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秘传小八段锦
[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 武林绝技之家论坛 -武林绝技之家
![[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 武林绝技之家论坛 -武林绝技之家](https://img.taocdn.com/s3/m/4bc5e608866fb84ae45c8dca.png)
[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武林绝技之家论坛-武林绝技之家[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Post By:2010-8-1 23:24:58 [只看该作者]道家秘传小八段锦作者:风晓扬这里所介绍的小八段锦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又名千八攒除疾道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
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
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
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
本人自去年依万籁声前辈在《武术汇宗》巾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习练三把以上,即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中所言“习久可令骨节软脱,百疾皆除”。
我不忍心见此优良功法埋没,并感每从《精武》获益良多,故不揣文陋。
加以推荐,诚愿《精武》读友人人从中得益。
以下为万前辈书中所述:此功凡七式,共十手。
初手为两手托日月,左手心为日,右手心为月,仰手向上观之,所以迎阴阳之气也。
此乃开第一式,至第二次时。
即可不用。
其总谱如下:两手托日月。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转辘轳,龙虎相交。
其练法次序于下:两手托日月,前朱雀(左右各一手)。
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左右各一手),转辘轳(左右各一手),龙虎相交收式。
详解如下:一、起式两手握拳,平置两腰眼处,即胯骨尖上,此乃起式。
二、两手托日月式由前式两拳翻上成两掌,两掌尖相对。
先观左掌心,再观右掌心。
所以迎日月之气也。
三、前朱雀式由前式收回起式,先将左掌前伸,再向左外抓拳与左腿成直角收回归原处,右掌亦如之。
四、左青龙式由起式用掌向左直出,成捶抓回归原处,右拳亦如之(即名右白虎)。
五、后玄武式由起式先左拳开掌向后平出,自下抓回归原处,右拳亦如之,但步不动,只身拧。
六、转辘轳式由起式左拳开掌向前平出,再返回成轮状覆下,可达左足尖。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一、八段锦功法简介: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表达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强健,肥者减肥。
二、八段锦功法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三、八段锦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双手托天理三**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后四段作用:强身〕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四、"八段锦"动作口诀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穿插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复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穿插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穿插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复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导读: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
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
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长期坚持练习可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对中老年人、体弱多病、慢性病患者有很高的治疗保健作用。
特别是对糖尿病可以改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同时强身健体减少并发症发生。
*1.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拉长脊椎、劲肩部肌肉,还可调理气血,稳定情绪。
配合呼吸,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直立,两足分开。
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两侧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
同时顺势踮起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
*2. 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等症状。
配合呼吸,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
两臂在胸前交叉。
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
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
*3. 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酸过多、手脚冰冷或四肢酸痛的症状。
配合呼吸,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直立,两组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
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
*4. 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缓解肩颈僵硬、落枕等症状。
也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同时配合呼吸,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八段锦,又称八宝锦,是一套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以下将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及要领进行示范。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抬至头顶之上,掌心向上。
同时呼吸深吸气,感受全身舒展开来。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像拉开弓弦一样。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第三段:调理脾胃气虚受。
双手平举至胸前,心口位置。
左手顺时针揉腹,右手逆时针揉腹,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
缓慢仰头,尽量向后望,有助于舒展颈部和腰背。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轻微向左右摇晃,然后向前低头,尽量碰到胸部。
这个动作可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放在腰间,掌心贴着腰部。
身体上下弯曲,尽量将手指触碰到脚尖,强化腰腹的力量。
第七段:双手托天护心脏。
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
先向上抬手,然后分开,至肩高,再收回手臂,感受心脏区域的舒展。
第八段:五禽戏展翅飞。
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并拢。
一脚踩实地面,另一脚尖着地,身体转向,展开双臂,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为10-15分钟。
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呼吸要均匀,动作缓慢而流畅。
切忌用力过猛或过度伸展身体,避免造成损伤。
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练习者应保持坚持练习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
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八段锦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道家养生八段锦

道家养生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
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道家养生八段锦,希望你喜欢!道家养生八段锦之第一段丹房八段锦,身端体松沉,冥心平稳坐,呼吸细长匀,慧剑插真土,两目内凝神,叩齿三十六,升降气归根。
注:八段锦是道家古老养身功法,属内丹系列,故又称之谓丹房八段锦。
练习此功前须身心平稳,松沉端坐,两目垂帘,内观鼻准。
双手握子午八卦连环诀,自然平放在两腿间,心要冥定,神要内凝,然后开始调理呼吸。
呼吸之气,要做到深、细、长、匀,息息归根(丹田为根)。
身心静定后,叩齿36次(根据当时状态而作,可多可少),使心性收回,神不外驰。
然后,再做深呼吸进行调理。
吸气时以意领气顺督脉向上提气至百会,呼气时从百会顺任脉向下沉气到丹田,呼吸升降往来一周为小周天,此乃小周天意念导引法。
如此可做1至3遍,口中津液吞下,气归丹元。
道家养生八段锦之第二段片刻澄静后,双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安神。
注:3次深呼吸毕,气归丹元后,两手慢慢抬至脑后,双手抱住昆仑穴处,一开一合,向内扣抱,开时吸气,扩胸抬头,放松双手。
合时呼气,双手紧抱昆仑(脑户),向前向下撮压。
一开一合为1次,如此须做12次。
毕,双手自然放回两大腿上。
然后再抬起双手,用两掌心按住两耳门,再用手指叩击脑户24次。
又自然放回两腿上。
由于其击打声音如鼓,故名曰“左右鸣天鼓”。
道家养生八段锦之第三段起落又复至,双手抱脑门,微摆撼天柱,二十四度真。
注:双手放回大腿,对身心稍作调整后,再次抬起双手,抱住脑门,向左右微微摇摆,振撼天柱(人身脊骨有24节,自上而下第3节曰天柱,即颈脊二骨衔接处)各24次,摇摆时,身体端正。
摆动角度,24度左右为妙。
道家养生八段锦之第四段赤龙揽水津,神水满口匀,漱津三十六,分作三口咽。
注:微摆撼天柱后,回到自然静坐的姿势,两目垂帘,双视鼻准,口中舌头像漱口一样,在口中左右漱转36次。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健身养生运动之一,源于宋代的一首古老健身养生诗歌。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口诀和要领。
下面将逐一介绍八段锦的动作口诀及要领。
第一段:揉腹法口诀:揉腹法循环腰,腹肌增强强化妙。
要领:双手掌心相对,顺时针方向绕脐揉5~8圈,然后逆时针方向揉相同圈数。
揉腹法有助于改善腹部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腹肌力量。
第二段:抚背法口诀:拨起冲天舞两登,让脊椎调理领养生。
要领:双手平行向上抬起,手掌自然张开,手背向上,伸直脊椎,抬高双手至最高点,然后慢慢放下。
抚背法有助于舒缓脊椎压力,促进脊椎血液循环,增强脊椎的灵活性。
第三段:扩胸法口诀:伸出双臂伸正舒,呼吸循环胸部舞。
要领:双臂自然下垂,然后慢慢举起,同时吸气,用力向两侧伸展,同时肩胛骨要自然放松。
然后再慢慢放下臂部,同时呼气。
扩胸法有助于增加胸部肌肉力量,改善呼吸质量。
第四段:摇头摆尾法口诀:头摇尾摆百骨活,颈椎脊椎更灵慧。
要领:先向左转头摇摆,再向右转头摇摆,头部尽量大幅度转动,颈椎要保持放松,先左后右,共摆动5~8次。
然后向左右摆动腰部,向左摆一下,换方向向右摆一下,腰部要保持放松。
摇头摆尾法有助于改善颈椎和腰椎的灵活性。
第五段:弓步助腰法口诀:左右膝盖右膝大,腰腹自然助弓腰。
要领:站直身体,双臂自然下垂,左腿向前迈一大步,然后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掌稳定着地。
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腰部用力助腿。
然后恢复站立姿势,右腿向前迈一大步,重复上述动作。
弓步助腰法有助于锻炼腰部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第六段:太极推球法口诀:双臂弯曲将球握,左右手推真气躲。
要领:双臂自然弯曲,手掌自然握球。
左右手先向前推球,然后向左右方向推球。
推球的动作要辅以深呼吸,推球时要用力吐气。
太极推球法有助于锻炼手部、臂部和背部的力量,增强上肢的稳定性。
第七段:踮起脚跟法口诀:脚跟收起脚尖点,背膝舒展真功夫。
要领:直立站立,然后双脚脚后跟同时用力收起,只留下脚尖触地,然后再放下,重复多次。
八段锦详细讲解

八段锦详细讲解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起源于古代道教,被称为“养生之宝”。
它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延年益寿、强健身体的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两手抬过头顶,手心向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张开,掌心对着天空。
吸气,手臂从头顶往下收,收到胸前时,掌心向下,手指轻轻合拢,同时用力下压,呼气。
作用:调和三焦,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手臂要保持伸直,不要弯曲;掌心要对准天空,手指自然张开;下压时用力要适度,不要太用力。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迈一步,两手伸直向前,左手与右脚成一条直线,右手与后面的腿成一条直线。
吸气,双手向两侧分开,左手向左,右手向右,同时转动腰部。
呼气,双手向前收拢,左右手互换位置。
作用:开通肝经,舒展腰背肌肉,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身体要稳定,不要左右晃动;双手向两侧分开时,手臂要尽量平行于地面;转动腰部时,要轻松自然。
第三段:左右擦脚洗手跟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擦过左脚踝,再向右伸出,擦过右脚踝,同时左手向右伸出,擦过右手手腕,再向左伸出,擦过左手手腕。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膀胱经和脾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擦过脚踝时,不要用力过猛。
第四段:左右擒拿牛鼻子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从下往上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右手从上往下拉向右侧,同时左手向左伸出,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左手从上往下拉向左侧。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心肺经,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能力。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拉手时要保持力度适度,不要过猛。
第五段:左右扭转脊髓盘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手心向上,从下往上旋转,直到手臂伸直;再将左手向右伸出,手心向下,从上往下旋转,直到手臂伸直。
八段锦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八段锦不是一般体操套路拳,亦非导引动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作无人识”之丹道下手秘法!八段锦有站式,坐式及秘传三种,现将这三种八段锦与武术,养生之联系阐述于下:站式八段锦,经络小周天,练生殖之精。
两手托天理三焦。
人体之气有四,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其中元气发源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之间循环至全身。
此式动作能升提元气和中气,若结合升补脾肾之中药,对胃下垂肾游走有极好疗效。
两手托天,外指动作,内密天门。
天门即囱门穴,有些丹法说是百会穴,实际修练时应根据各人的体质及功法而定。
“专气致柔,能婴儿?天门开阖,能无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专气致柔是指口鼻呼吸。
传言孙禄堂先生能将口鼻塞住练拳,这一状态虽然惊人,但对修真并无好处。
丹道与佛家皆讲究气住脉停入大定,人体活动自然会加速血脉流动,脉停之状态定不能出现。
知其雄,守其雌,是体内之气感,丹道不追求气感之强烈,丹田之中精气微,由微至无即停脉。
修炼至此,方可结胎化神,然后才是还虚。
自古到今,佛道修真之人皆称气住脉停之状态为胎息。
其实现代医学已证实,胎儿在母体中是利用脐带通过血液呼吸空气,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0-40次,脉搏130 次,较之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5-19次,脉搏60-80次,谁更专气致柔?大家都知道,中国拳法之功理多来自佛道家,但佛道理论中有很多说法违反科学,若光*它来指导修炼,必陷于宗教迷信而不自知!另一方面,有些人用了些现代生理学、运动力学来解释拳术与丹道,这些东西拿来参考可以,若以为那就是中国拳术与丹道的定理就错了!左右开弓似射雕,此式开展肺气。
肺于五行中属金,肺藏魄。
孙禄堂说:要做神仙,须精劈拳。
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丹经多言心肾脾而略肝肺,岂知后天丹法首重中丹田膻中之肺气!肺主皮毛,劈拳属金,精练肺气,自可肤如婴儿。
鹤发童颜并不难,<寿世保元>芝桑丸,玉屏风散加天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秘传小八段锦(风晓扬)
2008年10月09日星期四 12:27
小八段锦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又名千八攒除疾道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
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
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
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
依万籁声前辈在《武术汇宗》中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中所言“习久可令骨节软脱,百疾除”。
以下为书中所述:
此功凡七式,共十手。
初手为两手托日月,左手心为日,右手心为月,仰手向上观之,所以迎阴阳之气也。
此乃开第一式,至第二次时。
即可不用。
其总谱如下:两手托日月。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转辘轳,龙虎相交。
其练法次序于下:两手托日月,前朱雀(左右各一手)。
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左右各一手),转辘轳(左右各一手),龙虎相交收式。
详解如下:
一、起式
两手握拳,平置两腰眼处,即胯骨尖上,此乃起式。
二、两手托日月式
由前式两拳翻上成两掌,两掌尖相对。
先观左掌心,再观右掌心。
所以迎日月之气也。
三、前朱雀式
由前式收回起式,先将左掌前伸,再向左外抓拳与左腿成直角收回归原处,右掌亦如之。
四、左青龙式
由起式用掌向左直出,成捶抓回归原处,右拳亦如之(即名右白虎)。
五、后玄武式
由起式先左拳开掌向后平出,自下抓回归原处,右拳亦如之,但步不动,只身拧。
六、转辘轳式
由起式左拳开掌向前平出,再返回成轮状覆下,可达左足尖。
如上起向左与左腿成直角抓拳归原处,右手亦如之(膝不可屈)。
七、龙虎相交式
由起式两拳向前开掌,掌背向外拂之,则两掌心向上托起翻转成上式交叉之,再收回归原处。
八、收式
由起式双拳成掌向下覆压之,意存丹田,静雅如恒。
若无事然,即为收式。
但在未收式前,欲多习之,即自前朱雀式起,反复习之,不用托日月式矣。
最后我再谈谈自己习练近一年的些许体会,希望使实践的朋友有所参考。
在初练时,应根据功法及时修正动作,保持姿势准确,以免积久成弊。
另外,可以配合呼吸、眼神以增强功法效果。
凡动作开时吸气,动作合时呼气,眼神跟随运动轨迹。
应全神贯注,心无旁骛,除两手托日月式目光落于掌心外,余皆将目光落于指尖。
调和气息益静益匀,动作益舒益缓,此乃要点须切切体会。
这样习久了若收功时觉得浑身温暖怡适,元气踊跃,则可证明自身动作没有太大偏差,功法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自觉身体轻快,睡眠也有所改善,至此将它当成一门必修课。
练完之后感觉非常舒爽,浑身绵软,而且气感也逐渐增强。
不过我要提醒的是此功动作之简洁同它的功效之灵验反差太大了,所以猎奇的朋友或许要失望了。
大道至简,倘若信之不笃,习练不能持之以恒就未免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