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居民消费调研年度报告
成都市年度商铺市场分析报告

成都市年度商铺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城市,其商铺市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成都市年度商铺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租金水平、核心商圈的竞争情况、商铺投资热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 市场概况成都市商铺市场一直以来都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成都市商铺供给量到达1200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了10%。
成都市商铺市场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在各个核心商圈和繁华地段。
3. 租金水平分析成都市商铺租金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商铺所在地、面积、楼层、商圈竞争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成都市商铺平均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100元。
其中,核心商圈的租金水平较高,平均每平方米每月150元左右,而一些次要商圈的租金水平相对较低。
4. 核心商圈竞争情况成都市有多个核心商圈,如锦江区春熙路、青羊区宽窄巷子等。
这些核心商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繁华的商业气氛和丰富的购物与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量商铺和消费者。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铺进驻,核心商圈的竞争也日益剧烈。
各商铺通过降低租金、推出促销活动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核心商圈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引入更多的优质商铺和国际知名品牌,以提升商圈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5. 商铺投资热点近年来,成都市某些区域成为商铺投资的热点。
比方,高新区、天府新区的商业地产市场开展迅速。
这些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支持和商业环境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
同时,这些地区也因为商铺供给相对紧缺,导致租金水平较高。
因此,在商铺投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供需关系、商业开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等因素。
6. 结论成都市商铺市场具有良好的开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开展,商业需求不断增长,商铺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核心商圈的竞争剧烈,商铺投资热点逐渐向新兴区域转移。
因此,在商铺投资和经营策略上,需结合市场潜力、地理位置和商业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决策。
成都消费分析报告

成都消费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将对成都市的消费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市场研究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将从整体消费额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对成都市的消费进行概述,然后针对不同消费领域分别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给出一些建议。
2. 整体消费情况2.1 消费额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的消费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8年,成都市的消费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而到2020年,消费额已经增长到1500亿人民币。
这表明成都市消费能力的增强。
2.2 消费结构成都市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消费、教育消费、医疗消费、旅游消费等。
其中,生活消费占据最大比例,约占整体消费额的50%。
而教育消费和医疗消费分别占据约30%和10%的比例。
旅游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小,约占10%。
3. 生活消费分析3.1 食品消费成都市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食品消费一直是成都市的重要消费领域。
川菜、火锅等成都特色美食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主要选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食品消费额占整体消费额的40%左右。
3.2 住房消费成都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繁荣,住房消费是当地居民最大的支出之一。
不仅是购房消费,租房市场也很活跃。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住房消费额约占整体消费额的30%左右。
3.3 娱乐消费成都市的娱乐消费也占据一定比例。
KTV、电影院、游乐场等都是居民常去的娱乐场所。
统计数据显示,娱乐消费约占整体消费额的10%左右。
4. 教育消费分析4.1 学前教育成都市的学前教育一直受到家长的重视。
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是家庭消费的主要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消费约占教育消费额的40%。
4.2 中小学教育成都市的中小学教育也是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同构成了成都市的教育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教育消费约占教育消费额的40%。
4.3 高等教育成都市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深造。
高等教育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是家庭重要的支出项。
探店年度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市场日益繁荣。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美食的多元化需求,探店活动应运而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为广大美食爱好者提供专业、全面的探店服务,现将本年度探店工作总结如下。
二、年度工作概述1. 探店数量及地域覆盖本年度,我们共探店XX家,覆盖了全国XX个省市,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部分三线城市。
在探店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特色美食、传承地域文化,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美食选择。
2. 探店内容丰富多样本年度探店内容涵盖了中餐、西餐、快餐、甜品、小吃、饮品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同时,我们还关注健康饮食、素食、减肥等话题,为消费者提供有益的饮食建议。
3. 探店形式多样化本年度,我们采用了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探店报道,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美食体验。
同时,我们还与知名美食博主、网红达人合作,扩大探店影响力。
4. 用户互动与反馈本年度,我们积极与用户互动,收集用户反馈,优化探店内容。
通过用户反馈,我们不断调整探店策略,提高探店质量。
三、年度工作亮点1. 精准定位,挖掘特色美食本年度,我们团队在探店过程中,注重挖掘特色美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体验。
例如,在四川探店期间,我们推荐了火锅、串串香等特色美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 严格筛选,确保探店质量为了保证探店质量,我们团队对每家探店进行了严格筛选,确保推荐的美食具有代表性、品质优良。
同时,我们还关注餐厅的服务、环境等因素,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评价。
3. 创新形式,丰富探店体验本年度,我们尝试了多种探店形式,如美食地图、探店直播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美食体验。
同时,我们还与美食达人、网红达人合作,扩大探店影响力。
4. 用户互动,提升用户体验我们重视用户反馈,通过用户互动,了解用户需求,优化探店内容。
同时,我们还定期举办美食活动,增加用户粘性,提升用户体验。
成都市高新西区---郫县住宅市场调查报告

4月 20 08 年 11 月 20 09 年 8月 20 10 年 10 月 20 10 年 12 月 20 11 年 5月 20 11 年 5月
20 07 年
20 07 年
20 07 年
20 07 年
50 0
6月
7月
6月
0%
2007年6月
2009年8月
2011年2月
2011年2月
2010年度郫县区域成 交的土地宗数位列五 大郊县第二;
楼面地 价 2370.0 2548.0 2543.0 1775.0 584.00 460.00 785.00 930.00 960.00 2005.2 2111.8 1680.0 3889.0 3584.0 830 390 3674 2000
当前 均价 6200
竞得人
开发项目
2007-7-3 2007-6-29 2007-6-29
央行三次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受此影 响, 5年期以上的 基准利率达到 7.05%。房贷利率 已升至最近10年来 的最高水平。同时 市场预计今年3季 度会再有一次加息
成都市房管局 发 改委联合颁布《关 于进一步加强商品 住房价格监管的通 知》,进一步强化 对商品房备案、销 售价格的监督机制。
成都主城区市场表现 在国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稳 1.2011年主城区房市全面回冷,从春节开始,整体市场成交量出现显著下滑。 定当前房地产销售价格,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 、扩大保障房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 2.开发商对拟新投放市场房源进行控制,开始调整其经营目标从规模扩张向消化存量转变; 极作用。特别是对主城区住宅市场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三线城市、城市郊区 3.土地出让市场疲软,开发商在土地获取上更加慎重,土地获得的溢价率出现下滑; 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抑制了部分消费者的改善型需求。 4.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与郊区地域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成都郊区的市场稳定和活跃度。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成都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背景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成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能力和购买力逐渐增强,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针对成都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对于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制定适合的市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市场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和购买偏好,以及市场竞争状况,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我们在成都市的商业街和购物中心进行了调研,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分析1.目标消费群体:调研结果显示,成都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年轻人群体,占总受访者的65%。
这部分人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购买欲望,对时尚、品质和个性化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2.消费偏好:调研显示,在成都市场,消费者对品质、品牌和价格敏感度较高。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和高品质产品,但同时也注重性价比。
此外,消费者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较大,希望能够通过购买特色产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3.竞争状况:在成都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
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进行多家店铺的比较,选择性较强。
因此,企业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定位方面需要更加精准和差异化。
四、市场策略建议1.品牌建设:在成都市场,品牌影响力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2.产品创新:成都市场的消费者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旺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产品创新,打造独特的产品特色,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也可以通过赋予产品故事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卖点和吸引力。
3.价格策略:在成都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可以通过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准来吸引消费者,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活动,增加购买动力。
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

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也逐步提升。
而在众多消费热门城市中,成都市凭借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成为了高端消费的重要据点。
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的心态、行为和偏好也面临着不断变化和调整的挑战。
因此,进行一次针对成都市消费者的调查,对于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的概括和分析,揭示目前成都市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以及市场需求趋势等方面的信息,旨在为企业跟进市场变化、制定更为科学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一、消费者群体特征分析1. 年龄结构:本次调查中,成都市消费者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35岁区间,占比64.2%。
紧随其后的是36-45岁年龄段,占比22.8%。
由此可见,成都市消费者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中青年化趋势。
2. 职业分布:在本次调查中,家庭主妇的消费者占比较高,为28.7%。
其次是白领人群,占比22.6%。
从职业分布来看,成都市消费者主要以中高收入阶层为主。
3. 消费频率:相比于其他城市,成都市消费者消费频率偏高。
本次调查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了“周末或假期频繁消费,平时较少消费”的答案。
而平时经常消费的占比较低,仅为17.6%。
4. 消费金额:总体来看,成都市消费者的平均消费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显示,消费者的平均单笔消费为500-1000元,在不同场合的消费金额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
二、消费者偏好分析1. 消费场所:在消费场所的选择上,成都市消费者喜欢选择超市、商场等传统购物场所进行消费,其中超市占比最高,达到了74.5%。
而线上购物的消费者占比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成都市消费者较为注重实物体验有关。
2. 消费方式:在消费方式上,成都市消费者最青睐的是线下支付。
调查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采用现金或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进行消费。
然而,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增长。
【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消费者调查报告范文4篇

【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消费者调查报告范文4篇据英媒12日报道,英国国会将在近期发表一份报告,调查英国安全部门获取隐私通讯信息的能力。
英国国会下属的情报及安全委员会在调查当中已经将此类活动对民众隐私的影响考虑在内。
同时,委员会也在研究,现行法律是否能“恰当地达到目的”。
此项质询始于XX年,当时前美国情报人员爱德华·斯诺登泄露了英美情报机构所收集的情报。
屏蔽此推广内容斯诺登在逃离美国之后,目前正居住在俄罗斯,他向媒体提供了当局互联网和电话监控所收集的详尽细节。
斯诺登泄漏的材料引起多方关注,认为情报人员在获取隐私信息的时候可能权力过大。
然而,英国的情报机构及政客正在反驳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与伊拉克和叙利亚有关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是他们需要获取沟通信息和数据的理由。
外界期待,委员会的报告会探讨现行的立法是否在提供必要的权力,隐私的涵盖范围以及监管和问责是否充分等等。
将公开与委员会对话的人员包括英国军情五处(mi5)、军情六处(mi6)和政府通信总部(gchq)的领头人,英国内政大臣特蕾萨·梅,副首相尼克·克莱格,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等等。
同样将在稍后发表的是一份监察英国警方和密探拦截通信信息的年度报告,将详细披露此类行动发生的次数,以及是否有出错或滥用的情况。
为了了解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和行为差异。
前几日,我在衣之家时代店进行关于男女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差异的调查。
调查了男女消费者各50人,问题如下:、您经常出来购物吗?、您出来购物的原因是什么?、您购物完时会发现买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吗?、您一次购物花费多长时间?、您会因为商场搞活动而特地出来购物吗?、您会货比三家吗?经调查发现,在被调查者中男性有一半的人数不经常出来购物,而经常出来购物的人中也大多是陪其他人出来,他们出来购物的原因一般是家中缺少了这部分物品,他们只买自己需要的,买好就离开,大部分男性一次购物的时间在3小时之内,而他们对商场活动并不是很关注,,他们除了买大件商品是会货比三家,其余的则很少。
成都居民消费调研年度报告

成都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3一、城市简况3二、城市规划41.成都城市发展战略42.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43.区域定位44.城市发展方向55.城市发展热点区域5三、宏观经济环境61.GDP (6)2.固定资产投资63.社会消费74.居民收入7四、人口状况8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8一、政策背景8二、成都房地产市场总体简况101.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日益增大102.外来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103.成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114.竞争日渐激烈,市场细分必须更加明确11三、成都房地产各类型市场简况121.住宅市场122.甲级写字楼市场133.商业市场154.二手房市场(商品房)16四、2006年上半年成都各片区房地产市场一览(部分在售工程) (17)1.城东片区:172.城南片区:193.城西片区:214.城北片区:225.城中片区:23第三部分成都土地市场状况25一、2004年-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状况251.2004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52.2005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93.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31二、近年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比较分析33第四部分消费者状况35一、解读成都35二、生活形态分析35三、住宅消费特点36第五部分综合评述38“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一、 城市简况✧ 历史文化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一座有 23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秦汉以后一直为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
世称“天府”,又有“锦官城”、 锦城”、 芙蓉城”、“蓉城”、“花城”等称呼。
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向人们讲述着成都的重要地位。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成都凭借 GDP 及科技人员拥有量名列西部城市第一的实力,理所当然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总土地面积 12390 平方公里,成都市市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市中区,现为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五个行政区及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土地面积 430.16 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区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3一、城市简况3二、城市规划41. 成都城市发展战略42.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43.区域定位44. 城市发展方向55. 城市发展热点区域5三、宏观经济环境61. GDP (6)2. 固定资产投资63. 社会消费74. 居民收入7四、人口状况8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8一、政策背景8二、成都房地产市场总体简况101. 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日益增大102. 外来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103. 成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114. 竞争日渐激烈,市场细分必须更加明确11三、成都房地产各类型市场简况121. 住宅市场122. 甲级写字楼市场133. 商业市场154. 二手房市场(商品房)16四、2006年上半年成都各片区房地产市场一览(部分在售工程) (17)1. 城东片区:172. 城南片区:193. 城西片区:214. 城北片区:225. 城中片区:23第三部分成都土地市场状况25一、2004年-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状况251. 2004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52. 2005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93. 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31二、近年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比较分析33第四部分消费者状况35一、解读成都35二、生活形态分析35三、住宅消费特点36第五部分综合评述38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一、城市简况✧历史文化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秦汉以后一直为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
世称“天府”,又有“锦官城”、“锦城”、“芙蓉城”、“蓉城”、“花城”等称呼。
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向人们讲述着成都的重要地位。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成都凭借GDP及科技人员拥有量名列西部城市第一的实力,理所当然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总土地面积12390平方公里,成都市市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市中区,现为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五个行政区及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土地面积430.16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区的主体。
另有两个郊区: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有土地面积948.15平方公里。
合计成都市区面积1381.31平方公里。
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资源独特,年平均气温在16 .4℃左右,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水资源、生物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活特色成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居住。
成都人喜欢饮茶,大街小巷的茶馆、茶楼成为蓉城一景,且茶楼设施、服务俱佳。
成都人闲暇舒缓的生活心情与清茶一起飘香。
成都被称作“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大部分原因也许就归功于成都的气候、人文及闲适的生活习惯。
✧行政区划目前,成都市辖8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尚新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郫县、新都县、大邑县、新津县、双流县、金堂县、蒲江县。
二、城市规划1.成都城市发展战略✧中心城布局形态逐步由现在的密集"圈层式"发展为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布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七个卫星城镇:大弯、龙泉、柳城、桂湖、郫筒、东升、华阳。
2.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都市区是由大弯、龙泉、柳城、桂湖、郫筒、东升、华阳等七个卫星城与中心城共同构成的高度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城市群,是形成成都现代化都市的主体,都市区幅员面积3260平方公里、也是中心城规划区范围,各卫星城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挥都市区的整体功能。
✧都市区是市域城市化及第二、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都市区以内为一体化的城市地区,区内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在2010年以前逐步实现一体化;各卫星城既相对独立地承担所在区域的中心职能,又分别承担中心城的部分功能。
✧另外,市政府同时提出了要构建“30分钟大成都”的概念,即从成都市中心城区到每一个外围功能片区最多只要30分钟车程。
3.区域定位:随着3260平方公里的大成都概念提出后,初步拟定将一环路作为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商务、文化功能;一环路至三环路以内,作为主城区,主要作生活区;三环路至外环路之间,作为环城区,重点发展各类产业;温江、郫县、华阳、格局。
4.城市发展方向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决定了城市要向更容易开发、开阔平坦的东、南方向发展;而西、北方向由于海拔高、开发难度大的因素,同时又多自然风景区,因此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
从将来将成都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为经济圈的角度来说,城市也应该向东、南方向发展。
✧向东发展:根据成都市政府审议通过的《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规划》,以市中心城东地区、西临外环路、南至成龙路及成仁路,范围约76平方公里,总体结构为1个副中心,1个片区中心,3个片区,15个居住区,四纵五横的干道系统。
该规划区是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态型新城区,是城市副中心。
✧向南发展:根据《成都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规划》,成都市南部副中心是以人民南路南延线(火车南站外环路)周边为核心的34平方公里地区,重点以发展科研、教育、文化及高科技术产业等功能的,以高新技术发展导向的综合性城市科技产业文化区;人南延线和火车南站立交桥有机地连接了旧城区与城南副中心,未来地铁线穿越人民南路主干道使城南副中心畅通无阻。
5.城市发展热点区域✧城东区域——改造热点区城东片区2000年以来市场发展迅速,《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市向东发展规划》、《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规划》三大规划的出台,极大的刺激了该片区房地产业的发展。
✧城南城市副中心区域——建设热点区城市向南发展方向的确定,城市副中心建设启动;同时,临近成都市高品质楼盘开发集中区——城南,使得城市副中心规划发展地带更加令人向往。
✧周边卫星城——辐射热点区城市向南发展方向政策出台、天府大道开通成就了华阳;撤县变区、成温公路众多实力开发商,如华新国际、建信、新希望、棠湖集团等进入卫星城,未来几年内,周边卫星城的发展将持续升温。
三、宏观经济环境1.GDP2005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1亿元,年递增长13.2%,比“九五”时期上升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82.3亿元、1007.7亿元和1181.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3%、16.9%和11.8%。
2.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57.4亿元,增速达40.1%。
可以看到,2005年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超速发展,发展势头较为猛烈。
3.社会消费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9.2亿元,比2000年增长80.3%,年均增长12.5%。
比较GDP和社会消费2图标,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和GDP基本是同轨迹发展的,说明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是同步的。
4.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7649元增加到2005年的113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16元增加到4485元,年均增长8.2%、8.3%。
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2004年成都市人均可支配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而住房消费作为居民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不断增加,保证了成都住宅需求市场的稳定发展并不断壮大。
四、人口状况✧2000年末成都市总人口1013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
其中,市区人口336万人,县(市)人口667万人;女性人口497万人,男性人口516万人;全市共317万户,其中,市区为111万户,县(市)为206万户。
全市平均每户3.2人,其中,市区平均每户3.0人。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8人,其中,市区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370人。
✧2005年末成都市户籍人口108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3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7.5万人,出生率为6.97‰;死亡人口5.7万人,死亡率为5.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6‰;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4.61%。
从2000年和2005年人口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66‰,远低于“十五”人口发展目标中4‰的指标,成都市的人口数量发展应该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城市人口基数大,绝对增长数量还是比较大的。
庞大的城市户籍人口加上大量的流动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已经过于密集了;为减轻城市负担,城市向外围发展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一、政策背景2005年国家根据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和投机炒房的状况,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主要目的是从宏观经管的角度,改善房地产的投资和需求结构,控制房地产投资总量增长过快的局面,防止泡沫的产生,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中包括了:3月17日央行取消房贷利率优惠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再次上调。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8条措施。
5月11日,建设部、发改委等中央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打击炒地”、“期房禁止转让”,成为此次房地产新政的关键词。
随后,各级地方政府也颁发了相关政策,调控手段从行政手段提升到利率、税收手段,体现了坚决挤掉商品房价格泡沫,实现“硬着陆”的政策目标。
2006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国家根据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和投机炒房的状况,继续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由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联合制定的《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于3月1号起施行,以规范房地产抵押估价行为,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2006年3月,国务院公布今年工作要点,提出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管办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28号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2006年5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提出改善商品房结构、严格土地经管等六项措施。
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公布延长全额征收营业税年限,房屋建筑面积90平方以下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