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草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应用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邓春明(梅州市园林绿化中心,广东梅州514000)摘要:目前我国城市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发展的加快,也出现了很严重的污染问题。
城市道路也受到环境破坏与景观缺失的影响,很多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难点;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6-0167-020引言道路形成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是人类主导景观中无处不在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们具有多种多样且深刻的负面生态影响,主要是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光和噪声污染、空气和水的化学污染,以及由于与车辆碰撞而导致野生动物的直接死亡。
这些影响到周围的景观,通常长达1km,因此可能影响20%的土地。
然而,鉴于中心道路对全球经济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更现实的做法是减少和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并为积极的环境贡献创造机会。
1工程概况某城市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降雨多发生在夏季,并且雨量特别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因此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某城市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建设了包括城市道路绿化项目、改造公共场所项目、改造排水项目、改造老旧街道项目、改造小区园林景观项目等100多个试点项目。
本文将专门根据这些项目中城市道路绿化项目,探讨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某城市道路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大量的问题,缺少绿化景观、排水系统整体压力过大、道路的渗透性不佳、路面硬化,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城市道路的具体改造方案(1)针对道路的排水问题,可以根据城市的排水系统施工图可以知道,该城市的西、南两侧各有一根主要排水管道,其他的支管道都是汇集到主管道,实现统一排水,基本承担了该城市大面积的排水需求,致使主管道的排水压力过大。
植草沟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时,往往出现排水不畅、内涝严重等问题。
为改善城市排水状况,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本项目将采用植草沟这一新型排水设施进行施工。
植草沟是一种生态、环保、美观的排水设施,具有较好的雨水收集、净化和渗透功能,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二、施工目的1. 改善城市排水状况,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2. 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地表水污染。
3. 优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三、施工地点(具体施工地点)四、施工时间(具体施工时间)五、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由专业施工队伍组成,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
2. 施工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洒水车、测量仪器等。
六、施工工艺1. 工程测量(1)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测量,确定植草沟的走向、尺寸、坡度等参数。
(2)测量结果应准确无误,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2. 土方开挖(1)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土方开挖。
开挖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沟底应平整。
(2)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
3. 底基处理(1)对沟底进行平整,清除杂物、杂草等。
(2)对沟底进行压实,确保地基稳定。
4. 基础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铺设排水管道、检查井等设施。
(2)管道接口应严密,防止渗漏。
5. 植草沟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植草沟的形状、尺寸、坡度等参数。
(2)对沟壁进行加固,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预制混凝土板等方式。
(3)在沟壁上种植草皮,草皮应选择耐旱、耐水、耐污染的品种。
6. 铺设路面(1)根据设计要求,对植草沟两侧进行路面铺设。
(2)路面材料应选用耐久、美观的材料。
7. 施工缝处理(1)在植草沟、路面等施工过程中,应预留施工缝。
(2)施工缝应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封闭,防止渗漏。
8. 工程验收(1)工程完工后,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确保工程质量。
1海绵城市知识点总结

海绵城市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和作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主要通过构建综合性“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来实现。
海绵城市建设有三大突出作用,一是,保护水资源,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吸纳尽可能多的水资源。
为城市所利用。
二是,防治水污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减少雨洪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
三是,减轻洪涝灾害影响,通过减少径流系数的方式,使较大降雨量得到就地吸纳,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
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无论是李克强总理,还是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出了“让城市有面子,更要有里子”的建设宗旨,现在到了注重里子的时候。
树立三段论观念:包括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排涝除险设施。
达到四大目标:城市排水工作一定要有系统的理念,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达到系列综合目标,即: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河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协调五大专业: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规划、建筑、绿地、道路、水务等专业共同协调。
海绵城市不仅是给排水行业的事情,但我们没有跨界的条件,无法指挥道路怎么设计、绿地怎么做。
只有各个专业相互协同、相互配合,才能够把海绵城市的系统理念建立起来。
牢记六字箴言:分别为渗、滞、蓄、净、用、排。
其中,构建系统的理念,更要牢记后四字。
三、建设途径1. 保护修复城市原有生态系统。
对地表和地上水体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运用生态方法对已受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其中地表水包括湿地、河流、坑塘、湖泊、沟渠等。
在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可以吸纳较大降水的生态单元,如湿地、湖泊、林地、草地等。
2. 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
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development),是城市建设中,运用各种工程及非工程手段,尽量使开发前后的水文特性保持不变,增加透水面积,减轻径流污染、径流总量等对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
植草沟设计指南

植草沟设计指南1. 前言植草沟是通过模拟自然绿地而人为设计和建造的具有可控性和工程化特点的海绵设施。
植草沟利用沟渠和植物的协同作用来实现雨水的收集、转输以及净化,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污染物总量削减、洪峰延缓、地下水补充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网密布、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植草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 目标功能植草沟主要有以下功能:(1)转输雨水径流;(2)雨水径流滞蓄;(3)径流污染物削减(4)补充地下水。
根据其功能可将植草沟分为转输型植草沟和渗透型植草沟,转输型植草沟主要是起到收集、转输雨水径流的作用,渗透型植草沟主要起渗透、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的作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优先应用植草沟转输雨水径流。
3. 适用条件下列几种情况下宜采用植草沟技术:(1)比较窄的城市道路两侧的机非分隔带;(2)建筑落水管断接口与生物滞留池、湿地或高位花坛等海绵设施之间的雨水径流转输;(3)小型地块的雨水径流收集和转输。
4. 设计计算4.1 规模计算在给定设计进出水水质的基础上,根据各污染物目标去除率,按表4-1 可查得植草沟与集水区面积比R。
表3-1各污染物目标去除率与R对应关系植草沟面积可由式4-1计算:a=Rx X A(4-1)式中a—植草沟面积,川;Rx—控制性目标污染物去除率所对应的R值,%;A—集水区面积,卅。
4.2流量确定根据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式3-2),在给定重现期下计算设计流量。
4.2.1暴雨强度计算式中q—暴雨强度,L/(shm2),下同;P—降雨重现期,a,应取2~10a进行设计,50~100a进行校核;t—降雨历时,min,包括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和雨水流行时间t2,t2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确定。
4.2.2综合径流系数集水区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计算按各地块渗透性质进行面积加权,具体参照表4-2。
(DB11/685 )。
4.2.3设计流量计算设计流量及校核流量按式43计算,将各自重现期下暴雨强度分别带入即可。
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生态拦截沟)

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工程3.3.3.1污染控制原则(1)遵循总量控制原则。
(2)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强化相结合原则。
(3)遵循污染中氮、磷与水的资源化利用。
(4)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原则。
(5)遵循资源节约原则,农田尾水经净化后回用于农田灌溉。
3.3.3.2技术比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技术、过程阻断技术、末端强化技术,可能适用于本工程的技术主要包括:(1)源头控制技术1)化肥减量化技术与缓释肥料技术适度降低肥料的某种成分比例,可节约成本并减少营养流失,如将太湖地区的稻田基肥施用量下调20%,可使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幅度上升,而水稻产量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缓释肥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产业,它是通过改变肥料化学成分或将其表面涂上半透水或不透水性物质而缓慢释放其中营养使肥效增长的技术。
缓释肥料在进入土壤以后被逐步分解,逐步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可维持数月甚至1年,这样可以减少肥料特别是肥料中的氮肥流失。
2)土壤调理剂技术使用生物质炭。
生物质炭由于其良好的吸附性能、低廉的成本以及良好的生物亲和性,被运用于农田营养盐释放控制,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农田表层20cm的土壤中施加0.5%的生物质炭,可减少15%的铵态氮损失量。
使用硝化抑制剂。
施用硝化抑制剂使土壤中长时间保持较高的铵态氮含量,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进而减少土壤氮素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延长氮肥肥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3)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作物缺水用水、缓解旱情和防止污染物迁移的有效措施,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一般能增产15%,提高节水率近30~50%,提高工效20~30倍,提高耕地利用率7%。
由于喷灌设备投资较高,目前多用在水资源缺乏、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微灌技术做到了灌溉均匀,但微灌技术需要在地下铺设大量的管道增加了灌溉成本,同时喷水器小容易堵塞,需要经常的检查。
中国地质大学东区非点源污染控制报告

一、目的根据东区的土地利用、不透水地表、排水管网以及绿地分布的情况,了解其面源污染的概况,掌握其污染物来源及其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控制措施。
二、东区概况东区位于南望山之东喻家山之西,东接华中科技大学,占地面积约50.0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实验办公用地、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商服用地、生活居住用地、水体占地和道路占地及未利用地等类型。
三、土地利用情况东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实验办公用地包括地大附幼、附小、附中、实验楼和办公楼;体育活动用地包括篮球场、游泳馆和室外健身区;生活居住用地主要包括研究生和教职工居住地;商业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校医院、超市、菜市场、澡堂、和食堂;未利用地主要包括三峡灾害研究所和菜市场东面已填埋的池塘。
各个类型用地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实验办公用地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商服用地生活居住用地水体占地道路占地未利用地占地面积(万p平方米)6.197 1.609 9.370 1.600 5.408 2.326 4.980 2.178占地率(%)12.4 3.2 18.7 3.2 10.8 4.7 9.95 4.35其中,最大绿化面积最小绿化面积平均绿化面积可入渗面积不可入渗面积占地面积(平方米)15341 682 3748 94373 406071 占地率(%) 3.1 0.14 0.75 18.9 81.1由以上图表可知:绿化用地仅占东区总面积的18.7%,可入渗面积占地约18.9%,不可入渗占地面积约81.1%。
绿化率及可入渗占地相对较低,不透水地表占地较大,因此,东区较易形成地表径流。
加上武汉雨季集中在夏季,所以东区在夏季形成的地表径流较为严重,容易产生大范围的地表径流,造成面源污染。
四、排水管网情况我校东区并没有实行雨污分流,雨水和生活污水合流汇到下水干道,最后统一进入市政的污水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以石林西路为界,路东区域汇入到校内的下水干道,区域总面积为30.04万平方米,占地约60.2%;路西区域汇入到鲁磨路上市政管网,区域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占地约39.8%。
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改善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改善作用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开发建设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等。
根据目前我国面源污染监测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城市雨污水管网基本能实现对面源污染的控制,但还有大量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面源污染问题仍将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海绵体系;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引言: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
海绵城市是指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能像海绵一样,在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仅仅依靠自然水体进行调蓄。
因此,研究海绵城市对面源污染的影响及控制作用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指通过建设渗透和滞留设施,将降雨径流直接收集到雨水花园,然后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对雨水进行净化。
雨水花园在利用雨水径流过程中,不仅能对径流量进行削减,而且还能净化水质。
通常情况下,雨水花园可分为低影响开发型雨水花园和高影响开发型雨水花园。
低影响开发型雨水花园主要用于收集径流中的少量降水,可直接下渗或经植物吸收处理后就近排入地表水体。
高影响开发型雨水花园主要用于收集降雨过程中的全部径流量,可直接将其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从当前国内雨水花园建设情况来看,多采用人工湿地或植物湿地对径流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
人工湿地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净化处理,而植物湿地则通过植物群落、植被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实践证明,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雨水花园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法对径流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从而有效改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植草沟可实施方案

植草沟可实施方案植草沟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和土壤结构来减缓水流速度、过滤水质和保护土壤的生态工程措施。
在城市建设和农村生产中,植草沟被广泛应用于雨水收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就植草沟的可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植草沟的选址非常重要。
在选择植草沟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地势、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情况、水流路径等因素。
一般来说,植草沟应该设置在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以达到减缓水流速度、固定土壤和净化水质的效果。
其次,植草沟的设计要合理科学。
在设计植草沟时,需要考虑植被种类、植被密度、植草沟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耐旱、抗逆性强的草本植物,如狼尾草、狗尾草等,来种植植草沟。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草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和过滤水质。
再次,植草沟的施工要细致规范。
在进行植草沟的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植草沟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植被种植密度均匀,植草沟的底部和侧壁结构牢固。
此外,还需要注意植草沟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有效地进入植草沟并得到处理。
最后,植草沟的养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植草沟建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管理,包括修剪植被、清理杂物、维护排水系统等工作,以确保植草沟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持久性。
总之,植草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对于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植草沟工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合理设计、规范施工和科学管理,以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希望本文提出的植草沟可实施方案能够对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U rban non-po int source po llut ion contro l from stormw ater runo ff has been g iven sign ificant attent ions. P racticesw ere deve loped and im p lem ented to control and attenuate runo ff pollution loads into rece iv ing w aters. G rassed sw ales are one of a number of landscape-and g rading-re la ted BMP s that prim arily use bilf iltrat ion and lim ited inf iltra tion to rem ove pollutants. Its particular introduction on concep,t design m ethod, design criteria, m aintenance and design exam plesw as g iven. W hen properly incorporated into an overa ll site design, grassed sw a les can be applied as substitute of convent iona l p ipe w ork.
网, 由于植草沟中的污染物可见, 因此植草沟代替传 统地下排水系统,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雨水和污水 管道混接和乱接的问题, 通过恰当的管理措施, 有效 控制及处理径流传输过程以及进入受纳水体前的污
美国对城市和农村的面源污染控制提出了 / 最佳管 染物。植草沟作为 BM P 或 SUDS的重要组成部分
则程度的系数;
( 2)
n2 ) ) ) 反映植草沟断面变化的系数;
R
=
A P
( 3)
n3 ) ) ) 与植草沟控制堰或污染物拦截设置有关 的系数;
式中: Q 2 ) ) ) 植草沟计算径流量 (m3 / s); V) ) ) 雨水在植草沟断面的平均流速 (m / s); A ) ) ) 植草沟横断面面积 (m2 ); R ) ) ) 横断面的水力半径 ( m ); i) ) ) 植草沟纵向坡度 ( m /m ); n) ) ) 曼宁系数; p ) ) ) 湿周 (m )。 植草沟的长度为:
K ey w ord s g rassed sw ales; non-po int source po llut ion; design
1 植草沟技术概述
地处理系统, 应用区域包 括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 区。路旁的植草沟可以代替传统的雨水口和排水管
目前, 暴雨径流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已引起国 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 1]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美 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开展了较大规模研究, 发现城市 面源污染的一些规律 [ 2 ~ 4 ]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3种类型植草沟 都可应 用于乡 村和城 市化地 区, 由于植草沟边坡较小, 占用土地面积较大, 因此 一般不适用于高密度区域。标准传输型植草沟一般 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 在径流量小及人口密 度较低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业区, 可以代替路边的 排水沟或雨水管道系 统。干植草沟 最适用于居住
区, 通过定期割草, 可有效保持植草沟干燥。湿植草 沟一般用于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 也用于过滤来自 小型停车场或屋顶的雨水径流, 由于其土壤层在较 长时间内保持潮湿状态, 可能产生异味及蚊蝇等卫 生问题, 因此不适用于居住区。
统。地表径流以较低流速经植草沟持留、植物过滤 和渗透, 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 溶 解 态 污 染 物 有 效 去 除 [ 10] 。植 草 沟 在 BM P 或 SUDS措施中可应用在源 头、污染物 传输途径和就
基金项目: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06FZZD SH 00900) 收稿日期: 2007 - 09- 04; 修订日期: 2007- 12 - 11 作者简介: 刘燕 ( 1976~ ), 女, 博士 后, 主要 从事 水污染 控制与 水生
摘 要 暴雨径流造成的 城市面源污染已引起广泛重视, 为控制和削减进入受 纳水体的径流污 染负荷, 各种技术 措施 得到发展, 植草沟便是其中之一。植草沟是景观型地表沟渠排水系统, 从植草沟定义、类型、设计计算、参数确 定、运行 维护 及应用实例方面作了 较详细介绍。植草沟在条件合适时可代替传统的雨水管道, 具 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到 46% ~ 67% 。
沟的布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充分发挥景观效应。
此外, 干植草沟的污染物去除率明显优于标准 31112 植草沟设计流量确定
传输植草沟和湿植草沟 (表 1) 。标准传输植草沟较
进入植草沟系统的降雨径流量:
湿植草沟的重金属去除率高。湿植草沟有溶解性磷
Q 1 = 7 qF @ 10- 3
术措施, 在许多发达国家, 它被广泛地用于城市径流 sw a les) [ 11] 。标准传输植草沟是指开阔的浅植物型
面源污染控制系统。
沟渠, 它将集水区中的径流引导和传输到 BM P 的其
1. 1 植草沟定义
他处理措施; 干植草沟是指开阔的、覆盖着植被的水
植草沟是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 流输送渠道, 它在设计中包括了由人工改造土壤所
于城市排水发展计划, 其中多种技术措施根据现场
根据地表径流在植草地沟中的传输方式, 植草
条件分散和集中组合应用, 控制和削减进入受纳水 沟分为 3种类型: 标准传输植草沟 ( standard convey-
体的径流污染负荷 [ 9] 。植草沟便是 其中的一种技 ance sw ales)、干植草沟 ( dry sw ales)和湿植草沟 ( w et
进措施会增加径流在特定区域的停留时间, 因此在 状、确定植草沟坡度、粗糙度及断面尺寸, 通过曼宁
控制堰或拦截坝旁侧开设小口排水, 从而增加了径 等式计算植草沟水流深度、流量及植草沟长度, 曼宁
流和植草沟的沉淀和渗透过程。其他提高植草沟污 等式表示为:
33 6
环境 工程学报
第 2卷
21
Q2 =
V
@A =
持留及生物降解等共同作用, 径流中的污染物被去 尽可能增加持留、渗透、传输和净化雨水能力, 因此 除。表 1为不同类型 的植草沟对污 染物的去除效 设计主要涉及水力计算和满足水质 净化功能两部
率, 由表可知, 植草沟可以有效地减少悬浮固体颗粒 分, 同时考虑水文、土壤及植物类型等因素。 和有机污染物及金属。W ig ington等 [ 12] 对高速公路 3. 1 植草沟设计步骤
植草沟研究表明, 初期径流金属污染物浓度很高, 经 31111 植草沟的布置
植草沟后, 多数 金属在植草沟 表层 5 cm 土壤中沉
植草沟的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¹ 平面规划和高
积。 R eeves[ 13] 在对华盛顿州长度为 30 m 和 60 m 的 程设计与自然地形充分结合, 保证雨水在植草沟中
理 措 施 ( best m anagem en t practices, BM P s ) 0 方 和其他措施联合运行, 在完成输送功能的同时满足
案 [ 5, 6] , 英国完成了 / 可持续排水系统 0 ( sustainab le 雨水的收集及净化处理的要求。
drainage system s, SU DS ) 设计 [ 7, 8] , 两者都 广泛应用 1. 2 植草沟类型
( 1. R esearch C enter for Eco-Env ironm en tal Sciences, C h inese A cadem y of S cien ces, B eijing 100085; 2. School of Environm en t and E nergy Engineering, Beijing In stitu te of C ivil Engin eering and A rch itecture, B eijing 100044 )
第 2卷 第 3期 20 0 8年 3月
环境 工 程学 报
Ch inese Journal of Env ironm enta l Eng ineering
V o l. 2, N o. 3 M ar . 2 0 0 8
植草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应用
刘 燕1 尹澄清1 车 伍 2
( 1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 心, 北京 100085; 2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
F ) ) ) 汇水面积 ( 104m2 );
沟的活动 [ 15] 。
q) ) ) 设计暴雨强度 ( L / s# 104m2 )。
在植草沟设计中, 加设控制堰或拦截坝可改进 31113 植草沟水力计算 [ 17]
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10] 。由于控制堰或拦截坝等改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经验数据, 选择植草沟形
( 1)
释放, 但其原因尚未清楚 [ 13, 14] 。 3 种植草沟对细菌 式中:
输出的原因也有待探索, 目前对其解释一种可能是
Q 1 ) ) ) 设计降雨径流量 ( m3 / s);
植草沟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 另一种可能是研究
7 ) ) ) 综合径流系统, 其数值小于 1;
未考虑细菌的其他来源, 如当地的饲养宠物在植草
植草沟实验发现, 植草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与植草 重力流排水通畅, 并且避免对坡岸的冲蚀; º 植草
沟长度 有 关。 30 m 的 植 草 沟 对 SS 的 去 除率 为 沟的平面布置和服务汇水面积划分时尽量使植草沟
60% , 碳 氧 化 合 物 去 除 率 为 50% , TP 去 除 率 为 内的降雨径流量均匀分配; » 植草沟的高程布置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