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八章 统计指数 课后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3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0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9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25第五章参数估计 37第六章假设检验 49第七章方差分析 62第八章非参数检验70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78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89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101第十二章指数108第十二章指数108第十三章统计决策120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128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1.1 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1.2 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分类: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1.3 统计学的发展史(学派与主要代表人物)1.4 数据类型(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1.5 变量:连续与离散;确定与随机1.6 总体、样本与个体1.7 标志、指标及指标体系1.8 统计计算工具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
(知识点:1.2 答案:D)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知识点:1.3 答案:D)A.数理统计学派 B.政治算术学派 C.社会统计学派 D.国势学派3. 下列数据中哪个是定比尺度衡量的数据()。
(知识点:1.4 答案:B)A.性别 B.年龄 C.籍贯 D.民族4.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
(知识点:1.6 答案:C)A.从定性到定量B.从定量到定性C.从个体到总体D.从总体到个体5. 调查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知识点:1.6 答案:C)A.10个企业B.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C.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D.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6. 从统计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由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是().(知识点:1.6 答案:A)A. 样本B. 总体单位C. 个体D. 全及总体7. 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和92分,这三个数字是()。
完整word版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第八章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50.0%b. 97.4%c. 97.6%d. 102.6%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b.基尼系数c. 恩格尔系数d.人均消费支出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a.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kqpkqpkqppkq????0q00qq111q10;c.;a.b.; d.pqpqppqq????00110110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a.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b.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综合指标 d.相对指标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指数形式来编制。
a.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167解:(1+20%)/110%-100%=109.10%-100%=9.1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28.8÷(1+20%)=24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时间2.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具有()A.可加性 B.连续性C.一致性 D.可比性3.相邻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A.累积增长量 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4.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可以计算()A.逐期增长量 B.累积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5.基期均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6.某企业2003年产值比1996年增长了1倍,比2001年增长了50%,则2001年比1996年增长了()A.33% B.50%C.75% D.100%7.关于增长速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B.增长速度是发展速度减1C.增长速度有环比和定基之分 D.增长速度只能取正值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可配合()A.直线趋势方程 B.抛物线趋势方程C.指数曲线方程 D.二次曲线方程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统一C.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D.计算价格应该统一E.经济内容应该统一2.发展水平有()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 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3.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C.增长量 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C.序时平均法 D.分割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三、填空题1.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_______是编制时间数列的最主要规则。
2.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两种。
3.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的_______之和。
两个相邻的_______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统计学第五版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由Excel制表得:
由图可知:
已知:α= 0、05,n1 = n2=12
=31、75 =28、67 =10、20 =6、06 t=1、72 t∈(-1、72,1、72)接受,否则拒绝。 t=(31 、75-28、67)/(8、08* 0、41)=0、93 0、 93∈(-1、72,1、72)
决策:在α= 0、05得水平上接受 。
已知包重服从正态分布,试检验该日打包机工作就是否正常 ( α
=0、) 。 解:
如图所示:
本题采用单样本t检验。
:μ=100 :μ≠100基
本统计量:
α=0、05,N=9, =99、978,
S=1、2122, =0、4041 检验结果: t=-0、005,自由度f=8, 双侧检验P=0、996,单侧检验P=0、498
:μ≥700
:μ<700
∵α=0、05∴
=-1、645
计算检验统计量: =(680-700)/(60/6)=-2
决策: ∵Z值落入拒绝域,
∴在α=0、05得显著水平上拒绝 ,接受 。
结论: 有证据表明这批灯泡得使用寿命低于700小时,为不合格产品。
8、3 某地区小麦得一般生产水平为亩产250公斤,其标准差为30 公斤。现用一种化肥进行试验,从25个小区抽样,平均产量为270
决策:在 α= 0、05得水平上拒绝 。
结论: 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生率。
8、14 某工厂制造螺栓,规定螺栓口径为7、0cm,方差为0、03cm。 今从一批螺栓中抽取80个测量其口径,得平均值为6、97cm,方差为 0、0375cm。假定螺栓口径为正态分布,问这批螺栓就是否达到规 定得要求 (a=0、05)?
双侧检验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8章思考题8.1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然而推断的角度不同。
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μ在估计前是未知的。
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8.2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是什么意思?答:显著性水平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和风险。
统计显著等价拒绝H0,指求出的值落在小概率的区间上,一般是落在0.05或比0.05更小的显著水平上。
8.3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答:假设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所犯的错误有两种类型,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所以也称α错误或弃真错误;另一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论用β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
8.4两类错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答: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减小α错误,就会增大犯β错误的机会,若减小β错误,也会增大犯α错误的机会。
8.5解释假设检验中的P值答:P值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
(它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样本数据与原假设之间的差异,一个是样本量,再一个是被假设参数的总体分布。
)8.6显著性水平与P值有何区别答:显著性水平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是一个概率值,被称为抽样分布的拒绝域,大小由研究者事先确定,一般为0.05。
而P只是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8.7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小概率原理”,即发生概率很小的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作出是否拒绝原假设的决定。
人大版统计学习题加答案 第八章 指数

统计指数分析练习题一、填空题1. 是表明社会现象复杂经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2. 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和 。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
4.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5.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二、选择1.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011q p q p ∑∑说明了( )。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2.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3. 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B 增长6.5%C 增长1%D 不增不减4.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 166.32%B 85.68%C 185%D 54%5.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的百分比为( )。
A -6.54%B –3%C 6.00%D 14.29% 三、判断题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 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3.某企业职工人数比去年减少2%,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5%,则企业总产值增长了7%。
( )4.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5.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b. %c. %d.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b.基尼系数c. 恩格尔系数d.人均消费支出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1010p q p q k q ∑∑;b.1111p q p q k q ∑∑;c.000p q p q k q ∑∑; d.101p q p q k q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110%-100%=%-10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1+20%)=24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3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0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9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25第五章参数估计37第六章假设检验49第七章方差分析62第八章非参数检验70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78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89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101第十二章指数108第十二章指数108第十三章统计决策120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128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分类: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统计学的发展史(学派与主要代表人物)数据类型(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变量:连续与离散;确定与随机总体、样本与个体标志、指标及指标体系统计计算工具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
(知识点:答案:D)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知识点:答案:D)A.数理统计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国势学派3. 下列数据中哪个是定比尺度衡量的数据()。
(知识点:答案:B)A.性别B.年龄C.籍贯D.民族4.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
(知识点:答案:C)A.从定性到定量B.从定量到定性C.从个体到总体D.从总体到个体5. 调查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知识点:答案:C)个企业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个企业的全部职工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6. 从统计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由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是().(知识点:答案:A)A. 样本B. 总体单位C. 个体D. 全及总体7. 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和92分,这三个数字是()。
(知识点:答案:D)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8. 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DC C BD D A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D A B D A C D A二、多项选择题1 2 3 4 5ABCD ABCE BCD BCE CE6 7 8 9 10ACE ACE BD ABCD BCDE11 12 13 14 15ABC BCE ABCD ABCD ACE16 17 18 19 20CD CDE ACDE BCE CDE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填空题1、综合指数平均指数2、总指数个体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3、同度量因素4、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5、平均数(或可变)6、销售量价格价格销售量7、价格销售量8、个体指数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9、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10、乘积和11、因素分析指数推算12、任何两个相邻因素的乘积13、总体时期总平均14、17.65%15、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五、简答题(略)六、计算题1、个体指数计算表: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出厂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指数% 基期 报告期 指数% 甲 乙 q 0 q 1 q 1/ q 0 p 0 p 1 p 1/ p 0A B C件 打 套4000 780 2505000 820 260125.00 95.12104.00 50.0 84.0120.054.0 92.4 144.0108.00 110.00 120.00①三种产品的产量个体指数和价格个体指数结果见上表; 总指数计算表: 产品 名称 计量单位产 量出厂价格(元)产 值(元)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假定期 甲 乙 q 0 q 1 p 0 p 1 q 0p 0 q 1p 1 q 1p 0 A B C 件 打 套 4000 780 250 5000 820 260 50.0 84.0 120.0 54.0 92.4 144.0200000 65520 30000 270000 75768 37440 250000 68880 31200 合计—————295520383208350080②三种产品的产值总指数295520383208011==∑∑pq p q k qp = 129.67%③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29552035008001==∑∑pq p q k q= 118.46%④三种产品的出厂价格总指数350080383208111==∑∑pq p q k p = 109.46%⑤分析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对产值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 由于产量变动对产值变动的影响 影响相对数为:118.46%影响绝对数为:350080 – 295520 = 54560(元) 由于价格变动对产值变动的影响 影响相对数为:109.46%影响绝对数为:383208 –350080 = 33128(元)∴ 产值变动相对数为:129.67% = 118.46%×109.46% 产值变动绝对数为:87688 = 54560 + 33128 2、列计算表如下: 产品 名称 单位 产 量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万元)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按实际产量 按计划产量 甲 乙 q n q 1 z n z 1 q 1 z n q 1 z 1 q n z n q n z 1 A B C 只 件 吨 2000 800 400 4000 1000 200 50 80 250 46 78 300 20.00 8.00 5.00 18.40 7.80 6.00 10.00 6.40 10.00 9.20 6.24 12.00 合计—————33.0032.2026.4027.44①按实际产量计算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nz zq z q k 111=00.3320.32= 97.58% ②按计划产量计算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nnn z zq z q k 1=40.2644.27=103.94% 如果按实际产量计算,该企业完成了成本计划,比计划多降低2.42个百分点;如果按计划产量计算,该企业没有完成成本计划。
显然,企业采用破坏产品的计划结构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列计算表如下: 商 品 名 称 计量单位 销 售 量价格(元/斤) 销 售 额(万元) 甲市 乙市 甲市 乙市 以甲地价为准 以乙地价为准 甲 乙q 甲q 乙 p 甲 p 乙 q 甲p 甲 q 乙p 甲 q 甲p 乙 q 乙p 乙 猪 肉 活 禽 鲜 蛋 万斤 万斤 万斤 12.8 3.6 4.4 10.2 4.5 5.0 7.0 10.0 3.2 8.0 9.5 3.0 89.60 36.00 14.08 71.40 45.00 16.00 102.40 34.20 13.20 81.60 42.75 15.00 合 计—————139.68132.40149.80139.35①以甲地价格为基准,分别计算帕氏与拉氏物价指数 帕氏物价指数:∑∑=甲乙乙乙p qp q k p =4.13235.139=105.25% 拉氏物价指数:∑∑=甲甲乙甲p qp q k p=68.13980.149=107. 25%②以乙地价格为基准,计算埃奇沃斯物价指数 埃奇沃斯物价指数∑∑∑∑∑∑++=++=乙乙甲乙乙甲甲甲乙甲乙乙甲甲q p q pq p q p q q p q q p k p 22=35.13980.14940.13268.139++=94.10%4、列计算表如下: 商品 名称 实际销售额(万元) 价格提高 (%) 价格指数(%) k p = p 1/p 0 pk p q 11= q 1p 0 q 0p 1 = k p q 0p 0 基期q 0p 0 报告期q 1p 1 甲 乙 丙 125.0 300.0 100.0 153.0 359.1 118.8 20.0 14.0 10.0 120.0 114.0 110.0 127.5 315.0 108.0 150.0 342.0 110.0 合计525.0630.9—114.6550.5602.0①三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11111pq k p q k pp=114.60%②由于价格上涨,居民在报告期购买三种商品多支付的货币额为∑∑-0111pq p q = 630.9 - 550.5 = 80.4(万元)③若居民在报告期的消费只维持基期水平,因价格上涨而多支付的货币为∑∑-0010p q p q= 602.0 - 525.0 = 77.0(万元)5、列计算表如下:商 品 名 称计 量 单 位产 量基期产值(万元)q 0p 01q q k q =k q q 0p 0基期(q 0) 报告期(q 1) 甲 乙 丙万张 万把 台15 30 90016.2 31.5 1080,0180 750 1351.08 1.05 1.20194.4 787.5 162.0合 计 — — — 1065 — 1143.9①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为:∑∑=0pq p q k k qq =10659.1143= 107.41% 经济效果1143.9 – 1065 = 78.9(万元)②若该企业报告期的实际产值较基期增加85.2万元,则∑11pq = 1065 + 85.2 = 1150.2(万元)价格总指数为:pk =∑∑0111pq p q =9.11432.1150= 100.55%③由于价格变动使企业增加的产值:1150.2 – 1143.9 = 6.3(万元)6、列计算表如下: 产品 名称 产 量(万件) 工 人 数 不变价(元/件)产 值(万元) 基 期 报告期 基 期 报告期 基 期 报告期 甲 q 0 q 1 T 0 T 1 p n q 0p n q 1p n A B C 13.0 12.5 29.0 14.0 10.5 30.5 43 17 80 40 14 96 2.5 2,0 4.0 32.5 25.0 116.0 35.0 21.0 122.0 合计——140150—173.5178.0①产品物量指数5.1730.17801==∑∑nn q pq p q k =102.59% 基期劳动生产率 M 0 =1405.17300=∑∑Tp q n= 1.2393(万元/人) 报告期劳动生产率 M 1=150.17811=∑∑Tp q n = 1.1867(万元/人) 劳动生产率指数2393.11867.101==M M k M = 95.75% ②该企业产品产量变动 变动相对数 5.1730.17801==∑∑nn qpq p q k =102.59% 变动绝对数 178.0 - 173.5 = 4.5(万元) 受工人人数的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 1401501==∑∑TT k T = 107.14% 影响绝对数 (150-140)×1.2393 = 12.39(万元) 受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 2393.11867.101==M M k M = 95.75% 影响绝对值 (1.1867-1.2393)×150 = -7.89(万元) 指数体系相对数体系 102.59% = 107.14%×95.75%绝对数体系 4.5(万元)= 12.39(万元)-7.89(万元) 7、列计算表如下: 农产品 等 级 收购价格(元/担) 收购量(担) 收 购 额(元)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 期 报告期 假定期 p 0 p 1 q 0 q 1 q 0 p 0 q 1 p 1 q 1 p 0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 75 56 40 84 70 4880 120 200 150 200 150 **** **** 8000 12600 14000 7200 11250 11200 6000 合 计——400500207203380028450①平均收购价格指数∑∑∑∑=011101qp q q pq p p = 8.516.674002072050033800==130.50% 收购价格固定指数∑∑∑∑=1101111qq p q q p p p n=9.566.67500284506.67== 118.80% 收购价格结构指数8.519.56001100==∑∑∑∑qq p q qp p p n =109.85% ②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对平均收购价的影响 影响程度即 118.80%影响绝对数 67.6 - 56.9 = 10.7(元) 由于收购等级的结构变动对平均收购价的影响 影响程度即 109.85%影响绝对值 56.9 – 51.8 = 5.1(元) 指数体系相对数体系 130.50% = 118.80%×109.85% 绝对数体系 15.8(元)= 10.7(元)+ 5.1(元) ③单纯由于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民增加的收入为10.7×500 = 5350(元)8、列计算表如下: 年 份总产值 (万元)职 工 人 数(人) 工人劳动生产率 (元/人)总人数其中:生产工人数工人占总人数比重(%) TMQ T T n M = T n /T Q1994 1995450 650800 840640 71480.00 85.007031.25 9103.64 ①首先总产值发生变化 总产值变动相对数4506500011=Q T Q T n n =144.44%总产值变动绝对数T n 1Q 1 -T n 0Q 0 = 650-450 = 200(万元)生产工人数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64071401=n n T T = 111.56% 影响绝对数(T n 1-T n 0)×Q 0 =(714-640)×7031.25 = 52.03(万元)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25.703164.910301=Q Q = 136.01% 影响绝对数(Q 1 - Q 0)×T n 1 = (9103.64 - 7031.25)×714 = 147.97(万元)指数体系相对数体系 144.44%= 111.56%×136.01%绝对数体系 200(万元)= 52.03(万元)+147.97(万元) ②总产值发生变动 变动相对数450650000111=Q M T Q M T = 144.44%变动绝对数T 1M 1Q 1 -T 0M 0Q 0 = 650-450 = 200(万元)职工人数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80084001=T T =105.00% 影响绝对数(T 1 -T 0)×M 0Q 0 = (840-800)×80%×7031.25 = 22.50(万元)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00.8000.8501=M M =106.25% 影响绝对数T 1(M 1-M 0)Q 0 = 840×(85%-80%)×7031.25 = 29.53(万元)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 影响相对数25.703164.910301=Q Q =136.01% 影响绝对数T 1M 1(Q 1 -Q 0 )= 840×85%(9103.64-7031.25)= 147.97(万元)指数体系相对数体系 144.44%= 105.00%×106.25%×136.01% 绝对数体系 200 = 22.50 + 29.53 + 147.97 (万元) 9、计算价格换算系数价格换算系数=∑∑旧交替年新交替年p qp q =560532=95% ①将1991年前各年产值分别乘以95%,换算为按1990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得下表资料年 份8788899091 92 93 94 95 工业总产值(万元) 412.3 429.4 471.2 507.3532564592639703②计算该公司1988 — 1995年工业总产值的环比指数数列年 份 87 88 89 90 9192939495环比指数(%)—104.1109.7107.7104.9 106.0 105.0 107.9 110.010、列计算表如下: 股票 名称 价 格(元)发行量(万股)(q ) qp 0 qp 1 前日收盘(p 0) 本日收盘(p 1) 个股指数% A B C 6.42 12.36 14.556.02 12.50 15.6093.77 101.13 107.2212000 3500 200077040 43260 29100 72240 43750 31200 合计————149400147190三支股票价格总指数∑∑=1qpqp k p=149400147190= 98.52%虽然三支股票中,B 、C 两支股票价格都有所上涨,尤其C 股上涨幅度不小,上涨了7.22个百分点,但由于下降幅度较大的A 股的发行量远远大于B 、C 两支股票,所以三支股票的价格总指数总的说还是下降了1.4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