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分析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室性早搏患者130例,随机平均分为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每组65例,稳心颗粒组口服给药,9g/次,3次/d;美托洛尔组口服给药20mg/次,2次/d。
治疗周期8周。
观察记录各组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给药前,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总缺血时间分别为15.36±1.04min、13.22±2.87min;给药后降低到4.12±0.93min、6.57±0.49min;给药前后两组的心肌总缺血时间下降值均显著下降(P<0.05)。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无差异,稳心颗粒显效人数显著多余美托洛尔组(P<0.05),该组无效人数显著少于美托洛尔组(P<0.05)。
结论稳心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室性早搏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22-01室性早搏是指窦房结冲动在抵达心室之前,心室的某一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冲动异常,引发心室除极[1]。
属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地甚至危及生命。
但心律失常的治疗属于临床难题,目前尚无特效药。
因此,找到安全有效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见到我院就诊的室性早搏患者65例,稳心颗粒给药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1 对象与材料1.1对象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进入我院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130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53.4±8.1岁,男59例,女71例,临床均有明显的气短、胸闷、心悸等症状。
其中冠心病46例,高血压44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心肌病16例,肺心病6例。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前后早搏次数的变化,评价稳心颗粒对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步长稳心颗粒9g,3次/日,加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他汀类等药物,常规剂量;对照组31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无应用美托洛尔禁忌症如低血压、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12.5mg,2次/日,口服而后若血压≥100/60mmHg,心率≥60次/分,逐渐加量至能耐受的最大剂量,一般≤100mg/日,余治疗同前,疗程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室性早搏次数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80.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同时,有减少快速型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早搏稳心颗粒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42~85岁,平均58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6.5年。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31例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无应用美托洛尔禁忌症如低血压、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两组一般资料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其中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6例。
均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室性早搏(诊断标准参照心血管病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9g,3次/日,加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他汀类等药物常规剂量。
对照组美托洛尔12.5mg,2次/日,口服而后若血压≥100/60mmHg,心率≥60次/分,逐渐加量至能耐受的最大剂量,一般≤100mg/日,余治疗同前,疗程4周。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记录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记录早搏、心率、血压变化,新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化验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2例观察

3 4 室性 早搏 变化 情 况 :2例 患者 服稳 心颗 粒 4周后 . 6
2 8例 室 性 早 搏 消 失 或 减 少 9 以 上 , 效 率 为 4 , 0 显 5
室性心 律失 常 ; 重 及 多脏 器 衰 竭 患 者合 并 的 室 性 心 危 律失 常及 显 著 心 动 过 缓 ( 括 病 态 窦 房 结 综 合 征 及 2 包 度 以上房 室传 导 阻滞 ) 者不 纳入 研究 对象 。
未 达到 以上标 准 。
4 体 会
后 输液 时 间缩短 , 能够 早 期恢 复 活 动 , 其住 院时 间也 会
相 应缩 短 。本组 资料 中 , 验组 的术 后住 院时 间缩 短 , 试 住 院费 用相 应 降低 , 统计 学意 义 。 有 总之 , 速 康 复 外 科 强 调 尽 可 能 地 减 少 对 患 者 的 快 创 伤性 操作 , 术后 早期 恢 复进 食 , 合 应用 促 胃肠 动力 结
2 治 疗 方 法
共计 5 3例 室 性 早 搏 减 少 > 5 , 此 总 有 效 率 为 0 因
8 。而 2 5 4例 功 能 性 室 性 早 搏 患 者 中 ,7例 室 性 早 搏 1
减 少> 9 , 效率 为 6 , 0 显 8 共计 2 2例 室 性 早 搏减 少
> 5 , 0 因此 总 有 效 率 为 9 。 此 结 果 显 示 稳 心 颗 粒 2 对 室 性 早 搏 有 显 著 性 抑 制 作 用 , 其 是 对 非 器 质 性 心 尤 脏 病合 并室 性早 搏 的疗效 更加 明显 。
表 1 患 者 治 疗 前后 心 率 、 R 间 期 、 P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2 1 9. 51
钠 内流有一 定 的抑制作 用 。经 大量 临床 应用 , 步长稳心 颗粒 无明显 不 良反 应 , 无 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 常证据 , 口服安全降低 心肌耗 氧量 , 改善 心肌 缺 血, 增强 心肌顺 应性 : 降低血液粘度 、 减慢 心率 、 张动静 脉降低 心脏后 负荷 , 改 扩 能 善冠心病人心脏功能 。本组资料表明 , 步 长稳心颗粒 治疗室 性早 搏 , 本兼 治 , 标 疗
次, 3次/日口服 , 程 4周 , 观察 本 组 疗 并 治疗 前后 患者 血常规 、 血生化及心 电图各
1 。 次
疗效 判断标准 : 参照 19 9 5年卫 生部
颁发的《 中药 新药 治疗 心 悸 的 临床 研究 指导原 则》 中西 医结 合 会 议制 定 的疗 及 效标准 … 。①显效 : 早搏减 少 9 % 以上 ; 0 ②有效 : 早搏减 少 5 % ~9 % ; 无 效 : 0 0 ③
脾 气 滋 心 阴 , 助 党 参 益 气 生 血 ; 药 三 辅 佐
室性早搏是 临床上较 常见 的心 律 失 常 , 中医 “ 悸 ” 畴。病 理性 室 性早 属 心 范 搏大都存 在 基础 心脏 病 , 重者 可 诱 发 室
速、 室颤 , 危及生命 , 必须进 行药 物 干预 。
目前可供 选择 的西药很 少 , 而且不 良反应 多, 如致心律失 常作 用 、 制 心肌 收缩力 抑 等限制了临床 应用 。我 院应用 步 长稳心 颗粒治疗 室性 早 搏 , 到 了满 意 临 床疗 收
步 长 稳 心 颗 粒 治 疗 室 性 早 搏 临 床 观 察
稳心颗粒治疗心脏早搏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心脏早搏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口服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心脏早搏的疗效。
方法我中心2011年1月~2012年6月门诊诊治的心脏早搏患者76例,给予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治疗,5 g/次,3次/d,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58例,占76.31%;有效13例,占17.11%;无效5例,占6.58%,总有效率为93.42%。
其中,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感轻度头晕,1例出现胸闷症状,1例出现恶心感,未出现其他异常心律。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心脏早搏治疗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稳心颗粒;心脏早搏;疗效观察心脏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气促、乏力等症状,见于正常人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就诊率较前均明显上升[1],故如何更好的治疗这些心律失常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可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
因此,安全且能用于长期治疗心脏早搏的药物是临床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
步长稳心颗粒是近年来出现在临床上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为纯中药制剂。
本次观察以我中心的2011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76例心脏早搏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仅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中心诊治的76例心脏早搏患者为观察对象。
病例入选条件:心脏早搏发生次数>30次/h,并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祛除紧张、劳累、吸烟、饮酒与咖啡等诱因,早搏无明显减少者,不论其早搏类型以及是否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
女34例,男4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6.49±6.35)岁;同时存在房性、室性早搏患者10例,单纯房性早搏患者30例,单纯室性早搏患者36例。
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心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分别接受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和胺碘酮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安全性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治疗安全性较高。
标签:稳心颗粒;频发室性早搏;疗效;安全早搏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疾病,且该疾病的影响范围较广,涉及各类心脏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
稳心颗粒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频发室性早搏临床治疗药物,也是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新药制剂,其临床应用价值获得患者和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
本文采用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100例,年龄34~87岁,平均年龄(56.5±6.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3.2±1.2)年。
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一组70例、对照二组70例,三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5 g,3次/d;对照一组采用美托洛尔(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17)治疗,12.5 mg,3次/d,按照患者不同的耐药性进行剂量调整,最高剂量不超过50 mg;对照二组采用胺碘酮(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0.2 g,3次/d。
对比三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24 h心电图监测早搏频率降低超过90%,或是完全消失;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24 h心电图监测早搏频率降低超过50%,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未达到上述临床诊断标准[1]。
稳心颗粒治疗血液透析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血液透析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刘瑞清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6(025)013
【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血液透析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血液透析合并室性早搏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2组治疗8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4 h室性平均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434-1436)
【作者】刘瑞清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近期疗效观察 [J], 于永远;王一任;郭燕;郭荔;金文娟
2.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J], 罗子幸;赵华云;陈伟强;王文会
3.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J], 周淑平
4.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J], 赵蓓蕾;茶春喜;姚建平;田磊
5.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90例疗效观察 [J], 吴文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观察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有效成分组成,具有镇静、安神、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在医学领域,稳心颗粒已经成为了治疗心脏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尤其是对于早搏这种疾病,稳心颗粒的疗效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就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观察进行分析。
一、稳心颗粒的临床特点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龙骨、牡蛎、茯苓、红花、蔓荆子、桂枝等,这些药物都具有镇静、安神、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并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稳心颗粒的临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疗效快速:由于稳心颗粒是中药制剂,药物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治疗心脏疾病的效果比较快,大部分患者服用后2-3天即可感受到症状改善。
2. 安全可靠:稳心颗粒主要由天然中草药组成,不含有西药成分,对人体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3. 微创治疗:稳心颗粒可以口服或水煎服用,不需要进行手术或注射,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法,患者比较容易接受。
二、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观察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在突然时出现早于期望的心跳,会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种方法疗效不确定,且毒副作用较大。
而稳心颗粒则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观察表明,该药物对早搏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律不齐、心悸等症状,降低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稳心颗粒还具有延长心肌顺应性、降低机体应激等作用,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注意事项稳心颗粒虽然是一种中药制剂,但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应当根据医嘱使用:稳心颗粒是一种药物,患者在使用时应当根据医嘱使用,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用量。
2. 禁忌症患者慎用:稳心颗粒不适用于十分虚弱、年幼或体重过轻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宜服用。
3. 不可过度用药:稳心颗粒虽然安全可靠,但过度使用药物仍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患者不可过度用药,应当根据疾病的情况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发表时间:2017-02-09T10:02:16.39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作者:张辉1 秦振龙2 徐福生3 张慧娟4 王刚1陈晨1[导读] 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1、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通州 10111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北京丰台 100120(3、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手术室河北唐山 063100(4、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 101300【摘要】?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方法 8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稳心颗粒治疗组40例和慢心律对照组40例。
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9克,3次/d;对照组加服慢心律150 mg,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室性早搏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5%,症状改善率为95.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2.5%,症状改善率为77.5%;经治疗后血LDH、CK-MB、cTnI含量明显降低(P<0.01)。
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心电图改善率和心肌酶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
【关键词】? 稳心颗粒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心肌缺血脑心综合征(cerebral cardiac syndrome,CCS)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脑心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室性早搏及心肌酶谱的异常,严重的室性早搏常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使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且长期应用可增加病死率。
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以及对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住院患者。
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0例,缺血性脑卒中40例。
入选标准:脑心综合征以既往无心脏疾患史,急性脑卒中时24h动态心电图提示单形、多源、多形、成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早搏次数>4 000次/24 h,伴心悸、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升高。
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前停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
排除标准: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妊娠、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及大量饮酒、吸烟者。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即予脑卒中常规治疗,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营养神经细胞,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
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步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克口服,3次/d。
对照组加用慢心律(上海医药集团信谊制药厂生产)150 mg,3次/d。
意识不清者予鼻饲给药。
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心悸等临床症状;入院第1天及14天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室性早搏数目,并清晨采血检测血清LDH、CK-MB、cTnI含量变化,检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正常参考值: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2、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3、肌钙蛋白I cTnI<0.3ng/ml 1.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订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效果[2]。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有效:室性早搏减少50%~89%;无效:室性早搏减少<50%或无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致心律失常的诊断采用Morganroth制定的标准进行判断[3]。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 2.4? 不良反应? 2组服药后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在整个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影响整个实验过程进行。
3? 讨? 论CCS指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性反应等各种颅内疾患导致的颅内高压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病死率较高,死亡原因以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为主。
近年研究认为急性脑血管病发生CCS与下列因素有关:(1)神经因素。
急性脑卒中由于脑组织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脏细胞病变。
尤其下丘脑外侧区损伤可导致频繁室性心律失常;下丘脑后部损伤可引起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分离等。
(2)体液因素。
急性脑卒中时,机体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一方面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及收缩,造成心肌缺血及损伤;另一方面造成心肌自律性和异位起搏点增加,导致心律失常[4,5]。
(3)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
急性颅脑损伤时增高的血浆内皮素(ET)可以通过抑制心肌乳酸转运和能量代谢,导致心肌损伤;而高浓度的内皮素本身对心肌组织具有直接毒性作用。
此外,急性颅脑损伤时氧自由基、血栓素A2(TXA2)、内源性阿片肽等释放增加,均可导致心肌损伤[6]。
(4)脑卒中治疗过程中脱水剂、止血或凝血剂的应用,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7]。
由此可知,卒中后发生的神经体液调节紊乱以及某些治疗药物的运用可以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和血清心肌酶的升高。
祖国医学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阴两虚导致心络的络虚不荣和络脉瘀阻。
络虚不荣则心神失养;络脉瘀阻日久化热;虚火内扰心神;二者均可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心律失常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甘松、三七、琥珀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醒安神的功效,对于气阴两虚、络虚不荣、心络瘀阻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可明显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改善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室性早搏均具有显著疗效[8,9];组方中多种成分能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产生作用,对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及延迟整流钾电流(IK)离子通道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作用[10];其延长钙通道的开放时间、轻度抑制钠通道的效应,可以产生类似胺碘酮的药理作用;组方中所含的人参皂苷可以减慢犬、大鼠的心率,提高电刺激致室速阈值,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丹参酮磺酸钠具有类似维拉帕米样一型钙通道阻滞作用,能使豚鼠或家兔离体心脏或麻醉犬的心率减慢。
从以上药理学特点分析,稳心颗粒可能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调节心肌细胞膜对钠、钾、钙等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等方面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室性早搏的发生,减轻脑心综合征后的心肌损伤。
慢心律属Ib类抗心律失常药,缩短浦氏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延缓室内传导、提高室颤阈值,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本研究通过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结果表明:无论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是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稳心颗粒均优于慢心律;同时稳心颗粒还可以通过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拮抗血管活性物质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等方式起到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脏的作用。
当然,中药经配伍形成复方制剂,其作用机制远比单味药复杂,稳心颗粒是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其他环节干预CCS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80.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26(6):405 413.3 Morganroth J.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arrhythmic events[J].Am J Cardiol,2007,59(11):32E 37E.4 贾锦英.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109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13,21(10):722 723.5 高毅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4,2(6):335.6 马明远.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治疗[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15,25(8):1 058 1 059.7 Cheshire WP,Saper CB.The insular cortex and cardiac response to stroke[J].Neurology,2013,66(9):1 296 1 297.8 李凤,王可依,宋佳佳,等.稳心颗粒对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J].成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6(3):133 137.9 张大中,张娜 ,李晓梅 ,等.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783 786.10 马赛玉.稳心颗粒控制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室率的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