学目标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教学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导入新课展示水的有关图片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推进新课一、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
(故点燃时要验纯)验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生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点燃氢气+氧气水(H 2 )(O 2 )(H 2 O)个案修改学过程教二、水的组成个案修改1.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拉瓦锡)2.电解水实验实验现象:1 通电后,两根电极上出现都__气泡__,正极产生气泡速度慢,负极快;2 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V 正:V 负=1:2_;3 正极产生的气体____使带火星木条复燃,4 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带黄色)___ __ 。
实验结论:①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②水发生化学变化,其文字表达式:通电水氢气+氧气(H 2 O)(H 2 )(O 2 )5 水由氢元素、氧元素元素组成。
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学过程教学后。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教案

课题4.3 《水的组成》交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
本课题内容是继空气之后,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学习水的电解实验,并能从宏观和微观认识水的组成,进一步从元素的组成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对于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于以上分析,将核心问题中的“学科问题”确定为“证明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水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质,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对有水参与的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有了浅层次的认识。
学生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已经学过氧气的性质,掌握了检验氧气的方法。
在第三单元已经学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对分子、原子和元素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物质的转化观、元素的守恒观没有深入了解。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所以综上所析,将核心问题中“学生活动”确定为“设计并观察实验”。
三【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反思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建立学科思维方法,确定的教学目标:结果性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初步掌握探究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体验性目标:在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之间的关联,体验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四【媒体分析】五【核心问题】设计并观察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六【教学环节】七【教学预设】解决问题环节——学生在设计实验证明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和引导。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教案

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
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揭秘过程,再把重点放在氢气燃烧实验和水的电解食盐,让学生结合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结合实验现象大胆的猜测水电解后的产物,并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两种产物,根据产物的组成推导且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最后再引导学生从水、氧气、氢气等物质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简单分类。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基本了解实验探究的步骤,但是还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探究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得出实验结论,一步步的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堂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正确提出猜想与假设、完成实验设计、得出实验结论等方法。
(2)充分讨论,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实验及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水电解器、直流电源、火柴、酒精灯、木条、电解用水、氢氧化钠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 导学案设计

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降温到0℃,水结成冰B.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4、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水实验前,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②C试管中为气,可用什么来检验;D试管中产生的是气;
2、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的方法
总一总:(1)氢气的物理性质
(1)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练一练:根据氢气的性质,推测氢气的用途
新知探究二:水的电解实验
(一)步骤一:阅读课本80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应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什么?
可以用检验,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③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四、小结反思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完善知识树。
2、评选优胜小组。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1,2。
知识树引入,温故知新增强求知欲。
初步思考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通过氢气燃烧的实验和讨论,了解氢气的性质及氢气的验纯方法,为后面探究水的组成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研究化合物组成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学科维度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氢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实验活动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通过研究水的组成,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知识树导入
2.解读学习目标
3.建立评价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1内的无色气体,木条,证明是;点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2内的无色气体,火焰呈,证明是。
3.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发生电解。
(二)思考与讨论:
1.在水电解的变化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提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3.观察、分析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交流: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可以从物质的构成,化学变化的实质等角度分析)
三课堂展示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自己操作电解水的实验及产物的检验
四达标测评
1.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A、发出白光
B、没有火焰
C、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D、发出桔红色的火焰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在水中加少最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六、学习感悟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