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语文备考前沿专家指导:高考文科附加名著阅读与复习讲座

合集下载

考点01 整体感知(信息类文本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考点01 整体感知(信息类文本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考点01整体感知(信息类文本阅读)目录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梳理(基础知识、选材特点、课内梳理、方法指导)3.考点精讲(文体特征、借思维导图读文本)4.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 考点分布2021-2024新课标Ⅰ卷(含2023四省、2024九省命题)【命题规律】①形式上,有非连续文本和连续文本两种形式。

如:新课标Ⅰ卷2024年采用非连续文本形式,2023年采用连续性文本。

②文体上,有学术论著、论文、科普文等。

③题材上,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社会生活现象、历史地理学、生物科普等。

④题型上,客观题+主观简答题,采用3+2或者4+1的模式。

⑤新变化:重视教考衔接。

2023年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后真相时代》回扣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2023年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1与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相关联,其中第1题B项提到的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

这些都是部编教材的新增内容。

【备考策略】1.重视教材研读以五册教材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指导学生提取文章有效信息,梳理文章思路与主要观点。

2.拓宽阅读视野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发展新动态。

加强具有学术性的、有深度的、有逻辑性的文章的阅读训练。

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并系统归纳文本类型,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以形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技巧培养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应有别于文学类文本,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工具性、方法性更为突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等形式,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一、基础知识(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①论点二、选材类型信息类文本的选材分为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大类。

(一)论述类文本主要文类①政论文: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2020_2021年高考语文五大文本阅读高频考点讲解文学类文本阅读上pdf含解析

2020_2021年高考语文五大文本阅读高频考点讲解文学类文本阅读上pdf含解析

2020-2021年高考语文五大文本阅读高频考点讲解:文学类文本阅读(上)高频考点1.分析鉴赏作品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3.分析作品的结构本讲义板块:典型解析——方法归纳——当堂练习(2020年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跳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人影了。

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

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

身子蹲得几乎倒坐到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

但他稳住了。

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挺住,两腿交叉,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

“那堆烂糟糟的雪真该死。

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

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了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

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象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才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

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把握教考衔接方向关注教材17篇小说的学习提示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把握教考衔接方向关注教材17篇小说的学习提示课件
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化小说。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
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
铁凝 《哦,香雪》
澜。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表达了
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以及摆脱山村封闭落后贫穷的迫切心情,
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百合花》精彩段落
《哦,香雪》精彩段落
......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
必 修 下 第 六 单 元
篇目
主要内容
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
鲁迅 《祝福》 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
(俄) 契诃夫 《装在 套子里 的人》
小说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 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 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 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 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
沈从文的田园牧歌情调+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边城》精彩段落
《边城》精彩段落
研读小说,形成自己的看法,写发言提纲。
二轮备考,回归教材
17篇小说阅读
重点: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
2024.2
必修上 茹志娟《百合花》铁凝《哦,香雪》(诗化小说)
必修下 鲁迅《祝福》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蒲松龄《促织》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讲座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讲座

03 小说人物形象塑 造与赏析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04外貌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 态等的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 、地位、经历、性格等特征。
语言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 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的人物
有不同的语言习惯。
动作描写
通过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行为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 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突出重点与高潮
情感渲染与烘托
通过突出重点情节和高潮部分来展现故事 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使读者印象深刻 。
通过情感渲染和烘托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 和情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05 小说环境描写与 主题思想表达
环境描写类型及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
包括时令、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 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托气氛,同 时也暗喻社会环境,衬托人物性格。
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常见题型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探究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本内容或分析文本特点;探究题则要求学生深入探讨文本内涵或提出个人 见解。
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题型,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题技巧。对于选择题,要仔细审题,明确选项与文本内容的对 应关系;对于简答题,要注意提炼文本关键信息,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对于探究题,要深入挖掘文 本内涵,结合个人体验和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阐述。
在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高考语文小说阅 读考点分析
考点概述与命题趋势
考点概述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能力、分析能 力和鉴赏能力。具体考点包括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 题、风格等方面。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实用类题型)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实用类题型)

二〇二一届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I例题讲解(实用类题型)2021年1月修订版【经典例题】考点一∣信息类文本中的论述对象[论述对象的定义]1.(2020·全国新高考I,“历史地理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2.(2020·广东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美育教育”)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美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核心,②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③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美的能力,④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的,具有感通性与情感性、具象性与实践性、和谐性与整体性的教育形态。

3.(2020·山东调研,“历史政治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示例一:①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②在历史研究的发观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③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④新的政治学。

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4.(2020·南通调研,“中国古典生态美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古典生态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是一种以“生生”为核心、②倡导“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的③生态与生命美学。

5.(2020·苏州期中,“知识表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知识表示”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知识表示是指通过程序或结构形式,②将自然语言置于人脑对世界的理性认知模型中,③进而实现认知现实世界。

6.(2020·南京江宁调研,“方言”)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方言下一个简要定义。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高频考点考前指导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高频考点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小说主观题高频考点考前指导【高频考点1:小说标题】高考小说标题的考查的角度①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标题的意蕴)②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③与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

如“××”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④不同标题的比较。

答题思路及规范:(一)小说标题的含意。

①表层:本义。

②深层:比喻义,双关义。

③主旨: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例【2017·浙江卷<《一种美味》T12 “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本义)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比喻义)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惜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主旨典型例题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①表层义:“寻找安详”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

②深层义:“寻找安详”也指画家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寻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

③主旨义:“寻找安详”还指“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安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浮躁的反思,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详”。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识记内容】①人物层面: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寄托人物的情感。

②情节层面:概括了主要情节、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等。

③环境层面: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等。

④主题层面:紧扣、(体现、揭示、暗示)了主题;使用了某种手法,生动新颖,或含有象征意味、寓意等。

⑤思路结构层面:贯穿全文的线索、抑扬、呼应等。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

而定以不肖辱其选。

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

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

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䘵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

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

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

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则C.以D.且(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3)第③段画线的“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
之势。曹炎,曹魏亡国。 (3—4课时)
三阵营
蜀:刘备得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
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 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3—4课时)
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
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 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280年为西 晋所灭。(2—3课时)
二、会心多兴趣
2、诗词比较阅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二、会心多兴趣
• 1、大南名著讲堂 • 2、诗词比较阅读 • 3、课前讲课后思 • 4、电视电影推荐
二、会心多兴趣
• 1、大南名著讲堂——《三国演义》
时间线:
(1—14回)序幕和大背景;(15—33回)曹操和袁绍斗争,高潮是官渡之 战;(34—50回)以赤壁之战为中心;(51—74回)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扩 展地盘;(75—85回)吴蜀斗争;(86—104回)诸葛亮南征北战;(105— 120回)三国归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四十五回林黛玉作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课前演讲: 学生自主准备,自己发言。 读罢《红楼梦》,人人都谓大观园为理想国,孕育出一个个精灵韵秀的奇女子,恰如其分的一句评价当属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社会责任感” • “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
疑探究的习惯” • “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 “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
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考试说明》——“名著(加考)”
万石千钧积累成 ——高一、高二阅读记
万石千钧积累成 ——高一、高二阅读记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二、会心多兴趣
2、诗词比较阅读
代悲白头翁
出示相关研究文章
葬花吟
刘希夷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浅谈文科附加名著阅读与复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名著经典的意义 •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
二、会心多兴趣
2、诗词比较阅读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二、会心多兴趣
2、诗词比较阅读
学生作业
二、会心多兴趣
3、课前讲课后思
• 课前演讲: 学生自主准备,自己发言。 • 写读书笔记:读感结合,有所悟有所思。 •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 以说带动细读,以写促进思考。
学生的归纳整理和读后感
二、会心多兴趣
3、课前讲课后思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江苏考生
• 一、书当快意读 • 二、会心多兴趣 • 三、疑义相与析 • 四、温故而知新
一、书当快意读
• 阅读经典,就是与先贤哲人超越时空的对话; 阅读经典,就是与文人墨客推心置腹的切磋; 阅读经典,可以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阅读经典,能够在抚掌击节后获启迪、得真知。
一、书当快意读
• 阅读经典,就是与先贤哲人超越时空的对话; 阅读经典,就是与文人墨客推心置腹的切磋; 阅读经典,可以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阅读经典,能够在抚掌击节后获启迪、得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