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长:郭宝忠副组长:杨建红、张丽红成员:刘旭梅、徐庆霞、李玉红、李晓峰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____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并督促实施。

3技安处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

____人力资源部负责各项防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问题。

____人力资源部负责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内容包含: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各种问题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第三部份。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

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

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6工会负责宣传、维护职工及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的合法权利,收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女工四期保护、女工结婚、分娩、计划生育等管理工作。

7办公室负责新进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的把关;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告知新进人员其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

9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管理1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1.1对电脑绣车间以及大机车间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应按照规定向作业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劳动安全与劳动环境,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包括职工、临时工和实习生等。

第三条职责1. 本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运行。

2.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健康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3.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综合管理,全员参与。

3. 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4. 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5. 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第五条职业健康卫生服务机构本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立职业健康卫生服务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

第二章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第六条管理机构本单位设立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健康卫生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七条工作职责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机构应负责:1. 制定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计划和工作方案。

2. 负责职业健康卫生的监测、评估和报告。

3. 组织职业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

4. 负责职业病防治和事故应急工作。

5. 监督和评估职业健康卫生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职业健康档案本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包括职工的体检、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

第九条职业健康检查本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做好记录和结果通知工作。

第十条职业健康培训本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第十一条预防为主本单位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包括改善劳动条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第十二条职业病防护设施本单位应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第十三条职业病识别、诊断和报告本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职业病的识别、诊断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第十四条职业病防治宣传本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一、目的1.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1.3凡在公司区域内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3.1职业健康:是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3.2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四、职责和管理要求4.1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常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4.1.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4.2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4.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3篇)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3篇)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以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建立并实施适用于各类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卫生管理体系,以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

一、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劳动者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因素和风险也越来越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成为重要问题。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健康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能够对工作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查,找出潜在的危害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控制。

通过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中的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健康。

2. 保护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能够对各类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状况达到国家标准和要求。

通过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噪音,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3.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同时,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规范。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各类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要求,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2. 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和控制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需要对各类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对于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进行控制和防护,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健康。

3. 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需要对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状况进行细致的管理。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组织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组织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实施、竣工验收。

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参考(2篇)

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参考(2篇)

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参考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职业卫生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水平,制定适应新时代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2024年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参考,包括立法、制度建设、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立法1. 职业卫生健康法的修订根据新时代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需求,对现行的职业卫生健康法进行修订。

增加对新兴产业职业卫生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特定行业和岗位的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监督,确保职业卫生健康标准的贯彻执行。

2. 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加大对职业病防治的力度,完善职业病监测与报告机制,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制定适应新时代的职业卫生标准,包括职业病防治标准、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标准、职业危害因素的限值标准等,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二、制度建设1. 职业卫生监管体制的完善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和能力。

设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加强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和职业卫生技术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 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职业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加强职业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职业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3.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的加强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

三、监督执法1. 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确保职业卫生标准和规定的执行。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对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加强职业卫生执法加强对职业卫生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效果。

卫生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卫生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卫生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卫生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预防职业病,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卫生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设立卫生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

三、职业健康管理内容1. 健康体检(1)新入职员工应在入职前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每年对在职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员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检次数。

(3)体检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对有健康问题的员工,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1)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超标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 职业病防护(1)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

(2)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设置警示标志,告知员工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

4. 健康教育与培训(1)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组织员工参加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

5. 职业病报告与处理(1)建立健全职业病报告制度,对疑似职业病病例,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对确诊的职业病病例,按规定进行登记、报告和处理。

四、职责与要求1. 卫生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1)制定、修订本制度。

(2)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3)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2. 卫生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1)具体实施本制度。

(2)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3)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

(4)处理职业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3. 员工有义务:(1)遵守本制度规定。

(2)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

(3)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4)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报告。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卫生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安全,提高职业卫生水平,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和合同工等。

三、职责与义务(一)企业的职责与义务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与健康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

3. 积极开展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意识和技能。

4.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评价,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 加强对有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有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损害。

6.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保护设施。

7. 建立健全的工伤事故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工伤事故,对受伤员工给予及时救治。

8. 对职业病患者给予及时的救治和康复,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9. 充分发挥工会和员工代表组织的作用,参与职业卫生健康工作。

(二)员工的职责与义务1. 遵守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服从企业的各项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措施。

2. 熟悉工作岗位的职业卫生风险和控制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3. 及时向企业报告职业病症状和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安全问题。

4. 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卫生健康意识和技能。

5. 遵守工作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

6. 配合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评价和监测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四、职业卫生风险评价企业须定期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对所有工作岗位进行评估,确定其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风险等级。

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员工和相关政府机构公开,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工作场所的通风状况、温湿度等环境因素。

2. 工作岗位存在的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我公司职工、驾驶员在工作及车辆驾驶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为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酒泉市防疫站为职工、驾驶员健康指定检查机构。

四、办公室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驾驶员对职业病的防治观念,提高职工、驾驶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二章管理职责
一、公司监管办公室人员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对本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

二、酒泉市防疫站为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的指定机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三章健康预防管理
一、根据相关资料,驾驶员岗位的职业病范畴有:1.前列腺疾病;2.腰、颈椎病;3.胃肠道疾病;4.振动病;5.噪声性耳聋;6.视力疲劳综合症;7.脂肪肝;8.肛肠疾病。

管理人员的职业病范畴有:腰、颈椎病。

二、公司监管办公室应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宣传,或者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会议,对公司驾驶员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教育,通过讲解职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使驾驶员具备职业病的预防意识。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网络中心应积极倡导和提醒驾驶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锻炼,合理调节时间,避免疲劳驾驶,力求达到预防目的。

第四章健康管理
一、安全及经营行为管理员应要求市防疫站严格按照国家及卫生部门有关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对我公司接触噪声、振动等岗位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交公司主要负责人。

二、实行就业前、在岗和特殊健康检查、职业病人离退后复查。

检查结果必须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健康监护档
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三、各部门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及时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

四、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及时掌握职工、驾驶员健康管理情况,对确认为职业病的,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公司实行驾驶员每年体检一次。

各部门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六、根据有关职业病报告管理规定,公司办公室要按照《职业病统计报表》的格式定期向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报告驾驶员职业病的发生、发展情况。

第五章附则
一、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本制度由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三、本制度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

第六章附件
附件一、驾驶员常见职业病产生的原因;
附件二、驾驶员常见职业病的预防方法;
附件三、驾驶员常见职业病的预防及保健措施;
附件一:
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产生的原因
一、前列腺疾病:久坐不动,导致前列腺腺体长时间受压,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反复刺激产生炎症。

由于受职业特点影响,大部分驾驶员易憋尿,更易导致慢性前列腺炎。

二、腰、颈椎疾病: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姿势不变会引起颈椎僵硬,影响椎动脉对头部的供血量,人体的正常生理弯曲被破坏,会出现弓背容易导致骨质增生、腰间盘脱出、慢性腰肌劳损。

三、胃肠道疾病:由于吃饭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胃病是出租车驾驶员的常见病。

再加之久坐不活动,肠胃蠕动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消化系统也会出现胃炎、胃溃疡的症状。

并且久坐容易引起便秘,易发痔疮、直肠癌。

四、振动病:机动车在发动、行驶时,都在不停地振动。

开车时间一长,手部末梢血管和肌肉可产生痉挛,表现为手麻、手痛、手胀、手凉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手腕及手指关节的骨质增生,甚至关节变形。

五、噪声性耳聋:机动车发动机运转、汽车喇叭、所载物体的振动等,可产生不同强度的噪声。

驾驶员长期在噪声的“轰击”下,易产生听力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

早期,多
在开车之后出现听力下降,如不开车,听力又逐渐恢复。

但长期开车,反复接触强噪声,就会造成听力明显下降,且不能完全恢复,导致双侧不可逆性耳聋。

六、视力疲劳综合症:驾驶员在开车时,眼睛时刻都要注视路面的情况。

倘若汽车的挡风玻璃质量粗糙,或高低不平,厚薄不一,便可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视力,导致视力疲劳综合症,即在开车过程中,出现头晕、视线模糊、两眼胀痛等症状。

七、脂肪肝:脂肪肝是现代人的通病,它的成因是吃饭时间不规律,暴饮暴食。

而有了车子以后,生活节奏变得更快更灵活。

许多人吃饭时间不正常,夜宵却是省不了。

油腻食物下肚,又缺少运动,脂肪肝来了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八、肛肠疾病:过度的劳累以及生活不规律,饮水过少,驾驶员患便秘较多,便秘导致的并发症非常多,其中痔疮和肛瘘是常见的并发症。

驾驶员一定要注意多饮水,长期患有便秘的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

附件二:
驾驶员常见职业病的预防方法
一、连续开车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四五个小时为宜。

连续开车时间过长,易导致过度疲劳,诱发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等疾病。

二、适当增加活动量。

长期久坐,颈部、腰部及四肢关节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姿势,会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痔疮等疾病。

同时,缺少全身运动,脂肪易在体内堆积而导致高血脂、肥胖等。

三、饮食有节。

平时应尽量定时进餐,饮食有度,生活要有规律,出车时可适当备些水果或糕点,避免过度饥饿。

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睡眠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

如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衰弱。

五、及时补水。

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尤其是公交车、出租车司机,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易引发泌尿系统结石。

附件三:
驾驶员常见职业病的预防及保健措施
一、保健措施
(一)减少车辆行驶时的振动。

驾驶员座位应该用弹簧、海绵坐垫制成。

开车时应戴松软手套,减少手与机器手柄和方向盘的直接接触。

当道路凹凸不平时,应减速行驶,以减少全身振动。

(二)降低汽车噪声的强度。

一般而言,汽车高音喇叭的噪声对驾驶员的听力危害较大。

因此,汽车应使用低音喇叭。

开车时播放音乐,音量不宜太大,以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三)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

驾驶员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饮食要有规律,多吃高蛋白、高糖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饭后应休息20至30分钟再开车,以利于消化。

(四)定期进行体检。

驾驶员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性体检,以便早期发现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及时治疗处理。

倘若发现禁忌开车的情况,如明显的听觉器官、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和色盲等疾病者,均不宜从事机动车驾驶工作。

二、预防方法之车内巧妙健身操
(一)手指梳头:用手指代替梳子,从前额的发际处向后梳到枕部,然后弧形梳到耳上及耳后。

每次10—20次,可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健脑爽神,并可降低血压。

(二)弹脑:两手掌心分别按两侧耳朵,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弹击脑部,自己可听到声响。

每日10—20次,有解除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

(三)扯耳:先左手绕过头顶,以手指握住右耳尖,向上提拉14下;然后以右手绕过头顶,用手指握住左耳尖,向上提拉14下。

可达到清火益智、心舒气畅、睡眠香甜的效果。

(四)练眼:用力眨双眼数次,或者做转眼球运动,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并使眼睛得到休息。

(五)转颈: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背部肌肉拉紧,并向左右两侧倾斜10—15次;然后腰背靠椅背,两手颈后抱拢片刻。

(六)伸懒腰:伸懒腰可加速血液循环,放松全身肌肉,纠正脊柱向前过度弯曲,保持体形。

(七)揉腹:右手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周,对预防便秘、消化不良等有较好的效果。

(八)提肛: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反复进行。

提肛运动可以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