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第八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八章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①)。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2、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①)。
①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②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③代表产品的资料④同度量因素的资料3、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11qpqp说明了(①)。
①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②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③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④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4、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②)。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5、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①)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6、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②)。
① 7% ② 7.1% ③ 10% ④ 1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③)。
①都固定在基期②都固定在报告期③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④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8、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006年比2005年少购买5%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③)。
①上涨了5% ②下降了5% ③上涨了5.3% ④下降了5.3%9、某工业企业2005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000万元,2006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400万元,若已知产品价格指数为106%,则该企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②)。
① 7.9% ② 32.1% ③ 40% ④ 48.4%10、我国实际工作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是采用(②)。
①加权综合指数法②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③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法④变形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数的有(①②)。
①工业产品产量指数②商品销售量指数③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④货币购买力指数⑤劳动生产率指数2、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有(②③④⑤)。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时间2.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具有()A.可加性 B.连续性C.一致性 D.可比性3.相邻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A.累积增长量 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4.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可以计算()A.逐期增长量 B.累积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5.基期均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6.某企业2003年产值比1996年增长了1倍,比2001年增长了50%,则2001年比1996年增长了()A.33% B.50%C.75% D.100%7.关于增长速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B.增长速度是发展速度减1C.增长速度有环比和定基之分 D.增长速度只能取正值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可配合()A.直线趋势方程 B.抛物线趋势方程C.指数曲线方程 D.二次曲线方程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统一C.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D.计算价格应该统一E.经济内容应该统一2.发展水平有()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 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3.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C.增长量 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C.序时平均法 D.分割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三、填空题1.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_______是编制时间数列的最主要规则。
2.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两种。
3.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的_______之和。
两个相邻的_______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第八章 统计指数

第八章统计指数1.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
A 、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B 、确定对比基期C 、确定同度量因素D 、确定谁是数量指标谁是质量指标2.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
A 、1%B 、5%C 、10%D 、3%3、从编制原理的角度看,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为( )。
A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 、简单指数和平均指数C 、算术平均数和调节平均数D 、可变构成指数和不变构成指数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价指数都是( )。
A 、价格指数B 、质量指标指数C 、个体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5.作为指数分子、分母的差额,公式1000q p q p -∑∑ 的经济含义是( )。
A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值 B 、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值C 、反映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值D 、反映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值6.如果价格降低后,原来的开支可多购得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 )。
A 、90% B 、110%C 、91% D 、无法判断7.以下关于指数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B 、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C 、综合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规模和水平D 、可通过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8.价格的帕氏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销售量拉氏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
110100011100100.1...q p A q p q p B q p q p C q p q p D q p ∑∑∑∑∑∑∑∑9.下面指数属于个体指数的是( )。
A 、两期同一品牌洗衣机价格的比值 B 、两期同一品牌洗衣机销售量的比值 C 、两期同一品牌洗衣机销售额的比值D 、两期所有品牌洗衣机的价格指数10. 某造纸厂1999 年的产量比98 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1999年产品单位成本( )。
第八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第八章统计指数练习题————————————————————————————————作者:————————————————————————————————日期:第八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及答案1. 某企业三种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产品 名称 单位成本(元)产量(万件)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计划 实际计划 实际甲 8 7 6 40 50 52 乙 10 8 8 10 12 14 丙16 15 148 10 10要求:(1) 计算2004年以实际产量为同度量因素的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2) 计算2004年与2003年对比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成本节约额。
答案:产品名称单位成本(元) 产量(万件)总成本(万元) 2003年 z 0 2004年 2003年q 0 2004年 计划z n 实际z 1 计划q n 实际q 1 q 1z 1 q 1z n q 1z 0甲 8 7 6 40 50 52 312 364 416 乙 10 8 8 10 12 14 112 112 140 丙 16 15 14 8 10 10 140 150 160 合计 —— —— —— —— —— —— 564 626 716 (1)%1.90626564111===∑∑n z q z q 完成指数成本计划,该企业超额9.9%完成生产成本计划。
(2)%8.787165640111===∑∑z q z q 总指数成本;由于产品单位成本下降而节约的费用:万元1527165640111-=-=-∑∑z q z q 。
2. 四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个体指数资料如下: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销售额(万元) 个体价格指数(%) 基期 报告期 棉 布 米 832 910 93 白 糖 千克 432 486 88 服 装 件 936 1030 101 手 表 块 845 988 96 合 计——3045 3414——要求:(1) 计算四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 (2) 计算四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3) 计算四种商品的总销售额指数。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50.0%b. 97.4%c. 97.6%d. 102.6%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 b.基尼系数c. 恩格尔系数d.人均消费支出 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1010p q p q k q ∑∑;b.1111p q p q k q ∑∑;c.000p q p q k q ∑∑; d.101p q p q k q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 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110%-100%=109.10%-100%=9.1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28.8÷(1+20%)=24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统计原理第八章习题

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题目5: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当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
A.用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指数 B.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
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
答案:C
题目10:
当数量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其特定权数是()。
A. B. C. D.
答案:D
题目11: 当质量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其特定权数是( )。
题目2: 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案: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有:
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统计指数按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题目3:在统计指数编制中,如何理解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和时期的确定?
答案:√
题目10: 设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则 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商品总销售额的影响。()
答案:×
题目11: 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答案:×
题目12: 总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
答案:×
题目13: 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
统计计算练习

统计计算练习标志变异指标⼯资更具有代表性。
2.某⼯⼚⽣产⼀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均合格率、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3.某车间有两个⼩组,每组都是7名⼯⼈每⼈⽇产零件数如下:第⼀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组:67 68 69 70 71 72 73试计算两个⼩组每⼈平均⽇产量、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并⽐较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性和推⼴价值。
5.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
(1)(1)设%25,600==σV x ,则标准差为多少?(2)(2)设450,202==x x ,则标准差系数为多少?(3)(3)设360,3622==x σ,则平均数为多少?(4)(4)设174%,2.172==x V σ,则平均数为多少?第七章时间数列计算题1.某仓库1⽉1⽇某产品库为1800吨,3⽉1⽇为2000吨,6⽉1⽇为2100吨,6⽉30⽇为1940吨。
问该产品上半年平均库存是多少?4.根据下表中已知资料,运⽤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推算发展⽔平、累计增长量、定基发展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指标。
年翻两翻,达到28000亿元,则平均发展速度应为多少?如果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计算,到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可达多少亿元?6.已知某地区2000年各⽉⽉初⼈⼝资料如下:1⽉初230万⼈,2⽉初230万⼈,3⽉初240万⼈,4⽉初250万⼈,6⽉初250万⼈,8⽉初260万⼈,12⽉初260万⼈,次年1⽉初260万⼈。
试计算该地区全年平均⼈⼝数。
第⼋章统计指数计算题1.1.某百货公司2000年商品销售额为5600万元,2001年⽐2000年增加500万元,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6%。
试计算该百货公司零售额变动中由于零售价格和零售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2.2.某企业⽣产三种产品有关数据如下表所⽰:3.3.下⾯是某家计调查得到的数据,试利⽤可变构成指数体系进⾏因素分析。
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

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B加权指数C个体指数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增长13%B增长6.5%C增长1%D不增不减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及答案
1. 某企业三种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
(1) 计算2004年以实际产量为同度量因素的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2) 计算2004年与2003年对比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成本节约额。
答案:
(1) %1.90626564111===∑∑n z q z q 完成指数成本计划,该企业超额9.9%完成生产成本计划。
(2)
%8.78716
564
11
1==
=
∑∑z
q z
q 总指数
成本; 由于产品单位成本下降而节约的费用:万元1527165640111-=-=-∑∑z q z q 。
2. 四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个体指数资料如下:
要求:
(1) 计算四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 (2) 计算四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 (3) 计算四种商品的总销售额指数。
答案:
(1) 物价总指数:%37.9573
.35793414
1
111
1==
=
∑
∑p q p q K p
K p ;
(2) 销售量总指数:%56.1173045
73
.35790
1
1
10
01
==
=
=
∑∑∑∑p
q p q p
q p q K p
K q
,或 %56.117%37.95%12.112=÷=÷=p qp q K K K
(3) 总销售额指数:%12.1123045
3414
11==
=
∑∑p
q p q K 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