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解决问题(二)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 把握稍冗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同学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2. 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详细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实际用电量占打算用电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学习新课1. 依据数学信息提问题。
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同学依据图中供应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同学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打算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②实际造林是打算造林百分之几③实际造林比打算造林增加百分之几④打算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 让同学先解决前两个问题。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示同学留意:解决这类问题肯定先弄清晰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为同学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冗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学问迁移的预备。
3. 让同学自主解决“实际造林比打算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
让同学自己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让同学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打算增加百分之几”的。
通过商量,让同学明确求实际造林比原打算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打算增加的公顷数与原打算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打算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同学依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②让同学沟通自己的方法,老师作适当的板书。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方法二: 14÷12 ≈1.167=116.7%116.7% - 100% = 16.7%问:还有其他方法吗③让同学总结,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留意什么使同学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刚刚同学们提出的第①、②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知,必需先求出。
学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2)》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最新)

6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2)预习指南:尝试运用假设法分析和解答“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幅度,求最后变化幅度”类问题解题方法以及解题策略。
1.原价100元的商品先降价110后再涨价110,现价是多少元?2.教材第90页例5。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
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这里的20%是以( )月的价格为单位“1”,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这里的20%是以( )月的价格为单位“1”。
方法一:假设3月的价格是100元。
4月的价格: 5月的价格: < ,5月和3月比,( )了。
下降了:方法二:假设3月的价格是1。
4月的价格:5月的价格: < ,5月和3月比,( )了。
下降了:答:5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降了( )。
3.一商品价格6月份比5月份降了15%,7月份比6月份涨了15%,7月份的价格和5月份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每日 口算1715×60= 629×2936= 12÷13= 34×8= 322×11= 10÷57= 67×23= 12÷23=参考答案:6 百分数解决问题(二)(2)1.100×(1+110)×(1-110)=99(元)答:现价是99元。
2.(1)降 涨 (2)3 4(2)100×(1-20%)=80(元)80×(1+20%)=96(元) 96 100 降96÷100=0.96=96% 1-96%=4%1×(1-20%)=0.80.8×(1+20%)=0.96 0.96 1 降(1-0.96)÷1=4% 4%3.1×(1-15%)=0.85 0.85×(1+15%)=97.75% 1-97.75=2.25%答:7月份的价格和5月比降了,降了2.25%。
每日口算:68 16 36 6 32 14 47 34圆的周长(2)预习指南: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衔接教材

1. 60的40%是( ),( )千克的25%是15千克。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六一班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6%。 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学习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理解增减幅度的意义,会解决增减幅度的问题。
3、提高自己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少( )%,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5、解决问题
1)、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小麦,去年收了850千克,今年收了116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某厂的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96元,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降低到了84元,每件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3)、新星超市某种品牌的饮料春节后降价销售,一箱只卖30元,是原价的80%,原价比现价高百分之几?
★A校学生人数比B校学生多25%,B校学生比A校学生少百分之几?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一、自主学习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思路导航: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该怎样列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 百分数的应用(二) 教案 XXX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二) 教案XXX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复让学生回顾了解的知识点,包括找单位“1”等。
二、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以火车速度为例,让学生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条件是:原来每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速度增加了40%。
学生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即求出火车比原来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或者求出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具体数量乘以这个百分数求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线段图理解百分数的应用。
三、解决实际问题以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为例,让学生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问题。
条件是:2000年某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
学生可以用线段图解决问题,即将2000年的种植面积作为基准线段,再根据25%的增长率画出2001年的线段,最后求出线段的长度即为2001年的种植面积。
四、课堂练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求学生用线段图展示2000年和2001年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了这项任务,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
学生随后独立回答问题,并在班内进行了交流。
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区域原本有20公顷的土地,现在要削减25%的土地,应该采取哪种方法计算?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20乘以25%,并将结果减去20;第二种是将20乘以125%。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二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掌握“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单位“1”的不断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一)只列式不计算:1.180米增加20%是多少米?2.图书馆有故事类书籍2000册,历史类书籍1500册,历史类书籍比故事类书籍少百分之几?(二)找出下列题目中表示单位“1”的量: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数本数的37.5%;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多50%;3.冰箱售价1800元,十一商场搞活动,降了10%。
二、自主探究1.投影出示例4。
(1)学生完整读题,获取信息。
(2)讨论:这道题与刚才的复习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如何解这道题?(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a.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b.数量关系变了吗?c.12%是谁的12%?(4)先自己独立解答,再和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400+1400×12%解法二:1400×(1+12%)=1400+168=1400×112%=1568(册)=1568(册)(5)比较归纳: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2.补充练习。
一个县去年有在校小学生800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
这个县今年有在校小学生多少人?(1)引导比较。
与例4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自己独立解答。
想出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解答。
(3)交流欣赏,教师适时板书:解法一:80000-80000×0.5%解法二:80000×(1-0.5%)=80000-400=80000×99.5%=79600(人)=79600(人)(4)通过观察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3.教学例5。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二)》精品导学案

百分数的应用(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 能解决有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热情参与,全力以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最佳的自己。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请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预习。
阅读数学书25页的基础知识,将预习过程中疑问标识出来,思考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限时、独立完成预习自测,并把自己的疑惑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课前预习:1、相关知识:填一填:A.80比50多(),多()%。
B.50比80少(),少()%。
C.2/5时是1/2时的()%,1/2时是2/5时的()%。
D. 1/2时比2/5时多()%,2/5时比1/2时少()%。
2.预习自测一个足球现在售价200元,比原来降低了50元,这个足球的捡钱降低了百分之几?3.我的疑问:课内探究1.我思考,我收获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计划造林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 比较上面两小题他们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探究点二:一件上衣售价800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40%.一条裤子售价多少元?(1)思考:裤子比上衣便宜40%,也就是便宜的钱数占谁的40%?(2)(有能力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探究点三: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
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画出表示题意的线段图。
(2)要先求什么,在求什么?3.当堂检测:1. 说说下面每种商品是打几折出售的。
(1)一架钢琴按原价的70℅出售。
(2)一台电视机按原价的95℅出售。
2. 考考你:一台电视机,原价2800元,如果商店决定即日起按八五折出售,现价应是多少元?课后训练:1、算一算:一辆自行车,原价400元,现准备降低40元出售,这辆自行车是打几折出售的?2、辩析改正。
5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体会求百分率的用处和必要性。
自学导航: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41 53 207 85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合作探究:1、阅读P90例题2,复习铺垫,解决下面问题并在题中标出单位“1”。
(1)实际造林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原计划造林公顷数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2、解决问题(一):“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1)说说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增加的公顷数__________的百分之几?(2)请画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
(3)尝试解决问题。
(4)参照P90这两种解题方法你理解吗?说说解题思路。
3、解决问题(二):“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4、在生活中找一找“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的例子,并说说如何解决这类问题?5、尝试练习:P90“做一做”合作交流:1.学习对子交流自主体验成果,时限3分钟;2.小组成员逐一解释各小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时限3分钟;3、各组分工板演各小题,时限3分钟;4.各小组汇报,并答疑。
总结全课:1、完成知识树;2、小结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目标。
随堂练习:1、独立完成P91第1、2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6题。
3、拓展提高:练习二十一第7、8题。
学习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导学案

课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学会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学习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想一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怎样解答?
自助
(独立思考)
认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的?
尝试着写一下!
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几分之几?增加()公顷,增加()%
列式计算:
如果要求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呢?
自
助
(自学课本)
认真阅读教材90页例2。
三、一台电视机原价2500元,现价2000元,现价比原价降价百分之几?
四、育才小学今年植树240棵,比去年多植树4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树百分之几?
书中用了哪两种方法?写在右面
线段图: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交流
展示
在小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同时写出上面两种方法和列式计算过程。
1、求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是求什么?2、两种方法的不同思路。
自
助
(即时
反馈)
独立完成后,组内相互检查。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某市正在进行道路拓宽工程。团结路原来路宽15m,拓宽后路宽24m。团结路现在比原来拓宽了百分之几?
学习
准备
2是3的三分之二
3是2的二分之三
求多(或少)几分之几,怎么理解?
1、(1)40是50的几分之几?列式计算:()(2)40是50的百分之几?列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村六年级数学集体导学案
总第6课时
学习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理解掌握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方法。
2.能够灵活地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指导:1.独立自学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独立预习课本第16页例3。
自主学习: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①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
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
和梨树共有多少棵?梨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②学校体育组有排球X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个数的15。
足球有多少个?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多少个?
(2)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差60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
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多少元?
思考:
这道题把什么看做一倍量?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这样的3倍,怎样用字母表示这两个数量?
根据题意,上衣的价格与裤子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
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如果将“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改为“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7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解决百分数的问题。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例3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出示例3 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差6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70%。
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合作讨论:
(1)审题。
搞清楚这道题与自主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这道题中,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谁是与它相比较的量?
(3)找出这道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4)画出这道题中的线段图
(5)完成这道题有哪些方法?
方法一: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解:方法二:根据线段图用方程解
全班交流:
比较这两种解题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你认为用那种方法比较好?
当堂检测:
1.出示教科书第16页“课堂活动”中的卡片:“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75%”,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用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1)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哪些关系?请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2)解:设苹果树有X棵,梨树的棵数为()。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棵,苹果树比梨树多()棵。
2.补充:
(1)“如果苹果树和梨树共有150棵,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如果苹果树比梨树多150棵,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3.完成练习四第5题先请学生认真看统计表,在看懂统计表后提问:怎样求出妈妈的奖金是多少元?
A.让学生说出本题的解题思路。
B.列式子:
妈妈的奖金是多少元?
存入银行的是多少元?
妈妈储蓄的金额占奖金的百分比是多少?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1-4题。
课后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自己谈一谈。
【自我评价】
优()良()中()差()
【我的纠错】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