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宁陵县

合集下载

宁陵县阳驿乡后陈村科普示范村汇报材料

宁陵县阳驿乡后陈村科普示范村汇报材料

宁陵县阳驿乡后陈村科普示范村汇报材料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普及农村科学技术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和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收入,创建和谐社会,我们深入广泛地开展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将科普示范村工作开展情况具体汇报如下:一、后陈村基本概况:后陈村位于宁陵县城西四公里,S325省道南侧,全村共有242户、903人,耕地面积1200亩、村里有5家企业,其中2家是本村村民自己创办企业,另外3家则是投资到本村的企业。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75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5.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50元。

2006年以前,村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农业产业,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

2006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高效发展强实力,提升品位显魅力,惠民富民增动力,文明和谐添活力”的工作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支部书记于博个人先后无偿出资500多万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800多万元用于办企业和帮助村民建房。

县委、政府又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1000多万元重点支持后陈新农村建设,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后陈从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典型新农村。

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共拆除旧房43345平方米,新建楼房51360平方米,改造废旧坑塘4处;在老水库取土19万多立方,填平了村内外坑洼地,消除了空心村,使全村新增耕地366亩;建造了村民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多功能大礼堂等公共设施;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兴建了村预制厂、水电暖安装公司和3个建筑队,创办了博远粮油、永胜木业、宏运木制品、鼎盛农业科技和中天混凝土5个股份制企业;成立了久赢种植、华裔农场品开发等4个专业合作社,转移安排劳动力500多人。

我爱我的家乡---宁陵县

我爱我的家乡---宁陵县

在咱宁陵,金蝉只叫做宁来自特产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色泽金黄,皮薄、质脆,素有“果 宗”、“蜜父”之称,是上好的药理和滋补果品。明孝宗年间曾被列为贡品。
宁陵特产
宁陵人民热忱欢迎您
感谢您的欣赏
旅游指南
葛天文化公园是宁陵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 传统文化着力打造的一个以发生在宁陵县 的历史文化事件为背景,以葛天氏、吕坤 等数十位历史名人为基点,集文化、休闲 于一体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公园式湿地 文化生态公园。
旅游指南
宁陵特产
金蝉
垂涎欲滴
金蝉,又名知了猴、知了龟;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 口感,以及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 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西汉为宁陵县
宁陵县历史悠久 是华夏文明、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交通概况
宁陵县站位于陇海铁路线上 目前共有45 次列车通往全国各地
交通概况
宁陵县公路成网,310国道在2012年 完成改造,现为双向4车道沥青路 面,路况良好;省道豫04县及郑永 公路在2014年上半年开始改造;连 云港至新疆高速公里在县城以北 穿城而过,设宁陵县出口;全县 村村通公路率达100%。
旅游指南
梨花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俏在丛深一笑中。置身于梨园春景, 这里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万亩一望无际的玉树银 花,成群的蜂蝶勾画出一道绝美的画卷。
旅游指南
吕坤墓
吕坤墓位于宁陵县阳驿乡吕坟村西北300,米墓前有石碑、石条几、 石桌、石凳、石蜡台、神道。神道长200多米,两旁有石人、石马、 石羊、大小两队石狮子、石牌坊等。被列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黑龙江
吉林
河南商丘

宁陵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

宁陵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

内容摘要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属商丘市管辖。

全县辖9乡5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798.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

经济建设以农业为主,近几年生态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宁陵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

上古时期,葛天氏部族在此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葛天氏是我国音乐、舞蹈、剧目、建筑、纺织和养生的人文始祖。

夏、商、西周,宁陵为葛伯国。

春秋,称沙随国;战国,为信陵君、宁陵君封地。

秦谓宁陵城,西汉置宁陵县。

葛天乐舞、葛伯仇饷、沙随会盟、汋陵之战、信陵连横、宁陵约降、曹操起兵等历史典故和重大事件均发生于此。

宁陵为葛伯、诸葛、葛、权、沙、信、宁七个姓氏的祖籍地。

迄今为止,宁陵县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宁陵县文物普查自2009年9月开始以来,宁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大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文物普查的文件精神,成立了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组和文物普查办公室,并制定了文物普查方案。

宁陵县文化局抽调业务骨干力量,组建了普查队、后勤保障小组。

积极抽调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并在调查试点工作中采取“以查带训”的方法,确保全体队员受训。

在实地调查阶段中,采取文献资料和走访村镇有关人员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不漏掉一个乡镇,一个村,每一片土地”的宗旨,有力的保证了文物普查的工作效率和普查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印制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第三次文物普查线索反馈表”,“宁陵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线索有奖征集表”,扩大了文物普查的内容和内涵,提高了广大干群的积极性。

普查队员对所采文物点进行了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调查、记录、摄影、测量、GPS 卫星定位、编录等工作,确保文物调查的到达率和覆盖率达到100 %。

正是由于文物普查组织有力,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工作开展有序,普查队员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用近4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宁陵县历史人物及特产综述

宁陵县历史人物及特产综述

宁陵县历史人物十五:舍己救人青 年王利申
• 王利申(1980—2002), 华堡乡孟楼村人。学生时 代连年被评为“三好学 生”、 “优秀共青团员”。 2002年5月18日在东莞市 常平镇打工时因搭救落水 儿童而牺牲。广东省见义 勇为基金会、东莞市常平 镇政府等纷纷给予表彰。 同年8月7日,团省委授予 王利申“河南省见义勇为 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2003年王利申被追认为革 命烈士
宁陵县历史人物十三:豫剧表演艺 术家李斯忠
• 李斯忠(1921.5.24— 1996.10.16),曾用名银忠,字 海清,艺名暑龙,宁陵县柳河 集人。是豫剧著名“黑头”演 员,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调 代表人物之一。曾原为宁陵县 豫剧团团长、河南省文联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2岁拜 师学艺,17岁出科登台演出。 因其嗓音宏亮,做派豪迈而获 “八里嗡”美称。他演出的 《铡美案》曾受到周恩来总理、 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赞赏,被观 众誉为“活包公”。主演的 《司马茅告状》获省第一届戏 曲会演演员一等奖。
宁陵县历史人物四:三国猛将典韦
• 典韦,宁陵己吾城人。他 “形貌魁梧,臂力过人”。 为魏军都尉,他三救曹操 于危难,直至战死。虽曹 操长子及爱侄也同时殉命, 但曹操却叹曰:“吾折长 子、爱侄,俱无深痛,独 号泣典韦也!”并亲临墓 前吊祭。曹操追思典韦, 拜其子典满为司马,引为 近侍。曹丕即王位后,以 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石桥酥梨
• 石桥镇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北部,总面积66.6 平方公里。全镇辖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 51006人。近年来,宁陵县石桥镇围绕建设“中国优 质酥梨之乡”的战略目标,石桥镇酥梨面积由原来的 2.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2万亩,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酥 梨集产区。 酥梨以其表面光洁,个大丰满,多汁酥脆, 营养丰富和无公害等几大特点,并有多个品种对外销 售,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果实近圆柱形,顶部 平截稍宽,平均单果重250克,大者可达1 000克以 上;果皮绿黄色,贮后黄色;果点小而密;梗洼浅狭, 中广有条锈式片锈;萼片多脱落;果心小;果肉白色, 中粗,酥脆,汁多,味浓甜。 2009年,全镇酥梨窖藏量达6.8万公斤。该 镇生产的优质无公害酥梨吸引了南京、上海、郑州等 地果商前来抢购,酥梨果品还远销东南亚等十余个国 家和地区。 1999年该镇被省旅游局定为“万亩梨园旅 游景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酥梨 之乡”;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类十大基地 先进单位;2005年当地酥梨被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 护产品。自2004年以来,在石桥镇已成功举办了七 届梨花节和四届酥梨采摘节,每次节会都吸引数十万 名各地游客来石桥观光旅游。

淡淡的花香作文八篇

淡淡的花香作文八篇

淡淡的花香作文淡淡的花香作文八篇【篇一:淡淡的花香】走在乡间小路,你是否闻到了路边的野菊花?蒙蒙细雨后的春天,是否夹着重生的气息?捧起一本书,轻轻地嗅一下,是否会有扑鼻而来的梅花香,那样的朴素,那样的幽静,那样的坚强与不屈。

漫步在乡间小路上,路旁的野菊花映入帘里,分布领路的排放,显然就能感到它不受人们的关注,相反他被人们忽视了它的存在。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因为它坚信即使自己不会像温室里的花那样受人们的关注,但自己也可以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接受雨的洗礼的野菊花是不是开放的更加的绚丽呢?雨,朦朦胧胧的下着,拍打在人的脸颊,痒痒的感觉,漫步在乡间小路,也有别有一番趣味,在这块要迎来春天的大地上,大自然与我共同吸收滋润生命的宝物——-雨,脚旁的小草勇敢的露出自己的脑袋,野菊花姐妹们在雨天下飞舞,可谓生机,有活力,充满芬香的世界。

梅花在这时,可以说是正在是绚烂之时,忍受着寒冷,在漫漫大雪中伫立而战,大老远看去,是一抹红,正当人们所好奇是何方神圣之时,扑面而来的香气,已暴漏了他的行踪。

它不与其它花争宠,想必他是认为:只要是保持坚持,坚强保留自己傲骨的气息,就不畏前方的艰难。

连这些花都有自己的执着与追求,而我没这些人呢?我们是否有同样的执着与追求呢?社会上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是否尽职尽责,坚持,不畏困难呢?是否有后悔儿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情怀呢?现在的我们,正是需要花般的香气——-坚持,努力,不怕困难,积累知识,在书本中遨游,领悟人生哲理,品味淡淡花香。

【篇二:淡淡的花香】友谊就像花香,淡淡的才能长久。

——题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朋友,有些人看上去朋友很多,知心的没有几个,那是因为黄金易得,知己难求,最重要的是,是否对人真诚。

苏东坡喜欢云游四海,所到之处总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不是因为他的声望,而是因为他待人真诚,真正的朋友是会在自己落难的是雪中送炭,在自己得意时一同尽欢的,席慕容说过:友谊就像花香,还是淡一点的好,越淡越让人依恋,也就越持久。

商丘古城南湖作文500字_作文范文_

商丘古城南湖作文500字_作文范文_

商丘古城南湖作文500字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河南省商丘县城。

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我们看看下面的商丘古城吧!商丘古城作文1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

在城南的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是河南宁陵县人,我很为河南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的,惭愧的是,至今偌大一个河南,除了故乡以及曾经在洛阳上过三年学之外,河南省内其他的名胜古迹几乎都没有涉足过,那今天就从我最熟悉的商丘开始吧。

商丘的著名景点有伯台和商丘古城,又在网上搜到一个郑州的旅行社推出了商丘一日游的路线是:商丘天文台(伯台),商丘古城,穆氏四合院,张巡祠,八关斋,应天书院。

没有那些闲钱给旅游公司挣,正好我哥哥就在商丘做生意。

一方面可以让他给我点帮助,所以我决定也按照这个路线走。

商丘古城作文2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一天,我、弟弟和父亲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游玩。

我们去第一个地方就是南湖古城墙。

在南湖,我和弟弟在南湖上玩了水上步行球,能在水上行走的气球,里面能提供一定的氧气,但在里面呆的时间长了,就会缺氧。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通用36篇)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通用36篇)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通用36篇)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篇1我的家乡有山有水,还有我最快乐的时光。

那里有一座神奇的小桥,能帮四面八方的游子们回归家乡。

每当人们踏上小桥时,就会有“咯吱咯吱”的声音,瓦蓝瓦蓝的天空倒映在桥下的湖中,碧波荡漾的湖面就会闪烁着璀璨的金光,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一样,非常夺目。

那里有一片世外桃源,明媚的春光晒在我们的脸上,暖洋洋的。

桃花就像一位优雅的仙子傲立枝头,它就像给人们施了魔法一样,使人不自觉得走近闻一闻、看一看。

而她也吸引了许多小朋友,我们呼吸着空气弥漫的淡淡的清香,在里面玩这种捉迷藏,不时传出童真的欢笑声。

那里一片五彩缤纷的田野,到了丰收的季节,就可以看到紫盈盈的茄子、碧绿的韭菜、火红火红的朝天椒和饱满的玉米……一阵微风吹过,金灿灿的稻田像波浪一般连绵起伏的翻滚着。

当你穿梭在田野间的小路时,就会闻到浓浓的五谷杂粮味,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美丽的景色,更爱它给我们留下了欢声笑语。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篇2我的家乡是一座浪漫的海滨城市。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秀丽。

春天到来的时候,就去桃花涧吧。

满山的粉色花朵竞相开放,等待着人们前去观赏。

石棚山山脚下的桃园里,游人如织,一张张笑脸比那花朵还要美丽!炎热的夏季,自有那浪平沙细的连岛海滨浴场热情地欢迎着人们。

你可以尽情地投入大海的怀抱;也可以带着鱼竿,坐在礁石上,享受海钓的乐趣;或者漫步在苏马湾的木栈道上,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要么干脆在海边的林间小木屋住下,聆听海浪的声音,那可真令人心旷神怡呢!秋姑娘来到时,那就必须要去鼎鼎大名的花果山一游了。

古老的银杏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小扇子,野栗子树上随时会有成熟的毛栗子掉下来,三元宫的红墙琉璃瓦掩映在色彩斑斓的树叶中,美得真像一幅油画!还有宿城的枫树湾,也别忘记去转一转。

漫山遍野的枫叶,红得耀眼,正像课文里说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寒风呼啸的冬天也别发愁,一样也有好玩的地方。

和好朋友一起去东海泡泡温泉,热气腾腾的泉水会让你忘记了身处寒冬时节,真是神仙一样的享受!还有那一条条新修的道路,一片片新开发的小区,一个个新开业的购物广场……家乡的美景真是数不胜数呢!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篇3湘军故里,古称龙城,这里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大美商丘作文

大美商丘作文

大美商丘作文大美商丘作文(通用1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美商丘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美商丘作文篇1遥望商丘的每一寸土地,我都会想到孔子,想到儒家学说,想到他的价值取向,想到他的持守精神和潇洒脱俗。

现在很多一提到孔子的人,看到的都是孔庙上空的绚烂光环,我却永远咀嚼不尽孔子周游列国时遭受的苦难。

沧海桑田,当年的列国纷争早已灰飞湮灭。

千年一瞬,齐鲁大地成为儒家文化的发源之地。

在商丘火车站,一眼便见一条笔直、平展的公路,如黑色巨龙卧在那里;公路上,车辆熙来攘往,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在涌动;在人行道旁的树,郁郁葱葱,微风吹拂,枝叶上泛着一层淡淡的.银光;旁边的花圃里,百花争艳,芳香四溢;一盏盏路灯,似一位位哨兵,肃然挺立;两旁的建筑物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我引入了梦幻般的天地。

在商丘“4A”级景区“古城”中,有很多名胜古迹。

然而,从空中俯视“古城”,整座城呈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线,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城内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春天时,商丘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南湖旁边总有垂钓者,花丛中也有人来拍照来欣赏一番。

夏天时,大家都爱坐在南湖旁边大树下乘凉,欢声笑语时时萦绕耳边。

初秋时,枫叶如同绚丽飞舞的蝴蝶一般在空中飞舞。

那火红的颜色显得格外美丽。

入冬时,鹅毛般的大雪把南湖银装素裹了起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就是美丽的商丘,独一无二的商丘!大美商丘作文篇2中国商文化博物馆,又名商丘博物馆新馆,是中国首座集中展示商文化历史文明的博物馆,也是商丘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AAAA级景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西邻华商文化广场,南临华商大道,周围毗邻燧皇陵、阏伯台、商祖祠、宋国故城、三陵台、文雅台、开元寺、八关斋、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张巡祠、应天书院、侯方域故居、归德府文庙、穆氏四合院等著名文物古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陵县交通

铁路宁陵站 宁陵县站位于陇海铁路线上,离连云港东站391公里,离兰州站1355公里。 建于1915年,原名柳河镇站,1930年代蒋介石曾在此指挥中原大战。现为三 等站,日均发送旅客近千人,共有25趟图定列车,2014年暑运期间又增停3 趟临客。 据2014年7月1日铁路调图信息显示,宁陵县站一次性增加9趟列车停靠,目 前共有25趟列车通往全国各地,到珠三角的深圳、惠州,长三角的上海、南 京、苏州、无锡、常州、马鞍山、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合肥、芜湖、 徐州、连云港,环渤海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济南、青岛、淄博、 潍坊、聊城、泰安,东三省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锦州,海西经济 区的福州、厦门、漳州及武汉、郑州、西安、洛阳、南昌、太原、石家庄、 乌鲁木齐、银川等除西南诸省外的17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及全国各大中 城市,均有直达或经返列车通达。 公路成网 宁陵县公路成网,310国道在2012年完成改造,现为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路 况良好;省道豫04县及郑永公路在2014年上半年开始改造;连云港至新疆高 速公里在县城以北穿城而过,设宁陵县出口;全县村村通公路率达100%。

吕坤墓

吕坤,宁陵人,生于明嘉靖十 五年(1536年),字叔简,号 新吾。他自幼聪颖,十五岁通 五经,二十岁入县学,考秀才 第一;二十六岁中举,三十六 岁中礼部试,三十九岁殿试中 进士,步入仕途。任山西襄垣 知县,升任吏部郎中,出任山 东参政,升山西按察使,陕西 布政使,山西巡抚,刑部右、 左侍郎。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卒于故里,诰赠刑部尚书, 终年83岁。
宁陵县名称由来

宁陵县地处中原与沿海交汇地区,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上古时期,宁陵叫
“葛”,此名源于一种植物——葛。《本草纲目》和《河南省志· 植物志》载,
葛,别名野葛、葛藤和葛条,其拉丁学名为Puerarialobata(willd)Ohwi。豆 科落叶缠绕植物,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花冠蝶形,花色紫红,荚果线形。 葛对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人有块根可食用裹腹、块根花序可入药、茎皮纤 维可以纺织用来遮羞御寒、种子可以食用等功用。故古人甚感神奇,对葛顶


宁陵县万亩梨园

东风夜放花千树,俏在丛深一笑中。置身于梨园春景, 这里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万亩一望无际的玉树银花, 成群的蜂蝶勾画出一道绝美的画卷。幽深的梨花芳香, 新鲜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肺,使人如痴如醉,仿佛到了 亦真亦幻的人间仙境。若是在金秋时节,金黄色的酥梨 挂满枝头,果实累累,又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我的家乡
—河南省宁陵县
制作人:路云鹤 学 号:12119274086 专 业:人力资源管理
宁陵县简介

宁陵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西连睢县、北接民权县、南靠柘城、东 邻商丘市,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2013年), 总面积798.12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 长寿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酒文化之乡 。
宁陵县张弓酒—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12年前,著名相声大师 马季为张弓酒厂所做的广告使张弓酒名扬天下,张弓酒 厂有了几年的辉煌。至今人们还记得马季在广告中的音 容笑貌,他一手拿瓶张弓酒,一手竖起大拇指,带着人 们再熟悉不过的笑容诙谐幽默地脱口而出:“东西南北 中,好酒在张弓!”
宁陵县名人

古老的宁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音乐鼻祖葛天氏, 战国四君子之首信陵君,三国曹操部将典韦,宋末思想 家程迥,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吕坤 等。宋明思想家程迥、吕坤,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当 代著名兽医家侯从远,山东快书艺术一代宗师高元钧, 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沙新,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李斯忠, 还有全国见义勇为的青年英雄张环礼、王利申,全国公 安系统二级英模高国强等。
张弓酒起源

商代,在葛伯国(今宁陵县)城南三十里处一古老村寨,村中有一勇士张弓,此人忠 勇侠义。时值战乱,为报效国家,主动戍边御敌。家中新婚妻子,忠贞贤惠,因时时 惦念千里之外的丈夫,每逢吃饭时都要盛出一碗,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摆上筷子, 就像丈夫在家一样,以示眷念。过后,她又不忍心仍掉,就放在瓮里,时间长了,竟 积攒了满满一大瓮。 张弓抗敌得胜,荣归故里,夫妻团圆,妻子向他叙说离别相思之苦,并拉他去看瓮中 饭食,张弓被妻子深情厚意所感动,表示一定要尝一尝瓮中的饭食。于是妻子下厨给 他重新蒸煮,说也奇怪,从笼里流出来的水,却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张弓一尝,甘爽 清冽,醇香可口。于是,他连饮满满两大碗,张弓沉沉睡去,但见脸色红晕,出气均 和,只是呼而不醒,妻子焦急万分。两天后,张弓醒来,舒展身体,感到浑身通泰, 连声赞好。远亲近邻得以尝之,均称美物,以后便如法炮制,地方官吏以珍稀贡品进 贡商王,商王赐名“张弓酒”,赐该村为“张弓村”。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汉朝为新朝,并欲灭绝汉室。高祖七世孙刘秀被其追杀,逃 至张弓镇,于张弓镇北“二柏担一孔”桥下藏身避险。脱险后,沽张弓酒庆幸抒怀, 饮酒赋诗曰:“香远兮随风,酒仙兮镇中;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酒后策马东 行三十里至落虎桥,酒力泛胸,余香盈口,不禁勒马回望张弓镇,连赞好酒,乘兴吟 诗曰:“勒马回头望张弓,喜谢酒仙饯吾行,如梦翔云三十里,浓香酒味阵阵冲 ”。 刘秀称帝后,封张弓酒为宫廷御酒,其藏身脱险的小桥赐名为“卧龙桥”,其勒马回 头处建起了“勒马乡”。张弓酒自此名声更盛,流传至今。

1975年研制成功后,经鉴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国颁标准,为国 内首创产品,填补了我国无低度白酒的空白。1976年经中国粮油进 出口公司批准出口。该酒1979年被评为河南省名酒,1980年被河南 省人民政府评为优质产品,1981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 年再次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1983年获轻工部创造发明 奖,1984年分别获全国和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银牌(杯)奖,1985 年获河南省食品行业质量大赛金龙杯奖。

宁陵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时为葛伯国,系 葛姓祖籍之地。春秋时称宁邑,战国时名信陵,秦时谓宁陵城,公 元前122年汉武大帝始置宁陵县,曾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 的封地。

2010年4月,在中国· 宁陵第七届梨花节开幕式上,中国民协授予宁 陵县 “中国葛天文化之乡”称号,批准宁陵县成立“葛天文化研究 中心”。宁陵是我国姓氏中葛、葛伯、葛天、沙、信、宁、权7个姓 氏的发源地和祖籍地。
宁陵——音乐始祖葛天氏故里

《史记· 司马相如传》载有“奏 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万人和……”这是中国 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个社 会景象。葛天氏是中华民族共 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 就是“袭伏羲之号”的三皇时 的“帝王”,又是中国音乐、 歌舞始祖。《吕氏春秋》、 《竹书纪年》和《史记》等文 献记载的《葛天氏之乐》,是 中国音乐、诗歌、舞蹈、剧目、 农牧业和养生学的重要源头。 葛天文化是炎黄文化、黄河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陵是中 国音乐之乡、歌舞之乡,音乐 始祖葛天氏故里。
宁陵酥梨—曾敬献毛主席

相传,这百年老梨园栽植于清道光年 间,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驻扎商 丘,清军将领刘廷栋率众前往勒马集 堵截,后转战宁陵石桥夏庄,就在此 梨园内激战。其中有一棵百年老梨树, 枝繁叶茂,苍劲有力,诠释了历史的 沧桑。这棵树高4.2米,胸围2.2米,树 冠覆盖周长20米,年可以结果350公斤。 1958年,就是这棵老梨树上的果实被 敬献给毛主席,得到了国家许多领导 人的好评。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以 主席的口气回复了一封信,称赞宁陵 金顶谢花酥梨品质上乘,酥脆可口。'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游 人们瞭望万亩梨园美景,在这株百年 梨树下合影、留念,以求幸福安康。


宁陵县—河南省第二个长寿之乡

宁陵县有人口65万人,其中百岁老人就有56人,成为中国又一个长 寿之乡, 这是2011年12日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健康城市发展论 坛上传来的消息。由论坛主办单位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 认定: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 随着宁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 不断延长,百岁老人不断增加,全县有60岁以上老人59933人,70岁 以上老人29239人,80岁以上老人10802人,百岁以上的老人56人, 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10.07%、4.91%、1.43%、0.0094%。全县人口平 均预期寿命为75.231岁,比全国县级水平高3.231岁,长寿性、整体 性、持续性都比较突出。 据了解,中国的长寿之乡多位于南方,沿江河分布,宁陵是现有长 寿之乡中为数不多的北方城市。其长寿原因与当地的居住环境、饮 食结构、生活习俗、敬老风尚和社会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
礼膜拜以为图腾,当地人更是以葛为荣,特以“葛”为地名。此为古葛地名
之来历。
宁陵县历史沿革

宁陵县是华夏文明、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远古为古葛地,葛天氏部族在此繁衍生息。葛天氏初为葛天氏部族首领,后 袭“三皇”之一伏羲氏的人名号帝位为中原部落联盟共主,故史称“古帝 王”。因创制“葛天氏之乐”、“葛天穹庐”和葛布等早期人类文明,葛天 氏为中国音乐、舞蹈、诗歌、戏剧、建筑、纺织和养生的人文始祖。 虞舜时,葛天氏的后裔伯益,因辅佐夏禹治水有功,夏禹禅位于伯益,伯益 不就位躲避到箕山。禹子启即位,是为夏朝。夏启为报伯益让位之德,封其 长子若木为徐伯、次子飞廉于葛地为葛伯。葛国(又葛伯国)历夏商周三代, 立国1800多年。春秋时葛国被宋国灭掉,宁陵又为沙随国。战国时,先为著 名政治家、军事家信陵君封地,后为其子宁陵君封地,战国末为宁陵城(小 县称城)。秦仍为宁陵城,西汉为宁陵县。 战国至今“宁陵”之名历2250多年。许多历史典故和重大事件如:葛天乐舞、 葛伯仇饷、汋陵之战、沙随会盟、信陵合纵、宁陵约降、曹操起兵等都发生 在宁陵;宁陵为葛伯、诸葛、葛、权、沙、信、宁七姓的祖籍地,为孔姓宁 陵派的发源地。[5]
宁陵县名吃—哨子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