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

合集下载

古镇旅游发展探析——以浙江西塘为例

古镇旅游发展探析——以浙江西塘为例

古镇旅游发展探析——以浙江西塘为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休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古镇旅游作为旅游休闲的一个热门目的地也备受关注。

西塘作为最早开发古镇旅游的地区之一,以“活着的千年古镇”为口号,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出现了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古镇旅游发展探析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以旅游学知识为基础,管理学和营销学等知识为辅,分析和借鉴了国内外历史文化古镇发展和保护的经验,对西塘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分析,既从不同的角度对古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又从多方面入手对其提出了合理、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希望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科学的融合发展,提升古镇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开拓更大市场、促进古镇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古镇旅游;西塘;科学发展;文化产业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 Tourism,a case study of Xitang, ZhejiangAbstract: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quality, tourism leisure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ancient town tourism as a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tourism and leisur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Xitang, as one of the earliest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makes the "a living ancient town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as the slogan, the 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and ultimately to enhanc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s in Xitang. I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 cultur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gives some reasonable, effective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This paperhopes to combi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to develop a greater marke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basis.Keywords:Ancient town tourism; Xita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ultural industry一、引言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休闲渐渐成为了一种高品质生活的代表,同时休闲方式也因为需求变得五花八门,而旅游因其积极健康的形象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休闲的一种方式。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镇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主要研究成果,以期为古镇旅游的健康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梳理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古镇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总结古镇旅游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包括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古镇旅游的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古镇旅游的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承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古镇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视角的拓展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等。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国内古镇旅游研究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以期推动古镇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古镇旅游的概念与特点古镇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形式,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追捧。

它指的是以拥有一定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的古镇为载体,通过向游客展示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传统工艺、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来满足游客对于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双重需求的旅游活动。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镇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这些古镇往往有着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街巷布局、传统工艺等方面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自然风光优美:许多古镇都位于山水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古镇与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视觉享受。

民俗风情独特: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节庆、风俗习惯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游客在古镇旅游中,可以亲身感受到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持续发展性强:古镇旅游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运营方案

古镇旅游运营方案

古镇旅游运营方案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分析古镇旅游是一种融合了地域文化、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明的旅游方式,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古镇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在商机的新兴产业。

古镇旅游运营既涉及到景区的规划建设,又需要考虑到游客的接待和服务。

如何将古镇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了当今旅游业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古镇旅游运营的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部分:古镇旅游资源分析和规划1. 古镇旅游资源古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文化、历史、风景和民俗等多个方面。

在古镇,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建筑、古寺庙、传统手工艺品等,感受古镇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同时,古镇的美食、民俗表演、传统节日等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2. 古镇旅游规划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需要对古镇进行保护和修缮,保留古镇的原汁原味。

其次,需要开发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同时,需要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接待设施和服务,以保障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第三部分:古镇旅游运营模式分析1. 传统旅游运营模式传统的古镇旅游运营模式主要是依靠景区门票和周边商业的收入。

景区门票收入是主要的财政来源,而周边商业则包括餐饮、纪念品销售、演艺表演等多种形式。

不过,传统模式存在收入来源单一、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2. 创新旅游运营模式基于传统模式的不足,需要进行创新,提升古镇旅游的运营质量。

创新模式可以包括开发特色文化节目、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搭建智能化的旅游服务系统等。

通过创新,可以提升古镇旅游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第四部分:古镇旅游运营方案1. 景区规划和建设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景区规划和建设。

首先,需要在景区内设置指示牌和引导标识,方便游客的游览。

其次,需要保护好古镇内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尊重古镇的原貌。

最后,需要开发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江南古镇旅游发展阶段及模式研究

江南古镇旅游发展阶段及模式研究

江南古镇旅游发展阶段及模式研究摘要:江南古镇旅游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转型三个主要阶段,面对激烈竞争而日趋饱和的客源市场,以及商业开发和文化保护的不断冲突,古镇旅游逐渐涌现出几类典型的开发模式和转型路径。

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锦溪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阶段,参考区域市场和成功案例经验,提出市场运作、打造精品、文化驱动、区域协调四方面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江南古镇;开发与转型;锦溪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镇作为独特人文内涵与景观形态的结合体,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和追捧。

伴随古镇如火如荼旅游开发的同时,古镇风貌保护弱化、传统文化发展异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并日趋严峻。

如何完整保存古镇的传统风貌、延续地域传统文化同时实现其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研讨和解决的议题[1]。

1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主要阶段1.1 十年起步阶段:古镇的挖掘与保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潘群、潘谷西、罗哲文等一批文化学者和文物建筑保护专家先后来到周庄,对周庄沈厅推崇备至,使得周庄人意识到周庄古镇在江南乃至全国的文化意义,由此开始了对沈厅等单体古建筑的保护。

1984年,周庄乡人代会上首次提出了“保护古镇,修复沈厅”,也使得周庄成为探索古镇保护和旅游的开拓者。

1986年,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制定了《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十六字方针,开启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实施工作[2]。

同年,距离周庄仅17公里的同里古镇,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对古镇区文保单位进行平面制图,1987年起对全镇范围内的文保单位和重点古建筑进行了建筑测绘、建立档案和挂牌保护。

此后一直到90年代中期,很多古镇纷纷效仿,走上了保护古镇与旅游开发的道路。

1.2 十年发展阶段:旅游开发与古镇推广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江南古镇进入蓬勃的旅游开发时期。

以古镇旅游为主题的景区数量显著增加,游客接待量也增长迅猛,这一时期诸多古镇将文化与商业主动结合,周庄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着力打造“社区型景区”,尽可能保留原住民,鼓励当地居民经商开店,维持周庄原生态人居环境。

古镇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古镇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古镇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首先,古镇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越来越多的古镇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实现了古镇的转型升级。

例如,中国最著名的古镇之一,周庄,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将古镇打造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许多古镇还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传统工艺展示等方式,弘扬了古镇文化。

其次,古镇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部分古镇因过度商业化而失去了传统特色,形成了“同质化”的旅游产品。

古镇的商业化开发往往使得古建筑被改造成商铺,传统手工艺品被大量仿制,使得古镇的文化内涵流失。

另一方面,古镇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需要提升。

有些古镇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游客在游览中可能会遇到交通不便、厕所不够、停车位不足等问题。

再次,古镇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提升旅游业收入的同时,古镇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过度开发和旅游压力可能会导致环境破坏和文物保护问题。

古镇需要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合理分流游客,同时保护古镇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最后,古镇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古镇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推动古镇文旅融合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和规划,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古镇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只有注重保护传统文化、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古镇文旅融合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古村镇旅游的发展对策与趋势

古村镇旅游的发展对策与趋势

古村镇旅游的开展对策与趋势古村镇旅游的开展对策与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压力大成为了普遍现象,而具有古朴的民风,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环境的小镇就强烈的吸引着他们,且小镇的无压力生活也成了他们的向往。

所以,古镇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凭借着其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受到群众的青睐。

古村镇旅游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古村镇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几百年至上千年。

它最初是指那些农村乡土建筑的聚落地。

而现在作为了一种旅游资源而存在。

泛指所有目仍然保存有比拟完整的古建筑民居、传统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乡镇、古村、以及建筑古旧风俗奇特的少数民族村寨。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压力大成为了普遍现象,而具有古朴的民风,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环境的小镇就强烈的吸引着他们,且小镇的无压力生活也成了他们的向往。

所以,古镇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凭借着其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受到群众的青睐。

由此,古镇越来越吸引大家的眼球,并且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受到大家青睐,但是这也给其自身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一、对于自然环境方面问题的对策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历史建筑保护法律是中国民族历史建筑保护的一把钥匙,只有借助这把人民赋予的钥匙,我们才能翻开中国民族历史建筑保护的保障大门。

在国家法律的根底上,省级人大和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特别是市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具有地方针对性的标准性文件,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更好地对古镇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保护。

2、完善古村镇的根底效劳设施的建设针对旅游景点的垃圾问题与厕所问题,各旅游景点应该完善景区的根底效劳设施建设。

增加景区的垃圾桶,并且及时的对这些垃圾进行回收和处理。

对于旅游厕所问题方面应该增设旅游厕所,并且及时的进行清理,以防止恶臭,溢出的结果。

3、增强游客环境保护的意识当今社会,旅游业迅速开展,但是游客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游客在景区随意对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及对古建筑的乱涂乱画,对绿化的践踏也是经常看到。

文旅融合背景下同里古镇旅游现状与开发对策

文旅融合背景下同里古镇旅游现状与开发对策

文旅融合背景下同里古镇旅游现状与开发对策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早在唐朝就已经建成,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水乡风景。

伴随着文旅融合大潮的来临,同里古镇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游客,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同里古镇旅游现状和开发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同里古镇旅游现状同里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风景优美,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购物和品尝特色美食。

同里古镇的主要旅游产品包括古镇景区、各种特色文化活动和节庆庆典等。

其中,古镇景区是同里旅游的重点,古色古香的街道、清新优美的河道和迷人的古建筑构成了同里的独特韵味。

但是,同里古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人流量大、接待服务相对滞后、交通不便等。

同里景区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其空间、设施、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发展同里旅游的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二、同里古镇旅游开发对策1.加强主题营销:同里古镇可以重点突出其文化特色,推出一些具有时代感和商业价值的主题活动,如同里古镇灯会、同里花海节等,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2.优化接待服务:同里古镇需要提高接待服务和游客体验,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和提升,鼓励本地民宿、农家乐业发展,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里古镇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不便的情况,尤其是在道路交通和停车场等方面进行加强,以改善游客出行的体验。

4.推进智慧旅游:同里古镇可以适应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将技术和旅游业融合,打造智慧旅游模式。

比如通过智慧导览、无线网络、移动支付等方式来带给游客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总之,同里古镇是一座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其开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游客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对同里古镇的全方位提升和发展。

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

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

452015年7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刘旭昊 陈 雪 贺轶宁着旅游业的兴旺,古镇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以来,已经成为了国内的主要休闲旅游方式。

然而,国内大部分的古镇已经走入了“单一模式”的开发模式怪圈中,古镇同质化,内容千篇一律,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一、引言古镇旅游在四川的发展较迟,也因为这个原因吸取了各种旅游古镇开发类型的优劣之处,因而导致目前古镇旅游业发展的十分顺利。

据粗略统计, 四川拥有4000 多座古城镇, 集聚街市、场镇、商埠、水陆码头、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一体, 人文内涵极其丰富, 具有很高的研究及观赏价值。

二、旅游古镇同质化的表现旅游古镇的同质化意味着缺乏旅游产品的差别。

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将旅游产品差别归结为物质差别和认知差别,前者又可以分为横向差别和纵向差别。

从纵向差别来看,旅游古镇中旅游产品、项目设施,餐饮等其他相关产业的档次相差不大,质量普遍偏低,并且古镇商业化现象浓重,商铺数量多并且经营商品雷同,饭店都经营相同的菜肴。

据旅游古镇游客总体满意度上表明,一半以上的游客对于旅游古镇的感觉停留在一般层次上,古镇已经成为市民周末时对生活调剂的一种方式,丧失了作为旅游景点对旅游需求的能力。

横向差别上来看,古镇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我国现有旅游古镇几乎都是观光一日游,十几分钟便能游览完整个古镇,时间十分短暂,游客缺少与古镇之间的互动体验,缺少对文化的感知和认识。

从认知差别上来看。

除了周庄、乌镇、丽江等几个古镇品牌较为突出,很多古镇没有凸显出自己的品牌。

由于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余古镇在开发建设中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搬抄借鉴,最终导致这些品牌难以体现出认知差别。

三、旅游古镇同质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一)旅游古镇同质化产生的原因1、地方政府过度干涉古镇开始模式有三种分别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
————————————————————————————————作者:————————————————————————————————日期:
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旅游管理
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
刘旭昊陈雪贺轶宁
作者简介:刘旭昊,1991年01月12日,男,四川,本科,人文地理学。

着旅游业的兴旺,古镇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以来,已经成为了国内的主要休闲旅游方式。

然而,国内大部分的古镇已经走入了“单一模式”的开发模式怪圈中,古镇同质化,内容千篇一律,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一、引言
古镇旅游在四川的发展较迟,也因为这个原因吸取了各种旅游古镇开发类型的优劣之处,因而导致目前古镇旅游业发展的十分顺利。

据粗略统计, 四川拥有4000 多座古城镇, 集聚街市、场镇、商埠、水陆码头、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一体, 人文内涵极其丰富, 具有很高的研究及观赏价值。

二、旅游古镇同质化的表现
旅游古镇的同质化意味着缺乏旅游产品的差别。

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将旅游产品差别归结为物质差别和认知差别,前者又可以分为横向差别和纵向差别。

从纵向差别来看,旅游古镇中旅游产品、项目设施,餐饮等其他相关产业的档次相差不大,质量普遍偏低,并且古镇商业化现象浓重,商铺数量多并且经营商品雷同,饭店都经营相同的菜肴。

据旅游古镇游客总体满意度上表明,一半以上的游客对于旅游古镇的感觉停留在一般层次上,古镇已经成为市民周末时对生活调剂的一种方式,丧失了作为旅游景点对旅游需求的能力。

横向差别上来看,古镇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我国现有旅游古镇几乎都是观光一日游,十几分钟便能游览完整个古镇,时间十分短暂,游客缺少与古镇之间的互
动体验,缺少对文化的感知和认识。

从认知差别上来看。

除了周庄、乌镇、丽江等几个古镇品牌较为突出,很多古镇没有凸显出自己的品牌。

由于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余古镇在开发建设中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搬抄借鉴,最终导致这些品牌难以体现出认知差别。

三、旅游古镇同质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旅游古镇同质化产生的原因
1、地方政府过度干涉
古镇开始模式有三种分别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干涉古镇的开发建设,以计划替代规划,不考虑因地制宜,只看重经济效益和政绩,地方政府一味建设一些高回报价值的项目,导致各地旅游古镇同质化。

2、缺乏长远谋划
首先是各地方政府对本旅游古镇的形象定位缺乏长远的谋划,为规划而规划,不能做到更具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符合自身的特色古镇,最终的规划也只是流于形式,即所谓的“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3、产品创新意识低
在古镇旅游产品设计中,由于旅游产品产业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产品的创新要求和意识比较低,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进而导致旅游古镇的创新性设计相对缺乏,使得旅游古镇在开发建设中的完全模仿或者相似度极高的设计,造成旅游古镇的同质化。

(二)旅游古镇同质化的影响
1、旅游古镇同质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观察,旅游古镇同质化的影响主要是降低了消费者选择出游目的地的空间。

根据经济学原理,当某产品的选择空间受到了限制,消费者的选择面一般会降低。

因此,旅游古镇的同质化将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变化和增长的旅游需求;再者,因而高质量的旅游古镇的缺失将影响极大部分消费者潜在的旅游需求无法被满足。

2、旅游古镇同质化对其他古镇的影响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旅游古镇的同质化是导致古镇与古镇之间竞争激烈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产品同质化极高的情况下,古镇与古镇之间的竞争力逐渐丧失,消费者无法判断各个旅游古镇之间的差异,只有盲目跟风,导致旅游古镇会出现旅游人次突然暴涨或遇冷两种极端情况,这样的结果对于旅游古镇的影响极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旅游古镇同质化背景下古镇发展新思路研究
(一)准确定位, 形成自我风格
历史文化是旅游古镇的灵魂,各个古镇的历史渊源不同,应该抓住古镇的亮点,将古镇内部的资源进行全面组合,形成独特风格,逐步修建、开设相关的旅游项目,待整体建设完成后,再推出新形象,以免造成硬件无法跟上软件的局面。

在开发过程中,应当与现代化的农业、服务业、工业等其他产业相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这样的特色古镇,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其他地区古镇复制和超越。

(二)深层挖掘,彰显历史文化
我们要从历史出发,深度挖掘古镇的文化底蕴以及其背后的价值所在,从景点
中突出自己的文化内涵,并且从中传递给游客。

所以,我们在未来的开发中,可以增加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提升游客们的活跃度,比如街子古镇的手工木雕作坊和打铁作坊别有风味, 可考虑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木雕和打铁。

所以在古镇的开发中,仅仅重现当年的历史建筑、古迹,不能作为一个单一的开发选择。

(三)开发与保护并行,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古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相互矛盾的,但也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在未来的开发中要做到开发与保护并行。

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居民的支持,是达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同时提高增强环境教育, 使得游客与居民意识到古镇资源的保护,是实现经济利益的前提。

古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就能达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