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 复习提纲
金属工艺学B-复习提纲资料

铸造结构工艺性便于起模
凸肋设计 避活块
内腔设 计少用 芯,安芯 排气与 清理, 事先考 虑想仔
细
压力加工
冷变形:
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时,这种变
形称为冷变形。
热变形:
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时,变形
产生的加工硬化被随即发生的再结晶所 抵消,变形后金属具有再结晶的等轴晶
粒组织,而无任何加工硬化痕迹,这种
糊状凝固; 中间凝固。
减少和消除铸件应力的途径
机械应力:暂时的,只须适时开箱; 热应力:
1)铸件的结构:铸件各部分能自由收 缩;铸件的结构尽可能对称;铸件的壁厚 尽可能均匀;
2)工艺方面: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3)时效处理:人工时效;
自然时效;
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顺序凝固原则 : ➢是铸件让远离冒口的地方先凝固 ➢靠近冒口的地方次凝固 ➢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 ➢实现以厚补薄,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去 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 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工艺措施 不能防止铸件变形
度。
外因---冷却速度
在生产过程中,铸铁的冷却 速度越缓慢,或在高温下长 时间保温,均有利于石墨化。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冷却速度与铸件的壁厚有关, 壁厚越大,冷却速度越小, 越有利于石墨化,反之亦然;
在生产,铸件的表面和薄壁 处常形成白口组织,使切削 加工困难,就是由于这个原 因造成的。
灰铸铁的牌号
➢ 灰铸铁的牌号由HT+三位数字组成: ➢ 其中HT是灰铁的汉语拼音缩写;数字代
表铸铁的抗拉强度。 ➢ 如HT150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150M Pa
的灰铸铁。 ➢ 最小的灰铁是HT100,往上以50为间隔递
增,最大为HT350。
金属工艺学总结

金属工艺学复习提纲题型:单项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修改题(不合理的图改为合理的)具体内容:1.金属材料四大性能:强度、硬度同升同降;塑性、韧性同升同降。
P52.金属的结晶及过程:金属的结晶就是金属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亦及金属原子由无序到有序的排列过程。
P12晶粒越细越好,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有:提高冷却速度,增加晶核数目;在金属浇筑之前,加入变质剂(孕育剂)进行变质处理,增加外来晶核。
P133.纯铁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两种。
P134.同素异晶转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的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
P145.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仍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金属晶体,属于单相组织。
P156.铁素体:碳溶解于α-Fe(体心立方)中形成的固溶体,以F表示。
P167.铁碳合金状态图(必考):a.会画完整的图、知道各点代表的意义b.各区组织会填c.会用自己的语言分析组织从高温到低温的转变。
P188.调制:淬火并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调制处理后钢可获得强度及韧性都比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P289.碳素钢牌号:eg :Q235表示厚度小于16mm时的最低屈服点不小于235MPa的碳素钢。
45号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P3110.影响合金流动性因素:结晶范围越宽,流动性越差;浇注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但温度过高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故生产中一般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注”。
P4011.铸件凝固方式及对应类型金属:逐层凝固----纯金属、灰铸铁、铝硅合金等共晶成分合金;糊状凝固----球墨铸铁、铝铜合金。
P4112.缩孔和缩松的防止:加冒口;加冷铁。
采用顺序凝固的原则。
P4313.顺序凝固原则: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
P43 14.热应力的形成原因:铸件的壁厚不均匀、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以至于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使用性能: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2.工艺性能: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的性能(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材料性能)3.拉伸过程的4个阶段:I.弹性形变II.屈服III.均匀塑性变形阶段IV.颈缩4.δs:屈服强度δ0.2:条件屈服强度δb:抗拉强度A k:冲击韧性HB:布氏硬度HR:洛氏硬度HV:维式硬度Ψ:收缩率δ:伸长率5.韧脆转变温度: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冲击韧性值急剧下降的现象。
6.疲劳极限:材料经过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高应力。
用δ-1表示。
第二章1.常见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体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a,原子数2,常见金属α-Fe,δ-Fe。
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a,原子数4,常见金属γ-Fe,Cu,Ag。
密排六方晶格:晶格常数:底面边长a和高c存在c/a=1.633,常见金属Mg,Zn,Be。
2.结晶: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晶态的过程。
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和实际结晶温度之差,过冷度大小与冷速有关。
冷速越大,过冷度越大,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4.结晶的过程:晶核的形成----晶核长大,长成树枝晶。
5.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常温下,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金属机械性能越好。
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高。
6.细化晶粒的过程: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搅拌----热处理7.同素异形体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912℃1394℃例:α-Fe------------γ-Fe-------------δ-Fe(体心)(面心)(体心)7.重结晶(二次结晶):同素异构的转变。
8.合金:由两种或两种材料以上(其中一种是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相:金属或结晶中凡是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融入溶剂晶格产生晶格畸变而造成材料硬度和强度升高,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降低。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1.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温度: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过热度高,合金在铸型中保持流动的时光越长故充型能力强,反之充型能力差。
鉴于合金的充型能力随浇注温度的提高呈直线升高,因此对薄壁铸件或流动性较差的合金可适当提高其浇注温度,以防止浇不到或冷隔缺陷,但浇注温度过高,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沙,析出性气孔,粗晶等缺陷,故浇注温度不宜过高。
3.充型能力:砂型铸造时,提高直浇道高度,使液态合金压力加大,充型能力可改善。
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和离心铸造时,因充型压力提高甚多,故充型能力强。
4..合金的收缩经历: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到凝结开始温度之间的收缩;凝结收缩——从开始凝结到凝结结束之间的收缩;固态收缩——从凝结结束冷却到室温之间的收缩。
5.缩孔位置:扩散在铸件的上部,或最后凝结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6.判断缩孔产生位置的主意:1.画等温线发 2.画最大内接圆发3.计算机凝结模拟法7.消除缩孔的工艺措施:安放冒口和冷铁实现顺序凝结。
8.任何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9.对于不允许发生变形的重要件,必须举行时效处理。
天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使其缓慢的发生变形,从而使内应力消除。
人工时效是将铸铁加热到550-650举行去应力退火。
时效处理宜在粗加工之后举行,以便将粗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一并消除。
10.高温出炉,低温浇注11.下列铸件宜选用哪类铸造合金,请阐述理由:(1)车床床身:宜选用灰铸铁HT300-350 因为车床需要承受高负载(2)摩托车气缸体:铸造铝合金ZL 因为气缸要求气密性好质量要轻(3)火车轮:铸钢车轮要求耐磨性好(4)压气机曲轴:可锻铸铁或球墨铸铁因为曲轴负荷大,受力复杂(5)气缸套:球墨铸铁或孕育铸铁因为要求高负荷高速工作耐磨(6)自来水管道弯头:黑心可锻铸铁承受冲压震动扭转负荷(7)减速器涡轮:铸造锡青铜用于高负荷和高滑速工作的耐磨件12.造型材料必备性能:1 一定的强度 2 一定得透气性 3较高的耐火性 4 一定的退让性13.提高耐火性和防黏沙:铸铁涂石墨水铅粉等铸钢涂石灰粉铬铁矿粉有色金属涂滑石粉14.解决透气性和退让性措施:给砂型加锯木屑,草木粉,煤粉。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下册(机械制造基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刀具磨损形式包括: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磨损。
2、切削运动主要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P1 下册3、铸件壁厚相差过大将导致其产生热应力,从而使铸件厚壁部位产生拉应力、薄壁部位产生压应力。
4、周铣时根据切削部位刀齿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不同分为__顺铣 _和_ 逆铣_ _。
5、焊条药皮主要起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防止空气对融化金属的有害作用和保证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作用。
6、拉深中容易产生的两种废品包括拉穿废品和拉皱拉深废品。
7、在设计、制造零件时应使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最大正应力与纤维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垂直;并使纤维组织沿零件轮廓分布,避免纤维组织被切断。
8、生产类型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_单件小批生产 ____。
9、加工轴类零件时常用的精基准是两端中心孔。
11、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12、加工平面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__ 铣 _和__ 刨 __。
13、小尺寸螺纹常用的加工方法是:攻丝和套扣。
14、铸件的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___糊状凝固__、___ 中间凝固。
15、焊接接头由焊缝和焊接热影响区两部分组成。
16、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温度和充型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17、金属的可锻性常用金属塑性指标和变形抗力两个指标来衡量。
18、焊条焊芯主要起导电和填充焊缝金属作用。
19、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20、铸件的三种凝固方式是逐层凝固、___糊状凝固__、___ 中间凝固。
21、常见的三种切屑类型是__ 带状切屑__、_ 节状切屑__、_崩碎切屑__。
22、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钎焊可分为软钎焊、硬钎焊两类。
23、板料弯曲变形时,应尽量使弯曲线与纤维组织垂直。
P134 上册24、等离子弧是基于机械压缩效应、热收缩效应、磁收缩效应三种压缩效应所得到的截面细小的收缩电弧。
25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不足时,铸件会产生_浇不足_和_ 冷隔 _等缺陷。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1.合金的收缩经历了(液态收缩)、(凝结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2.常用的热处理主意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铸件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粘砂)、(夹砂)、(冷隔)三种。
4.按照石墨的形态,铸铁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四种。
5.铸造时,铸件的工艺参数有(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头尺寸)。
6.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轧制)、(拉拔)、(挤压)、(锻造)、(板料冲压)。
7.焊接电弧由(阴极区)、(弧柱)和(阳极区)三部分组成。
8.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9.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锻造的主意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
11.车刀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刃倾角)。
12.碳素合金的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
14.铸件的凝结方式有(逐层凝结)、(糊状凝结)、(中间凝结)三种。
15.铸件缺陷中的孔眼类缺陷是(气孔)、(缩孔)、(缩松)、(夹渣)、(砂眼)、(铁豆)。
17.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20.切屑的种类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21.车刀的三面两刃是指(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二、名词解释:1.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弥漫铸型型腔,获得形状残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成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2.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金属的可锻性:衡量材料在经历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制品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称为金属的可锻性。
4.焊接:利用加热或加压等手段,借助金属原子的结合与蔓延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结实地衔接起来的一种工艺主意。
5.同素异晶改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改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主运动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促使刀具前刀面接近工件而实现切削。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c=式中: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者r/min。
m/s或m/min式中:L——往复行程长度,mm:n r——主运动每秒或每分钟的往复次数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的位移量称为进给量。
Vf=fn=fzn mm/s或mm/minn-—刀具或工件转速,r/s或r/minmm式中:dw———工件待加工表面dm—-工件已加工表面直径@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1)较高的硬度。
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常温温度一般在60HRC以上.(2)足够的强度和韧度,以承受切削力,冲击和振动。
(3)较好的耐磨性,以抵抗切削过程中的磨损,维持一定的切削时间。
(4)较高的耐热性,以便于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又称为红硬性或热硬性。
@常用的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含碳量0。
7%~1.2%)、合金工具钢、高速钢(W18Cr4V)、硬质合金(粉末冶金)。
@硬质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高,允许的切削速度比高速钢高数倍,但其强度和韧度均较高速钢低,工艺性也不如高速钢。
p类硬质合金比K类硬度高、耐热性好,并且在切削韧性材料时较耐磨。
@切削的种类(1)带状切屑在用大前角的刀具、较高的切削速度或较小的进给量切削塑性材料。
(2)节状切屑(3)崩碎切屑@积屑瘤定义:刀具前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或称刀瘤.@积屑瘤的形成:当切屑沿刀具的前面流出时,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与前面接触的切屑底层受到很大的摩擦阻力,致使这一层金属的流出速度减慢,形成一层很薄的“滞留层”.当前面对滞留层的摩擦阻力超过切削材料的内部结合力时,就会有一部分金属粘附在切削刃附近,形成积屑瘤.积屑瘤对加工的影响粗加工时希望产生积屑瘤,精加工避免积屑瘤的产生@积屑瘤的控制1影响积屑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切削速度和冷却润滑条件.2切削速度是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因素,当切削速度增大,易于形成积削瘤.3一般精车、精铣采用高速切削,铰削和宽刀精刨时,则采用低速切削,以避免形成积屑瘤.选用适当的切削液,可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摩擦。
武汉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提纲共67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武汉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提纲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ü共5条焊缝:2端封头2条,罐身3条 ü埋弧焊 ü罐身2截 罐身整体 2边的封头
焊缝的布置
40
焊缝的布置
41
42
切削运动
机床为实现切削加工,必需有加工工件 与刀具间的相对运动—切削运动。它包括主 运动和进给运动。 Ø主运动
是指在切削加工中形成机床切削速度或消 耗主要动力的工作运动; Ø进给运动
是指在切削加工中,对工件的多余材料不 断去除的工作运动。
43
机床 主运动 名称
卧式 工件旋 车床 转
进给运动
车刀纵向、横向、斜向直 线运动
机床 名称
平面 磨床
主运动
进给运动
砂轮高 工件往复移动,砂轮横向、
速旋转
垂直方向移动
钻床 钻头旋 转运动
钻头轴向移动
外圆 砂轮高 工件转动,同时工件往复 磨床 速旋转 移动,砂轮横向移动
加工硬化
1. 加工硬化(冷变形强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 其强度和硬度不断提高,塑性和韧性不断下降。 加热到回复温度,加工硬化部分消除 加热到再结晶温度,加工硬化全部消除
常用的锻造方法
l 自由锻
优点:设备工具简单、通用性大,成本低,工艺灵活性,使 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自由锻是大型 件唯一的锻造方法。
优点:不易产生铸造应力、 变形及裂纹等缺陷。 同时凝固---冷铁---应力
7
铸造内应力、变形与裂纹
铸件在凝固以后的继续冷却过程中,其固态收缩受 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称为铸造应力。
内应力
热应力 机械应力
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的冷却速 度也不相同,导致在同一时间内,不同 部位不均衡的收缩而引起的应力。
应用:
主要用于较厚钢板的长直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焊 接。 如压力容器的环焊缝和直焊缝、锅炉冷却壁的长直焊 缝、船舶和潜艇壳体、其重机械、冶金机械(高炉炉身)等 的焊接。
34
电阻焊
对组合焊件经电极加压,利用电流通过焊接接头的 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实现焊接。
点焊的原理:
焊接时电极压紧工件,接通电流,电阻热使局部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
逐层凝固(充型能力好,便于补缩)
1、铸件凝固方式 糊状凝固(易形成缩孔、难以获得结晶紧实的铸件)
中间凝固(介于上两者间)
2、合金的收缩:铸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
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称为收缩。
液态收缩 合金收缩 凝固收缩
带有冲孔连皮及飞边的模锻件 1-飞边;2-分模面;3-冲孔连皮4-锻件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在冲裁件尺寸的测量和使用中,都是以光面的尺寸为基准。 落料件的光面是凹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 孔的光面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
1)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刃口尺寸作为基准,根据间隙的 大小确定凸模尺寸。(凹模尺寸等于落料件的尺寸) D凹 = d落 D凸= D凹 – Z
27
弯曲过程
与坯料纤维方向垂直
弯曲时还应尽可能 使弯曲线与坯料纤维 方向垂直。
回弹现象--由于弹 性变形的恢复,坯料 略微弹回一点,使被 弯曲的角度增大。一 般回弹角为0~10°。
28
l 锻件由几个简单几何体构成时,几何体的交接 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应改成平面与圆柱、平 面与平面的结构。
29
v自由锻锻件 上不应设计出 加强筋、凸台、 工字形截面或 空间曲线。
2)设计冲孔模时,以凸模刃口尺寸作为基准,根据间隙的 大小确定凹模尺寸。(凸模尺寸等于冲孔件的尺寸) D凸 = d孔 D凹 = D凸 + Z
24
拉深中常见的废品
① 拉裂(拉穿):当拉应力值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 拉深件直壁与底部的过渡圆角处将被拉穿形成废品。 ② 起皱:在凹模圆角处,切向压应力过大,板料过薄, 易失稳产生起皱。
型
芯 凸
a)改进前;b)改进后
(a) 台
(b)
l去掉凸台,避免活块 l减少型芯的数量,避免不必要的型芯 l直分型,防挖砂
15
铸件的结构圆角 避免锐角连接
铸件壁厚应均匀、 避免厚大截面
16
型砂
型砂主要由原砂、粘土和水等组成,型砂应具备的性能:
性能
强度
透气性 耐火性
性能不足 将引起缺陷退让性ຫໍສະໝຸດ (可塑性等)固态收缩
缩孔:恒温下结晶
缩松:两相区结晶 应力
变形 裂纹
合金的收缩阶段 Ⅰ-液态收缩;Ⅱ-凝固收缩;Ⅲ-固态收缩
5
顺序凝固原则
顺序凝固原则: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 一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分向冒口的 方向顺序地凝固,这样铸件上每部分的收缩都能得到稍后凝固 部分合金液的补充,实现以厚补薄,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去。
35
缝焊
摩擦焊
l 摩擦焊的工艺过程原理 l 摩擦焊是利用焊件接触面相对旋转运动中相互摩擦所产
生的热,使端部达到塑性状态,然后迅速顶锻,完成焊
接的一种压焊方法。 l 摩擦焊具有以下优点: l 接头的焊接质量好、稳定,其废品率是闪光对焊的1%左
右。 l 适于焊接异种钢和异种金属,如碳素结构钢-高速钢、铜
顺序凝固---冒口---缩孔
优点:冒口补缩作用好,
防止缩孔和缩松;
缺点: 1. 易产生铸造应力、变形 及裂纹等缺陷; 2. 增加金属的消耗和切割 冒口的工作量;
6
同时凝固原则
同时凝固原则:使铸件各部分的冷却速度尽量相等,以达 到铸件各部分几乎同时凝固完结。
同时凝固方法:把内浇口开设在铸件的薄壁处以减缓冷却 速度,而在厚壁处放置冷铁以加快其冷却速度。
铸件冷却到弹性状态以后,由于受 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砂箱等的 机械阻碍而产生的应力。
变形
残余热应力的存在,使铸件处在一种非 稳定状态,将自发地通过铸件的变形来 缓解其应力,以回到稳定的平衡状态。
裂纹
当热应力超过了极限抗拉强度会导致出现裂纹。
8
铸件的变形
产生原因:当残留内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时,将产生翘曲变形。
可铁黑
KTH300—06
σb δ
可铁珠
KTZ450—06
σb δ
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l 分型面的选择 铸型分型面是指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l 浇注位置的确定 l 工艺参数的确定 l 加工余量 l 拔模斜度 l 型芯
13
铸造工艺图实例
取分 至型 关面 重的 要选
衬套的零件图、铸造工艺图、铸件图
14
分型面为曲面,需挖砂造型
30
31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熔焊热原的高温集中融化焊缝区金属,并 向工件金属传导热量,必然引起焊缝及附 近区域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
l 焊缝区——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测量的焊缝金 属的区域。
l 熔合区——熔合线两侧有一个很窄的焊缝与热 影响区的过渡区。
l 热影响区---受焊接热循环的影响,焊缝附近的 母材因焊接热作用发生组织或性能变化的区域 (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低碳钢的焊接接头中正火区的性能最好。
卧铣 铣刀旋 工件纵向、横向移动(有 牛头 刨刀往 工件横向间歇移动或刨刀
立铣 转运动 时也做垂直方向移动) 刨床 复运动
结论: (粗短(内弧)细长(外弧) ) 厚部(粗)、心部受拉应力,出现内凹变形。 薄部(细)、表面受压应力,出现外凸变形。
9
铸铁的分类
按照石墨的形态,铸铁可分为: Ø 石墨呈片状的铸铁,称普通灰口铸铁; Ø 石墨呈团絮状的铸铁称可锻铸铁; Ø 石墨呈球状的铸铁称球墨铸铁; Ø 石墨呈蠕虫状的铸铁称蠕墨铸铁。
垮砂 气孔 粘砂 裂纹等
17
18
金属的可锻性
1.可锻性的衡量指标:塑性和变形抗力。 2 .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 1)材料的性质(内在因素) 2)加工条件(外在因素) ①变形温度 ②变形速度 ③应力状态
应力状态对金属材料塑性的影响
Ø拉应力:使金属原子间距离增大,尤其当金属的内部存在气 孔、微裂纹等缺陷时,在拉应力作用下,缺陷处易产生应力集 中,使裂纹扩展,甚至达到破坏报废的程度。 Ø压应力:使金属内部原子间的距离减小,不易使缺陷扩展使 金属内部摩擦阻力增大,变形抗力也随之增大应力力求创造最 有利的变形条件,充分发挥金属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功 耗最少,变形进行得充分。 Ø三个方向的应力中,压应力的数目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好; 拉应力的数目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差。 Ø加工一种型材用拉拔要比挤压省力,但它的塑性反而不好。
《金属工艺学B》
1
l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l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l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l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l 五、综合题 (共35分) l 六、零件工艺结构题:修改不合理工艺结构并
画出合理的零件结构图(每小题2分共20分)
32
由于电弧产生的热量在阳极和阴极上有一定的差异, 在使用直流电焊机焊接时,有两种接线方法: l 直流正接: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厚板) l 直流负接:焊件接负极,焊条接正极(薄板)
直流正接与负接
33
埋弧焊
埋弧焊的原理及特点: 埋弧自动焊是用焊剂进行渣保护,焊丝为一电极
在焊剂层下引燃电弧燃烧。因电弧在焊剂包围下燃烧, 所以热效率高;焊丝为连续的盘状焊丝,可连续馈电; 焊接无飞溅,可实现大电流高速焊接,生产率高;金属 利用率高,焊接质量好,劳动条件好。
缺点: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锻件精度差、表面粗糙、 加工余量大。
l 模锻
l 固定模锻(锤上模锻和压力机上模锻) l 胎模锻
22
l终锻模膛
l终锻模膛的尺寸应比锻件尺寸放大一个收缩量。 l沿模膛四周有飞边槽,用以增加金属从模膛中流出的 阻力,促使金属充满模膛,充当缓冲垫片,同时容纳多 余的金属。 l 终锻后在孔内留下一薄层金属,称为冲孔连皮。不可 以获得具有通孔的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