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合集下载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速度,了解速度的概念,进而学习如何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速度的概念;(2)能够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2)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2)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2.教学难点:(1)速度的概念的理解;(2)如何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五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如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的重量等。

但是学生对速度的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简单的示意图:两个物体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运动得快,让学生观察图像,思考两个物体之间的区别。

2.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速度吗?速度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3.讲解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并且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2.讲解不同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来确定。

3.教师通过多组示例,让学生感受速度的快慢差异。

(三)实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卷尺、小球、计时器。

2.让学生自己组队,每组两人,一人放小球,一人计时,开始进行实验。

3.实验方法:在地面上放置一条直线,两个人分别站在直线两端,一个人放小球,另一个人计时,当小球滚到另一端时,计时结束。

八年级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八年级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探究目标:通过对比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探究器材:计时器、不同质量的小球(如篮球、乒乓球等)。

探究步骤: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何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的质量对运动的快慢有何影响?2.分组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3.安排实验:将不同质量的小球放在同一起点上,用计时器计时,观察小球运动的快慢。

4.学生回答问题:小球运动的快慢与小球的质量有何关系?5.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质量,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快慢呢?6.学生再次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7.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实验: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将乒乓球变形、将篮球压扁等),观察不同形状物体的运动快慢。

8.学生回答问题:不同形状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何不同?9.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物体的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形状有关。

10.教师给出正确的结论:质量越大、形状越不规则的物体,运动越慢;质量越小、形状越规则的物体,运动越快。

11.教师带领学生思考:除了质量和形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快慢呢?12.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设计实验,改变其他因素,观察物体运动的快慢变化。

1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思考。

14.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思考,总结不同因素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影响。

15.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物体运动的规律。

拓展探究:1.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位移、摩擦力、空气阻力等不同因素,进一步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2.学生可以设计其他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如比较不同长度的直线运动、弧线运动等。

3.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评价与反思: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了物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形状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也进一步思考了其他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并进行了拓展的探究。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并培养了观察问题、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和思考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和第5课主要指向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内涵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两节课都是初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但比较快慢的方法不同,这节课的方法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区分快慢。

本课的探索活动主要有3个:①交通工具运动快慢比较;②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③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

这3个活动都是在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在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上是层层递进的:第1个活动不需要测量时间和距离,只通过不同交通工具运动快慢排序,让学生直观的知道相同时间内比较距离的判断速度快慢的方法;第2个活动,则指向具体的操作,其中需要借助软尺测量距离;第3个活动,不仅需要软尺测量距离,还需要通过秒表来计时。

拓展活动由“追及跑”游戏和“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内容不仅是速度的应用,同时还承担着激发起学生运动速度比较的热情,还引出“速度”这个科学词汇。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一些游戏活动中会涉及到你追我赶的速度比较,另外对身边一些常见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动车等)的速度快慢也是有一定感知的。

因此他们对速度的认识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甚至能准确判断一些简单的速度比较。

同时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的方式比运动的快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如何使用秒表和软尺。

这些都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基础。

本节课活动较多,每个活动都各自独立,且都有各自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按步骤进行实验活动不难,但重要的是各步骤在速度比较中的作用,以及实验后的交流。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短跑比赛视频,分析谁快谁慢,认识到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运动的距离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运动时间相同,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科学思维]能基于实验中数据的测量,运用对比、分析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通过归纳概括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约250米/秒
约5米/小时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四种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 )。
A.猎豹
B.大象
C.黑熊
D.长颈鹿
2.假设猎豹跑200米需要10秒,大象跑100米需要12秒,人类世界冠军跑100米需要10秒。他们奔跑速度
从快到慢排列是( B )。
A.大象-人类世界冠军-猎豹
B.猎豹-人类世界冠军-大象
2023春新版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6.
比较相同时间内 运动的快慢
聚焦
根据上节课测量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我们有什么发现?
我们的发现: 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 所需的时间。 运动时间短,运动快;运动 时间长,运动慢。
聚焦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我们的发现
运动相同的时间, 比较运动的距离: 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拓展1
玩一玩,说一说:“追及跑”游戏
谁能解释?
1.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游戏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 2.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比较,判断运动快慢?
拓展2
比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
约1.1米/秒
探索1
将6种交通工具,按照快慢排列名次。在活动手册中排列名次,说明理由。
我们发现:6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小时(相同时间),运动
距离 长 ,运动得 快 。(快或慢)
探索2 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 注意:脚跟紧接 着脚尖。
用软尺测量运动的距离,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并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运动距离 短 (长 或短),运动得 慢 。(快或慢)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羚羊最慢。

展示课本上面的图片,有汽车、自行车、行人在大桥上行进,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说出自己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入课题。

2. 科学探索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

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23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

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根据图表,填写时间和名次记录表。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方法。

以动物王国进行赛跑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从原有的体育学习活动中迁移评判方法,按所用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出名次。

知道人类在百米赛跑中的最快速度。

知道树懒是哺乳动物中时速最慢的动物。

拓宽知识面。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

《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
2.数学应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运动距离与速度的关系,提高学生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强化数学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物理观念:理解速度概念,形成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直观认识,发展物理观念核心素养;
4.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5.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树立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举例:在讲解速度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情况,通过直观的对比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2.教学难点
-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速度是由路程和时间共同决定的,而不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
-实验数据的处理: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数据不准确、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比较两个物体谁跑得快的情况?”(例如,比较自行车和步行者的速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物体运动快慢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速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科学 词汇
速度
2.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 慢,即速度的大小。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课堂达标
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测量时间一种方法。( × ) 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对的。( √ )
课堂达标
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如果两个物体不是同时出发,我们就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 快慢 B.如果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我们就无法比较它们 运动的快慢 C.只要知道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我们就能比 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如果让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同 时出发,你们能比较出他们运动的 快慢吗?
比一比他们在相同的时 间内谁走得更远。
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 听到第2次口令时停止走动。用软尺分别测量 2 他们的运动距离,记录下来,比较他们运动 的快慢。
可以用脚跟 接脚尖的方 法来行走。
活动记录表
甲同学 乙同学
相同的时间 (秒)
运动的距离(厘米)
视频演示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1
小结
如果从不同地点出发,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 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如果让两名同学都沿着直线行走, 从不同地点出发,而且出发时间也不 同,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让他们运动相同的时间, 然后比较运动的距离。
两名同学都沿着直线行走,但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 3 都不相同。这样能比较出他们运动的快慢吗?应该怎
科学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科学概念目标
1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 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 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 运动的快慢
科学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
龟兔赛跑
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运动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新课聚焦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猎豹是世界上在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 的动物,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5千米, 也就是说按照它最快的速度奔跑的话, 跑100米大概只需要3秒左右。
板书设计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距离远,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作业布置
课完本成:同步练习题
第29页第1、3、4题
快艇
轮船
行驶距离 900千米 300千米 120千米 100千米 45千米
第六名 自行车 15千米
喷气式客机通过的距离最远,是第一名。自行车通过的距离最近,是最后一名。 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结论: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的越快。
交流研讨
说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我们发现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 的大小。 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的时间短,速度快;运动的时间长,速 度慢。 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快;运动的距离短,速 度慢。
交流研讨
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度
物体 自行车 汽车 火车 声音
科学探索
同学甲 同学乙
实验记录
行走距离 2.5米 3米
运动的快慢 慢 快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
虽然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沿直线出发,但是他们运动的时间都是 10秒,测量他们的行走距离我们可以发现:同学甲的行走距离是2.5米, 同学乙的行走距离是3米。在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说明运动得越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需 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
已知:V=340m/s,S=1km=1000m
求: t=? 解: 由 v s 可得
t
t s 1000m 2.94s v 340m / s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离1km处 产生的雷声.
解题要求: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4m/s
120km/h
1m/s
7900m/s 900km/h
卫星绕地运动 飞机飞行
人走路
自行车行驶
汽车在高
速公路上 行驶
例1:飞机在1.5h内飞行2700km,子弹在 2s内飞行1600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已知:S1=2700km , t1=1.5h ,S2=1600m , t2=2s
求:V1=? , V2=?
1、写好已知,求
解:飞机速度:
2、写解: 写出公式并代
v1
s1 t1
2700k m 1.5h
1800km/ h
入数据(单位必须统一) 3、计算结果(附单位)
子弹速度:
v2
s2 t2
1600m 2s
800m / s
4、答
800 3.6km/ h 2880km/ h
答:因为v1 <v2所以两者中较快的是子赢了
观众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一、比较运动的快慢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新问题: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 较呢?
❖甲运动员用1s跑了7m,乙运动员用 1min跑了360m,哪个运动员跑得快呢?
试一试、想一想
甲物体的速度是1m/s 读作:1米每秒 表示:甲物体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 乙物体的速度是1km/h 读作:1千米每小时 表示:乙物体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36千米。 1m/s和1km/h到底哪个更快一些?
5.速度的单位换算: 1m/s=3.6km/h 1km/h=1/3.6 m/s
你知道吗?

V=
t
还可以变形为 什么形式?
?

t=
S=vt
v
例2: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了90分 钟,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了的路程为多少?
已知: v=54km/h,t=90min=1.5h 求: s=?
解: 由 v s 可得 t
S=vt=54km/h×1.5h=81km
答:行驶的路程为81km.
❖总结:
当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相 同时,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比较 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速度=
—路 时—程 间——
v s t
4、单位:米/秒(m/s)------国际主单位
km/h------常用单位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要求写已知、求、解、答。
“已知”中,要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的已 知量,单位可在这一步中进行统一。 “求”中,同样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的所求量。 “解”中,要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有时还需要 对公式进行变形,然后代入各量的数值和单位,最 后的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答”中,对计算结果作出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