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特点是什么

合集下载

昆虫的繁殖和生殖行为

昆虫的繁殖和生殖行为

昆虫的繁殖和生殖行为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之一,其繁殖和生殖行为是昆虫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昆虫的繁殖方式、生殖行为以及在繁殖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策略和适应性。

一、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繁殖方式多样,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大部分昆虫采取有性繁殖方式,即雌雄两性交配后产卵。

雄性会通过各种手段吸引雌性,如释放化学信号、展示独特的外观或声音等。

交配后,雌性会选择适宜的环境产卵,以保证后代的生存成功率。

2. 无性繁殖:少数昆虫采取无性繁殖方式,即雌性不需要与雄性交配便可独立产卵。

无性繁殖通常包括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两种形式。

孤雌生殖中,雌性会利用内源生物技术或外源生物技术生成后代;孤雄生殖中,雄性通过某种方式产生克隆的后代。

3. 共生繁殖:一些昆虫通过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关系实现繁殖。

例如,蚂蚁和蚜虫之间有互利共生关系,蚜虫提供蚁后食物,蚂蚁则保护蚜虫以及它们的卵和幼体。

二、昆虫的生殖行为昆虫的生殖行为涵盖了求偶、交配、产卵等环节,不同昆虫种类在生殖行为上存在一些差异,下面主要介绍求偶和交配过程。

1. 求偶行为:为了找到合适的交配对象,许多昆虫会通过特殊手段进行求偶。

例如,雄性昆虫会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雌性,或者展示独特的舞蹈、颜色和声音等以引起雌性的注意。

求偶过程中,雄性昆虫之间也可能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2. 交配行为:一旦雄性成功吸引到雌性,交配行为就会发生。

昆虫的交配方式多样,有的是雄性与雌性直接接触交配,有的通过插入性器官传递精子,还有的通过雌性主动吸取雄性已经释放的精子。

交配持续时间以及交配位置也因昆虫的物种而异。

三、昆虫繁殖行为的特殊策略和适应性昆虫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了各种特殊策略和适应性,以应对不同的环境挑战。

1. 伪装和保护:为了保护卵和幼体的安全,部分昆虫会采取伪装的策略,使其卵或幼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以避免天敌的发现。

例如,某些昆虫的卵具有与树皮或叶片相似的外观,使其难以被察觉。

农业昆虫基本知识之昆虫的繁殖、发育与习性讲义

农业昆虫基本知识之昆虫的繁殖、发育与习性讲义

(二)昆虫的变态及类型
变态
昆虫的一生自卵产下至成虫性成熟为止,在外部 形态和内部构造上,要经过复杂的变化,有若干 次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 育阶段,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变态类型
全变态 不全变态
昆虫一生经过卵、幼 虫、蛹、成虫四个虫 态。
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 (若虫)、成虫三个虫 态。
昆虫的性二型现象 1.吹绵蚧雄成虫 2.吹绵蚧雌成虫
无 足 型
寡 足 型
多足型
(四)蛹及其类型
根据翅、触角和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上及蛹的 形态通常分为三类: 离蛹(裸蛹):触角、足等附肢和翅不贴附于蛹体上, 可以活动。如金龟甲、蜂类的蛹。 被蛹:触角、足、翅等附肢紧贴蛹体上,不能活动。如 蝶、蛾的蛹。 围蛹:蛹体被幼虫最后蜕下的皮形成的桶形外壳所包围 ,里面是离蛹。这是蝇、虻所特有的蛹。
不全变态包括: 1.渐变态:卵—幼虫(若虫)—成虫。幼虫与成虫习性、形态、环境相似,仅
翅芽短,性器官未成熟的变态。如直翅目(蝗虫)、半翅目(蝽象)、同翅 目(蚜虫)。 2.半变态:卵—稚虫—成虫。幼体水中,成体陆地,幼虫在外形上完全不同 于成虫,如蜻蜓。 3.过渐变态:卵—若虫—类似蛹—成虫,如缨翅目中的蓟马、同翅目中的粉 虱及介壳虫♂虫。
植物保护
第二节
昆虫的繁殖、发育与习性
一、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两性生殖是昆虫中最普遍的生殖方式,即雌雄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
,由雌虫把受精卵产出体外,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又称为 两性卵生。如蝗虫、刺蛾类等。 (二)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
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孤雌生殖对昆虫的分布有重要作用,因为即使只有一头雌虫被带到新区,如 果环境适宜,就可能在这个地区繁延起来。 有的昆虫一个时期进行两性生殖,一个时期进行孤雌生殖,两种生殖方式交 替进行,称为异态交替,如蚜虫。 有些昆虫可同时进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如蜜蜂。蜜蜂雌雄交配后,产下 的卵有受精和不受精两种,凡受精卵皆孵化为雌虫,未受精卵皆孵化为雄虫。

昆虫的繁殖

昆虫的繁殖
• 成虫特征随若虫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因此成虫 成虫特征随若虫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 和若虫的形态差异不大, 和若虫的形态差异不大,只是翅和性器官发育程 度有差别,翅以翅芽的形式在体外发育。 度有差别,翅以翅芽的形式在体外发育。 昆虫中的直翅目、同翅目、 昆虫中的直翅目、同翅目、 半翅目属于不完全变态类, 半翅目属于不完全变态类, 如蝗虫、叶蝉、蚜虫、 如蝗虫、叶蝉、蚜虫、蝽类 等。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二、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 昆虫从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随 昆虫从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 着虫体的长大而发生着量的变化,而且在外 着虫体的长大而发生着量的变化,而且在外 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发生 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发生 着周期性的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着周期性的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3.蛹期 蛹期
• 蛹期是全变态类昆虫所特有的发育阶段,也是 蛹期是全变态类昆虫所特有的发育阶段, 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时期。 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时期。
• (1)化蛹及蛹期 )
• 全变态类昆虫的末龄幼虫老熟后寻找适当场所、 全变态类昆虫的末龄幼虫老熟后寻找适当场所、 身体缩短、不食不动, 身体缩短、不食不动,然后蜕去最后一层皮变 为蛹,该过程称为化蛹。 为蛹,该过程称为化蛹。 • 末龄幼虫在化蛹前的静止时期称为预蛹期; 末龄幼虫在化蛹前的静止时期称为预蛹期; • 从化蛹时起至成虫羽化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蛹期。 从化蛹时起至成虫羽化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蛹期。
kunchongfa nzhi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 昆虫的繁殖方式
内 容
2.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3. 昆虫各发育阶段的特点 4. 昆虫的季节发育 5. 昆虫的主要习性

昆虫学

昆虫学

一、名词解释1、两性生殖:是雌雄两性昆虫经过交配,受精由雌性产下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大多数昆虫都以此方法繁殖后代。

2、孤雌生殖:是卵不经受精就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也称为单性生殖。

3、多胚生殖:是指一个成熟的卵发育成两个或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法。

4、卵胎生:是指一些昆虫从母体直接产出幼虫或若虫5、幼体生殖:是少数昆虫在母体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体期时就进行生殖。

如双翅目的瘿蚊科昆虫(原因是性器官发育成熟)。

6、孵化:是幼虫(若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

7、羽化:老熟若虫或蛹,脱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8、补充营养:大多数昆虫羽化为成虫时性器官还未发育成熟,需要继续取食,才能完成性成熟,这种取食方式。

如叶甲、天牛、金龟甲、叶蝉、蝗虫等需补充营养。

9、不全变态:昆虫个体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3个虫态。

10、全变态: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

11、趋化性:某些昆虫对特殊的化学气味有爱好趋向于气味源,如小地老虎趋向糖醋气味。

12、趋光性:昆虫对光刺激的反应,昆虫对光的波长在330-400nm之间,相当多昆虫表现趋向。

13、性二型:同一种昆虫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等第一性征不同外其个体的大小、体形、颜色等也有差别,这种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二型现象。

14、多型现象:多型现象是指昆虫除雌雄两型外,还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个体的现象,如白蚁、蚂蚁、蜜蜂、芫菁幼虫等。

15、一个世代:昆虫自卵或若虫离开母体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的生长发育变态直到成虫性成熟并产生后代为止,简称一代。

16、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中的发育史,或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的越冬虫态结束止的发育经历。

17、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高温或低温),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

18、滞育: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但通常不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有时不良的环境远未到来,具有滞育特性的昆虫就进入滞育状态,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会使其马上恢复生长发育,所以滞育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
4.在干旱的年份容易发生蝗灾,俗称旱极而蝗,你知道什 么原因吗? 蝗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旱的生活
B.蜜蜂 D.家蚕
2.蚕茧代表家蚕的(c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3.中药蝉蜕是蝉在发育中蜕下的( C )
A.皮肤
B.骨
C.外骨骼 D.甲壳
4.发育不经过蛹期的昆虫是( A )
A.蝉
B.蜜蜂
C.菜粉蝶 D.家蚕
3.外骨骼的功能是什么?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 地生活
昆虫蜕皮是生长的需要。蝗虫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当蝗 虫生长到一定阶段,蝗虫的外骨骼限制了它的生长,必须将原来的外骨 骼脱去。蜕的皮是外骨骼。
(3)从蝗虫的食性、生殖特点、发生时期等方面分析,蝗虫危害农作物 的时期是哪个时期?控制蝗灾的最好时机是什么时候?
成虫具有群集、迁飞的习性,危害和本科植物,易形成蝗灾。 蝗灾发生后, 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蝗灾控制最好在幼虫期。
完全变态
变 态
发育经过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时期
发 育
不完全变态
发育经过卵 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
一、昆虫的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二、昆虫的发育
变 不完全变态
态 发育经过卵 、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 发
育 完全变态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 、成虫四个时期
1.哪种昆虫的发育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
( A)
A.蝼蛄 C.斑碟
合并同类项
蟋蟀
蝈蝈
蚱蜢
活动三: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比较:
1.果蝇与蝗虫的发育过程有何区别?
果蝇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并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明显。

昆虫的生殖器官与繁殖方式

昆虫的生殖器官与繁殖方式

昆虫的生殖器官与繁殖方式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其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多样性也令人惊叹。

昆虫的生殖系统通常由交配器官、生殖腺和生殖道组成,它们在保证种群繁衍的同时也体现了昆虫繁殖的适应性和进化特征。

一、昆虫的生殖器官1.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昆虫的生殖器官通常包括交配器官和精子储存器官。

交配器官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输精管和交尾器官。

输精管是雄性昆虫体内储存精子的管道,它将由睾丸产生的成熟精子输送到交尾器官中。

交尾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因昆虫种类的不同而差异很大,有的是弯曲的,有的是环状的。

交尾器官的作用是将精子传递给雌性昆虫。

2. 雌性生殖器官雌性昆虫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生殖腺和生殖道。

生殖腺分为卵巢和配子腺,卵巢负责产生卵子,而配子腺产生卵子的辅助物质。

同时,雌性昆虫的生殖道中还存在着一些特化的结构,如孵卵管和交配道。

孵卵管是将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输送出来的结构,交配道的作用是接收雄性昆虫交尾时传递的精子。

二、昆虫的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昆虫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它需要雄性和雌性昆虫之间的交配。

在交配过程中,雄性昆虫将精子传递给雌性昆虫,雌性昆虫通过生殖道将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再孵化成幼虫。

有性繁殖可以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一种不需要交配的繁殖方式,雌性昆虫可以直接产下未受精的卵子。

无性繁殖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孤雌繁殖、孤雄繁殖和聚落繁殖等。

孤雌繁殖指的是雌性昆虫没有与雄性昆虫交配,但可以通过自体受精或其他方式产卵;孤雄繁殖是指雄性昆虫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出后代;聚落繁殖是指由一只雌性昆虫创立的聚落内成员进行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个体数量,但遗传多样性较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总结起来,昆虫的生殖器官多样且复杂,不同种类的昆虫根据其独特的生态习性和繁殖需求演化出各种不同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1-2a昆虫的繁殖

1-2a昆虫的繁殖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从卵孵化出来到第1次 蜕皮称为第1龄期,此 时期的幼虫称为1龄幼 虫; • 第1次蜕皮与第2次蜕 皮间的时期称为第2龄 期,其幼虫称为2龄幼 虫; • 依此类推。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昆虫在刚蜕去旧皮、新表皮尚未形成之前,抵抗 力很差,是施用触杀剂的较好时机。 • 一般2龄前的幼虫活动范围小,取食少,抗药力 差.幼虫生长后期,食量剧增,抗药力强。因此 在害虫防治上,常要求将其消灭在三龄前或幼龄 阶段。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二、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 昆虫从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随 着虫体的长大而发生着量的变化,而且在外 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发生 着周期性的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 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变态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的昆虫中,偶尔也 发生孤雌生殖现象。如家蚕、飞蝗等; • 蜜蜂和蚂蚁,雌雄交配后,产下的卵有受精 和不受精两种情况。凡受精卵孵化皆为雌虫, 未受精卵孵化皆为雄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3.卵胎生
• 有些昆虫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 内完成的,即卵在母体内已孵 化.所产下的新个体不是卵而 是幼虫。蚜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3.蛹期
• 蛹期是全变态类昆虫所特有的发育阶段,也是 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时期。
• (1)化蛹及蛹期
• 全变态类昆虫的末龄幼虫老熟后寻找适当场所、 身体缩短、不食不动,然后蜕去最后一层皮变 为蛹,该过程称为化蛹。 • 末龄幼虫在化蛹前的静止时期称为预蛹期; • 从化蛹时起至成虫羽化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蛹期。

蜜蜂的繁殖与生殖特征

蜜蜂的繁殖与生殖特征

蜜蜂的繁殖与生殖特征蜜蜂是昆虫界中的重要一员,其种群繁衍能力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蜜制品和对农作物的授粉服务。

蜜蜂的繁殖与生殖特征是其独特的生物学属性,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蜜蜂的繁衍方式蜜蜂的繁衍主要有两种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蜜蜂的主要繁殖方式,也称为交配繁殖。

雄蜜蜂通过与雌蜜蜂交配来完成繁殖过程。

一般情况下,蜜蜂的交配行为发生在空中。

雄蜜蜂在交配过程中会将精子传递给雌蜜蜂,而雌蜜蜂则在交配后储存这些精子,用于日后的产卵。

蜜蜂的交配行为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对于维持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和繁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无性繁殖蜜蜂的无性繁殖主要通过王后蜂进行。

王后蜂在蜜蜂群体中担任繁殖的角色,其能够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雄蜜蜂和雌蜜蜂。

雄蜜蜂由未受精的卵产生,而雌蜜蜂则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无性繁殖保证了蜜蜂种群的基因稳定性和繁衍效率。

二、蜜蜂的生殖特征蜜蜂的生殖特征在其性别分化、寿命和工蜂角色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1. 性别分化蜜蜂的性别是通过染色体决定的。

在蜜蜂中,雄性蜜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来,其染色体组成为单倍体。

而雌性蜜蜂(雌蜂)则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其染色体组成为两倍体。

性别决定机制使得蜜蜂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比例得以平衡。

2. 寿命差异蜜蜂个体的寿命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工蜂寿命较短,雄蜂寿命较短,而王后蜂寿命较长。

工蜂的寿命通常只有数周到数月,而雄蜂的寿命更短,仅为数天到数周。

相比之下,王后蜂的寿命可达数年之久。

这种寿命差异与蜜蜂不同角色在种群繁衍中的分工有关。

3. 工蜂角色蜜蜂群体中的工蜂是不能繁殖的雌性个体。

工蜂主要负责采集花蜜、清理蜂房、养育幼蜂等任务,是蜜蜂群体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一般情况下,蜜蜂群体中只有一只具备繁殖能力的王后蜂,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产卵和维持种群的正常运转。

总结:蜜蜂的繁殖与生殖特征是其独特的生物学属性,既体现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双重模式,也表现出性别分化、寿命差异和工蜂角色的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生殖特点是什么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卵生。

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结合后,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

昆虫的两性生殖的特点是:卵通常必须接受了精子以后,卵核才进行成熟分裂(减数分裂);而雄虫在排精时精子已经减数分裂。

这同别的生殖方式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也不少见。

这种现象统称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昆虫的孤雌生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偶发性的孤雌生殖(Sporadic parthenogenesis)。

即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偶尔可能出现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在蛾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较熟悉的家蚕,就能进行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第二种是经常性的孤雌生殖(Constant parthenogenesis)。

例如在膜翅目昆虫(如蜜蜂)中,雌蜂在排卵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卵都是受精的。

在这种情况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蜂,非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因为很多膜翅目昆虫(包括蜜蜂)的雌虫,其染色体为双倍体,而雄虫则是单倍体。

雄虫形成精子时是不经过减数分裂的。

当精子同经减数分裂的卵核结合时就成了双倍体,所以就都发育成雌虫。

还有一些经常孤雌生殖的昆虫,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有的甚至雄虫还没有被发现过。

这些种类的生殖完全或几乎完全通过孤雌生殖。

例如一些叶蜂、瘿蜂(没食子蜂)、小蜂、竹节虫、蓟马、蓑蛾等,都有这类情况。

第三种是周期性的孤雌生殖(Cyclical parthenogenesis)。

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即所谓“异态交替”(Heterogeny)。

蚜虫是最熟悉的例子。

许多蚜虫只在冬季将要来临的时候才产生雄蚜,进行雌雄交配,产受精卵越冬;而从春季到秋季连续十余代都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在这段时期几乎完全没有雄蚜。

蚜虫在孤雌生殖时(产性蚜时除外),它的后代都是雌的,经两性交配后产的卵到第二年也都发育成雌蚜(干母),唯有产性蚜时才出现雄蚜。

这是为什么?因为蚜虫的性染色体属XO型(♂:XO,♀:XX),蚜卵未受精时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它发育成的个体均为XX型,即均属雌性。

在产性蚜时期,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如光周期、温度等)以致在细胞分裂的时候,其中一部分X染色体未分裂,因而产生了XO型(即雄蚜)。

在雄蚜产生精子时,本应有X 型与O型两种精子,但在精子成熟时,O型精子全部退化,只剩下X型精子,所以同卵核结合全成为XX型的受精卵,这些卵以后都成了雄性的干母。

孤雌生殖对昆虫的广泛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即使只有一个雌虫被偶然带到新的地区(如风吹、人的传带),就有可能在这地区繁殖起来。

当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造成大量死亡的时候,孤雌生殖的昆虫也更容易保留它的种群。

所以孤雌生殖可以认为是对付恶劣环境和扩大分布的有利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