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起来了》
《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

《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实验教科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单元中的第2课《给冷水加热》。
它与第一课《热起来了》和后面的《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的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合为一个单元。
冷水与热水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冷水加热所产生的现象及原因探究又是一系列十分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演示导入。
(1)观察:冷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杯中的沉浮状态,引出课题。
活动二:研究沉浮的原因。
(预测、设计、验证、分析)(1)预测分析: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中先沉后浮与什么原因有关?(2)设计方案:小组讨论设计验证与质量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3)验证实验: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质量是否发生变化(4)设计方案:小组讨论设计验证与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5)验证实验: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6)分析小结: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中先沉后浮的原因?活动三:拓展延伸。
(1)魔术演示:液体受热膨胀现象演示。
(2)课外延伸:液体热胀演示小发明。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加热后体积会增大而质量不变。
2、过程与方法①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
②设计实验,观察水加热后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和愿意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1.观察冷水袋在热水中加热过程时的变化。
2.以冷水袋的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为切入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1.学生用材料准备。
小组用材料一:天平(课前调试平衡)、砝码、冷水袋(常温)、热水、烧杯、抹布、餐巾纸、勺子。
小组用材料二:热水、烧杯、试管(课前装满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放大镜、抹布。
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计划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我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对水加热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和讨论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我计划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看法。通过学生的反馈,我可以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加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项目导向学习: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加热水的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和资源,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PPT主要用于展示水加热的基本原理和热能传递的方式,视频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在线工具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水加热的过程和原理。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以及热能的传递方式。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水的加热方法,理解热能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递方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写一篇作文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写一篇作文《夏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
夏天到啦,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烤得大地发烫。
走在路上,热气从地面往上冒,感觉脚底板都要被烤熟啦。
我们家的小狗,以前总是活蹦乱跳的,现在也热得趴在地上,伸着长长的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买冰淇淋吃,那冰冰凉凉、甜甜蜜蜜的味道,让我们一下子就凉快了好多。
池塘里的荷花都开了,粉粉嫩嫩的,可好看啦。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
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啦,热死啦!”
夏天虽然很热,但是也有很多好玩的。
我可以去游泳,像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还可以吃西瓜,甜甜的西瓜汁一咬就流出来,特别过瘾。
我喜欢夏天,虽然它很炎热,但也充满了快乐!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
哎呀,夏天来喽,这天气是越来越热啦!
早上一出门,太阳公公就笑得特别灿烂,那光芒照得我眼睛都睁不开。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个大蒸笼里,热得浑身是汗。
中午放学的时候,我看到路边卖水果的叔叔,不停地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
他的水果摊旁,放着一个大风扇,可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回到家,我赶紧打开冰箱,拿出一根冰棍,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爽!
下午,我和爸爸去公园散步。
公园里的大树下,好多爷爷奶奶在乘凉。
我看到一只小猫咪,懒洋洋地躺在树荫下,一动也不想动。
晚上,妈妈做了我最爱吃的凉面,吃完整个人都舒服多了。
夏天虽然热,但是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可以吃各种冷饮,想想也不错哟!。
《给冷水加热》 说课稿

《给冷水加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给冷水加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给冷水加热》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二课。
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热的现象和规律。
在前一课《热起来了》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热的产生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给冷水加热》则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冷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质量变化等,为后续学习热的传递、热胀冷缩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冷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探究冷水加热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理解热水上浮的原因。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对热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
但他们对于热的本质以及热传递的规律等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测量和观察方法,但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理解热水上浮的原因是体积增大导致其密度变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冷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能够测量水温的变化和水的体积变化。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观察冷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变化。
(2)理解水受热后体积增大、重量不变的性质。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推理出热水上浮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龙岩市实验小学陈美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在线⑴体积大小(2)轻重(3)形状(4)材料材料、体积大小、轻重轻重、大小课堂达标1. 填一填(1)沉浮(2)同种轻重大小2. 选一选(1)A (2)B3.实验探究他们在材料的放入水中的过程存在问题,应该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见教师用书P11)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堂在线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越容易沉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小越容易沉课堂达标1. 填一填(1)轻重、体积大小(2)不同材料、重、体积小2. 辨一辨√、×、×3. 实验探究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在线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我能发现: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少,浮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多我的解释:大轮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所以能浮课堂达标1.辨一辨 ×、×、√2.实验探究同学们在实验操作方面有问题,他们把橡皮泥分成了四份来捏成小船装、小碗状,这样改变了橡皮泥的重量、体积、形状。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只能改变单一变量,其他条件要相同。
实验应该改为,“他们将这块橡皮泥又捏成小船状、小碗状等。
”第四课《造一艘小船》课堂达标1. 辨一辨×、√、√2. 调查研究按动力简单把船的发展分为:人力船(木板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或柴油船(气垫船、客轮、货轮)------混合动力船(现代军舰)第五课《浮力》课堂在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课堂达标1. 填一填(1)向上、浮力(2)浮力、弹簧测力计(3)排开的水量、浮力2.实验探究所选的材料:大、中、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棉线绳,抹布,水槽,滑轮设计的实验方案:(1)先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进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把装置做好:在水槽底部,用橡皮泥固定好滑轮,用一根棉线一头拴在塑料泡沫上,,棉线穿过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尽量竖直向上拉(3)未放入水先先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受到的重力,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的数值。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仿写句子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仿写句子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的仿写编者在这里列出了十句话:渐入盛夏,天空炙热如烈火般燃烧起来。
阳光炽烈,热浪扑面而来,夏天的气息渐渐浓厚。
温度一天比一天高涨,酷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高温逼人,仿佛蒸笼般的炎热迫使人们寻找遮荫之地。
骄阳似火,炎夏的脚步不可阻挡地逼近。
暑气逐渐升腾,大地仿佛被热浪所笼罩。
酷热的天气让人感到仿佛置身火炉之中。
阳光直射,天气渐渐转热,炎炎夏日即将到来。
温度攀升,热浪袭来,夏季的热情逐渐被唤醒。
炎夏将至,天空的温度渐渐攀升,热浪卷席而来。
《热起来吧》歌词 大黑摩季

热起来吧
顶着耀眼的阳光
我在街头奔跑著
你像平时一样地拍打我的肩头却从来不曾挽上我手臂
不知从何时开始
我毫无理由地迷恋上你
我的眼睛总是追寻着你
离不开你
我已经无药可救地
好想大声说爱你
试着去改变明天
打破逐渐冻结的时间
我好想大声说我喜欢你
鼓起勇气踏出第一步吧
希望你能接受我这热切的思念i越过热闹的桌间
嘎嘎作响的地板
我无意间沈醉在你的眼神里彷佛正在恋爱一般
为你而剧烈跳动的心已不再说谎
到底要到何时
才能改变这令人不耐烦的朋友关系
我想得到你
我想确认彼此的心
i take you away好想大声说爱你
什么我都不管了
我只想找出能融化你心的话
i我好想大声说我喜欢你
今天我不回家
让我们结束仅仅彼此注视的日子吧
i wanna cry for you !
试着去改变明天
打破逐渐冻结的时间
我好想大声说我喜欢你
鼓起勇气踏出第一步吧
希望你能接受我这热切的思念
i wanna cry for you
以上就是关于热起来吧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热》复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第1课热起来了复习知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复习题:1.填空题。
(1)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产生了()。
(2)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等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答案:(1)热、摩擦、热量(2)晒太阳、打开电暖气、吃点热的食物、多穿几件衣服2.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是()。
A.烤火B.跑步C.吹电风扇答案:C。
(2)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妈妈说盖上棉被才暖和,其中的原理是()。
A.棉被能防止热量散发B.棉被能产生热量C.棉被既能产生热量,又能防止热量散发答案:A。
(3)下列方法都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其中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是()。
A.晒太阳B.吃些热的食物C.多穿些衣服答案:C。
3.想一想,下面哪些情况会使衣服热起来?请在括号内画“√”。
(1)放在衣柜里的衣服()(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5)叠好的衣服()(6)洗过的衣服()(7)和棉被放在一起的衣服()(8)压在书本下的衣服()答案:(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第2课给冷水加热复习知识: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
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
复习题:1.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A. 热水重B. 冷水重C. 两者一样重答案:B解析:50℃的热水 10℃的冷水1050℃的热水,体积会变大,但重量不变,如下图所示,10℃的冷水 50℃的热水对比前后两杯热水,后面这杯10℃的冷水被加热成50℃热水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 么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看图片的同时,请思考它们是怎么使 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
.
.
.
.
.
.
.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的热 量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
.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 来进行观测吗?(书:27页)
.
1、将毛巾叠好。
2、将温度计玻璃泡轻轻插入叠好的毛巾中, 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物体。
3、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毛巾 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4、读数时,做到实事求是,同一个人在同一 个角度平视温度计; 5、记录员、计时员和读数员要相互配合,实 验完毕后整理好材料放在桌子中间。
.
温馨提示: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不能将手盖于毛巾上
.
毛巾
15度 15度
15度
15度
15度
温度计的温度没有变化,这说明了毛巾、衣服等 物品不能产生热。
.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衣服不 能给我们身体提供热量!
思考:多穿衣服身体怎么会觉得 热起来了? 我们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答:衣服本身是不能产生热量的,衣 服的作用是保温,既可以阻止热量散 发出去,又能阻挡冷空气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