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的简单运用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

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

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12=1/2块94=9/4块a8=a/8块ab=a/b块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 87= 165= 1012=5/6= ()() 13/15=()()12/7= ()() 100/6= ()()三、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分数除法并运用到题目中。

今天,让我们看看如何在六年级中应用分数除法来解答一些简单的题目。

第一题:刘宇和张灵有48本书,刘宇有四分之三本书,问张灵
有几本书?
答案: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一个分数除法问题:48÷3=16,这意味着刘宇有16本书,因此张灵有48-16=32本书。

第二题:班里有36位男生,有一半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问六年级有几位男生?
答案:我们将问题分解为一个分数除法问题:36÷2=18,这意味着六年级有18位男生。

第三题:李同学买了24本书,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小说,问李
同学买了小说有几本?
答案:我们将问题分解为一个分数除法问题:24÷3=8,这意味
着李同学买了8本小说。

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六年级学习分数除法,可以将题目中的分数分解为分数除法,再分解为最简单的形式,才能够解答。

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有效地设计和推导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比如编写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练习运用分数除法来解答;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分解结果,编写一些除法题;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熟悉分数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当学生理解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题中体会分数除法的奥秘,当学生更加熟练的运用分数除法时,他们可以更快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如何通过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总之,分数除法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必须学习的,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运用,加深理解,提升其数学水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并学会运用转化思想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意义。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及转化思想。

•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包含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演示和实例)•练习本和笔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意义,通过具体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并共同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初步知识,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分数除法计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不变,除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示例演示:如计算3/4 ÷ 2/3,可以转化为3/4 × 3/2 = 9/8。

•分数除法的意义:•解释分数除法的实际意义:表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或“已知两个数的商,求其中一个数”。

•举例说明:如“一个数的2/3是6,求这个数”可以转化为“6 ÷ 2/3”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给出多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数除法计算,并核对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 分数乘、除的简单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   分数乘、除的简单计算
分数乘除法(一)
分数乘、除的简单计算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
你还记得分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吗?
分数乘整数: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 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分数乘分数:
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 的要先约分再相乘;
分数乘以小数,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再
分数乘小数: 进行计算;也可以看小数是否可以和分母约
(1)计算 2 9 6
37 7
2 9 2 93 6
3
7
3 7
1
7
(2)运用
洒 某1 公种顷农菜药地23 需kg要加多水少稀千释克可农喷药洒?1公顷的菜地,喷
5 3 1 3(kg) 2 5 10
3、分数乘以小数
(1)计算 2.1 3
7
0.3
2.1 3 2.1 3

3 4
16
51 5 63 2
25 8 3 4 15 17 8 2 8 14
24 8 27 9
3 2 3 10 5 4
51 5 44 22 11 4 15 6 5
小试牛刀
2升
1升
4
一壶水能倒多少杯? 2 1 8(杯) 4
答:一壶水能倒8杯。
小试牛刀
芳芳将 4 m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
5
丝带有多长? 4 8 1(米) 5 10
答:每段长 1 米。
10
3、一个数除以分数
(1)计算 6 3
10
6
3

2
6
10
Hale Waihona Puke 20103
1
5 10 51 9 9 7 9 7 10 14

分数除法的简单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典型例题解析

分数除法的简单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典型例题解析

【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要紧内容:分数除法的简单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二、本周学习目标:1、把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正确解答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等类型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时,进一步提高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考点分析:1、在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那个数的倒数就能够了。

2、在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而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确实是要求单位“1”的量。

3、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在具体解答时,用方程做,设单位“1”的量为ⅹ。

4、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能够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

四、典型例题例1、(重点展现)运算。

(1)53÷ 6÷ 151 (2)59 × 32÷ 3518分析与解:运算过程中先把除以一个数改为乘那个数的倒数,再按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1)53÷ 6÷ 151 = 53 × 61× 15 = 23(2)59 × 32÷ 3518 = 59 × 32× 1835 = 37点评:也许有人会说,不也能够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运算吗?是的,能够!然而再想一下,是一下子运算方便呢?依旧分步运算方便?因此是一下子转化为连乘运算方便。

例2、(误点诊所)运算15 ÷259× 54 错误解法:15 ÷ 259× 54 = 15 × 925× 45 = 361875分析与解:和例题1一样先转化为连乘的算式,再运算。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乘法:因数×因数 = 积除法: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那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叫做中括号。

一个算式里,假如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1、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解题方法⑴解方程①找出单位“1”可借助线段图,设未知量为X②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③列出方程⑵用算术法解①找出单位“1”②找出已知量和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③列出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2、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应用题⑴已知量比单位“1”的量多几分之几①解方程②算术法即:已知量÷(1+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⑵已知量比单位“1”的量少几分之几①解方程②算术法即:已知量÷(1-比单位“1”少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或: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1②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三、比和比的应用(一)、比的意义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能够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能够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6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6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6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1教材分析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

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100×3=300(g)(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300÷3=100(g)(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300÷ 100=3(盒)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基础部分(解析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基础部分(解析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基础部分(解析版)【考点一】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平均每份是多少?每份占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方法点拨】 该类题型注意区分单位“1”和分量,求平均每份是多少,即总数÷份数=每份数量;求每份占几分之几,即把总数看作单位“1”,用1÷份数=几分之几【典型例题1】把一根5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解析:第一个问题是求每段数量的多少,用总数量÷总份数即可得到;第二个问题是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即求每份是总份数的几分之几①(米)51454=÷ ②1÷4=41答:略。

【对应练习1】一段4米长的钢筋平均锯成5段,每一段长多少米?每一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解析:①4÷5=54(米) ②1÷5=51 【对应练习2】把一根长7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解析:①(米)72478=÷ ②1÷4=41 答:略。

【对应练习3】把一根9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解析:①(米)92498=÷ ②1÷4=41 答:略。

【对应练习4】食堂有2吨大米,如果每天吃它的110,可以吃多少天?如果每天吃110吨,可以吃多少天?解析:①1÷101=10(天) ②2÷101=20(天) 答:略。

【考点二】分数除法中的归一问题【方法点拨】该类题型注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清总量和份数各是什么,用总量÷份数=单位量【典型例题】一辆汽车行9千米耗油14千克.照这样计算,每行驶1千米,需要汽油多少千克?1千克汽油可行驶多少千米?解析:第一个问题是需要汽油多少千克?把汽油看作总量,把行驶路程看作份数,用汽油总量÷路程总量即可;第二个问题是1升汽油可行驶多少千米?把路程看作总量,把汽油重量看作份数,用路程数÷汽油数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主要内容:分数除法的简单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二、本周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正确解答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类型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时,进一步提高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考点分析:1、在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

2、在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而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就是要求单位“1”的量。

3、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在具体解答时,用方程做,设单位“1”的量为ⅹ。

4、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

四、典型例题例1、(重点展示)计算。

(1)53÷ 6÷ 151 (2)59 × 32÷ 3518分析与解:计算过程中先把除以一个数改为乘这个数的倒数,再按乘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1)53÷ 6÷ 151 = 53 × 61× 15 = 23(2)59 × 32÷ 3518 = 59 × 32× 1835 = 37点评:也许有人会说,不也可以按照计算顺序依次计算吗?是的,可以!但是再想一下,是一下子计算方便呢?还是分步计算方便?当然是一下子转化为连乘计算方便。

例2、(误点诊所)计算15 ÷259× 54 错误解法:15 ÷ 259× 54 = 15 × 925× 45 = 361875分析与解:和例题1一样先转化为连乘的算式,再计算。

正确解答:15 ÷259× 54 = 15 × 925× 54 = 3100点评:在计算过程中除以一个数,只要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而乘一个数是不要变化的。

所以,当乘、除法放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容易混肴。

计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判断。

例3、(重点展示)一筐苹果,吃了32,正好是10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吃了32”是指吃了这筐苹果的32,把这筐苹果看作单位“1”,可以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这筐苹果的千克数×32= 吃了的千克数 解:设这筐苹果重ⅹ千克。

ⅹ ×32= 10 ⅹ = 15答:这筐苹果重15千克。

点评:做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以发现:分析的思路与乘法应用题是一致的,也是根据题里叙述的条件,明确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但是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所以先根据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然后设未知数,列出相应的方程并解答。

例4、(难点突破)一根电线长200米,用去了52,用去了多少米? 分析与解:用去了52,是把这一根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这根电线的长度已经知道,所以这是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

200 ×52= 80(米) 答:用去了80米。

点评:解答应用题时最关键的就是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而不能套用解题思路。

可以进行这样的小结:当应用题中单位“1”已经知道时,就用乘法解;当单位“1”不知道,要求单位“1”时,要用除法解或列方程解。

例5、(考点透视)学校田径队有24名女同学,是男同学的54,学校田径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与解:要求学校田径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要用男生的人数加女生的人数。

女生的人数已经知道,要先求出男生的人数。

“是男同学的54”,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24名女同学对应的分率就是54。

24÷54 = 24 ×45= 30(名) 30 + 24 = 54(名)答:学校田径队一共有54名同学。

点评:做应用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式计算不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更要知道这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第一步求的是男生人数,而不是全班人数,这是要分辨清楚的。

例6、(整理与练习:难点突破)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客车行了全程的21多40千米,货车行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10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可以画出下面的线段图进行分析:?千米货车 客车40千米甲 乙101 货车行的路程 客车行的路程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客车行的路程比全程的21多40千米,货车行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101。

等量关系式是:全程×101 = 40千米。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ⅹ千米。

ⅹ×101= 40 ⅹ=400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

点评:题目的叙述比较复杂,题目的数量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但不容易被发觉。

但我们借助于线段图进行分析之后,就很容易发现题目的数量关系。

这说明线段图在我们解题时有很大的作用,当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借助于线段图,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7、(整理与练习:考点透视)根据式子,补充条件。

(1)停车场有24辆大汽车,( ),有多少辆小汽车?24÷32(2)停车场有24辆大汽车,( ),有多少辆小汽车?24× 32分析与解:第一题用除法,应该把小汽车的辆数看作单位“1”;第二题用乘法,应该把大汽车的辆数看作单位“1”。

(1)是小汽车的32(2)小汽车是大汽车的32点评:根据题目的列式,第(1)题的单位“1”不知道,要求单位“1”,用除法。

第(2)题用乘法,说明单位“1”已经知道。

在补充的时候要结合题目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判断。

【模拟试题】一、基础巩固题1、直接写出得数。

2÷32 3 ×163 43÷41 187÷95 2、解方程。

1312ⅹ = 18 65ⅹ = 245 ⅹ÷85 = 154 3、一桶汽油,用去它的85,正好用去125千克,这桶汽油多少千克?4、奶奶家养了黑兔20只,相当于白兔只数的54,奶奶家养了白兔多少只?二、思维拓展题 5、在○里填上“>”“<”或“=”。

10÷85○10 21÷31○21 35÷35○1 75÷710○756、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已经加工了这批零件的53。

×53= (2)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2。

×32= (3)这个月的产量比上个月降低了91。

×91=7、计算。

107×165÷3221 516×3÷54 28×32×43 92÷43÷52 8、列式计算。

①65除以127的商的31是多少? ②一个数的83是2413,这个是多少?9、(1)一只书包65元,一枝钢笔的价钱是书包的52。

一枝钢笔多少元钱? (2)一枝钢笔26元,是一只书包价钱的52。

一只书包多少元钱? 10、一桶油重45千克,倒出这桶油的54,平均装在3个油箱里,每个油箱里能装多少千克油?三、自主探索题 11、一辆卡车每次运货27吨,4次运了一批货物的31。

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2、一个数的65与185乘4的积相等,这个数是多少? 【试题答案】一、基础巩固题1、直接写出得数。

2÷32 = 3 3 ×163 = 169 43÷41 = 3 187÷95 = 107 2、解方程。

1312ⅹ = 18 ⅹ=239 65ⅹ = 245 ⅹ=41 ⅹ÷85 = 154 ⅹ=61 3、一桶汽油,用去它的85,正好用去125千克,这桶汽油多少千克?85ⅹ=125 ⅹ=200 答:这桶汽油200千克。

4、奶奶家养了黑兔20只,相当于白兔只数的54,奶奶家养了白兔多少只? 54ⅹ=20 ⅹ=25 答:奶奶家养了白兔25只。

二、思维拓展题5、在○里填上“>”“<”或“=”。

10÷85○10 > 21÷31○21 > 35÷35○1 = 75÷710○75< 6、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已经加工了这批零件的53。

这批零件的个数 ×53= 已经加工的个数(2)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2。

全班人数 ×32= 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人数(3)这个月的产量比上个月降低了91。

上个月的产量 ×91= 这个月比上个月降低的产量7、计算。

107×165÷3221 =31 516×3÷54=12 28×32×43=14 92÷43÷52=2720 8、列式计算。

①65除以127的商的31是多少?65÷127×31=2110 ②一个数的83是2413,这个是多少? 83ⅹ=2413 ⅹ=9139、(1)一只书包65元,一枝钢笔的价钱是书包的52。

一枝钢笔多少元钱?65×52=26(元) 答:一枝钢笔26元钱。

(2)一枝钢笔26元,是一只书包价钱的52。

一只书包多少元钱?52ⅹ=26 ⅹ=65 答:一只书包65元钱。

10、一桶油重45千克,倒出这桶油的54,平均装在3个油箱里,每个油箱里能装多少千克油? 45×54÷3 = 12(千克) 答:每个油箱里能装12千克油。

三、自主探索题 11、一辆卡车每次运货27吨,4次运了一批货物的31。

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31ⅹ=27×4 ⅹ=42 答:这批货物一共有42吨。

12、一个数的65与185乘4的积相等,这个数是多少?65ⅹ=185×4 ⅹ=34数学趣味园女数学家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

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

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

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