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运动的快慢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小聪同学的100 m跑成绩为17 s,小明同学的50 m 跑成绩为8 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 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
知识点 1 速度
反映物体运动快慢
1.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0 10 s 20 s
30 s
40 s
0 200 m 450 m 750 m
1 200 m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 3 匀速直线运动
0
10s
20s
30s
40s
0
300 m
600 m 900 m 1200 m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
2. 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
v s t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 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 得越快。
3.速度单位: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1 km
1m/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
与时间成正比;
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不
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的列车有时 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 可认为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成反比”。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和v-t图像 (1)s-t图像: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s与t成正比,即 s 的值不变。在同一坐标 t
图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即v甲>v乙)。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120km/h;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3. 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景。 如果汽车速度不变,到达上海需要多少时间?
已知:s=180km, υ=100km/h 求:到达上海需要的时间t? 解:由公式υ=s/t可得:
①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得快
②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③在10~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
④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正确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B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0.6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通过1.2m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
5.如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 可知( B )
A.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两车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6(附加题). 在建造公路时经常要用到爆破,在一次爆破中, 用了一根长96cm 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炸,引火线 燃烧的速度为 0.8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 5m∕s 的平 均速度迅速跑开,请计算说明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 点 500m 远的安全地带?
2.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C t3运动的路程长

八年级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即学即练
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
S道
S
S车
t=90s 解:v=36km/h=10m/s S=vt=10m/s×90s=900米 S道=S-S车=900m-200m=700m 答:这个隧道的长度为700m。
例题7:
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 指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 32:18。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2.07km,求 汽车的速度。 已知: S=2.07km=2070m t=2分18秒=138秒 求:v=?
精选例题六
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 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S桥 S车
S
已知:S=S桥+S车 =7350m+150m=7500m
t=5min=300s S 7500m =25m/s =90km/h 解:V= = t 300s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
问题: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 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方法一:
方法二:
问题: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 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方法一:
1km 72km/h= 72× 1h
方法二:
1000 m = 72× 3600 s (30m/s>20m/s,汽车快)
s t v
s vt
速度的定义与物理意义的区别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速度单位: 国际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_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_运动的快慢

7.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速度之 比是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B ] A.9:8 B.8:9 C.2:1 D.1:2
8、如图所示是一辆桑塔纳小车的速 度表,从表中可知,该小车此时的 速度为 80 km/h,按照这个速度走 完360 km路程需要 h。 4.5
9. 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度通过一 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 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 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 s=1600m+200m=1800m=1.8km 火车的速度是 v = 36 km/h
s 100 m 解:v 10.32 m / s t 9.69 s
答: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10.32m/s。
例3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 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
方法一: 1000 m 1km 72km/h= 72× = 72× 3600 s =20m/s 1h
180km 1.8h t= 100km / h s
答:汽车需要1.8小时到达上海。
注意:在计算时要写出原形公式,然后才能写出 变形的公式。
1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s1 50m 8.3m/s 前50m平均速度: v1 t1 6s s2 50m =7.1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t2 7s
54km/h=____m/s 15 2. 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B ) A.750m/min (12.5m/s) B.15m/s C.36km/h (10m/s) D.1250cm/s (12.5m/s)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第7课《运动的快慢》,主要介绍物体的运动快慢以及初步认识控制变量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了解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速度的概念,能够简单解释物体运动的快慢。

2. 了解控制变量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3. 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进行设计。

4. 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知道速度的概念,初步认识控制变量法。

2. 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进行设计。

3. 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1. 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进行设计。

2. 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几课中学习了物体的运动和速度的概念,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但对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数据分析还不够熟练。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小车,一个小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另一个小车在起伏的道路上行驶。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思考一下,哪个小车的运动更快?如何判断的呢?-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回答: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的小车速度更快,因为它的位置发生变化较快。

-教师:非常好!你们通过观察小车的位置变化,判断出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的小车速度更快。

那如果两个小车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但一个小车行驶的距离是另一个小车的两倍,你们觉得它们的运动快慢有什么关系呢?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解释速度的概念。

-教师: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概念。

当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置越多,我们就说它的速度越快;当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置较少,我们就说它的速度较慢。

1.3 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0
0 α
4.图象的应用:
(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 应时间 (2)求速度: (3)判断物体的运动 性质:
【例一】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 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 示他的运动状态?
【例二】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例三】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 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物 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学习目标
1. 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 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 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3. 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学习重点: 速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 速度和速率。
3.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无关 D.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能精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4.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 从枪口射出,则( AD )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平均速度 D.600m/s是瞬时速度
巩固练习
• 1.子弹离开枪口时的 瞬时速度是900m/s;汽车 启动后第5s内 平均 速度是15m/s;小球在第4s 内的 平均 速度是5m/s;一人在百米赛跑冲过终 点时的 瞬时 速度是10m/s。

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运动的快慢
日常生活中怎么样比较快慢?
活动一:比一比,谁跑的快
1.看图片,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距离、时间 2.他们两谁跑的快?为什么?
思维导航
1、距离相同时,怎么样判断谁跑的快? 距离相同,比较时间。 时间短,速度越快
活动二:比一比,谁跑的快
8秒
1.看图片,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时间、距离 2.他们两谁跑的快?为什么?
时间相同,比较距离。 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3、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怎么样判断谁跑的快?
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较速度,速度大的速度快。 速度=路程÷时间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常用单 位有千米/时、米/秒等。
如何比较快慢? 时间、距离、速度三样,知道其中两样就 可以比较快慢
活动四:外出旅游时,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20km/h
60km/h
35km/h
300km/h
外出旅游,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120km/h 80航
1、距离相同时,怎么样判断谁跑的快? 距离相同,比较时间。 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时间相同时,怎么样判断谁跑的快? 时间相同,比较距离。 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活动三:比一比,谁跑的快
60米
1.看图片,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时间、距离 2.他们两谁跑的快?为什么?
思维导航
1、距离相同时,怎么样判断谁跑的快? 距离相同,比较时间。 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时间相同时,怎么样判断谁跑的快?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初中知识点回顾: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1)比较相同的时间,运动物体通过的距离(2)比较相同的路程,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综合(1)(2)两点可以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最佳方法:比较速度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可见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说明:定量: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量)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 vs t = s=v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1米 ∕秒 = 3.6千米∕时 1千米∕时=0.28或185米 ∕秒 可见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说明:速度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变速运动,只不过,路程用某段的总距离,时间是指在这段路程中所花的总时间,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

新课: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1.A 点坐标x 1 :表示汽车在t 1时刻的位置,B 点坐标x 2 :表示汽车在t 2时刻的位置。

2.坐标的变化量△ x = x 末 – x 初 (表示汽车的位移)⑴ △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⑵△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t = t 2 – t 1思考与讨论: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如果上述汽车沿x 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 是正值还是负值?二、速度初中物理中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讨论交流:这一定义能否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呢?请举例说明。

要点提炼速度: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 与Δx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初中曾学习过ρ=mV、R=UI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
[想想议议]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0 10s 20s 30s 40s
0 0 10s
300m 20s
600m 30s
900m
1200m 40s
0
200m
450m
750m
1200m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 和变速直线运动。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
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
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20s内通过的 路程为240m,后40s内通过的路成为640m,试 求汽车在前20s,后40s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为多少?
课堂小结
一、速度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s 2.公式: v 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3.单位:
基本单位
读作 常用单位 读作
m/s 或 m · s-1
米每秒 km/h 或 km · h-1 千米每小时 汽车速度表
1 km 1m/s= 1000 =3.6km/h 1 h 3600
三、匀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 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计算式
s v t
即: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50 m 分析: 50 m 7s 全程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运动的快慢
[想想议议] 运动是有快慢的,那怎样判断 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图中是运动员
赛跑过程的一个瞬
间,你能判断它们 谁跑得快吗?
所用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下表中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 一、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 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 所用时间越短,运动的就越快 男子1500m世界纪录进展表 3分29秒67 史蒂夫· 克拉姆 英国 1985.07.16 2、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路程越 3分29秒46 赛义德· 奥伊塔 摩洛哥 1985.08.23 长,它运动的就越快。 3分28秒86 努尔丁· 莫塞利 阿尔及利亚 1992.09.06 3分27秒27 努尔丁· 莫塞利 阿尔及利亚 1995.07.12 3分26秒00 希查姆· 埃尔· 盖鲁伊 摩洛哥 1998.07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 较运动的快慢呢? 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6s
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
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s1 50m 8.3m/s 前50m平均速度: v1 t1 6s s2 50m =7.1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t2 7s
三、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
速直线运动。
平直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 道上平稳运 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行的列车近 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 似认为是匀 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
新问题:
汽车120s行驶3600m
总结:
飞机2s飞行400m
汽车和飞机谁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通常采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
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 比较。
一、速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 上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 运动越快。
5m/s表示:自行车每秒运动的路程为5m。
[小练习]
1.
s v t
s vt 可变形为求路程:____________
s t 或 求时间______________ 。 v
2.5m/s= 18
km/h 72km/h= 20 m/s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
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 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必要的说明 解: 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 用时间t=12.91s,刘翔的平均速度为:
1米/秒>1千米/时
[小资料]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蜗牛
自行车 雨燕 喷气式客机
约1.5×10-3
约5 可达48 约250
步行的人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 超音速歼击机
约1.1
约33 可达120 约700
出膛的子弹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你知道自行车的速度5m/s表示的物理意义吗?
s 110m v 8.52m/s t 12.91s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所用公式 数字后面要有单位。
做一做: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 11 s,他的速度为多少?而一辆摩托车的速 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全程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t3 t1 t2 6s+7s=13s
s3 100m v3 =7.7m/s t3 13s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 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 50 m 6 s 8.3 m/s 7.7 m/s 100 m 13 s 50 m 7.1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