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朝雯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1期摘要; ; 铁皮石斛是濒危药材之一,本文通过查阅铁皮石斛相关文献,对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中图分类号; ; S567.239;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068-01;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铁皮石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有效提升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增强血管扩张的效果。
由于铁皮石斛种子小且没有胚乳,只有在真菌环境下才有萌发的可能,因而栽培难度较大[1]。
组织培养是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1; ; 外植体的选取外植体除种子外,还有无菌幼苗茎段。
饶宝蓉等[2]通过分析发现,以种子作为外植体较茎段外植体其无菌系的建立效率较高,种子诱导感染率更低。
同时,种子外植体的长势更加整齐。
总体来说,选取种子作为外植体较为理想。
2; ; 初代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选择是组培的关键,不同的物种、品种以及外植体材料所采用的培养基也应有所区别。
同时,处于不同培养阶段、基于不同目的而进行的培养,应从培养基上进行区分。
2.1; ; 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是常见的初代培养基,也可采用分化培養基作为初代培养基。
铁皮石斛有多种培养基,可根据外植体的不同而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林江波等[3]采用SRR检验方法对各处理因子进行检验后发现,从原球茎诱导率方面分析,MS培养基与1/2MS培养基并没有明显差异,而二者与VW培养基的诱导率差异较为明显。
杨立昌等[4]对铁皮石斛的愈伤组织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MS培养基相比,1/2MS培养基的出芽率更高,表明在激素浓度适合的情况下,培养基的盐含量较低对不定芽的分化更加适合。
2.2; ; 激素及添加物有利于铁皮石斛愈伤组织的培养基种类较多,NAA与IBA等激素的应用较为常见;此外,还有6-BA等激素。
铁皮石斛保健食品开发现状与进展

铁皮石斛保健食品开发现状与进展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虚、清热解毒等多种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铁皮石斛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研究也得到了广泛。
本文将概述铁皮石斛的历史背景、保健功效、铁皮石斛保健食品的种类与市场需求,并探讨其开发现状与进展。
铁皮石斛是一种兰科植物,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如东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自古以来,铁皮石斛就被视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虚、清热解毒、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效。
在中国,铁皮石斛也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被誉为“滋阴圣品”。
滋阴补虚:铁皮石斛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能够滋阴补虚,增强人体免疫力。
清热解毒:铁皮石斛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热症、虚热等症状。
抗氧化:铁皮石斛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调理肠胃:铁皮石斛能够调理肠胃功能,缓解胃肠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抗菌消炎:铁皮石斛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症状。
铁皮石斛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研究得到了广泛。
目前市场上铁皮石斛保健食品的种类主要包括:铁皮石斛鲜品:新鲜的铁皮石斛具有滋阴补虚、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被广泛用于煲汤、泡茶和炖菜等。
铁皮石斛粉:将铁皮石斛干燥后研磨成粉,可制成胶囊、片剂等保健品,方便携带和服用。
铁皮石斛口服液:将铁皮石斛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虚、调理肠胃等功效。
铁皮石斛含片:将铁皮石斛与其他中药材混合制成含片,具有清新爽口、方便服用的特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铁皮石斛保健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据统计,铁皮石斛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额逐年上升,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铁皮石斛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广泛探索。
在化学成分方面,研究人员发现铁皮石斛主要含有多糖、黄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在药理作用方面,铁皮石斛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消炎等。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组织培养.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1、1 种子萌发1.2 基本培养基铁皮石斛种子在N6,改良N6,MS , 1 / 2 MS , SH 、KS 、VW 、KundsonC , 1 / 2N6,White等培养基上均可萌发。
赵天榜等比较风、MS 等14 种培养基对铁皮石斛种胚成苗率的影响,除残外,所有的基本培养基均优于其减半培养基,其中以N6最好,SH 、Kn 、MS 次之,l /2MS 、1 / 2 Vw 最差。
曾宋君等田将铁皮石斛种子在SH 、改良N6、MS 、KS 、VW 、KundsonC 培养基中培养,得出最适培养基为改良N6或自制PT 培养基。
罗吉凤等比较了*** / 2MS 、1 / 2 N6和White 培养基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的影响,30d 种子发芽率均达到95 % ,但1 / 2MS 培养基上所萌发的原球茎较大。
1.3 激素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A 可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以0.2 一0.5mg/L最适合胚的萌发和生长,过高起抑制作用。
2 , 4-D对胚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6 一BA 对胚萌发后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KT 、IAA对胚萌发和成苗的影响不大,当浓度超过1mg/L 时,对胚萌发和成苗起抑制作用。
ABA 有抑制种子萌发和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但张铭等发现ABA 能显著提高铁皮石斛原球茎的质量,浓度以0.5mg/L为最佳。
1.4 天然添加物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马铃薯汁、香蕉汁、椰乳可促进铁皮石斛种胚的萌发,但张玲等认为香蕉提取物和椰乳对种子萌发和正常发育有不利影响,干扰其正常发育过程。
1.5 炭源在组培过程中适当添加活性炭,可以吸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防止组织褐变,并刺激胚胎的发生与生根,可加人2 %蔗糖。
曾宋君等在改良N6+NAA 0.2mg/L 的最适培养基上,发现以白糖、片糖为炭源时,胚萌发和成苗的效果比蔗糖好,这可能是白糖、片糖中含有适合胚萌发和成苗的矿质元素2 原球茎增殖2.1 基本培养基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可以1/2 MS,MS等作为基本培养基。
铁皮石斛有效成分相关研究

铁皮石斛有效成分相关研究摘要:铁皮石斛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广泛用于滋补和珍贵食品。
并且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石斛的石斛多糖,石斛碱等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论述。
最终得出石斛这味中药材对一些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旨在为进一步深化研究铁皮石斛有效成分,为之后铁皮石斛可以更好的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字:有效成分;药理作用;铁皮石斛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0)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干燥茎,被称为九大仙草之一。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尤其以广南种铁皮石斛质量最佳。
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国药典》收载的5种石斛属植物之一,于2010年单列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现代中医药理论认为,铁皮石斛具有健脾养胃、滋阴补肾、润肺生津等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高血压、糖尿病、抗肿瘤、抗衰老等。
铁皮石斛常以铁皮枫斗的形式作为药材使用。
铁皮枫斗是将铁皮石斛的茎,在烘烤干燥时手工双向扭曲成螺旋弹簧状的传统药材,目的是将铁皮石斛表皮细胞外的角质层破裂,使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释出。
铁皮石斛种子极小、无胚乳、生长周期很长,在自然条件下需与某些真菌共生才能萌发生长,加上因其的凸效的药用价值与近代人类不合理开发,造成野生资源匮乏,1987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1、有效成分1.1多糖类很多植物中都含有多糖,但含有活性多糖的却极其少见。
经现代科学技术测定,铁皮石斛中含有丰富的石斛活性多糖,其含量在25%及以上。
多糖是铁皮石斛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
水溶性多糖是铁皮石斛最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
有资料显示,将铁皮石斛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三种结构的多糖。
这三种结构的多糖均为O一乙酰葡萄甘露聚糖。
有资料显示,O一乙酰葡萄甘露聚糖具有增强T细胞、B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
黄民权等提取分离了铁皮石斛中的多糖,研究发现主要由D-木糖、L.阿拉伯糖组成和D.葡萄糖组成。
春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

・
5 0・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春石斛组织培养 的研 究
张 晓 申, 慧瑜 , 晓青 王 李 ( 州市农林 科学研 究所 生物技 术 中心 , 郑 河南 郑州
提
4 00 ) 5 05
要 : 了发展春石斛优质种苗的规模化 生产, 为 满足 国内市场对春石斛 的需 求, 以春石斛 茎段 为外植
作者简介 : 张晓申(96 , 河南镇平人 , 17 一)男, 助理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林果花卉组 织培养 。
维普资讯
张晓 申等 : 春石斛组织培 养的研究
・5 1・
强度 15 0 0I , 0  ̄20 0x 光照 时 间 1 h d 2/ 。
殖 系数和 平均 株高 。 1 4 生根培 养基 的筛选 . 当试 管 苗 生 长到 2 c 时 , 对 春 石 斛进 ~3m 可
培快繁技术, 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依据。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材料 与灭 菌 .
试 验于 2 0 0 3年 1月  ̄20 年 1 06 2月 , 在郑 州
花期 划分 为春石斛 系和秋 石斛 系两大类 。春天开 花 的春石 斛流行 于 E本 、 l 欧美等发 达 国家 , 既可 其
将外植体接种在 K C培养基上 , 细胞分裂素 B 浓度 选择 0 5 10 1 5 /, A . ,. ,.mg lNAA 浓 度分 别
选 择 0 2 0 4 0 6 /9个 处理 组 合 , 处 理 1 . ,. ,. mg 1 每 0
的 IA、 A 具体配 比见表 3 并添加 10 / 的 B N A, , 0g1
香蕉泥, 接种 2d后, 0 统计生根 率及平均生根 数
药用石斛的研究进展

为外植体 的繁殖体 系在实 际应用 上 比较 广泛 。谢 启 鑫 等口 以种 子为外 植 体 , 在 1 / 2 MS基 础 培养 基 上 培养
4 5 天诱 导 原 球 茎 , 诱 导率 达到 9 5 ; 张 启 香 等 以 无
“ o f f i c i n a l e Ki m u r a e l Mi g o ) 则 被 作 为 一 味 药 材 单 独 列出, 是 国 家 重 点 保 护 的药 用 植 物 之一 ¨ 1 ] 。
种 具 有 很 高 的药 用 和 观 赏 价 值 , 并 在 保 健 和 园 艺 市 场 上 广 受 欢 迎 。石 斛 兰极 低 的 结 实 率 以及 苛 刻 的 生 长 条 件 使得野生石 斛兰的生长受 限, 再 加 上 人 为 过 度 的 采 摘 和 生 长 环 境 的破 坏 使 得 野 生 石 斛 兰 濒 临灭 绝 。在 2 0 1 5年
菌 实生苗的茎尖为外植体诱导原球茎 , 实验表 明最佳 诱
导 培 养基 为 l / 2 MS +6 一B A 0 . 5 mg / I 十 N AA 0 . 0 5 mg / L+K T 0 . 1 mg / I + L H 1 . 0 mg / I ; 秦 廷 豪 用 根 蔸 为外 植 体 在 MS +6 一B A 0 . 5 mg / L+ NA A 0 . 2 mg / L上诱导原球茎 , 且增殖率极 高 。
丛生芽诱导途径是 以外植体诱导 产生丛 生芽 , 再 增
殖丛生芽 , 最 后 再 壮生 芽 的
延 年益寿 、 增强人体免 疫力 、 降低 血糖 , 还具 有止 痛 、 滋 补、 祛 风除湿 、 平 肝息 风 、 消 肿 解 毒 等 功 效 ] 。铁 皮 石
的《 中 国 药 典 》中 , 石斛主要是金钗石斛( De n d r o b i u m n o b i l e L i n d 1 ) 、鼓 槌 石 斛 ( Dc t i d r o b i u m c h r y s o t o x u m L i n d 1 ) 、 流苏石斛 ( De n d r o b i u m mb r i a t u m Ho o k ) 等, 而石斛兰 中最 重要 的药用 石斛一铁 皮 石斛 ( De n d r o b i 一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组织培养摘要:近年来,对铁皮石斛的需求日趋增加,而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组织培养技术使大规模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从种子萌发、原球茎分化、生根与壮苗、原球茎增殖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关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是传统名贵中药材。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止咳润肺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由于石斛自然繁殖力低,种子需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加上长期采挖,使得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日渐枯竭,成为濒危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国内许多科研人员进行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1种子萌发1.1胚龄不同种龄的种子萌发率不一样。
叶秀嶙等取铁皮石斛6个月种龄的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现,种龄愈长,萌发率愈高。
2个月种龄的种子接入改良N6培养基中,萌发率仅为6 % ; 3个月种龄的种子接入改良叹培养基中,培养2周后开始萌发,萌发率为87 % ; 4 一 6个月种龄的种子接入培养基中,只要培养一周即可萌发,萌发率为95 %。
曾宋君等将铁皮石斛种子接入改良N6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亦得到相似的结论,幼胚胚龄在60d以下时,萌发率极低,随着胚龄的增长,其萌发期逐渐缩短,萌发率逐渐升高,成苗率也逐渐升高,但到达一定的胚龄后,差异并不明显。
1.2基本培养基铁皮石斛种子在N6,改良N6, MS , 1 / 2 MS , SH、KS、VW、KundsonC , 1 / 2N6, White等培养基上均可萌发。
赵天榜等比较风、MS 等14种培养基对铁皮石斛种胚成苗率的影响,除残外,所有的基本培养基均优于其减半培养基,其中以N6最好,SH、Kn、MS次之,1 /2MS、1 / 2 Vw最差。
曾宋君等田将铁皮石斛种子在SH、改良N6、MS、KS、VW、KundsonC培养基中培养,得出最适培养基为改良N6 或自制PT培养基。
河南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河 南 石 斛茎 段 、 芽 来 源 于河 南 省 内乡 县伏 牛 山 区 。 新
1 2 方 法 .
1 2 1 外植体的选取 和预处理 ..
将 河南石斛茎段 剪下带 回
实验室 , 除去 叶、 叶鞘 , 用洗涤剂浸 泡 1 i 0m n左右 , 用软毛刷 仔细清洗茎段节 芽缝隙 , 除去残存 叶鞘 , 使侧 芽露出 , 自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研究 , 为快速繁育河南石斛种苗提供 了有价值 的技 术资料和
科学依据。
1 材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
于兰科石斛属 …, 茎丛 生 , 圆柱 形 , 回折弯 曲 ; 叶矩 圆状披 针
形, 近革质 ; 萼片和花瓣 白色 ; 蒴果 , 倒卵状披针形 。它具有很
高 的药 用 价 值 和 观 赏 价 值 , 传 统 的 名贵 中药 材 , 有 益 胃生 是 具
每个处理 1 0瓶 , 选取 K C培养基 为基本培养基 , 附加 2 %蔗糖 + .%琼脂 ,H值 5 4 接种 2 07 p .; 0d后观察侧芽培养情况 。培
dsaevrsaln nw i sb t urn ra[ ] e R s i s i : gk o nvr ,u cr thet J .V t e , e u o u a e t
2 0 3 1—3 _ 0 1, 2: o
( 接 第3 上 9页)
内合成速 率快 , 没有充足 时间进行折叠 , 而形成非结 晶、 从 无
定 型 的蛋 白质 聚集 形 态 。 研 究 表 明 , 表 达 O 型 F V V 1 在 MD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张明1,夏鸿西2,朱利泉2,张玉进2(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2.西南农业大学,重庆400716)[摘要]目的:综述国内外对石斛组织培养进行的深入研究。
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的有关文献20余篇。
结果与结论:介绍了石斛组培的多种方法,对培养基、激素及多种条件对组培的影响作了论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斛属Dendrobium为兰科第2大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计有1 500种。
多生于树皮或岩石上,开花多,结果少,每果可含100万粒种子。
种子细如粉尘[1],每粒重约0.3~0.4μg。
种胚不超过球形阶段,即存在后熟现象。
由于缺乏胚乳组织,需与真菌共生(symbiotical)才能萌发,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一般不及5%。
石斛为合轴生长(sympodial),分株是其繁殖的主要方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
石斛属植物中有不少是名贵中药,在《本草纲目》中石斛被列为上品。
我国76种石斛属植物中有近40种作药用[2],著名的有 D.nobile(金钗石斛)、D.candium(铁皮石斛)、D.huosanness(霍山石斛)等。
具有强阴益精、补肾益力、轻生延年等作用,其应用范围正迅速扩大。
石斛属植物约有四分之一可供观赏[3],称为石斛兰 D.orchids,以花艳丽而著称,近年作为观赏植物发展迅速,已形成独立产业。
集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价值,加之过度的采伐利用和繁殖率低,造成了石斛供需之间的紧张状况,我国已将其列为濒于绝灭的受保护的中药品种之一。
自1960年法国人Gmorel利用石斛基尖组织培养无病毒植株的无性繁殖技术创立以来,石斛组织培养逐步走向深入化。
近年来,石斛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包括光照、温度、pH以及如何选用外植体,选用激素等取得长足进展,并利用组培技术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等,还获得了转基因石斛植株。
我国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4年,徐云鹏等才首次报道获得霍山石斛试管苗[4]。
此后又利用铁皮石斛、束花石斛、兜唇石斛的茎尖、叶尖或种胚获得了再生植株。
1石斛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获得组织培养获得石斛再生植物株的途径有器官发生型和原球茎发生型两种。
器官发生型通过外植体组织培养,使预先存在的分生组织形成芽(如腋芽)或不定分生组织(如子叶、茎段、愈伤组织等)形成不定芽。
此途径又可分为3种类型:无菌短枝型(又称节培法),芽增殖型,器官发生型;原球茎发生途径通过石斛适宜外植体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增殖,随后形成类胚组织原球茎进而发育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通常由种子离体培养产生的胚性组织称原球茎(protocorm),而上外植体叶尖、基尖等诱导形成的胚性组织称为拟原球茎(protocorm like bodies)即PLBs。
原球茎或拟原球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或生长素的培养基(如MS)便可再生出完整小植株。
1.1原球茎发生影响原球茎发生的主要有外植体的大小、来源、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激素浓度,种类、处理时间及一些其它因素。
1.1.1外植体石斛组培拟原球茎的诱导可以选择花序枝、叶尖、茎节切段等作外植体。
Lam ChanLT等[5]用D.somia的花序枝尖作外植体在VW培养基上诱导PLBs的发生,结果以1~3 mm的外植体形成的PLBs数目最多。
取茎基部的分蘖芽或茎的顶芽作外植体,前者好于后者。
Kim报道取侧芽进行液体培养,在45 d内开始形成拟原球茎。
以种子离体培养形成原球茎的能力与其种龄有关,叶秀鳞[6]取铁皮石斛2~6个月种龄的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种龄愈长;其胚细胞愈多,萌发形成原球茎的频率就越高,但4,5,6个月种龄的胚差不多。
曾宋君[7]用5种石斛的种子在N6培养基上进行组培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1.1.2培养基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对石斛的分化至关重要,常用的培养基为MS,Nitch,Knudso C(KC),N6等。
Devi J等[8]利用D.moschatum 的茎尖在5种培养基上诱导PLBs的发生,结果以Nitch培养基的效果最好;Suman K[9]1991年在KL,VW,MS,W,Nitch,Mitra 6种培养基上进行D.fimbria-tum种子的离体培养,结果发现在Nitch,VW上培养基上萌发率高达91%,其次是MS(85%),在MS,Nitch,VW上培养4~5 d便出现原球茎,其它培养基则出现较迟。
MS培养基上获得的原球茎体积最大,因此作者推断D.fimbriatum的种子萌发及发育需要盐分较高的培养基。
这与周华伟[10]报道的石斛组培的结果相似。
曾宋君[7]以D.candium,D.loddigesi,D.wagii,D.densiflorum,D.fim-briatum5种石斛在MS,KS,SH,VW,KC,改良N6及PT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得出石斛的最适通用培养基是改良N6或PT培养基附加0.2 mg·L-1的NAA和2%蔗糖。
此外,侧芽和顶芽对培养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VW液体培养基对节生花型石斛效果较好,在4~5周内即可形成PLBs;蝶生花型和常绿类石斛的腋芽用KC固体培养基要比KC液体培养基好,以顶芽作外植体则正相反。
继代和初代培养的培养基可以不同。
石斛的原球茎易分化成苗,故继代培养基以液体振荡培养可获得较佳效果。
1.1.3激素一般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诱导芽的发生,而高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有促进作用。
愈伤组织的不规则分裂会导致拟原球基和不定芽的发生,Lan C以花枝尖作外植体在VW 培养基上添加 1 mg·L-16-BA和0.1 mg·L-1NAA或添加 1 mg·L-1Kintin和0.1 mg·L-12.4-D均能获得高比例的PLBs,周月坤[11]在MS培养基上附加0.5 mg·L-16-BA和0.5~2.0 mg·L-12.4-D,由叶基部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进而分化出拟原球茎获得完整植株,并指出2.4-D对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有重要作用,NAA的加入对分化PLBs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光远[12]以D.can-dium种子离体培养,在MS上添加0.5 mg·L-1NAA,暗处培养1周后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转入光照培养,原球茎大量发生。
外加激素ABA对原球茎的分化也会产生影响,在添加0.5 mg·L-1ABA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15d后转入含2 mg·L-1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150 d后其试管开花率达84.0%,而不用ABA预处理的,其成花率只有27.0%。
如果原球茎继续在含ABA的培养基上培养则不会有培养体花芽的发生。
1.1.4其它影响因素除了外植体、培养基、激素影响外,光照、温度、pH以及外源添加物等也会影响原球茎或PLBs的发生及发育。
石斛组培常用的温度为(26±1)℃,光强 1 600~2 000 lx,日照光8h,pH为5.0~5.5。
当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体的代谢活跃改变培养基的pH,进而会影响到培养体的生长,Sharon M等[13]在培养D.snowfire原球茎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的pH值在45 d后由5.1降至4.1,培养体变成褐色,但通过反复转入新鲜培养基可防止或消除褐变现象。
石斛组培过程中最常用的添加物是10%~25%的椰乳(CW)。
另据曾宋君[7]的研究,CW可用廉价的香蕉汁,马铃薯汁、蕃茄汁取代。
蔗糖对胚萌发及成苗的效果不及白糖或片糖,在组培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必要的,它可以除去琼脂中的毒性物质或培养物产生的芳香族代谢废物、防止组织褐变,并刺激胚胎的发生与生根。
因石斛的胚性外植体即便在有生长素存在时也较难生根,因此如何使芽生根则是成苗的关键。
1.2器官发生影响3种类型器官发生的因素包括外植体、培养基、激素等。
1.2.1无菌短枝型又称节培法或微型扦插法,即将待繁殖的材料如石斛茎节、花梗、枝等剪成带一叶的单芽茎段,转入成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MosichS E等[14]即是通过茎段培养获得完整小植株的,其方法是将石斛的茎段(长度>10 cm)按2∶3∶2切成3段,上段灭菌5~7 min,中段10~15 min,下段20~15 min,灭菌后切去两端变色的组织,再横切成段,下端插入改良Knop培养基,4周后芽开始生长,随后转入MS 培养基即获得石斛再生苗。
1.2.2芽增殖型即通过茎尖或初代培养的芽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不断发生腋芽进而形成丛芽,随后转入生根培养基行生根培养从而获得再生植株。
Sobhana等[15]利用5种石斛D.moschatum,D.fimbriatum,D.nobile,D.crumenatum和D.pierardii腋芽分别以VW,KC,MS,Morel培养基进行离体培养,各培养基均附加 3 mg·L-16-BA和1mg·L-1NAA,诱导芽的增殖,结果以VW产生的芽培养体数目最多。
此外,作者以VW培养基附加BA或KT(浓度分别为1,2,3,4,5,6 mg·L-1)添加或者不添加NAA(1 mg·L-1)进行试验,证实6-BA可以产生最大数量的丛生芽,5种石斛中又以D.moschatum数目最多,D.pierardii添不添加NAA结果相似。
这说明培养基的种类、激素的浓度及种类对不同石斛芽的增殖有很大影响,如果以茎段作外植体,其取向至关重要。
在Nayak Nr等[16]的研究中,D.phylum和D.moschatum茎节切段作水平放置可以获得再生植株,而垂直放置的处理则无任何茎芽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Nihar Ranjan首次将一种高细胞分裂素活性的物质thidiazuron(TDZ)应用于石斛的组织培养并与6-BA比较作用效果,结果后者比前者更有效。
其最佳作用浓度为2.2~4.5μmol·L-1,提高TDZ的使用浓度会对茎芽的再生产生抑制作用。
TDZ是1种杂环芳香脲,在大豆、小红萝卜的子叶、烟草、金甲豆等组培中广范用于诱导芽的增殖,效果显著[17]。
在组织培养中若加入10.8μmol·L-1的6-BA,诱导生根会比NAA更有效。
其特点是繁殖速度快,是茎尖培养和脱毒菌初期必由之路,而石斛组培中的关键又在于促进生根。
1.2.3不定芽发生型由愈伤组织直接形成不定芽,然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而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以石斛的基节,幼嫩小叶、花梗等作外植体均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
此外也有由“原球茎”形成愈伤组织的报道。
叶秀鳞观察到由D.candi-um种子离体培养形成的原球茎,转入N6培养基培养时,表面细胞发生不规则分裂,产生大量愈伤组织,随后由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再发育成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