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缆铺设流程图
海底电缆工程

几张图带你彻底了解海底电缆工程目前几个大陆间的互联网基本都是通过海底电缆链接而成,它们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卫星通信带宽有限且费用高,所以目前全球90%以上的国际间数据都是通过海底光缆传输。
如果没有海底光缆,互联网也只能算个局域网全世界最早的海底光缆可追溯到1850年,在英国与法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用于低端数据传输(电报)。
之后人们希望海底电缆能把北美与欧洲连接起来,但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讲,铺设如此远距离的海底电缆难于登天。
跨越大西洋在当时差不多要航行三个多星期,而且光跨洋电缆的总重量就远远超过当时任何一条船舶的载重量。
经历4次失败之后,世界上第一条跨洋海底电缆终于在第5次铺设成功。
铺设工程历经千辛万苦铺设船由英国和美国政府提供,这两艘当时最大吨位的舰船经过特殊改装,才各自能装下跨洋电缆的一半。
电缆十分精密,防止以后信号不稳定和中断如今,现代社会通过海底光缆进行全球互联网的传输,取代卫星成为首选的信息传输方式。
铺设海底光缆,需要将光缆的一端固定在岸上,船慢慢向外海开动,一边把光缆沉入海底,一边利用海底的挖掘机进行铺设。
光缆船上的光缆一圈一圈地往下扯目前最先进的光缆铺设船可以载重两千公里的光缆,并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铺设。
从船尾的投放到海底的“挖掘机”,能挖沟、铺设和埋线海底电缆铺设好以后,还会不经意遇到地震和鲨鱼,造成国家或大陆间的“大断网”。
鲨鱼破坏电缆的情况十分罕见与鲨鱼相比,捕鱼船对海底电缆的威胁更大,捕鱼工具和船锚可以破坏电缆。
在海底电缆的制作中,最核心的光纤被各种化合物所保护,防止水的压力将其破坏腐蚀。
海底光缆最多可以搭载80Tbps的数据量,这一容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传输2100部DVD光盘(4.7GB)!目前海底电缆共有39000公里长,共连接33个国家和四大洲,只有南极洲还没有被开发。
有了海底电缆,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呼吸、共命运,浩瀚的大洋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海底电缆

容量
海底电缆最多可以搭载80Tbps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传输4.7GB容量。
普及度
现在99%的越洋互联数据传输通过海底电缆进行传输。目前海底电缆共有公里长,共连接33个国家和四大洲。
故障史
鲨鱼虽然被摄像头记录下破坏海底电缆一次,但是2006年后鲨鱼和其他鱼类导致的海底电缆故障不到1%。
产品历史
1850年,人们在加莱(法国)和多弗(英国)之间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1858年8月由塞勒斯-韦斯 特-菲尔德创立的一家英国私人公司在爱尔兰(欧洲)与纽芬兰(北美洲)之间完成铺设了第一条洲际海底通信电 缆。
同陆地电缆相比,海底电缆有很多优越性:一是铺设不需要挖坑道或用支架支撑,因而投资少,建设速度快; 二是除了登陆地段以外,电缆大多在一定测试的海底,不受风浪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所以, 电缆安全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
4.5.4 光缆敷设-水底光缆敷设课件

4.5.4 水底光缆的敷设
一.水底缆敷设条件 二.埋深与挖沟 三.水底光缆的布放 四.岸滩余留和固定 五.水线标志
3
大型重点工程应设置一条备用水底光缆(防缆水下扭 绞),性能与主用光缆大致相同,主备用间隔 50~70m以上。
主备用缆倒换方式两种。 直通连接方式:即主用缆与陆地光缆直接连通,备用 缆端头开剥完成接续前的准备待用; 活动连接方式:主备用缆在倒换装置中都与活动连接 器的尾纤连接,再通过连接耦合与陆地缆间实行倒换。 此方式倒换时间短,但使用了2个活接头和4个固定接 头,总损耗增大约2dB。
第四章 光缆线路的施工
4.1 光缆线路施工概述 4.2 光缆的单盘检验 4.3 光缆的路由复测 4.4 光缆的配盘 4.5 光缆的敷设 4.6 光缆的接续与安装 4.7 光缆通信线路的防护 4.8 光缆线路的竣工验收
1
4.5 光缆的敷设
4.5.1 架空光缆的敷设 4.5.2 管道光缆的敷设 4.5.3 直埋光缆的敷设 4.5.4 水底光缆的敷设 4.5.5 局内光缆的敷设 4.5.6 电力通信光缆的敷设
5
二.埋深与挖沟 1. 水底缆埋式要求 见表4-29。
6
2. 水底光缆沟常用挖掘方法,见表4-30。人工挖掘最为 普遍,用于一般河流湖泊;人工截流(参见图4.45) 因地制宜;海底光缆采用大型开沟敷设船。
7
Hale Waihona Puke 8冲放器 挖冲机方式:适于水面较宽、流速较大且河 床不十分坚硬情况。此方式可实现光缆的布放、挖沟 和掩埋连续一次完成,施工效率高。不适于河床有岩 石、大卵石情况。岩石河床,需水下爆破设计炸出沟 槽。
10
12
四.岸滩余留和固定 岸滩坡度小于30度,土质稳定,直接在近水地段作S
海底光缆铺设流程图

海底光缆铺设流程图架设跨洋光缆,连接美国和日本,光缆架设完成后,将会给亚洲地区带来更加快速的网路。
很多人都知道光缆是连接互联网的要素,但很少人知道跨洋光缆架设起来有多困难和麻烦。
下面就由笔者为大家科普一下海底光缆的架设方法。
特殊的船架设跨洋光缆需要使用光缆船。
铺设时要把一大卷光缆放在船上,目前最先进的光缆铺设船可以载重两千公里的光缆,并以两百公里/天的速度铺设。
这对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他们必须承受更加苛刻的环境和水压。
铺设光缆的原理就是将光缆的一端固定在岸上,船会慢慢向外海开动,并逐渐吧光缆沉入海底。
光缆铺设船的另一个部分是海底的挖掘机,它一开始将放在岸上,并连接光缆的固定端。
它的作用有点像耕田的犁,对于光缆来说,它就是让光缆沉入海底的配重物。
挖掘机将由船拖曳前进,并完成三个工作。
第一是利用高压水柱冲开海底的泥沙,并形成光缆沟;第二是通过光缆孔铺设光缆;第三是埋线,将两侧的泥沙覆盖在光缆上。
简单来说光缆铺设船就是放缆线的,而挖掘机才是真正铺设光缆的。
但是跨洋光缆比较粗,柔韧性也比较差,所以船的前进速度要严格控制。
另外,在地形崎岖的海底,需要机器人不断探测最佳路径,防止岩石损坏光缆。
特殊的光缆现实中的光缆长这样。
你可能看不出来,但外面一层层的螺旋结构都是为了保护里面几根细细的光纤。
从外到内分为:聚乙烯层、聚酯树脂、钢绞线层、铝制防水层、碳酸树脂层、铜管、石蜡、烷烃层,最后才到光纤。
这么多层的保护都是为了防止海水的腐蚀,外层的聚合物层是为了防止海水和加固钢缆反应产生氢气,即使外层真的被腐蚀,内层的铜管、石蜡、碳酸树脂也会防止氢气危害到光纤。
但不管这个机制设计得多么好,光纤还是会损坏的,一般来说,光缆的寿命是25年。
真正的困难在于维护即使铺设得再完美光缆也很容易被损坏,有时船舶经过或者锚会误触光缆,大型的鱼类也会不小心破坏光缆外壳。
2006年台湾的地震引起多处光缆损坏,甚至敌军也会蓄意破坏光缆。
海底电缆铺设施工工艺

海底电缆铺设施工工艺嘿,朋友!你知道吗?海底电缆的铺设施工,那可真是一项超级神奇又复杂的大工程!想象一下,在那深深的海底,要把长长的电缆铺设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就好像在黑暗中走钢丝,还得保证每一步都稳稳当当。
首先,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就像你出门旅行前要收拾行李一样,得把各种工具、设备都准备齐全。
比如专门的铺设船只,那可是施工的“大主角”,得有足够的动力和稳定性,才能在海面上“站稳脚跟”。
然后是电缆的选择,这可不能马虎。
电缆就像是人的血管,得质量过硬,能承受住海水的压力和各种外界的干扰。
要是选了质量不好的,那可就像身体里有了脆弱的血管,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接下来就是铺设的过程啦。
铺设船只慢慢前行,电缆从船上一点点放下去,这感觉就像是放风筝,得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线的长度和方向。
而且在铺设的时候,还得时刻注意海底的地形。
要是遇到了海底的高山、峡谷,那可就得小心绕开,不然电缆磕着碰着,可就麻烦大了。
在铺设过程中,监测工作也不能少。
这就好比你开车的时候要时刻盯着仪表盘,看看有没有异常。
要是发现电缆有受损的迹象,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修复,不然等到出了大问题,那可就来不及啦。
还有啊,铺设完成后,也不能掉以轻心。
得进行各种测试,确保电缆能正常工作。
这就像是新盖好的房子,得检查一下水电是否畅通,门窗是否牢固。
你说,这海底电缆的铺设施工是不是特别不容易?但正是有了这样精细复杂的工艺,我们才能在陆地上享受到稳定的电力和通信。
所以,可别小看了这一根根在海底默默工作的电缆,它们可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呢!总之,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意义重大的工程,需要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完成。
海底电缆铺设作业精品PPT课件

门架 导向架
埋缆机
退扭架
托缆架
托缆架
张紧器
导向架
电缆托盘
TIANJIN TIMEAST OFFSHORE ENGNEERING CO.,LTD.
三、铺缆作业线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1.0 退扭架
“天易601”海缆铺设作业线退扭架高15米,退扭架顶部滚轮弯曲半径 3米;为便于运输和安装,退扭架由4部分组成,其中支撑架由3部分组成, 分别为:7米/3米/2米,滚轮架1套;退扭架各组成部分之间由连接法兰连接, 退扭架组装完后使用4根钢丝绳与甲板连接,保证退扭架的稳性。
6600mm 40吨 双液压缸驱动 2台 2台 2台
TIANJIN TIMEAST OFFSHORE ENGNEERING CO.,LTD.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00mm 2m~50m 2Mpa 6节 5级 1.2m
TIANJIN TIMEAST OFFSHORE ENGNEERING CO.,LTD.
三、铺缆作业线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3.0.3 海缆埋设机主体构成:
1. 海缆埋设机1台主要参数如下:
外形尺寸(长×宽×高):
7000
张紧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张紧力: 收放速度: 加紧力: 海缆直径:
0~10吨 0~12m/min 0~10.9Mpa 1”~10”
TIANJIN TIMEAST OFFSHORE ENGNEERING CO.,LTD.
三、铺缆作业线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海底通信光缆如何敷设

海底通信光缆如何敷设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 万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900 多个,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 万平方公里,有着重大的海洋战略利益。
随着我国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对海底监测、传感以及远距离海岛通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那么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是如何敷设光缆的呢?不同于陆地上的光缆敷设,在大海里使用光缆,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光缆材质的适用性。
海水里富含盐质,会对长期安放的光缆产生极大的腐蚀,所以在海底敷设的光缆需要“武装到牙齿”,即所谓的海缆。
而海缆的结构也是及其讲究,经过一次或两次涂覆处理的光纤螺旋地绕包在中心,金属(钢丝)加强构件包在周围。
海缆可谓层层包裹,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纤、烷烃层石蜡、铜管、碳酸树脂层、铝制防水层、钢绞线层、聚酯树脂、聚乙烯层等,其中包括多层阻水材料和铠装材料,经过特殊材料和结构设计的海缆能够使用25年以上。
一、敷设海缆需要使用定制的布缆船,布缆船不但要承受巨大的水压、耐受苛刻的海洋环境,还要就精准的导航及动力控制能力。
2015年3月24日,我国第一代布缆船入列,该布缆船全长80.8米,宽14.5米,满载排水量2450吨,造价1.9亿元,也是陆军船艇中首艘采取电力推进、安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船只,也是目前陆军船艇中造价最高、科技含量最高、排水量第二的第四代船艇。
布缆船不同于一般船只,它还配有海底挖掘机,即海犁。
海犁由船只带动,在海底利用高压水枪冲开泥沙从而形成光缆沟,同时将光缆放入沟中。
简而言之,布缆船负责放线,而海犁负责边挖沟边布线。
而当海床情况不明了时,还会利用水下机器人探测以确定合适的布放位置。
海犁前端为两条滑轨,后端为两个轮子,中间是开挖海沟的刀身。
光缆从海犁口进入,穿过刀身,再由一块金属板压进光缆沟。
海犁的控制室里,操控员通过遥控装置操控海犁,就像逼真的大型电玩游戏,只是风险极高、代价极大,因为在敷设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使海犁损伤到海缆,任何的粗心大意都会导致海缆敷设工作前功尽弃。
海底电缆敷设

海底电缆敷设什么是海底电缆?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主要用于水下传输大功率电能,与地下电力电缆的作用等同,只不过应用的场合和敷设的方式不同。
本项目的海底电缆采用500kV充油纸绝缘电缆,单根连续长度约32千米,直径14厘米,中间没有接头,是目前世界上单根长度最长的500千伏交流海底电缆。
国内暂无生产能力和施工能力,全球只有3条生产线具备生产能力,也只有2条船能满足施工需要。
4根500千伏海底电缆如何穿越琼州海峡?由于琼州海峡海况复杂,风急浪高,平均水深44米,最深达到110米,要一次性把没有接头的电缆安全地敷设到海底,难度非常大。
在敷设前,要做好电缆路由勘察清理,进行渔网渔具及残留物清理,海船沟道开挖,海上导航信息发布,安全警戒措施等各项工作。
在琼州海峡广东侧海域,水陆两栖挖沟船开始对海南联网二回工程路由段进行预挖沟,标志着海南联网二回工程海上部分施工正式实施。
(李品庞燚)在沙地及淤泥区,用高压冲水冲出一条约2米深的沟槽。
在珊瑚礁及黏土区,用切割机切割一条海底沟槽。
海缆敷设施工船与另一艘辅助施工船对接,开始倒缆,将部分电缆转移到辅助施工船上。
在海缆敷设施工船上等待下海的海底电缆。
整整齐齐的电缆像一条盘踞的黑色大蟒蛇,从海底敷设船上缓慢入水。
最终在岸上登陆。
俯视海缆敷设施工船。
(蔡勇摄)倒缆完成后两艘船分别向南岭终端站和林诗岛终端站方向开始敷设海缆。
深海部分海缆敷设通过动力定位船只,配备水下遥控机器人、自动定位等全自动化施工设备,准确将海缆敷设到指定路由位置,通过水下机器人进行敷设。
海底电缆正在敷设,准备登陆。
(宋印官蔡勇摄)海缆登陆段的敷设作业敷设船停在距岸边1公里左右的地方将绑扎好浮体的海缆从船尾“吐”出。
绑着浮体的海缆。
海缆被数艘小船拉出“欧米伽弯”。
接下来海缆被数艘小船拉出“欧米伽弯”。
释放出约980米的海缆后,在船上完成海缆切割、封堵及牵引头的制作并将电缆全部释放至水中,由小船牵引至登陆段再通过岸上的牵引机牵引上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光缆铺设流程图
海底光缆铺设流程图架设跨洋光缆,连接美国和日本,光缆架设完成后,将会给亚洲
地区带来更加快
速的网路。
很多人都知道光缆是连接互联网的要素,但很少人知道跨洋光缆架设起来有多困难和
麻烦。
下面就由笔者为大家科普一下海底光缆的架设方法。
特殊的船
架设跨洋光缆需要使用光缆船。
铺设时要把一大卷光缆放在船上,目前最先进的光缆
铺设船可以载重两千公里的光缆,并以两百公里/天的速度铺设。
这对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他们必须承受更加苛刻的环境和水压。
铺设光缆
的原理就是将光缆的一端固定在岸上,船会慢慢向外海开动,并逐渐吧光缆沉入海底。
光缆铺设船的另一个部分是海底的挖掘机,它一开始将放在岸上,并连接光缆
的固定端。
它的作用有点像耕田的犁,对于光缆来说,它就是让光缆沉入海底的配重物。
挖掘机将由船拖曳前进,并完成三个工作。
第一是利用高压水柱冲开海底的泥沙,并
形成光缆沟;第二是通过光缆孔铺设光缆;第三是埋线,将两侧的泥沙覆盖在光缆上。
简单来说光缆铺设船就是放缆线的,而挖掘机才是真正铺设光缆的。
但是跨洋光缆比
较粗,柔韧性也比较差,所以船的前进速度要严格控制。
另外,在地形崎岖的海底,需要
机器人不断探测最佳路径,防止岩石损坏光缆。
特殊的光缆
现实中的光缆长这样。
你可能看不出来,但外面一层层的螺旋结构都是为了保护里面几根细细的光纤。
从外
到内分为:聚乙烯层、聚酯树脂、钢绞线层、铝制防水层、碳酸树脂层、铜管、石蜡、烷
烃层,最后才到光纤。
这么多层的保护都是为了防止海水的腐蚀,外层的聚合物层是为了防止海水和加固钢
缆反应产生氢气,即使外层真的被腐蚀,内层的铜管、石蜡、碳酸树脂也会
防止氢气危害到光纤。
但不管这个机制设计得多么好,光纤还是会损坏的,一般来说,光缆的寿命是25年。
真正的困难在于维护
即使铺设得再完美光缆也很容易被损坏,有时船舶经过或者锚会误触光缆,大型的鱼
类也会不小心破坏光缆外壳。
2019年台湾的地震引起多处光缆损坏,甚至敌军也会蓄意破
坏光缆。
修复这些光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小的损坏都会导致光缆瘫痪。
而要在几万公里的光缆上找到一个小缺口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
修复光缆首先需要通过两端光缆发射信号确定受损大致位置,然后派出机器人精准定位并切断这段光缆,最后再将备用的光缆连接上去。
但连接过程将在水面上完成,光缆会被拖曳船提到水面上,并由工程师连接修复,再放入海底。
目前世界上有几百处跨洋光缆,但Google
的FASTER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它跨越了太平洋。
它将提供6Tb/s的传输速度,并连接美国和日本的两个城市。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次的光缆铺设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