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态变化习题

合集下载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2022年物理习题专练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2022年物理习题专练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一、知识点】1.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2.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三态转化图示:【二、例题精讲】【例1】★气体液体固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凝华放热升华吸热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解析: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瓶壁,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故B错误;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D正确.答案: D【测试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B.冰箱中取出的冰棍结上“白霜”C.洗过的湿毛巾被晾干D.冰天雪地里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气”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解析:A、樟脑丸变小了,是由固态的樟脑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B、冰箱中取出的冰棍结上“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C、洗过的湿毛巾被晾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D、冰天雪地里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气”,是由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答案: A【例2】★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霜C.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解析: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C、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是纸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答案: B【测试题】“雾凇”将冬天干枯的树枝包裹起来,装扮成了一个银色的世界。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1(附参考答案)(2022秋)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1(附参考答案)(2022秋)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知识再现。

(把答案写到相应的括号里,共12分)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作()。

2.()、()、()等方法都可以让水蒸发的更快。

3.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

这种现象叫作()。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5.水在自然界以()、()、()的形式存在。

它们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水的三种状态可以()。

6.自然状态下,固态的水主要有()。

二、明辨是非。

(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划“×”,共12分)1.将粮食摊开在向阳通风处,干得会更快。

()2.水的沸点是100℃。

()3.水蒸气的凝结与空气的温度和温度有很大关系。

()4.水和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冰有固定的形状。

()5.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6.用酒精灯给玻璃片加热时,要来回移动玻璃片,让玻璃片均匀受热。

()三、对号入座。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2分)1.湿衣服放在向阳处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这是因为()。

A.蒸发的快慢和温度有关B.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面积有关C.蒸发的快慢和风有关2.下面关于水的沸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B.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沸点会发生变化C.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3.烧开水时,常看见有白气冒出,这些白气是()。

A.随着水的温度升高,蒸发产生的水蒸气B.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C.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4.下面现象中不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温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B.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C.做饭时,掀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水珠5.吸热和放热可以改变水的存在状态,冰融化成水需要()。

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储存热量6.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A.蒸发B.沸腾C.凝结四、回忆实验(共6分)水沸腾的实验。

水的三态变化习题

水的三态变化习题

【课前预习】1、在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和。

新课标第一网2、我们看到过,涂抹在手背上的酒精很快变干了,同时也感觉到手背处变凉了。

这是因为酒精由变成了,即酒精蒸发了,在这个蒸发过程中,酒精(“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3、只在上发生的现象,叫做蒸发现象。

蒸发在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时需要。

4、在家中做饭时我们把水烧开,这个现象叫。

沸腾时,水从液态变为,而且速度很快。

5、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气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需要。

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读作。

【例题分析】例1、夏天用口“吹气”的方法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开水的,,从而使水的温度。

例2、用扇子扇风人会感到凉爽些,这是因为()A、扇子能发出凉风B、扇子把空气的温度扇低了C、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D、风使人体的汗液出不来例3、水沸腾实验。

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总结水沸腾时的规律: 1、水沸腾前水中气泡,沸腾时水中气泡;水沸腾前水的声音,沸腾时水水的声音。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此时水的沸点是℃,它与有关。

4、总结沸腾的条件:首先温度必需达到,还要。

5、与蒸发相比,沸腾是在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巩固练习】1、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____ 现象。

蒸发是液体在______ 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的______ 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液体在_______ 同时发生的____ 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 。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都要____ 热。

3、当小孩发高烧时,不少妈妈的应急退烧办法是在小孩的手心和脚心上擦酒精,这是因为酒精_____ _时能吸收患者身上的_____ _,使患者的体温_____ _。

7、在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里人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清洁房顶 B.寻欢作乐 C.解暑降温 D.为了新奇、美观8、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粗盐溶液 B) 水杨酸溶液C) 铁粉混合物 D) 醋酸溶液答案:B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物质。

选项B 中的水杨酸溶液是纯净物,其他选项均为混合物。

2. 燃烧是一种: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C) 不可逆变化 D) 可逆变化答案:B解析: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A) 锂、钠、铝 B) 碳、氧、氯C) 铁、铜、银 D) 铂、金、铜答案:B解析: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碳、氧、氯等,选项B中的元素均为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固体的是:A) 饮用水 B) 溶液C) 空气 D) 铁粉答案:D解析: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在常温下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选项D中的铁粉为固体物质。

5. 纯净水的沸点为:A) 0℃ B) 100℃C) 20℃ D) 80℃答案:B解析:纯净水的沸点为100℃,在常压下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二、填空题1. 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通过_______分离。

答案:油水分离器解析: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分离器利用了油和水的密度差异,让油浮在水上,从而分离。

2.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混合后的产物称为_______。

答案:盐解析: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

3. 燃烧过程中需要的三要素是_______。

答案:燃料、氧气、着火点解析:燃烧过程需要的三要素是燃料、氧气和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4. 酸性溶液通常具有酸味和_______性。

答案:腐蚀解析: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和腐蚀性,可以腐蚀金属和有机物质。

5.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水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而导致的。

三、解答题1. 简述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解析: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一、填空题1.水有气态的、液态的和固态的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

水结冰后体积会。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或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2.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从液态转化为“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3.水蒸气是一种、、的气体。

4.加快、加大、提高都可以加速水的蒸发。

5.水蒸气遇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

6.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

7.当温度降低到℃以下时,水会结冰;当温度上升到℃以上时,冰会融化成水。

8.云、雾、雨、露都是地表的蒸发就能成水蒸气,在不同的环境下遇冷形成的。

云是在形成,云遇冷则会下雨,雾和露形成则是靠近,这些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生活中还有很多凝结现象。

9.烧杯用火加热必须隔着。

二、选择题1. 同一件湿衣服,在下面( )情况下干得比较快。

A.左图B.右图C.两种情况一样2.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现象叫作( )。

A.凝固B.凝结C.融化D.溶解3.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棒会冒“白气”,这“白气”是( )。

A.冰棒周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B.冰棒从冰箱里带出来的热气C.冰棒遇热溶解后的水蒸气4.在常温状态下,向玻璃杯中倒入半杯热水(80℃)后,拧紧杯盖,过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杯壁出现小水珠,小水珠出现的位置是( )A.杯壁内侧B.杯壁外侧C.可能内侧也可能外侧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下蒸发会产生水蒸气B.水温达到100℃时,水沸腾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C.水蒸气是白色的,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三、判断题1.标准状态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2.打开装有热水的杯子,看到在杯盖里有许多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是杯子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又飞回来了。

( )3.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4.夏天看不到水蒸气,但是冬天能看见水蒸气。

六年级观察物体的练习题

六年级观察物体的练习题

六年级观察物体的练习题物体观察的练习题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探索精神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物体,学生能够提高对物体特点的认知,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技巧。

下面是一些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物体观察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的观察和理解。

题目一:观察天空中的云朵云朵在天空中常常出现,它们形状各异、颜色丰富。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并回答以下问题:1. 云朵的形状有哪些?2. 云朵的颜色有哪些?3.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云朵出现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吗?为什么?题目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

请同学们进行以下观察实验:1. 将一杯冷水放在室温下观察,看它会发生什么变化?2. 将锅中的水煮沸,观察水沸腾时会出现什么现象?3. 将冰块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块会发生什么变化?题目三: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的物质对热量的导热性能有所差别。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题目进行观察:1. 用手指触摸金属杯和塑料杯的外壁,感受会有什么不同?2. 将铝制勺子和木质勺子分别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者之间的变化。

3. 将冰块分别放在金属板和塑料板上,观察冰块的融化速度有何差别?题目四: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 种植一颗种子,观察种子从发芽到成长需要多长时间?2.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部、茎和叶子分别有哪些变化?3. 植物对光线和水分的需求有何不同?通过以上练习题,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加深对物体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同时,通过观察物体,学生们还可以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为将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通过观察物体的练习题,六年级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观察物体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自然规律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实践,不断探索和发现,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喜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物质的三态 专项练习题(100道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物质的三态 专项练习题(100道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物质的三态专项练习题(100道题)---选择题1. 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

- [ ] 气态- [ ] 粉末态- [ ] 汽态- [ ] 不确定2. 水可以在0度以下的温度变成()。

- [ ] 固态- [ ] 液态- [ ] 气态- [ ] 不确定3. 液体到气体的变化叫做()。

- [ ] 冻结- [ ] 乳化- [ ] 溶解- [ ] 原变4. 水蒸气冷凝成水滴的过程叫做()。

- [ ] 溶解- [ ] 冻结- [ ] 蒸发- [ ] 熔化5. 以下哪个物质是气态的?- [ ] 冰- [ ] 铁- [ ] 氧气- [ ] 锌6. 将溶液煮沸后,会发生()。

- [ ] 冻结- [ ] 溶解- [ ] 沉淀- [ ] 蒸发7. 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叫做()。

- [ ] 凝固- [ ] 融化- [ ] 液化- [ ] 汽化8. 深海中的水压力很大,这对水的()性质造成了影响。

- [ ] 颜色- [ ] 变强- [ ] 变轻- [ ] 波动9. 冰块放在室温下会()。

- [ ] 融化- [ ] 凝固- [ ] 液化- [ ] 沉淀10. 在干燥地区,水分会()。

- [ ] 融化- [ ] 凝固- [ ] 液化- [ ] 蒸发---填空题11. 物质的三态是:固态、液态、()。

12. 冰块变成水是一个()的过程。

13. 溶液可以通过()除去溶剂。

14. 将水蒸汽冷却,可以得到()。

15. 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叫做()。

16. 液体的形状是()。

17. 气体的形状是()。

18. 溶液的颜色通常由()决定。

19. 液体可以通过()改变。

20. 矿泉水中的矿物质是()。

---判断题21. 水的三态可以互相变化。

( )22. 冰和蒸汽都可以看到。

( )23. 溶液可以通过蒸发得到溶质。

( )24. 混合土和水可以得到溶液。

( )25. 盐水加热后会变成盐。

( )26. 溶液的溶质可以通过蒸发得到。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新)12 热胀冷缩-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新)12 热胀冷缩-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现象与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A. 湿衣服变干B. 冬天水管冻裂C. 热水冒气【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热胀冷缩。

【解答】冬天,气温较低,水在4度以下,水管受冷收缩,而水管中的水却受冷结成冰,体积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力将水管撑裂,B符合题意,A、C与热胀冷缩无关。

选B。

2.【答题】一般情况下,液体受冷时体积()。

A. 不变B. 收缩C. 膨胀【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一般情况下,液体受冷时体积收缩,说明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选B。

3.【答题】烧水时,水还没有开,就从壶里往外溢,因为()。

A. 壶里的水变多了B. 水受热体积膨胀【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热胀冷缩。

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的这种体积变化就是热胀冷缩。

【解答】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烧水时,壶里的水往外溢。

选B。

4.【答题】油罐里装油不能装得太满,是为了避免()。

A. 油太多,油罐被压坏B. 油受热膨胀溢出来【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

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油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油罐里装油不能装得太满,是为了避免油受热膨胀溢出来。

选B。

5.【答题】小明从超市买回来很多碳酸饮料,他发现每一瓶碳酸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因为()。

A. 为了保证饮料不会变质B. 不良厂家为了多赚钱C. 预留空间,防止发生热胀冷缩而爆瓶D. 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液体、气体、固体大都有这样的特性,所以饮料瓶里面的饮料都不会装满,防止发生热胀冷缩而爆瓶。

选C。

6.【答题】温度计就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热胀冷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热胀冷缩的应用。

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2X25=50)1、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不是液化的是()A、秋天,室外花草上的露珠B、冬天从室外乍进温暖的室内,眼睛片上蒙上一层雾C、夏天,打开冰箱的门会看到冒“白气”D、到了春天,高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给0。

C的冰加热,冰会融化成水B、常温下放在容器中的水减少是蒸发现象C、标准大气压下100。

C的水蒸气冷却后变成水D、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凝华现象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4、在冬天,下列办法中不能使洗过的衣服较快变干的是()A、将湿衣服放在炉火旁烘干B、用电吹风炊湿衣服C、将湿衣服折叠起来晾晒D、将湿衣服放到暖气片上5、用电风扇对着液体温度计吹,温度计的示数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中由于凝华造成的是()A、放在厕所里去异味用的芳香球逐渐变小了B、冻鱼出冷库后比进冷库前重C、永久了的灯泡的灯丝比新你细D、碘受热后冒出紫色的蒸汽7、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新鲜大白菜会慢慢干瘪B、冰棒从冰箱中取出时冒“白气”C、夏天湿衣服晾干D、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变干8、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热B、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会放出热C、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进行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其原因是()A、冰棒融化产生的小水滴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液滴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能的水蒸气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寒暑表可以检测开水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是38。

CC、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留在被测也体中D、可以用体温计测量20。

C的水的温度12、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白气”的形成B、樟脑球变小C、霜的形成D、冰的熔化13、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B、江面上形成大雾C、冰块正在慢慢熔化成水D、卫生球放一段时间会慢慢变小14、下列事例中,减慢蒸发的是()A、塑料大棚中的土地比较湿润B、将粮食摊开晾C、扇扇子感到凉快D、锅中加热的水干的快15、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B、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C、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降低D、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保持不变16、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一组是()A、熔化、液化和升华B、凝固、液化和凝华C、凝固、汽化和升华D、熔化、汽化和升华17、晶体在熔点温度下所出的状态是()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8、在使用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事项,下列正确的是()A、使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读数B、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平行C、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D、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应将玻璃泡放入容器的底部19、夏天的中午,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凉,而岸上的人却感觉特别热,原因是()A、岸上的人穿的多B、水中的温度低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水蒸发要从人体上吸热D、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水蒸发要从人体上放热20、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机器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B、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D、看到灯丝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21、小华要探究“升华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探究所需要的器材主要是()A、碘、酒精灯、烧瓶、温度计B、碘、水、温度计C、碘、烧瓶、热水、冷水、温水D、碘、温度计、铁架台22、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B、为了做游戏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23、下列关于湖面上出现的雾气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来形成的24对锅加热,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

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汽高于100。

C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25、“分类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是分类法的是()固液之间晶体A、物态变化可以分为液气之间B、熔化气固之间非晶体蒸发相同点C、汽化D、比较蒸发和沸腾沸腾不同点26.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27.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 )A.A.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

28.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A.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29.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0.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31.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32.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33.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眼镜上有灰尘;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二、实验题(10X1=10)1、给某重晶体粉末加热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分)0 1 2 3 4 5 6 7 8温度(摄氏度) 38 41 44 47 48 48 48 48.5 49.5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线⑵从图线上得出该晶体的熔点是()⑶在图线上用字母A和B大致的标出代表液态的那一段温度时间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 1 2 3 4 5 6 7 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 )和 (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 )现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 。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三、问答题(2 X10=20)1.摄氏温度把 ( ) 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 ( ) 的温度规定为100℃。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 )。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和。

4.物质从 (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 )成小水滴落下来。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和( )。

8.海波的溶点是48℃。

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吃冰棒解热升华11、储存在关好的饭橱里的面包和放在桌子上的面包哪个硬的快些?答:同样的面包,( )硬的快些,这是因为( )的空气比( )的空气流动(填快些或慢些),面包里的水分也就蒸发的( ),所以面包硬的快些。

12、请解释下面的实验:取一张牛皮纸,把它的四个角用细绳吊起来,然后向里面装上适量的水,并在下面烧火,看看水会不会沸腾,牛皮纸会不会烧着。

答: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牛皮纸 ( )(填会或不会)烧着,牛皮纸装水,放在火焰上,火焰放出的热量通过牛皮纸被水吸收,因为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 ( ),牛皮纸装水,水渗入牛皮纸面把它湿润了,所以牛皮纸的温度跟水的温度 ( ) ,这样的温度低于牛皮纸的着火点,是不会把牛皮纸点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