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前言我院于2005年3月受米泉市水利局水管总站的委托,对米泉市铁厂沟镇大草滩水库进行大坝安全鉴定。
我院对此工程十分重视,首先制订了大草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大纲,在工作进度、深度及任务方面做了安排。
2005年3月~4月,勘察设计人员对水库进行了多次现场勘察,并在米泉市水利局的协助下收集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2005年3月,我院测量专业人员对大草滩水库进行了坝址区地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地质专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其中包括对坝体的钻孔取样和探坑取样,进行样品试验及试样分析等地质勘察工作,3月底完成试验资料数据分析。
4月在完成大坝的地质勘察试验资料后,开始进行大坝的防洪、渗流稳定、结构稳定和抗震安全的复核工作。
5月初进行室内计算工作,5月1日基本完成《工程质量评价报告》、《大坝运行管理评价报告》、《防洪标准复核报告》、《结构安全评价报告》、《渗流安全评价报告》、《抗震安全复核报告》、《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7本报告。
大草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的编写是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该水库属于未完工工程,除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各阶段的资料比较齐全以外,施工阶段的有关资料比较缺乏;对此我们采用与原设计、施工人员座谈收集,并与规范相比较,以判断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同时,对该水库的有关建筑物以及坝基进行补充勘探、试验,重新取证坝体参数,用新参数重新进行评价,最后利用收集的资料和勘探试验数据,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计算,通过与现行规范比较,最终确定大坝的安全级别。
本次大草滩水库安全鉴定提供的成果报告有:《米泉市大草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
1 综合评价1.1自然地理概况铁厂沟河、沙沟及碱泉沟发源于天山北坡东段前山区。
由于发源地山势低而狭窄,无冰川补给,属岩层裂隙水补给型河流,当山区融雪或降雨时才形成洪水。
大草滩水库位于碱泉子沟和沙沟的合汇处,主要引蓄铁厂沟河冬闲水及碱泉子沟和沙沟的春季洪水和夏季暴雨洪水。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一、结构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首先,要对大坝的建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混凝土的质量、接缝密实性、渗漏等情况。
其次,要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包括抗震、抗滑、抗冲刷等能力。
最后,要对大坝的渗漏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渗水严重的问题。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大坝的结构安全情况。
二、设备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设备安全是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对水库大坝压力水库的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压力传感器、液位计等,判断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要对溢洪闸门、泄水设施等进行评估,判断其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操作情况,确保设备操作正常。
最后,要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包括遥测设备、相机等,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设备安全情况。
三、管理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管理安全是保障其长期运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对大坝的巡检管理进行评估,包括巡堤路线、巡视频率等,判断管理人员的巡视情况和记录有效性。
其次,要对大坝的保养维修进行评估,包括定期检查、修补和维护,判断是否存在设施老化、损坏等情况。
最后,要对大坝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判断管理人员的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管理安全情况。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的安全综合评价需要从结构安全、设备安全和管理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只有确保这三个方面的安全性,才能保障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的安全。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整改和改进,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一、前言水库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障水源供应、防洪排涝、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评估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以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为主题,提供一个范本供参考。
二、综合评价目标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大坝迄今为止的运行情况、结构状况、设计规范符合情况等各方面内容,从而确定水库大坝目前的安全状态,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三、综合评价内容1. 坝址选择评价:评估坝址的地质地貌特征、地震状况、水文气象条件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分析坝址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2. 大坝设计评价:评估大坝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坝体的稳定性、抗震性能、渗流控制等方面。
3. 施工过程评价:评估大坝的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土石方的压实密度、混凝土的质量等方面。
4. 监测数据评价:评估大坝的监测数据是否连续、准确,是否能够反映大坝的变形、渗流等情况。
5. 运行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运行管理是否规范,包括溢洪道、坝体检查、泄洪操作等方面。
6. 维修养护评价:评估大坝的维修养护状况,包括大坝的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等方面。
7. 突发事件应急评估:评估大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洪水、地震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8. 安全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四、综合评价方法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方法包括:1. 实地调查:深入大坝现场,对大坝的各项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现场数据。
2. 文件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大坝的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大坝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数据。
3. 数学建模和仿真: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对大坝的结构和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大坝的安全状况。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1. 结构设计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考虑了当地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等因素,具有较高的抗震和抗洪能力。
2. 安全监测水库大坝配备了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地震监测、渗流监测、变形监测等,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定期检修水库大坝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了设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 整体安全风险综合考虑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安全监测和定期检修情况,整体安全风险较低。
综上所述,当前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设施的长期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以提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水库大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结构,其安全性不仅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对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必须全面细致,包括对结构设计、安全监测、定期检修和整体安全风险的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对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进行评估。
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同时结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此次安全评价中,我们委托了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进行了水库大坝结构设计的详细评估,结果显示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当地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抗震和抗洪能力。
其次,我们对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评估。
水库大坝设备了地震监测、渗流监测、变形监测等多种监测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库大坝结构的变化和变形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此次评价中,我们对这些监测系统进行了检查和测试,结果显示监测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对水库大坝安全性的实时监控需求。
第三,我们对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进行了评估。
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和维护是确保设施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委托了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对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合格,设施保持良好的状态。
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1 工程基本情况1.1 工程概况瑞安市集云山水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横山偏北山腰,水系属愚溪,集雨面积2.2km²。
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竣工于1960年2月。
水库总库容163.59万m³,正常库容136.70万m³。
水库枢纽由拦水坝、溢洪道、老放空涵管、放空遂洞和泄流明渠组成。
水库下游有锦湖街道和12个村庄,最近距离1km,还有104国道,最近距离10km。
水库影响人口3万人,耕地1000亩。
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现有灌溉农田面积650亩,年供水量180万m³。
本工程水库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根据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应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技术认定。
2008年6月,我所受瑞安市锦湖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承担《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2 主要特性指标集云山水库总库容163.59万m3,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级为Ⅳ等。
(一)拦水坝拦水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25.70m,坝顶高程为119.45~119.58m(假设高程,下同),坝顶宽2.3~2.7m,坝顶长度215m,防浪墙顶高程为120.35~120.38m,宽0.5m。
上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1.93、1:1.43、1:6.0,均为干砌石护坡,在高程112.92m处为宽5.5m 的平台。
下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2.52、1:9.17、1:2.72,其中高程101.45m以下为排水棱体,底宽19.0m,高程101.45m以上为土坡。
坝体粘土防渗心墙底宽19.50m,顶宽4.30m,顶高程为118.52m。
(二)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为开敞正槽式溢洪道,进口底高程116.40m,进口底宽13.9m,泄槽长56.5m,为山体开挖而成。
(安全生产)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安全生产)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1工程基本情况1.1工程概况瑞安市集云山水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横山偏北山腰,水系属愚溪,集雨面积2.2km²。
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竣工于1960年2月。
水库总库容163.59万m³,正常库容136.70万m³。
水库枢纽由拦水坝、溢洪道、老放空涵管、放空遂洞和泄流明渠组成。
水库下游有锦湖街道和12个村庄,最近距离1km,还有104国道,最近距离10km。
水库影响人口3万人,耕地1000亩。
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现有灌溉农田面积650亩,年供水量180万m³。
本工程水库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根据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应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技术认定。
2008年6月,我所受瑞安市锦湖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承担《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2主要特性指标集云山水库总库容163.59万m3,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级为Ⅳ等。
(一)拦水坝拦水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25.70m,坝顶高程为119.45~119.58m(假设高程,下同),坝顶宽2.3~2.7m,坝顶长度215m,防浪墙顶高程为120.35~120.38m,宽0.5m。
上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1.93、1:1.43、1:6.0,均为干砌石护坡,在高程112.92m处为宽5.5m的平台。
下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2.52、1:9.17、1:2.72,其中高程101.45m以下为排水棱体,底宽19.0m,高程101.45m以上为土坡。
坝体粘土防渗心墙底宽19.50m,顶宽4.30m,顶高程为118.52m。
(二)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为开敞正槽式溢洪道,进口底高程116.40m,进口底宽13.9m,泄槽长56.5m,为山体开挖而成。
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121 工程基本情况1.1 工程概况瑞安市集云山水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横山偏北山腰,水系属愚溪,集雨面积2.2km²。
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竣工于1960年2月。
水库总库容163.59万m³,正常库容136.70万m³。
水库枢纽由拦水坝、溢洪道、老放空涵管、放空遂洞和泄流明渠组成。
水库下游有锦湖街道和12个村庄,最近距离1km,还有104国道,最近距离10km。
水库影响人口3万人,耕地1000亩。
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现有灌溉农田面积650亩,年供水量180万m ³。
本工程水库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根据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应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技术认定。
6月,我所受瑞安市锦湖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承担<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2 主要特性指标集云山水库总库容163.59万m3,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规定,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级为Ⅳ等。
(一)拦水坝拦水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25.70m,坝顶高程为- 3 -119.45~119.58m(假设高程,下同),坝顶宽2.3~2.7m,坝顶长度215m,防浪墙顶高程为120.35~120.38m,宽0.5m。
上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1.93、1:1.43、1:6.0,均为干砌石护坡,在高程112.92m处为宽5.5m的平台。
下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2.52、1:9.17、1:2.72,其中高程101.45m以下为排水棱体,底宽19.0m,高程101.45m以上为土坡。
坝体粘土防渗心墙底宽19.50m,顶宽4.30m,顶高程为118.52m。
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一、引言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是对我国水库大坝在2024年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旨在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综合评价主要从水库地质和水文情况、大坝结构安全、运行管理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水库地质和水文情况(一)地质情况2024年水库地质情况主要包括水库周边地质构造、岩层性质、断层活动情况等。
通过地质勘探和监测资料分析,评估水库地质情况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情况2024年水库水文情况主要包括降雨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等。
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评估洪水和干旱等极端水文事件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水文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大坝结构安全(一)设计评估对2024年水库大坝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大坝的坝型、坝高、坝顶宽度等。
结合水库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评估大坝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确保大坝结构在设计工况下的安全性。
(二)监测评估通过对大坝的物理监测和遥感监测,了解大坝的变形、渗漏等情况。
根据监测数据,评估大坝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四、运行管理(一)管理体制评估水库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等情况,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同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运行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二)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包括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突发水文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环境保护(一)水土保持评估水库周边的水土保持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水库周边的植被保护,防止水库冲刷和河道淤积。
(二)水质保护评估水库的水质状况,对重要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基本情况1.1 工程概况瑞安市集云山水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横山偏北山腰,水系属愚溪,集雨面积2.2km²。
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竣工于1960年2月。
水库总库容163.59万m³,正常库容136.70万m³。
水库枢纽由拦水坝、溢洪道、老放空涵管、放空遂洞和泄流明渠组成。
水库下游有锦湖街道和12个村庄,最近距离1km,还有104国道,最近距离10km。
水库影响人口3万人,耕地1000亩。
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现有灌溉农田面积650亩,年供水量180万m³。
本工程水库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根据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应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技术认定。
2008年6月,我所受瑞安市锦湖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承担《瑞安市集云山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2 主要特性指标集云山水库总库容163.59万m3,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级为Ⅳ等。
(一)拦水坝拦水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25.70m,坝顶高程为119.45~119.58m(假设高程,下同),坝顶宽2.3~2.7m,坝顶长度215m,防浪墙顶高程为120.35~120.38m,宽0.5m。
上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1.93、1:1.43、1:6.0,均为干砌石护坡,在高程112.92m处为宽5.5m的平台。
下游坝坡坡比从上到下分别为1:2.52、1:9.17、1:2.72,其中高程101.45m以下为排水棱体,底宽19.0m,高程101.45m以上为土坡。
坝体粘土防渗心墙底宽19.50m,顶宽4.30m,顶高程为118.52m。
(二)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为开敞正槽式溢洪道,进口底高程116.40m,进口底宽13.9m,泄槽长56.5m,为山体开挖而成。
(三)老放空涵管老放空涵管位于坝体右侧,为钢筋砼结构,洞长70m,洞径0.6m,进口底高程99.75m,出口底高程99.15m,进口处配置插板闸门和1台螺杆式启闭机,启闭力为3T。
目前,该放空涵管已封堵,停止使用。
(四)放空隧洞放空隧洞位于大坝右岸山体内,隧洞洞径1.7×1.7m,全长171.647m,进口中心高程99.75m,出口中心高程95.416m,为城门型无压隧洞。
(五)泄流明渠放空隧洞下游即为泄流明渠,全长94.357m,渠道宽度1.5m,深度1.0m,纵坡9.0%。
工程有关特性指标见表1-1。
工程主要特性表表1-11.3 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集云山水库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60年2月竣工,原坝顶高程为119.45m。
1991年10月经保坝复核计算,发现该水库未达到保坝标准,同年采取了加深加宽溢洪道,拆建抬高堰上的人行桥,并在坝顶修筑防浪墙。
水库运行至今已四十多年,坝内现浇钢筋砼涵管在1964年观测发现有裂缝3条,1971年观测无其它异常情况。
2002年对涵管进行了封堵,并新开了一条放空隧洞。
该水库原建有电站一座,装机200KW,灌溉农田5000余亩。
1983年,经瑞安县(现为瑞安市)政府研究决定,电站停止发电,水库作为城关镇(现为锦湖街道)供水的补充水源。
目前,水库运行基本正常。
1.4 编写依据与基础资料1.4.1 基础资料⑴集云山水库安全检查普查登记表(1998年7月);(2)集云山水库放空工程施工图纸;(3)集云山水库坝下涵管封堵施工图纸;(4)集云山水库大坝、溢洪道实测平面及断面图。
1.4.2 编写依据⑴《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⑵《防洪标准》(GB50201-94);⑶《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⑷《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⑸《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⑹《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⑺《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⑻《瑞安市集云山水库测压管工程竣工报告》(浙江浙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2008年4月);⑼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浙水管[1999]70号)文件;⑽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试行通知)(浙水管[2003]10号)文件;⑾《浙江省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大纲(试行)》(省水利厅,2003年3月)。
2 设计洪水与洪水标准复核2.1 概况集云山水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横山偏北山腰,水系属愚溪,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2.2km2,主流长度3.18km,主流平均坡降3.68%。
流域内山高坡陡,植被良好,水土保持良好。
2.2 水文气象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长,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多年平均气温17.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3℃(出现在7月份),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5℃(出现在1月份)。
多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695mm,年降雨量月份分配不均,差异很大,月份分配情况是:1~3月降雨量占全年的15.5~16.5%,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1.9~75.4%,10~12月降雨量占全年的9.1~11.6%。
一般年份主要有两个明显降水季节,4月、5月、6月的梅雨,7月、8月、9月的台风雨。
梅雨占年降雨量的34.5%,台风雨占年降雨量41.2%。
2.3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本工程拦水坝坝型属粘土心墙坝,水库总库容为163.59万m3,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本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为30~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1000年一遇。
由于该水库下游有锦湖街道和12个村庄分布,人口密集,故本工程洪水标准取用上限值,即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00年一遇。
洪水标准见表2-1。
洪水标准表2-12.4洪水计算2.4.1 设计暴雨本流域无实测雨量站,洪水计算降雨资料引用邻近区域的瑞安站。
该站设立于1956年,实测降雨资料有自1956年至2007年共51年(其中1959年缺失),经统计组成样本为年最大一日降雨,详见表2-2。
经P-Ⅲ型曲线适线排频得坝址处各频率的设计暴雨,成果详见表2-3,设计暴雨计算时年最大24小时雨量采用年最大一日的1.12倍来计算求得。
瑞安站年最大一日降雨统计情况表表2-2 单位:mm设计暴雨成果表(适线法,由实测资料分析)表2-3根据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查《浙江省短历时暴雨》(2003年2月)得,本工程区域年24小时平均最大降雨量H24=145mm,其相应的Cv=0.52,Cs/Cv=3.5;年6小时平均最大降雨量H6=88mm,其相应的Cv=0.50,Cs/Cv=3.5。
各频率暴雨衰减指数按该图集推荐公式n6,24=1+1.661lg(H6/H24)进行推算,各频率设计暴雨按公式H p=(1+φCv)=HK p进行计算,得各频率设计暴雨值见表2-4。
设计暴雨成果表(查暴雨图集)表2-4由表2-3、2-4比较可知,由实测资料分析得出的暴雨成果比查暴雨图集计算所得的暴雨成果稍大,为安全计,决定取实测资料分析所得的暴雨成果作为本次大坝安全评价的设计暴雨。
2.4.2 汇流时间根据万分之一地形图,量得集云山水库设计流域特征参数见表2-5。
集云山水库控制流域特征参数表表2-5由于本工程坝址以上集雨面积小于50 km 2,坝址处各频率汇流时间按浙江省推理公式进行推求:Q m =0.278φττh Fτ=0.2784/13/1mQmJ L式中:φ——洪峰径流系数,取φ=0.9;h τ——设计净雨,mm ;F ——集雨面积,km 2; L ——主流长度,km ;m ——汇流参数,按m=0.46Q 0.154计算; J ——主流平均坡度,以小数计; Q m ——洪峰流量,m 3/s ; τ——汇流历时,h ; 0.278——单位转换系数。
经计算,集云山水库坝址各频率汇流时间计算结果见表2-6。
集云山水库坝址处汇流时间计算成果表表2-62.4.3 设计雨型24小时概化雨型采用《浙江省短历时暴雨》(2003年2月)推荐的时程分配:⑴老大项时段雨量末时刻排在18~21点范围内(本工程计算取19点)。
⑵老二项时段雨量,紧靠老大项左边。
⑶其余项时段雨量,按大小次序,奇数项时段雨量排在左边,偶数项时段雨量排在右边,当排满24小时末时刻后,余下项从大到小全排在左边。
设计中取时段与流域汇流时间相同。
各时段暴雨强度见表2-7、表2-9;24小时概化设计雨型见表2-8、表2-10。
2.4.4 设计净雨设计净雨采用初损后损法进行扣损计算,按《浙江省短历时暴雨》(2003年2月)推荐的扣损量拟定初损为20mm,后损为1mm/h。
设计净雨过程见表2-8、表2 -10。
2.4.5 洪水过程线根据集云山水库坝址处各频率汇流时间计算成果,取设计时段与汇流时间相同,把24小时进行时段划分,然后根据推求的设计净雨过程按公式Q=0.278φ(hτ/τ)F绘制设计洪水过程线,见附图2-2、2-3。
各时段暴雨强度(P=2%,τ=1.53h)洪水过程线表(P=2%)表2-8各时段暴雨强度(P=0.1%,τ=1.34h)洪水过程线表(P=0.1%)表2-102.4.6 集云山水库调洪演算本工程水库调洪演算采用半图解双辅助曲线法进行计算,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根据2001年11月瑞安市水利局勘测设计所测量队测绘的集云山水库库容地形图进行编制,水库调洪演算步骤及成果如下:1、绘制集云山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集云山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表2-11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详见附图04。
2、集云山水库水位~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溢洪道流量按堰流公式计算:Q'=MBh3/2=1.48×13.9h3/2=20.57h3/2。
注:溢洪道堰顶入口边缘为钝角形,流量系数M值取1.48。
库水位~溢洪道流量关系表表2-123、作调洪辅助曲线1Q'△TH~Q' Q'~V0+2△T1=1.53×3600=5508S △T2=1.34×3600=4824S调洪辅助曲线表表2-134、调洪演算起调水位:规定为水库正常蓄水位(116.4 m)。
调洪演算表2-14 (P=2%,△T调洪演算表2-15 (P=0.1%,△T调洪演算结果:P=2%,下泄最大流量25.22m 3/s ,相应库水位117.54m 。
P=0.1%,下泄最大流量为43.88m 3/s ,相应库水位118.06m 。