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有效地 挽救 这一濒 临 灭绝 的珍 稀物 种 。
原 球 茎 分别 接 种 于 ( 、 4) ( 、 6) 3) ( 、 5) ( 、
1 材料 与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
( 培养基上 , 3) 培养基 6 天后原球茎增 7) ( 号 0
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 , 野生状态在多湿森林 中的树上和林下岩石上 , 特别是半 阴半阳的附有 苔藓植物的石灰岩上和树上 , 以驯化栽培时采 所 用地栽方法是不能成活 的 ,必须采用适合 的基
0 +香蕉 泥 2%。 . 5 0
1 培 养条件 . 4
上述培养基均加蔗糖 3 %、琼脂 0 %、H值 . p 7 5、 . 培养温度 2  ̄左 右 、 8 5C 光照 1 2小时 / 光 照 天、 强度 10 ̄ 00 、 5 0 20  ̄ 湿度 7 %。 0
将 增 殖后 的胚 状 体 转 到 ( )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壮苗 , 可提 高
1 . 子萌发 培养 基 。()S ()/ MS . 1种 3 1M , 1 。 2 2 1. .2原球 茎增 殖 培养 基 。()/ + M2 %(M 3 3l MS C 0 C 2 为 椰 汁) 41 + 一 A 02mg ( 位 下 同) ,()/ MS 6 B . / 单 2 L
2 生长 与分化 情况
21 无 茵苗的获得 .
质, 摸拟野生环境栽培。 移栽前 , 先将试 管苗 练苗 l , 周 出瓶 时注意 不要伤及根茎部 , 用流水洗去根部附着的培养基
后 , 阴凉通风处晾根半天 , 在 栽入盛锯木屑和塘 基兰石的穴盘中 , 或者混合基质 ( 份 陶粒 + 份 2 1 腐 叶 土 + 份树 皮 + 份锯 木 屑 )( 转第 1 1 1 ,下 3页) ⑨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B A2 . 0 mg・L + NAA 0 . 1 mg・L - 。 , 不 加 活
( 1 ) 继代培养基为 : ① MS +B A2 . 0 mg・L
陈碧华 张 娟 范辉 华 李乾振
(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 究院 福州 3 5 0 0 1 2 )
铁皮 石斛 D e n d r o b i u mo f f i c i n a l e , 又 叫黑 节草 、
( 2 )生 根 基 本 培 养 基 采 用 : MS 、1 / 2 MS 、 1 / 4 MS , 附力 ⅡB A0 . 2 mg・ L 一 、 NAA1 . 0 mg・ L 一 。
云南 铁皮 、 铁皮兰, 是 兰科 O r c h i d a c e a e多年 生 附 生 草本植物 , 是 一种 珍贵 的野 生药 用 植物 。石 斛具 有 抗肿瘤 、 抗衰老、 增 强人 体 免 疫力 和扩 张 血 管 的作 用 。铁皮石斛 种子 自然 条件 下 繁殖 力低 , 仅 靠分 株
1 . 1 试 验材 料
将 无菌瓶 苗 生长正 常 的茎 芽 切下 , 转 入继 代增 殖培养 基 , 每次 培 养 6 0天 , 重 复 3次 , 共培养 1 8 0
天, 观 察茎 芽增殖 生长状 况 , 结果见 表 1 。 表 1 可 以看 出 : 连续 采 用 MS为基 本 培 养 基 , 导致 下部 叶片 轻 度 黄 化 , 生长迟缓 ; 采 用 N6为 基
c m, 达 到组 培 工 厂 化 育 苗 水 平 。在 此 基 础 上 增 加 0 . 5 g・ L 活性 炭 , 茎 芽 增 殖倍 数 只 达 到 2 . 9 , 但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分析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分析摘要:铁皮石斛的种子极为细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需要与某些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因此自然繁殖率很低,不易获得实生苗;而传统的分株、杆插等方式的繁殖率极低,加上人为的过度采挖和破坏生境,其资源已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之一。
文章基于此,对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综述性分析。
关键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20世纪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之生长、繁殖或长出完整植株的技术和方法。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己经在科学研究以及实际生产上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不仅具有缩短育种年限、加快繁殖过程,改良品质,节省空间,减少劳力,并可全年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而且组培苗的体积不大,方便运输和资源交流。
在促进农林业现代化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被认为是一项很有潜力的高新技术。
铁皮石斛种子细如粉尘,一个果实内所含种子达100万粒之多,由于缺乏胚乳,种子需与真菌共生才能正常萌发,自然条件下萌发率非常低。
因此,虽然分布广,但生活环境狭窄,产量还不能满足目前药用需求,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试管苗是解决铁皮石斛种苗的有效途径。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中有几个关键的时期:原球茎的诱导、原球茎的继代增殖、壮苗的培育。
根据这几个重要的时期及其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我国研究人员在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20世纪70年代谭文澄等就进行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并获得完整植株;何静波等尝试通过种胚培养繁殖铁皮石斛;左春芳等于1985年开始研究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并取得进展。
1外植体的选择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不同的取材部位和时期,培养的结果也不一样。
目前,诱导铁皮石斛原球茎采用的外植体主要有种子种子、无菌苗幼苗茎段、根尖、不定芽、幼叶,及人工种子等。
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石斛兰是近几年在我国插花市场上流行的花卉,种类繁多,花形花姿优美,色彩艳丽,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由于其分株能力弱,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要求。
因此,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是石斛商品化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石斛属于兰科植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都可以形成完整的组培苗,以实现。
野生石斛的茎尖、茎段、叶片、种胚、鳞叶期原球茎、幼根以及根段等均可作为外植体,在适当条件和适当培养基中,就可诱导产生全能性的再生小植株。
但以嫩枝的茎尖、腋芽或茎节、花梗诱导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正在生长的芽是最理想的外植体。
休眠芽也可用作外植体,但由于体积比较小,剥离较困难,生长也较慢。
一、无菌播种石斛兰的种子极为细小,胚胎发育不完全,所谓的胚实际上就是一团未分化的胚细胞,且无胚乳组织,在自然状态下发芽率极低,只有与兰菌共生才能少量发芽,成苗更难,因此不能像其他植物一样在大田或苗床上播种,只有在无菌的补充营养的人工培养基上,促进其萌发成苗。
1、种子的采收与播种应用于无菌播种的石斛兰的种子的果实以刚成熟但尚未开裂时效果较好,未成熟时能发芽,但发芽率略低,而如果果实成熟开裂,种子难以收集与消毒,且种子发芽力降低。
2、培养基的选择石斛兰的播种培养基多种多样,不同的品种的最适培养基不同,比较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有MS、改良MS、Nistch、N6、RE等。
3、培养基的消毒由于培养基内有丰富营养物质,极适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造成污染,影响组培的成功,因此培养基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消毒的方法一般有高温高压消毒和过滤消毒两种方法。
二、组织培养1、外植体的采集与灭菌采用花梗为外植体时,由于花梗较光滑,消毒相对容易,污染率较低。
采用花芽作外植体时,在花梗再长出、花朵未长成时效果最好。
2、培养基的选择和培养以石斛的播种培养为基本培养基再加入适量激素进行茎尖、节、花梗的组织培养均有成功的报道。
3、试管苗的移植一般来说,当石斛兰试管苗长出3~4片叶,与3~4条根,高约5cm~10cm后,才可移植于温室,由于在移栽过程中,要适应从无菌状态进入有菌自然状态,从光、温、湿稳定环境中进入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从异养过渡到自养的过程。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实例分享 · 附配方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名贵的中药材。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铁皮石斛的未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铁皮石斛的再生体系,其研究结果可为铁皮石斛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1.1 外植体材料及培养条件1.1.1 外植体选择实验材料为八成熟的铁皮石斛蒴果。
1.1.2 材料预处理及消毒将铁皮石斛的蒴果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置于洗洁精溶液中摇洗3次,每次摇洗5分钟;取出蒴果用自来水洗净,沥干水后。
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浓度的酒精消毒3分钟,倒去酒精;再用0.15%的升汞消毒15分钟;倒去升汞消毒液,用无菌水冲洗4-5次,沥干备用。
接种时,将经过表面消毒的蒴果放在无菌的不锈钢盘上,切除头尾约0.5厘米部分并弃去,然后将蒴果中段沿纵轴切开,取出种子,均匀地接种到培养基表面。
1.1.3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为(25±2)℃,以日光灯为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照光10小时/天。
2 结果与分析2.1 初代培养:种子的萌发与无菌材料的建立将铁皮石斛的未成熟种子接种在初代培养基(配方见文末,下同)上,培养约15天后,用肉眼可观察到在培养基表面有浅绿色的小团粒(直径0.5-1.5毫米)。
这些浅绿色颗粒系原球茎体,或为少数原球茎体已萌发出子叶和第1片真叶而形成的无菌实生小苗。
再经过20-25天的培养,大部分原球茎体已萌发,形成了具1-2片真叶的幼苗,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增殖的原球茎体。
这些幼苗和原球茎体相互堆挤在一起,占满了初代培养基整个表层及表层上约1.5厘米厚的空间。
此时,铁皮石斛无菌材料的建立即告完成,应该及时将无菌实生小苗或原球茎体转接到新配制的增殖培养基或者生根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2 继代增殖培养建立了铁皮石斛的无菌材料后,将原球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培养90天,增殖系数非常高。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作者:黄子聪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9期摘要:铁皮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为传统名贵中药。
由于对生境要求十分苛刻,加之人为过分采收,现已濒临灭绝,已被列为“濒危珍稀植物”。
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及人工栽培进行研究,实现保护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同时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一、铁皮石斛组培培养(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材料:果荚:从浙江省购买回来的组培苗,栽种于温室大棚中,选择品质纯正的、生长健壮的铁皮石斛单株进行授粉,获得果荚。
茎段:从浙江省购买回来的组培苗,栽种于温室大棚中,选择品质纯正的、生长健壮的、二年生的、具有20厘米以上的铁皮石斛,自上而下剪下15厘米左右,带回实验室,备用。
2.方法(1)消毒方法果荚的消毒方法:将生长了5个月的果荚用消毒的剪刀从植株上剪下,带到超净工作台下,用75%的酒精浸泡2分钟,然后用灭菌去离子水清洗两次,放在灭菌的空瓶中。
播种前,将要切开的部位及花朵着生位置在酒精灯下稍微过火,然后再将基切开,播种。
(2)种子无菌播种将灭菌的果荚在果荚蒂附近的位置上用灭菌的手术刀切开一个约1.5厘米的切口,然后直接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
放在培养架上进行光照培养。
培养基配方:Z0:MS+NAA0.1mg/L+土豆汁100g/L(3)原球茎的增殖及分化将转绿的原球茎转接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每瓶接种6个点,每个点5个原球茎,5瓶一个重复,设3次重复。
茎段的消毒方法:选取茎段特征明显的铁皮石斛单株,用消毒的剪刀从节间靠下的位置将优选单株剪下,然后将叶片摘除,在自来水下将表面的灰尘洗去。
接下来将茎段上的叶鞘撕掉,特别是底部与节相连接的位置要去干净,同时注意不要伤到休眠芽,再用洗洁精进行表面清洗,在自来水下将洗洁精清洗干净,带到超净工作台下,用75%酒精浸泡两分钟,期间不断地搅拌,再用灭菌去离子水清洗2两,切成每段3-5节,用0.1%升汞(加吐温20 2滴)浸泡9分钟,期间不断地搅拌,倒去升汞溶液,再用灭菌去离子水清洗6次,每次2分钟。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0 前言
铁皮石斛 ( ed b m e i m 系兰科石斛 D nr i a d ) o u du 属多年生附生植物 , 种子无胚乳需与某些真菌共
间有称其为“ 救命仙 草” 医学界称其为“ ; 药界大 熊猫 ” 由于资源 匮乏 , ; 用途广泛 , 价格 昂贵 曾被 植物界称为“ 植物界 的大熊猫” 。据资料报道 , 现
在铁皮石斛的鲜株达到 200 k 。为了保护 0 g
濒危植物 , 迅速发展新 、 、 奇 特物种 。本试验取 材本地野生铁皮石斛 , 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
生才能萌发 , 不能用种子进行繁殖…。而传统的
分株、 扦插等方式繁殖率很低 , 生长速度缓慢 , 加
上现在人为无节制 的采集和破坏 , 自然资源 的蕴
Th p d P o a a i n o n r bu c n iu e Ra i r p g t fDe d o i m a dd m o
W a1 e n l n Vi o l x Li d t . i r
WA G B—i, A njn N i n G I - q A u
Abta tT ecut f h os ol eid cdi em du f S+ s c :h ls r ot cudb u e t e im o r eo s n nh M 6一B . s L一 s A O 5m / 2m / L+N A 0 2 s L- . / L& 2 4一D 0 2 s L a eepat o edoim cn iu A .5 m / 0 4 ms . . 5m / .s h x l s f n rb add m t n D u
铁皮石斛 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王碧琴 盖安俊 ,
(. I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江西 南昌 302 ;. 3092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02) 309
泼墨石斛高位芽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泼墨石斛高位芽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一、基本介绍泼墨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属兰科植物,是中国南北药用植物中的佼佼者,其存在的历史可追溯至3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并流传至今。
泼墨石斛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压、降血脂等,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领域。
然而,天然采摘的泼墨石斛的供应量很难满足大众需求,同时也对野生泼墨石斛的保护提出了巨大压力。
因此,人们不断探索以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的高效繁殖方法。
其中,以高位芽独立体系建立为核心技术,快速繁殖泼墨石斛成育苗正逐渐成为主流。
二、组培条件优化1.组织培养基的选择在泼墨石斛的繁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组培基质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组培基质包括MS培养基、B5培养基、KN培养基等。
在实验中,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3mg/L TDZ、0.1 mg/L NAA、30 g/L 果糖、6 g/L琼脂糖等成分,经过多次筛选并进行试验改良,找到最适合泼墨石斛高位芽快速繁殖的培养基,其成分如下:成份量(mg/L)NH4NO3 1650CaCl2•6H2O 440MgSO4•7H2O 370KH2PO4 170KNO3 1900H3BO3 6.2KI 0.83Na2MoO4•2H2O 0.25Sucrose 30 g/LTDZ 0.3 mg/LAgar 6 g/LpH5.82.高位芽的制备从生长旺盛的泼墨石斛枝条中取下高位芽,进行消毒(70%酒精涂抹3min,0.1%汞豆蔻酚液浸泡10 min,接着冲洗三次)后切割成大小相近的小块,并置于无菌操作下的工作台上利用离心机高速离心2分钟,以去除多余水分。
3.生长条件的设定在进行培养前,需要注意一些生长环境条件的设定。
泼墨石斛的生长温度适宜在25℃左右,不要低于20℃或高于35℃。
光照需要进行适度控制,一般室内遮光栽培比较适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石斛兰是近几年在我国插花市场上流行的花卉,种类繁多,花形花姿优美,色彩艳丽,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由于其分株能力弱,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要求。
因此,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是石斛商品化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石斛属于兰科植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都可以形成完整的组培苗,以实现石斛的快速繁殖。
野生石斛的茎尖、茎段、叶片、种胚、鳞叶期原球茎、幼根以及根段等均可作为外植体,在适当条件和适当培养基中,就可诱导产生全能性的再生小植株。
但以嫩枝的茎尖、腋芽或茎节、花梗诱导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正在生长的芽是最理想的外植体。
休眠芽也可用作外植体,但由于体积比较小,剥离较困难,生长也较慢。
一、无菌播种
石斛兰的种子极为细小,胚胎发育不完全,所谓的胚实际上就是一团未分化的胚细胞,且无胚乳组织,在自然状态下发芽率极低,只有与兰菌共生才能少量发芽,成苗更难,因此不能像其他植物一样在大田或苗床上播种,只有在无菌的补充营养的人工培养基上,促进其萌发成苗。
1、种子的采收与播种
应用于无菌播种的石斛兰的种子的果实以刚成熟但尚未开裂时效果较好,未成熟时能发芽,但发芽率略低,而如果果实成熟开裂,种子难以收集与消毒,且种子发芽力降低。
2、培养基的选择
石斛兰的播种培养基多种多样,不同的品种的最适培养基不同,比较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有MS、改良MS、Nistch、N6、RE等。
3、培养基的消毒
由于培养基内有丰富营养物质,极适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造成污染,影响组培的成功,因此培养基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消毒的方法一般有高温高压消毒和过滤消毒两种方法。
二、组织培养
1、外植体的采集与灭菌
采用花梗为外植体时,由于花梗较光滑,消毒相对容易,污染率较低。
采用花芽作外植体时,在花梗再长出、花朵未长成时效果最好。
2、培养基的选择和培养
以石斛的播种培养为基本培养基再加入适量激素进行茎尖、节、花梗的组织培养均有成功的报道。
3、试管苗的移植
一般来说,当石斛兰试管苗长出3~4片叶,与3~4条根,高约5cm~10cm后,才可
移植于温室,由于在移栽过程中,要适应从无菌状态进入有菌自然状态,从光、温、湿稳定环境中进入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从异养过渡到自养的过程。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栽培环境,才能保证它们的成活率。
三、石斛组培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1、石斛组培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严格,价格不菲,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设备条件,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这需要政府和大型企业的参与支持。
2、石斛试管苗出瓶后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苗期的管理十分困难,这是目前限制其生产的关键问题。
对此,国内许多单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石斛特殊生理需求的机理研究;二是各类养分供应对于苗期石斛生长的作用;三是幼年石斛根系与菌根真菌的共生现象。
3、由组培苗长成的石斛与野生石斛相比,药用成分的含量和品质是否发生变化,还须要深入研究;同时,组培阶段各类前体物质的添加与后期药用成分的关系也值得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