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 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茵陈四苓散因加减。 2、肝脾不调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或芍六君子 汤加减。 3、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代表方:消遥散合 鳖甲煎丸。
积聚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分别言之,积属有 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 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一)聚证 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代表方:消遥散、木香顺气 散加减。 2、食滞痰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代表方:六磨汤为主方。
(二)虚秘 1、气虚秘 治法:益气润肠。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2、血虚秘 治法:养血润燥。代表方:润肠丸加减。 3、阴虚秘 治法:滋阴通便。代表方:增液汤加减。 4、阳虚秘 治法:温阳通便。代表方:济川煎加减。
肝胆病证
胁痛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 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3、瘀血阻络证 治法:祛瘀通络。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 元活血汤加减。 4、肝络失养证 治法:养阴柔肝。代表方:一贯煎加减。
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一)阳黄 1、热重于湿证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代表方:茵陈蒿汤 加减。 2、湿重于热证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代表方:茵陈 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 治法:补肺益肾。 代表方: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喘证

三参稳律汤治疗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过早搏动76例

三参稳律汤治疗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过早搏动76例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2 期
[ 1 ] 熊丁丁, 杨 英珍. 穿孔素与病毒性心肌炎 [J ] . 国 外医
学 . 心血管病学分册, 1996, 23: 134.
[ 2 ] 陈小敏 . 病毒 性心肌炎的免疫研究进 展[ J ] . 心 血管
病学进展, 1993, 14 (2) : 104.
(收稿 2007208 2 10; 修回 2007 2 10 究3
宁亚利 姚淑莲 李东辉 郭 卉 李 珉 陈 星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肿瘤科 (西安 710068) 摘 要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否减轻表阿霉素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 二者合用是否影响表 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治疗组 28 例于化疗的同时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 并用含 表阿霉素的方案联合化疗。对照组 26 例单用化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 总有效率 为 34. 62% 和 32. 00% ( P > 0. 05) ; 两组治疗后心脏节律异常率为 11. 54% 和 52. 00% ( P < 0. 05) ; 心功能损害发生率为 7. 69% 和 32. 00% ; 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 组 ( P > 0. 05 ) ; 化疗后 3 个月脑钠肽均程度不等的升高, 两组 P > 0. 05, 但治疗组均显示 有明显优势。 结论: 表阿霉素化疗合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不影响前者的抗肿瘤 效果, 在减轻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方面, 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明显优势。 主题词 肿瘤�药物疗法 抗肿瘤联合方案 表柔比星 �副作用 @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表阿霉素是一种有效而广谱的抗肿瘤药物, 但其 剂量限制性毒性是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 如引起心肌 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 制。因此寻找一种能降低表阿霉素心脏毒性而不影响 其疗效的药物非常必要。 我们在选用含表阿霉素的联 合化疗中合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 54 例恶性肿瘤患 者, 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共随机入组 54 例, 治疗 组 28 例 , 男 22 例, 女 4 例, 年龄 42 ~ 72 岁, 中位年龄 58. 62 岁; 对 照组 26 例 , 男 20 例 , 女 5 例, 年龄 40~ 74 岁, 中位年 龄 57. 36 岁。治疗组 1 例, 失访、 1 例因经济原因退出 , 对照组 1 例因疾病进展死亡。 可评价疗效者共 51 例。 两组病种有肺腺癌、 肺鳞癌、 胃腺癌、 乳腺癌、 恶性淋巴 瘤, P > 0. 05, 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 ①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 ②入选前未曾化疗及纵隔放疗; ③符合化疗适应症, 卡 氏评分≥ 60 分; ④化疗前心电图正常, 左室射血分数 大于 50% 。⑤化疗禁忌者除外, 预计存活 6 个月以上。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化疗的同时应用参芪扶正注 射液 ( 由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 主要成分是党参、 黄芪 , 具有扶正固本 , 活血化瘀和补心益气功效, 批号: 0706 128 ) 静脉 点滴 , 250m l, 每日 1 次, 共 10d, 并用含 表阿 霉 素 的 方案 联 合 化 疗, 其 中表 阿 霉 素 剂 量 为 40m g � m 2 第一天用 , 每 4 周为 1 个周期 , 共 2~ 4 个周 期, 其化疗方案为: 非小细胞肺癌用 CA P 方案 , 胃癌用 FA M 方案, 乳腺癌用 CE F 方案, 恶性淋巴瘤用 A BVD

常用中成药用法

常用中成药用法

步长脑心通
保护血管内皮、提高脑组织和心肌抗缺氧
能力(黄芪)
抗血栓、抗炎症(丹参、赤芍、红花、桃
仁、地龙、全蝎、水蛭)
稳定AS斑块
麝香保心丸
*功效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 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 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药物组成: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 桂、苏合香、蟾酥、冰片。
参松养心胶囊
*功效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 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 安,气短乏力,动则:人参、麦冬、山茱萸、丹 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 甘松、黄连、五味子、龙骨
参松养心胶囊
稳心颗粒与参松养心胶囊都可用于室早 引起的心悸不安; 稳心颗粒更偏重于抗心律失常、稳定心 律(心电图、自测脉率);参松养心胶 囊偏于养心安神,多用于自觉心悸、睡 眠较差者。
阴虚?
气虚?
血瘀?
阳虚?
中医基本理论
* 气: 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 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 * 血: 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 作用。
气虚证
*症状表现:
疲倦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胸 闷气短,食欲减退,动则自汗出,舌 淡苔白,脉虚弱。
气虚证
*肺气虚:气短,懒言,怕风,自汗,易感 冒——玉屏风颗粒、人参、黄芪、白术 *脾气虚:食欲差,腹胀,大便稀溏,舌边 有齿痕——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 益气丸、党参、山药、薏苡仁
谢谢各位!
阳——温暖;阴——凉润
正常人体:阴阳平衡
阴虚证
阴虚——热证——功能亢进
阴虚证
*症状表现:
烦而多言、口干咽燥、面色潮红(颧红)、 渴喜冷饮、五心烦热、尿黄、便干、舌质红。 偶有发热,为持续低热。

26621652_国医大师沈宝藩从虚实辨证失眠障碍经验体会

26621652_国医大师沈宝藩从虚实辨证失眠障碍经验体会

50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2年1月第9卷第1期January.2022,Vol.9,No.1基金项目: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引进培养人才启动项目(20200014);2020年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K2020065)作者简介:郑永亮(1982—),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康复医学教学和睡眠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E mail:12131@jsmc edu cn国医大师沈宝藩从虚实辨证失眠障碍经验体会郑永亮(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盐城,224000)摘要 沈宝藩国医大师在前人治疗失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6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以“虚实辨证”为纲的辨证思路。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后共病失眠的现象,提出了“术后必有瘀,术后必有虚”“久病多郁,久病多虚”等思想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方药特色。

笔者结合多年跟师学习所得和个人临床体会,将沈师经验进行总结,并初步探索中医结合失眠的行为辨证治疗模式,以期为同道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眠障碍;名医经验;虚实辨证TCMMasterSHENBaofan′sExperienceontheTreatmentofInsomniafromDeficiencyandExcessDifferentiationZHENGYongliang(JiangsuVocationalCollegeofMedicine,Yancheng224000,China)Abstract Onthebasisofpredecessors′experienceandhis60 yearsclinicalpractice,SHENBaofan,amasteroftraditionalChi nesemedicine,putforwarddialecticsofdeficiencyandexcessastheoutline Inviewofthephenomenonofcomorbidinsomniaafterinterventionalsurgeryfor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theauthorsputforwardthatpostoperativestasis,postoperativedeficiencyandchronicillnesswithdepression,chronicillnesswithdeficiency,andformedtheirownuniquecharacteristicsofpre scriptionofprinciplesandmethods Basedonyearsoflearningfromtheteacherandpersonalclinicalexperience,theauthorsumma rizedShen′sexperience,andpreliminativelyexploredthebehavioraldifferentiationtreatmentmodeofTCMforinsomnia,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clinicaltreatment.Keywords Insomnia;ExperienceofTCMmaster;Dialecticsofdeficiencyandexcess中图分类号:R241 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2.01.016 沈宝藩国医大师在总结前人对不寐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按虚实两型辨证论治睡眠障碍的理论,并形成了独特的诊断、辨证及用药特色,笔者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中内完整方歌2

中内完整方歌2

肺病证肺痨1肺阴亏损月华丸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2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和秦艽鳖甲散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甘桔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秦艽鳖甲治风痨,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咳除蒸敛汗高。

3 气阴两虚保真汤保真汤中用八珍,元川二苓双芍地,知柏二冬及地厚,柴陈姜枣五味芪。

4 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八珍好,除去川芎与甘草,芪枸鹿龟河车益,怀山远志同酸枣。

哮病1【发作期】冷哮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2 热哮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内热喘哮尝。

3 【缓舒期】肺虚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效最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补散结合效相成。

4 脾虚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齐,加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5 肾虚金匮肾气丸肾气丸补肾阳虚,山药地黄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肺痈1【初期】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勿过。

2 【成痈期】苇茎汤苇茎汤方出千金,桃薏冬瓜均用仁,瘀热在肺已成痈,清热排脓病自宁。

3 【溃脓期】加味桔梗汤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4 【恢复期】济生桔梗汤济生方中用桔梗,两皮葶杏五味合,芪贝枳仁防已归,脓溃已去用之巧。

暴咳[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三拗汤和止咳散三拗汤中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咳桔梗草白前,紫菀荆防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2 肺热犯肺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 燥邪犯肺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久咳(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亦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 痰热壅肺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栀子芩,知母贝丹瓜蒌仁,桔梗桑白麦防配,茯芩甘草共和斟。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一、7种冠心病辨证施治的中成药1、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

2、气滞血瘀——心可舒胶囊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

3、心血瘀阻﹑瘀阻脑络——心血宁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用于心血瘀阻﹑瘀阻脑络引起的胸痹,眩晕,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高血脂症。

4、瘀血闭阻——金银三七胶囊理气活血,祛瘀止痛。

用于瘀血闭阻所致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等,以及冠心病,心绞痛。

5、胸痹气虚——心通口服液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证,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乏力,脉沉细﹑弦滑或结代;冠心病心绞痛。

6、气虚血瘀——血栓心脉宁胶囊益气活血,开窍止痛。

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

7、气血不足——银参通络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

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功能.主治丹参口服液活血化瘀,养心通脉.用于胸痹引起的心痛,心悸,胸闷,乏力以及轻度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等症。

丹参滴注液活血化瘀,通脉养心。

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

丹参片活血化瘀,清心除烦。

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神不宁。

丹参舒心胶囊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

乐脉颗粒行气活血,化瘀通脉。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人参再造丸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

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必背心得趣速笔记忆歌诀顺口溜打印版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必背心得趣速笔记忆歌诀顺口溜打印版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证治歌诀本文经过博采众长而归纳总结的,是基于《2017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的中医内科学部分而编排的。

我认为本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口诀烂熟于心,中医内科学笔试部分可以得到80%以上的分值。

努力吧!加油吧!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中医随风子★一、肺系病症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香,气虚参苏阴蕤汤。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化裁。

2】咳嗽:寒拗热菊风燥桑,痰湿二三痰火清,肝火白黛阴参麦。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加减。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3】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包青风子虚固本,肺脾六君肾水地。

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6、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4】喘证:喘寒麻华肺热石,痰桑浊陈气痹五,肺虚生补肾虚匮,正虚喘脱附送丹。

冠心病中药药方

冠心病中药药方

冠心病中药药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冠心病中药药方》的内容,具体内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舒胸益气,活血通脉。

【方名】舒胸益气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方名】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三)【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名】益气养阴通络汤。

【组成】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四)【辨证】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名】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五)【辨证】心肾阳虚,心血瘀阻。

【治法】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

【方名】黄芪通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六)【辨证】气虚痰浊。

【治法】补气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气除痰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证候:心悸,胸闷胸痛,气短无力,头晕,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畏寒肢冷,舌质淡红或偏红,少有瘀斑,脉细弦而滑,兼见结代、促脉。

分析:心主血脉,靠心气推动而血液循行周身。

若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而阻滞,故心悸,胸闷,胸痛;气短无力,乃心气不足所致。

气血两虚,血不上荣,故头晕;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失眠多梦,或五心烦热;心阳气虚,不能外达,故畏寒肢冷。

舌质淡红或偏红,少有瘀斑,脉细弦而滑,兼见结代、促脉,皆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通阳化气,活血通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