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必过80题

合集下载

2023年10月 公共关系学 00182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 公共关系学 00182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公共关系学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是A.组织B.传播C.公众D.形象2.影响和制约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被称作是A.公共关系观念B.公共关系状态C.公共关系活动D.公共关系实务3.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9年4.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的角色是A.领导B.监督C.中介D.核心5.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心理的最基本要求是A.理智B.热情C.开放D.自信6.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可视为A.具体工作人才B.领导型人才C.智囊型人才D.辅助型人才7.标志中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事件是A.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的成立B.全国公共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D.公关协会的成立8.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A.顾客公众B.社区公众C.内部公众D.政府公众9.认为教师是文质彬彬的,商人是唯利是图的,这些看法所体现的知觉偏见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0.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尊重B.自我实现C.社交D.安全11.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拉斯韦尔B.伯尼斯C.马斯洛D.布林12.议题设置论研究中,最杰出的研究者是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麦库姆斯13.在我国,最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是A.报纸B.广播C.电视D.杂志14.混合商品展览会又被称作是A.综合展览会B.宣传展览会C.横向展览会D.纵向展览会15.为部队战士提供文体娱乐设施的活动属于A.展览活动B.庆典活动C.赞助活动D.对外开放活动16.流动车展览属于A.露天展览会B.中型展览会C.小型展览会D.袖珍展览会17.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A.标志B.标准色C.标准字D.象征图案18.公共危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A.突发性B.不确定性C.舆论关注性D.“连锁”破坏性19.“危机经常成为组织的一个转折点”,这句话出自A.威廉•班尼特B.斯蒂文•芬克C.托马斯•伯克兰D.迈克尔•里杰斯特20.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的适用范围是A.适用于个人B.适用于组织C.既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人D.既不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全国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自考全国2008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关系”性质的角度看,公共关系主要指()A.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C.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D.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个人B.集体C.组织D.群体3.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A.协调观念B.服务观念C.传播观念D.互惠观念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A.美国B.奥地利C.英国D.法国5.在美国开设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的大学是()A.纽约大学B.斯坦福大学C.波士顿大学D.哈佛大学6.公共关系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是()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7.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大陆地区是在()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8.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A.艾维·李B.卡特利普和森特C.巴纳姆D.爱德华·伯尼斯9.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公关意识中,其核心意识是()A.塑造形象意识B.服务公众意识C.沟通交流意识D.创新审美意识10.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公众可划分为()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11.在公关中,属于“必争之地”的是()A.顺意公众B.逆意公众C.边缘公众D.目标公众12.从对外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层次来看,往往被置于最显著位置,甚至被称为对外传播首要公众的是()A.内部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媒介公众13.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A.1985年在广州B.1986年在上海C.1987年在北京D.1988年在天津14.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D.长远需要15.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需求的流言是()A.愿望流言B.恐怖流言C.攻击流言D.喜悦流言16.一企业有一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这个时候它应该选择的公关行为方式是()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征询型公关17.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18.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冲突时,应该重点()A.强化正面形象B.进行形象转换C.进行形象修补D.减弱正面形象19.组织的门面、招牌、橱窗等属于()A.组织的管理形象B.组织的环境形象C.组织的社区形象D.组织的文化形象20.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21.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C.自尊需要D.生理的需要22.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Internet发展最迅速的部分,其研制者是()A.IBM B.美国核物理中心C.微软公司D.欧洲核物理中心23.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A.报纸B.杂志C.因特网D.广播电视24.组织公关人员的素质结构中,其核心要素是()A.公关职业心理B.公关意识C.公关专业知识D.公关能力25.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是()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观念广告D.响应广告26.“并非××属性”类广告所运用的定位策略是()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C.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D.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27.人类交往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A.语言B.书面文字材料C.网络D.文件28.行为识别系统简称()A.DIS B.CISC.BIS D.IC29.CIS的核心与原动力是()A.VIS B.BISC.MIS D.NIS30.“承诺制”体现的是()A.公众选择意识B.契约意识C.政府公开意识D.民主意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00182公共关系学

10月00182公共关系学

2007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182 公共关系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不和组织发生相互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称为()A. 非公众B。

潜在公众C。

知晓公众D。

行动公众2.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的最后一个步骤是()A. 公共关系调查B。

公共关系计划C。

公共关系实施D。

公共关系评估3.在公共关系工作, 对领导者公关意识的要求是()A. 必须拥有强烈的公关意识B。

不需具备公关意识C. 公关意识可有可无D。

危机发生时具有公关意识即可4.在心理强化之下给需要的方向以定位, 并引起、推动、维持或者抑制个体行为, 使有机休朝着预期的目标行动的内驱力, 称为()A. 意识B。

思维C。

目的D。

动机5.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 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 称为()A. 态度B。

规律C。

定理D。

情感6.人们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称为()A. 服从B。

同化C。

内化D。

劝导7.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所具有的重要影响称为()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名片效应8.公共关系调查是对组织公共关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考察和分析, 其运用的方法是()A. 单一定性分析方法B。

单一定量分析方法C.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D。

多向定量分析方法9.和一般社会调查相比, 公共关系调查的特点是: 调查目的明确、调查对象具体和()A. 调查人员信息意识强烈B。

调查人员信息意识较低C. 调查人员研究意识强烈D。

调查人员研究意识较低10.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应当是不加任何选择的, 使每一个总体单位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会出现系统性的与倾向性的误差, 这一原则称为()A. 艺术原则B。

系统原则C。

全面原则D。

随机原则11.奥斯古德在研究传播过程中各主要行动者的行为时, 首创了关于传播的()A. 直线模式B。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上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成立的时间是()A.1937年B.1947年C.1987年D.1991年2.《<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是()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9年3.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是()A.伟达公共关系公司B.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C.博雅公共关系公司D.中国新闻发展公司4.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中最具权威性的是()A.社区公众B.顾客公众C.媒介公众D.政府公众5.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A.公众的相关性B.公众的变化性C.公众的群体性D.公众的共同性6.“公共关系之父”是()A.艾维·李B.爱德华·伯尼斯C.巴纳姆D.詹姆斯·格鲁尼格7.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特征是()A.周期性B.新奇性C.时效性D.两极性8.团体压力下的顺从现象指的是()A.自我评价行为B.社会逆反行为C.自我认知行为D.社会从众行为9.人类传递信息的第三个媒介形态是()A.手抄媒介B.口语媒介C.印刷媒介D.电子媒介10.“5W”模式的提出者是()A.拉扎斯菲尔德B.巴勒克拉夫C.库尔特·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11.公关策划的最后一步是()A.确定目标B.审定方案C.编制预算D.设计主题12.公共关系活动的先导是()A.策划B.传播C.危机管理D.专题活动13.新闻稿的灵魂是()A.事实B.导语C.标题D.结语14.广告策划的基础是()A.市场调查B.广告定位C.媒介安排D.广告创意15.赞助活动的最大特点是()A.直接性B.高效性C.利他性D.直观性16.企业开业典礼中的主要内容是()A.剪彩B.介绍来宾C.题词D.领导致词17.“臭名远扬”所揭示的组织形象地位是()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18.组织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是()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听觉识别系统19.危机管理四段论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是()A.危机潜在期B.危机突发期C.危机蔓延期D.危机恢复期20.发散式传播所表现的公关危机特征是()A.马太效应B.首因效应C.溢出效应D.鲍鱼效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全国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

全国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A.《修辞学》B.《论语》C.《大学》D.《理想国》2.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A.英国B.美国C.葡萄牙D.荷兰3.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4.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A.沟通意识B.创新意识C.互惠意识D.形象意识5.标志我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事件是()A.《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B.全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C.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的成立D.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6.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A.内部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媒介公众7.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8.议题设置论的最杰出的研究者是()A.麦库姆斯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拉斯麦尔9.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是()A.创意B.动机C.需要D.媒介10.以客观事实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利用印刷文字,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定期发行的一种媒体是()A.电视B.报纸C.杂志D.网络11.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广告效果测定B.广告定位C.广告媒介安排D.广告创意12.纵向展览会又称为()A.宜传展览会B.露天展览会C.单一商品展览会D.混合商品展览会13.新闻稿的灵魂是()A.导语B.事实C.主体D.结尾14.某公司为庆祝其产品抽查合格率全国第一而举办的庆典活动属于()A.开业庆典B.周年庆典C.重大成果庆典D.受到特殊嘉奖庆典15.企业为部队战士提供文体娱乐设施的活动属于()A.展览活动B.庆典活动C.对外开放参观活动D.赞助活动16.CIS指的是()A.理念识别系统B.组织识别系统C.行为识别系统D.视觉识别系统17.提出危机管理阶段划分4R说的学者是()A.斯蒂文·芬克B.罗伯特·希斯C.米特罗夫D.佩尔森18.公共关系危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A.突发性B.不确定性C.舆论关系性D.“连锁”破坏性19.“危机经常成为组织的一个转折点”,这句话出自()A.威廉·班尼特B.斯蒂文·芬克.C.托马斯·伯克兰D.迈克尔·里杰斯特20.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适用的范围是()A.个人B.组织C.组织与个人D.非组织与个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全国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C.合作业务服务公司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9.《<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b)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10.主张“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学者是(a)A.康非尔德B.穆勒C.马斯洛D.霍夫兰11.在公关中,应当作组织的财富并悉心维护和“保养”的公众是(d)A.随意公众B.逆意公众C.边缘公众D.顺意公众12.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与人民相比内涵大、外延小的是(b)A.居民B.群众C.人群D.受众13.“赌金持有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指(b)A.行动公众B.积极公众C.个体公众D.公共受众14.在需要层次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为中间层次,是指(a)A.社交需要B.安全需要C.生理需要D.自尊需要15.战争、商战、起义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C)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6.首次提出心理感应抗拒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A.马斯洛B.阿什C.霍夫兰D.布林17.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二个具体环节是(C)A.组织自我形象分析B.组织形象差距分析C.组织实际形象分析D.组织形象评估18.美国化工协会曾经搞过的“责任关怀”公关活动,就公关模式而言,它是典型的(A)A.双向平衡模式B.双向不平衡模式C.公共信息模式D.新闻代理模式19.在传播理论研究中,议题设置论研究的杰出代表学者是(D)A.施拉姆B.卢因C.拉斯韦尔D.麦库姆斯20.下列媒介娱乐性功能最强的是(B)A.广播B.电视C.电影D. 杂志21.民意测验的最后阶段是(D)A.实施调查B.整理资料C.分析资料D.撰写调查报告22.公众参与性最强的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是(D)A.新闻发布会B.危机处理C.策划新闻事件D.主办公关活动23.响应广告的常见形式是(c)A.意见广告B.公共事务广告C.祝贺性广告D.赞助广告24.在所有传播方式中,灵活性、机动性、随意性最突出的传播方式是(B)A.书面沟通B.言语沟通C.E-mail D.综合沟通25.标志在VIS中处于(A)A.核心与领导地位B.辅助地位C.重要地位D.中心地位26.广告策划的中心环节是(B)A.广告定位B.广告创意C.市场调查D.广告媒介安排27.在所有营销传播中,创意要素的一贯性被称为(c)A.地理连续性B.心理连续性C.物理连续性D.创意连续性28.在整合营销传播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的方法是(D)A.主题线法B.统一形式法C.形象整合法D.同一外观法29.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A)A.组织职能B.控制职能C.塑造职能D.社会职能30.用来整合“公众信息管理”、“公众舆论管理”、“公众关系管理”、“公众形象管理”这几个相关概念的只能是(D)A.传播决策B.传播设计C.传播规划D.传播管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关系(广告学自考)试题

公共关系(广告学自考)试题

公共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22002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A.传播公众B.告知公众C.传播沟通D.管理形象2.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的学者是A.蔡尔兹B.詹姆斯·格鲁尼格C.雷克斯·哈罗D.弗兰克·杰夫金斯3.公共关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A.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B.关系、舆论、形象C.组织、公众、传播D.信息、关系、沟通4.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 )A.艾维·李B.卡特利普和森特C.巴纳姆D.爱德华·伯尼斯5.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 )A.协调沟通B.提供服务C.辅助决策D.传播推广6.公关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 )A.协调意识B.调查意识C.环境意识D.信息意识7.组织公关部门对内公关的根本目标是( )A.协调组织领导间的关系B.树立组织形象C.协调公关部门与其他部门关系D.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8.在组织中,主要负责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及社会发展趋势等任务的公关人员是( )A.调查分析人员B.计划分析人员C.文秘人员D.传播人员9.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与人民相比内涵大、外延小的是( )A.居民B.群众C.人群D.受众10.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 )A.群众B.受众C.公众D.民众11.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 )A.互益性组织B.营利性组织C.服务性组织D.公益性组织12.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作( )A.定型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13.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指人的( )A.需要B.态度C.知觉D.心理14.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5.组织公关管理中的传播技术因素实际上就是指( )A.媒介技术B.媒介体制C.经济技术D.工作条件技术16.在公关活动中,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A.员工阶层B.管理阶层C.公众阶层D.决策阶层17.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一致时,应该重点( )A.进行形象转换B.进行形象修补C.强化正面形象D.减弱正面形象18.某企业有一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这个时候它应该选择的公关行为方式是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征询型公关19.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 )A.麦库姆斯B.库尔特·卢因C.保尔·拉扎斯菲尔德D.哈罗德·拉斯韦尔20.在下列媒介中,其娱乐性功能最强的是( )A.广播B.电视C.电影D.通俗杂志21.今天的Internet开始于1969年,其前身便是美国国防部所建的( )A. ARPAnetB. LANC. NSFnetD. WAN22.民意测验的关键环节是( )A.确定调查目标B.抽样C.实施调查D.设计问卷23.发布新闻的原则是( )A.及时迅速B.新鲜C.实事求是D.准确24.公共关系广告旨在推销( )A.商品品牌B.服务理念C.商品服务D.组织形象25.在所有传播方式中,灵活性、机动性、随意性最突出的传播方式是( )A.书面沟通B.言语沟通C.E-mailD.综合沟通26.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中,公共关系隶属于( )A.促销策略B.营销策略C.形象策略D.价格策略27.“将识别性的抽象概念,转化成象征化的视觉要素”,属于CI计划开发作业程序的( )A.企业实态调查阶段B.设计分析研究阶段C.设计开发阶段D.实施管理阶段28.广告策划的中心环节是( )A.广告定位B.广告创意C.市场调查D.广告媒介安排29.企业广告诉求的基点是( )A.消费者B.潜在消费者C.产品定位D.产品价格30.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 )A.组织职能B.控制职能C.塑造职能D.社会职能二、多项选择题31.对公关本质的理解正确的有( )A.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B.公共关系是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C.公共关系是一门组织领导学D.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E.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决策科学32.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包括( )A.广告B.舆论C.危机处理功立業D.游说E.交际3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分为( )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边缘公众D.逆意公众E.顺意公众34.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 )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C.问题的排列技巧D.被说服者的条件E.问题的性质和内容35.组织公关策划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 )A.计划B.方案C.实施D.检查E.总结36.一般而言,受众选择信息会形成心理上的“防卫圈”,这主要包括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遵从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记忆E.选择性控制37.影响样本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A.样本的规模B.样本的科学性C.样本的代表性D.样本的准确性E.样本的目的性38.举行会议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召开会议的必要性B.会议目标与主题的确定C.会议的准备工作D.会议的引导E.与会议配套的宣传活动的策划39.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的策略具有如下特点( )A.强烈性B.强制性C.否定性D.突然性E.挑战性40.政府公共关系原则主要有( )A.政党利益至上原则B.公众利益至上原则C.真实公开原则D.科学指导原则E.整体统一原则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41.积极公众42.公共关系管理43.策划新闻44.政府公共关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5.简述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

00182公共关系学201910真题及答案

00182公共关系学201910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成立于A.1937年B.1947年C.1987年D.1991年2.侧重从社会关系论角度认识公共关系的学者是A.雷克斯·哈罗B.弗兰克·杰夫金斯C.詹姆斯·格鲁尼格D.蔡尔滋3.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和说明的公关操作是A.开发B.广告C.交际D.游说4.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1955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5.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A.相关性B.变化性C.群体性D.共同性6.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A.内部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媒介公众7.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A.社会性B.对抗性C.两极性D.协调性8.作为思维的“窗口”,并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的心理因素是A.性格B.态度C.需要D.知觉9.大众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个人或群体发生一定的影响,可以约束个人或群体行为的是A.语言B.流行C.舆论D.谣言10.“把关人”之所以对信息交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主要是出于自己的A.预存立场B.社会地位C.知识储备D.生活背景11.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A.奥斯本B.西蒙C.泰罗D.弗鲁姆12.策划方案可被实施并能取得科学有效的效果属于公共关系策划的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13.整合营销传播最基础的形式是A.形象的整合B.功能的整合C.协调的整合D.认知的整合14.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的方法是A.同一外观法B.主题线法C.供应面策划法D.特设会议法15.某企业为庆祝该企业产品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而进行的庆典活动属于A.开业庆典B.周年庆典C.重大成果庆典D.受到特殊嘉奖庆典16.BIS是指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组织识别系统17.属于最佳组织形象管理状态的组织形象地位是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18.组织的“吉祥物”又称为A.组织标志B.组织造型C.组织象征图案D.组织标准字19.组织危机管理的核心阶段是A.事前管理B.事中管理C.事后管理D.宣传教育20.主要说明对人或事情的看法会因一点而扩散开来的心理学概念是A.马太效应B.晕轮效应C.溢出效应D.鸵鸟心理二、多项选择题21.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肩负的责任有A.建立联系B.沟通信息C.咨询建议D.策划组织E.辅助服务22.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可将公众划分为A.首要公众B.次要公众C.临时公众D.周期公众E.稳定公众23.下列公众属于稳定公众的有A.老主顾B.酒店常客C.社区居民D.足球场闹事的球迷E.飞机误点滞留机场的旅客2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A.动机B.兴趣C.性格D.气质E.对象的组合25.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26.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有A.社会参与面广B.与公众接触面大C.社会影响力强D.形象投资费用高E.提高知名度27.新闻发布会的工作环节包括A.确定主题B.确定邀请对象C.会前准备D.主持会议E.收集反馈信息28.挑战者为其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的特点有A.肯定性B.否定性C.强制性D.预见性E.突然性29.根据主客观属性,可将组织形象划分为A.内在形象B.外在形象C.实态形象D.虚态形象E.正面形象30.斯蒂文·芬克将危机管理阶段划分为A.危机潜在期B.危机突发期C.信号侦测期D.危机蔓延期E.危机恢复期三、简答题31.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必过80题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公共关系的功能基本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3、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1、部门隶属型2、部门并列型3、高层领导直属型4、公共关系委员会4、公共关系公司的经营范围(1)咨询诊断(2)联络沟通(3)收集信息(4)新闻代理(5)广告代理(6)推介产品(7)会议服务(8)策划活动(9)礼宾服务(10)印刷制作(11)音像制作(12)培训服务5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1)较为客观公正(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3)较灵活,适应性强(4)关系较疏远(5)动作成本较高6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有:(1)联络会员(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2)专业培训(4)普及知识(5)编辑出版刊物7、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1、形象意识;2、服务意识;3、互惠意识(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4、沟通意识;5、长远意识;6、创新意识8、公共关系人员基本能力结构:(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会说是最基本要求)(2)良好的组织能力;(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4)敏锐的观察能力;(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7)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9、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1)公正(2)正派(3)对社会负责(4)真实(5)保密10、公众的特点1群体性2共同性3多样性4变化性5相关性11、内部公众的重要性:1、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2、是组织创一流产品的主力军(是组织中最主要、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3、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

12、处理与内部公众关系的艺术1树立“内部公众第一”的思想,正确认识内部公众在组织中的主人翁地位;2、传播沟通,增强内部公众的民主与参与意识;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感情投资;4、善于做思想工作,培养内部公众的忠诚心。

13、处理与社区公众关系的艺术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传播,沟通信息,增进了解;2、关心并支持社区建设;3、参加并资助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14、顾客公众的重要性1、顾客公众是企业组织的衣食父母2、良好的顾客公众关系能够给组织带来效益3、顾客公众能够帮助组织确立正确经营宗旨、不断完善服务15、处理与顾客公众关系的艺术1、树立为公众服务的思想,确立“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2、适应顾客公众的需要,不断创新,提供优质产品3、想顾客公众所想,急顾客公众所急,为顾客公众提供一流的服务4、妥善处理与顾客间的纠纷:(1)顾客的物质利益受到损害;(2)顾客的精神利益受到损害;(3)顾客自身情绪不佳;(4)极少数顾客故意寻衅。

16、处理与顾客纠纷的技巧:1、掌握第一手资料,查明纠纷产生的真实原因;2、拟订处理方案3、若时间允许,尽可能采取“冷处理”战术;4、尽快实施。

处理与顾客纠纷的总的原则是:诚恳、积极、迅速。

17、正确处理媒介公众关系的原则1、“四要”的具体内容:以礼相待;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平等相待;迫不及待。

2、“四不要”的内容:不要一相情愿;不要以利相交;不要变相交换;不要临渴掘井。

18、政府公众关系的重要性1、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能够为组织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管理环境。

2、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能够使组织获得良好的关系环境,得到人、财、物以及信息资源方面的支持。

3、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能使组织获得良好的舆论环境。

19、处理与政府公众关系的艺术1、组织应该主动建立和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双向沟通;2、自觉接受政府的控制和指导,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3、熟悉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职责分工、负责人员,以保证有效地开展工作;4、以国家利益为重,兼顾组织利益。

20、建立良好名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1、借助于社会名流的见识和专长;2、借助于社会名流的关系网络;3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社会声望。

21、搞好与名流公众的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1、坚持互利互惠原则2、注意把握交往时机3、加强公共关系人员的文化修养。

22、知觉的选择性1、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2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3、性格4、气质5、经验知识23、知觉的偏见1首因效应2 近因效应3 晕轮效应4定型作用24、需要的五个层级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25、态度的特性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针对性3态度的协调性4态度的稳定性5态度的两极性6态度的间接性26、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1社会因素2团体因素3宣传因素4个性因素:倾向性因素和心理特征5态度系统特性27、霍夫兰的说服模式(一)说服者的条件(二)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三)问题的排列技巧28、流行的特点1、新奇性2、时效性3、周期性4、两极性29、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1、从众与模仿2、求新欲望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30、舆论具的特征: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舆论是有效的;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若是政府的意见,就会以政府的公告、宣言、政策等形式出现。

31、舆论主体:有共同话题;参与议论过程;自性性与松散性;有一定的层序性。

32、舆论的作用1、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2、舆论的鼓动作用3、舆论的指导作用33、影响人们价值观因素: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对目标的接近程度。

34、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1、对自由的期望3、对自由剥夺的威胁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4、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35、心理抗拒阻止态度的转变人们产生心理抗拒以后,将会影响态度的转变,表现在认知、行为情感意图方面。

逆反心理形成也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和好胜心。

要防止出现逆反,应当细心研究对自由的看法与认识,充分尊重顺应他们的自由,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自由被剥夺,还要注意传播的信息量和刺激量要适度,过大容易造成厌烦情绪。

36、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怎样。

37、口语媒介优点:第一,不需要辅助手段,运用简便,易于控制第二,双向交流,可作到“有的放矢”第三,能释放人的情绪能量,起某种心理平衡作用。

弱点:第一,传播距离短,覆盖范围窄。

第二,口头语言消失迅速,难以直接保存。

第三,口语信息容易失真。

38、手抄媒介阶段优点:第一,传播距离延长,范围大。

第二,信息可以保存,不再迅速消逝。

第三,信息传递的确切可靠性。

缺点:第一,传播速度慢、信息容易小,规模小且成本高。

第二,文字信息传递的局限性。

39、印刷媒介阶段可大规模地复制和传递信息,使得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范围也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其信息容量也成倍增加,保存信息更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缺点:第一,传播通道单一第二,其选择性带来的局限性40、电子媒介阶段优点:1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2受传者面宽3渗透性显然高过前述各种传媒;缺点:1,记录性差,2,选择性不够。

41、报纸传播的优点和弱点1优点:1可充分处理论题2选择性强3易于保存、易于检索4专业性强;经济性。

2、弱点:1时效性差2,读者的受局限性3报纸的现场感4形象感较差。

42、杂志的优点和弱点1第一,针对性强2信息的覆盖与更替周期长3印刷精良,装帧较好,更具保存价值。

2、弱点:1缺乏灵活性与时效性;2阅读范围的局限性3感染力较差。

43、广播的优点:1迅速及时,时效性强;2超远覆盖,渗透性强;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4雅俗皆宜,群众性强。

弱点:1稍纵即逝,过耳不留;2顺序收听,选择性差;3形象感不强。

44、电视的优点:1视听兼备,声画并茂;2现场感强,可信度高;3 近距离观赏,亲切自由;4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

缺点:1反映信息的表面性;2反映的不可再现性;3费用45、因特网优点:1兼容性2互动性3全球性4存储与检索5即时性6针对性强。

缺点:1缺乏严谨性;2缺乏深度与原创性;3缺乏权威性4,缺乏规矩46、非语言传播的特征:第一,传播性第二,情境性第三,可信性第四,组合性第五,隐喻性47、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1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2根据特性及影响力选择传播媒介3根据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4根据竞争对手的媒介运用状况选择传播媒体5 根据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传播媒介48、媒体组合优点:1实现了信息的多层次化;2 能使信息集中传播;3 可带来冲击力的乘积效果;4 可实现最大的到达率与到达次数。

49、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目标性、思想性、创造性、程序性、灵活性、时机性50、公共关系策划的作用1公共关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 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3公共关系策划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4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活动成功的保证51、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一、利益性原则二、客观性原则三、系统性原则四、可行性原则1、进行可行性分析2、进行可行性实验3、方案必须具备行动性和有效性五、灵活性原则52杰夫金斯“六步工作法”1确定目标2设计主题3分析目标公众4选择传播渠道和媒介5编制预算6审定方案53、公共关系活动的业务方式分五种方式:宣传型、交际型、服务型、社会活动型、征询型等公共关系。

54、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建设型、维系型、进攻型、防御型、矫正型公共关系。

55、新闻发布会具体应做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确定主题;确定邀请对象;会前准备;主持会议;收集反馈信息。

56、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受众56、广告的商业功能有以下几点:1、沟通产销,刺激需求;2、扩大销售,加速流通;3、鼓励竞争,活跃经济。

57、广告与公共关系的联系:1都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为依据;2都以目标公众为对象;3 都以传播信息为手段;4 都以形象的塑造为使命。

58、一项完整的广告策划,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市场调查;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媒介安排;广告效果测定。

59、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有以下几点:1关于产品的调查研究;2关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3关于市场情况的调查研究;4关于竞争对手的调查研究;5关于传播媒体的调查研究;6关于流通领域情况的调查研究。

60、产品定位的策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市场领导者的定位策略2 市场跟进者的定位策略3 市场挑战者为其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的策略策略有以下几个特点:(1)否定性(2)强制性(3)突然性61、确定广告主题应注意的事项:1、引人注目2、浅显易懂3、整体统一4、独特个性62、确定广告过程中避免如下情况:1泛化2分散3共享63、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1、认知的整合2、形象的整合3、功能的整合4、协调的整合5、基于消费者的整合6、基于风险共担者的整合7、关系管理的整合(最高阶段)64、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1、同一外观法;2、主题线方法;3、供应面的策划方法;4、特设会议的方法;5、基于消费者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