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磁粉探伤MT)培训磁粉检测原理
合集下载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

磁粉检测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重要性
整理课件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
5
2 磁粉探伤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探伤中的相关物理量
2.1.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凡能够吸引其他铁磁性材料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靠近磁铁两端磁性特别强吸附磁粉特别多的区域称为磁极。
而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畴体积减小,畴壁发生位移,如图 (b)。 (3)增大外加磁场时,磁矩转动畴壁继续位移, 最后只剩下与外加磁场方向比较 接近的磁畴,如图 (c)。 (4)继续增大外加磁场,磁矩方向转动,与外加磁场方向接近,如图 (d)。 (5)当外加磁场增大到一定值时,所有磁畴的磁矩都沿外加磁场方向有序排列, 达到磁化饱和,相当于一个微小磁铁或磁偶极子,产生N极和S极,宏观上呈现 磁性,如图 (e)。
霍
整理课件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
2
1.2 磁粉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 MT
基本原理是: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 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 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 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 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 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 铁磁性材料内各磁畴的磁 矩方向相互抵消,对外显
示不出磁性,如下图a。
整理课件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
9
铁磁性材料的磁畴方向
a)不显示磁性; b)磁化
c)保留一定剩磁
当把铁磁性材料放到外加磁场中去时,磁畴就会受到外加磁场的作用,一是使
磁畴磁矩转动,二是使畴壁发生位移,最后全部磁畴的磁矩方向转向与外加磁场
整理课件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
5
2 磁粉探伤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探伤中的相关物理量
2.1.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凡能够吸引其他铁磁性材料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靠近磁铁两端磁性特别强吸附磁粉特别多的区域称为磁极。
而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畴体积减小,畴壁发生位移,如图 (b)。 (3)增大外加磁场时,磁矩转动畴壁继续位移, 最后只剩下与外加磁场方向比较 接近的磁畴,如图 (c)。 (4)继续增大外加磁场,磁矩方向转动,与外加磁场方向接近,如图 (d)。 (5)当外加磁场增大到一定值时,所有磁畴的磁矩都沿外加磁场方向有序排列, 达到磁化饱和,相当于一个微小磁铁或磁偶极子,产生N极和S极,宏观上呈现 磁性,如图 (e)。
霍
整理课件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
2
1.2 磁粉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 MT
基本原理是: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 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 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 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 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 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 铁磁性材料内各磁畴的磁 矩方向相互抵消,对外显
示不出磁性,如下图a。
整理课件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
9
铁磁性材料的磁畴方向
a)不显示磁性; b)磁化
c)保留一定剩磁
当把铁磁性材料放到外加磁场中去时,磁畴就会受到外加磁场的作用,一是使
磁畴磁矩转动,二是使畴壁发生位移,最后全部磁畴的磁矩方向转向与外加磁场
MT磁粉检测原理标准讲义教学教案

3.3 磁粉检测设备
3.3.1 设备 磁粉检测设备应符合JB/T 8290的规定。
固定磁粉 探伤机 移动式磁粉探伤机
固定式磁粉探伤机
29
30
31
32
33
34
移动式磁粉探伤机
(3000-6000A)CYD3000、CYD5000。CZQ6000型直 流探伤机、CDG10000型多功能探伤机。
第三章 一般要求
说明
第3章一般要求共有12节,包括: 1、检测人员 2、检测程序 3、设备 4、磁粉、载体及磁悬液 5、标准试件 6、电流类型及选用 7、磁化方向 8、磁化规范 9、质量控制 10、安全防护 11、表面准备 12、检测时机
3 一般要求
磁粉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T 4730.1的有关规定 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说明
标准对直、交流电磁轭的要求是参照ASME A分篇(强制性) 中对提升力的要求: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每个交流电 磁轭至少应有10Ib(4.5kg)的提升力;每个直流或永久磁铁 磁轭至少应有40Ib(18.1kg)的提升力。
JB4730-1994未提及交叉磁轭的提升力。 在国内某些标准文献中规定交叉磁轭的提升力为88N,理
本标准可应用于原材料、半成品(钢坯、钢块、铸件 和锻件)、成品材料和焊缝等的检验。
铁磁材料(承压设备常用的有Q235、Q345R(16MnR)、 Q245(20R、20g)、30CrMnSiA等)
非铁磁材料有铜、铝、镁、钛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等。
说明
对不锈钢的几点说明:
不锈钢通常在热处理后使用。常用的不锈钢有铁素体型不 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和双相钢(铁素 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机械混合物)四种。
MT培训PPT1

1.1.2磁粉检测的现状
• 基础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断裂和塑性力学 的应用以及“磁偶极子”理论的研究使磁粉检测方法更 合理,日臻完善。 • 检测设备:从固定式、移动式到携带式; 从半自动、全自动到专门设备; 从单向磁化到多向磁化;
实现了系列化。
• 器材方面:标准试片、标准试块及磁强计等方面形成 了系列产品。
2. 检测元件检测
(1)录磁探伤法
又称磁录像法,是将具有很高矫顽力和剩磁的磁 带紧贴在被检工件表面,对工件进行适当磁化,则在 不连续性处产生的漏磁场就全部记录在磁带上,然后 通过磁电传感器将录制的漏磁场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确定缺陷的部位、性质和大小。
(2)感应线圈探伤法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线圈与工件相对运动时, 线圈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IR 2 dB ndl 2 2 3/ 2 2 [R l ]
积分得
I I
0
2 若螺线管无限长, 1 , 2 0 则
1
B
0
2
nI ( sin )d
2
0 nI
(cos 1 cos 2 )
B 0nI
4.安培环路定理
长直载流导体周围的磁感应线是一组以导体 为中心的同心圆,曲线上任意一点P的磁感 应强度为:
• 漏磁场:铁磁材料工件被磁化后,在不连续性处或磁路 截面变化处,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工件表面而形成的磁 场称为漏磁场。 • 漏磁场检测分类:磁粉检测和检测元件检测。 磁粉检测:利用铁磁性粉末—磁粉,作为磁场的传 感器,即利用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的磁痕来显示不连续 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 检测元件检测:利用磁带、霍尔元件、磁敏二极管 或感应线圈作为磁场的传感器,检测不连续性的位置、 大小和方向。
磁粉探伤教材

X 0.8KA Y 0.2KA 每种件号 ≥1.0 mT ≤0.5mT 磁化0.5s,间隔3s
每种件号 磁通测定器 每种件号 磁通测定器 不必检测 设备设定
6
防锈剂浓度
9月1日至次年6月1 液体低于 日:5% 6月1日至9月1日: 10% 0.15-0.25ml/100ml ≥2.0mW/cm2在 550-650mm处 标记 每天 每天
沉淀计 紫外线强度 计 标准试片
日报表 点检表
<0.15ml/100ml工件隔离 上报 <1.0mW/cm 换滤光片
2
9 10 11
2次/班 2周/次 1次/班
磁悬液或磁场强度,紫外线 日报表 (开机必须检测试片) 灯 磁悬液和防锈剂用量 记录表
磁粉探伤作业参数指导书(二)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序号 1 2 3 4 5 标 磁粉选用 磁化电流 磁化强度 残磁强度 磁化间隔 准 20B NW-MW-077 加工部后勤课 页版别 设备型号 检测频率 配液前 EDI.1 SC-5+C/V 检测方法 配液前检查 NO.2仪表 页次 发行日期 记录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不记录 异常处理 清洗磁悬液水槽 (不同型号不可混用) X<0.8KA,Y<0.2KA工件 隔离上报 <1.0mT工件隔离上报 >0.5mT工件隔离重消磁 向班组长汇报处置 1/1
现在用的磁粉探伤机:日本真冈 SC_5 型 主要组成部分磁化部分 检测部分 退磁部分 磁悬液箱部分 电控柜等
磁粉探伤作业参数指导书(一)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序号 1 2 3 4 5 标 磁粉选用 磁化电流 磁化强度 残磁强度 磁化间隔 准 20B 1.8KA ≥0.8 mT ≤0.2mT 磁化0.5s,间隔3s NW-MW-077 加工部后勤课 页版别 设备型号 检测频率 配液前 每种件号 EDI.1 SC-5 检测方法 配液前检查 NO.2仪表 页次 发行日期 记录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不记录 异常处理 清洗磁悬液水槽 (不同型号不可混用) <1.8KA工件隔离上报 <0.8mT工件隔离上报 >0.2mT工件隔离重消磁 向班长汇报处置 1/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ppt课件

(a)马蹄形磁铁被校直成条形磁铁后N极和S极的位置 7
磁力线在每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 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 • 磁力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内,磁力线是由S极
到N极,在磁体外,磁力线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的 闭合曲线。
• 磁力线互不相交。 • 磁力线可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 磁力线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
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可进行MT。 MT可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
磁粉检测程序
磁粉检测的七个程序是:
(1液;(4)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5)缺陷评级;
(6)退磁;
(7)后处理。
4
局限性:
MT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 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镁、钛等非磁性材料。 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表面夹角 小于20°的分层和折叠难以发现。
8
2.2 铁磁性材料
2.2.1 磁畴
在铁磁质中,相邻铁原子中的电子间存在着非常强的交换耦合作 用,这个相互作用促使相邻原子中电子磁矩平行排列起来,形成一 个自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微小区域,这些自发磁化的微小区域, 称为磁畴。
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 铁磁性材料内各磁畴的磁 矩方向相互抵消,对外显 示不出磁性,如下图a。
磁粉检测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重要性
5
2 磁粉探伤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探伤中的相关物理量 2.1.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凡能够吸引其他铁磁性材料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靠近磁铁两端磁性特别强吸附磁粉特别多的区域称为磁极。
磁粉无损检测

铁磁性材料 磁畴
在铁磁质中,相邻铁原子中的电子间存在着非常强的交 换耦合作用,这个相互作用促使相邻原子中电子磁矩平行排列起 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微小区域,这些自发磁化 的微小区域,称为磁畴。 一个典型的磁畴宽度约为10-3cm,体积约为10-9cm3,内部大 约含有1014个磁性原子。 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 铁磁性材料内各磁畴的磁 矩方向相互抵消,对外显
(附录)
焊接接头的典型磁化方法:
磁轭法和触头法的典型磁化方法见表B.1, 绕电缆法和交叉磁轭法的典型磁化方法见表B.2。
表B.1 磁轭法和触头法的典型磁化方法(1) 磁轭法的典型磁化方法
L≥75mm
b≤L/2 β≈90°
L≥75 mm b≤L/2
L1≥75 mm L2≥75 mm
b1≤L1/2 b2≤L2-50
周向磁化强度的计算:
(1)长直导体的磁场强度:
H 0.2I r
(2)板状工件通电电流的磁场强度:
H 2I
b
H:奥斯特; I:安; r:工件半径(厘米)
说明
• 周向磁化:电流从导体或试件一端流向另一端时,在 导体或试件内部及周围产生的环形磁场。
周向磁化
通电法 中心导体法
轴向通电法 直角通电法 夹钳通电法
偏置芯棒法
触头法
感应电流法
环形件绕电缆法
3 复合磁化(又叫多向磁化):
在工件上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成圆形、椭圆形 或螺旋形轨迹变化的磁场。
复合磁化法包括交叉磁轭法(如下图)和交叉线圈法 等多种方法 。
交叉磁轭法
说
明
复合磁化
交叉磁轭法 交叉线圈法 直流电磁轭与交流通电法 直流线圈与交流通电法 有相位的整流电磁化法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基本原理(无损检测课件)

磁化规范
制定磁化规范的方法: ➢ 用经验公式计算; ➢ 用仪器测量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 ➢ 测绘钢材磁特性曲线; ➢ 用标准试片确定大致的磁化规范。
第2节 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
1. 磁粉检测原理
磁粉检测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 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 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 生局部畸而产生漏磁场,吸 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 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 的磁痕,从而显示不连续的 位置、形状和大小。
2. 使用范围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
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目视难以 看出的不连续性(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
未加工的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成品工件及在役或使用 过的零部件进行探伤,还能对板材、型材、管材、棒材、 焊接件、铸件及锻件进行探伤;
可以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 缺陷。
第2节 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
磁化电流
为了在工件上产生磁场而采用的电流称为磁化电流。 方法:交流电、整流电、直流电和冲击电流。
磁化电流特点
交流电磁化湿法检验,对工件微小缺陷检测灵敏度高; 交流电的深入深度低于整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用于剩磁法检验时,应加装断电相位控制器; 交流电磁化连续法——有效值电流,剩磁检验——峰值电流; 整流电流中交流分量越大,检测近表面较深缺陷的能力越小; 单相半波整流电磁化干法检验,对工件近表面缺陷检测灵敏度高; 三相全波整流电可检测工件近表面较深的缺陷; 直流电可检测工件近表面最深的缺陷; 冲击电流只能用于剩
磁化规范
制定磁化规范考虑的因素 ➢ 工件的材料、热处理状态和磁特性——确定采用连续法还
是剩磁法及相应的磁化规范; ➢ 工件尺寸、形状、表面状态和欲检缺陷的几何形状和位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

永久磁铁中的磁畴,在一个方向上占优势,因而形成N和S极,能显示出很强
的磁性。 在高温情况下,磁体中分子热运动会破坏磁畴的有规则排列,使磁体的磁
性 削弱。超过某一温度后,磁体的磁性也就全部消失而呈现顺磁性,实现了材料的 退磁。铁磁性材料在此温度以上不能再被外加磁场磁化,并将失去原有的磁性的 临界温度称为居里点或居里温度。从精居品课里件点以上的高温冷却下来时,只要没有外
(c)纵向磁化裂纹产生的漏磁场
条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
(a)马蹄形磁铁被校直成条形磁铁后N极和S极的位置 精品课件
磁力线在每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 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 • 磁力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内,磁力线是由S极
到N极,在磁体外,磁力线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的 闭合曲线。
利用检测元件检测漏磁场:录磁探伤法、感应线圈探伤法、 霍
精品课件
1.2 磁粉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 MT
基本原理是: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 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 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 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 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 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漏磁场。
精品课件
2.5.2 缺陷的漏磁场分布
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可以分解为水平分量Bx和垂直分量By,水平分 量与工件表面平行,垂直分量与工件表面垂直。假设有一矩形缺 陷,则在矩形中心,漏磁场的水平分量有极大值,并左右对称。而 垂直分量为通过中心点的曲线,见下图,图中(a)为水平分量, (b)为垂直分量,如果将两个分量合成,则可得到如图(c)所示 的漏磁场。
2.2.3 磁化过程
的磁性。 在高温情况下,磁体中分子热运动会破坏磁畴的有规则排列,使磁体的磁
性 削弱。超过某一温度后,磁体的磁性也就全部消失而呈现顺磁性,实现了材料的 退磁。铁磁性材料在此温度以上不能再被外加磁场磁化,并将失去原有的磁性的 临界温度称为居里点或居里温度。从精居品课里件点以上的高温冷却下来时,只要没有外
(c)纵向磁化裂纹产生的漏磁场
条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
(a)马蹄形磁铁被校直成条形磁铁后N极和S极的位置 精品课件
磁力线在每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 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 • 磁力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内,磁力线是由S极
到N极,在磁体外,磁力线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的 闭合曲线。
利用检测元件检测漏磁场:录磁探伤法、感应线圈探伤法、 霍
精品课件
1.2 磁粉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 MT
基本原理是: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 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 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 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 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 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漏磁场。
精品课件
2.5.2 缺陷的漏磁场分布
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可以分解为水平分量Bx和垂直分量By,水平分 量与工件表面平行,垂直分量与工件表面垂直。假设有一矩形缺 陷,则在矩形中心,漏磁场的水平分量有极大值,并左右对称。而 垂直分量为通过中心点的曲线,见下图,图中(a)为水平分量, (b)为垂直分量,如果将两个分量合成,则可得到如图(c)所示 的漏磁场。
2.2.3 磁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